民俗文化包括什么?

立春春节是中国先民在立春日的重要活动,是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参与的活动。周朝时,立春是皇帝,他亲自带领三郡九郡的王公和医生到东郊迎接春节,祈求丰收。回来要奖励大臣、布德、令利民。这种活动必然会影响到老百姓,使之成为世世代代全民的春节活动。在古代,春节活动始于东郊,因为春节活动中崇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春节活动的地点不仅在东郊,也在皇宫和衙门前,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之下,入朝道贺”(宋、吴之梦),这种迎春节的开始,也是一种春节活动。清代有“拜春”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子互庆,谓之“拜春”。粉为丸,先祭神,其器不如旧朝,卧于冬”(《清故录·贾青录》拜春)。这种“拜春”活动类似于大年初一的“拜年”,也是春节活动的一种。春节仪式,又称春节。

弹簧柱

也称春帖、春帖、春帖。这是一种将诗歌剪下来贴在初春宫门上的书。诗风接近宫词,多为绝句、绝句。大部分内容都是褒奖或者劝诫。《立春》天天贴春贴,写春词,在宋代很流行。

用泥土做成的春牛迎接春天

在春天开始时建议农民在春天犁地的象征性的牛。泥是纸做的,也叫“土牛”。立春,日本天皇率领大臣们在东郊迎接春节,鞭打春牛作为劝农的标志,军士们都出城观看。

尧春

立春时每天吃春饼被称为“咬春”。立春的人们应该在这一天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这不仅是为了预防疾病,也是为了迎接春节。唐《四季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莴苣,无‘菜’。”可见唐朝的人已经开始尝试春菜,吃春饼了。所谓春饼,也叫荷叶饼,其实就是一种热腾腾的面饼——两小块水,中间抹油,卷成煎饼,熟了之后剥成两块。春饼是用来卷菜的,包括熟菜和炒菜。过去吃春饼,讲究去盒饭店,叫“潘素”(也叫盒饭)。盒饭店就是酱肉店,店家派人送餐上门。盒子里的有熏锅肚、松子锅肚、烤箱肉(一种烤猪肉)、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嘴条、熏鸡、酱鸭等。被装在相框里。吃的时候要换刀切成细丝,几样家常菜(一般是韭菜炒肉丝,菠菜炒肉丝,绿豆芽醋溜,素炒粉条,摊鸡蛋等。)上菜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俗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制约下孕育、产生和传承的。因此,中国传统民俗不仅具有人类民俗的特征,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征是研究民俗文化的应有之义,用各种具体事件对其进行描述应该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全面的讨论相对沉寂。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的重视。纵观中国民俗的传承与演变,有以下几个特征非常明显。

首先,最初的信念会保持很长时间

原始信仰和习俗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色。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祈祷、祭祀和禁忌不仅集中体现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描述各种复杂的巫术和祭祀仪式,只要看看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仰和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祈雨、避祸,用占卜预测气候和年份,围绕农耕形成一系列禁忌,早已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国二拜,...从夏天开始。”【1】汉代《郊祀志》也记载:“郊祀国,不嫌迟。”[2]可见,祭祀土地神和谷神早在古代就很盛行。此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和习俗。《礼记》记载,除十一月、十二月外,一年十月有“祈谷”、“令民社”、“祈来年”等固定活动。其实很多农业节日都是由此形成的。这种农耕信仰和习俗在后世堪称不朽,在今天也远未绝迹。就狩猎、畜牧、渔业、林业、交通、贸易等行业和手工业而言,举行一些巫术仪式来祭祀相关的神灵并遵守之。

某些禁忌等等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在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中,原始的信仰和习俗经常被反映出来。如果说盖房子、建坟与风水学说紧密相连,那么请阴阳师看风水、选宅基地就是施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到建房,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要吉祥,整个过程有一系列的巫术、祭祀和禁忌活动。其中梁上的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上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色纸条;工匠们爬山时要唱《论梁文》,然后把馒头和散钱扔在横梁上驱邪杀鬼。有时在屋檐下挂一面铜镜,照亮邪灵。这些都是陆续提到的。从殷墟甲骨文中关于“卜居”的记载,从周成王选择洛邑为都城时的龟卜过程,从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建房[3]和镇宅[4]的文章,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书籍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活动中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照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宗教活动相适应,所以有所谓的“祭祀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多辟邪的服饰,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玉佩、护身符等。在饮食生活中,船工吃鱼时避免翻身,称之为筷子而不是筷子;河南人做菜时避免说“少”、“没有”、“淡”、“烂”、“吃完了”、“不够”等字眼。东北人忌掖饺子,因为捏光边像“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好的饺子不要放成一圈,一定要成排放才能获得富贵。这些禁忌习俗我们都很熟悉。其实饮食的原始信仰已经流行很久了。比如汉代就有这样一句话:雷不能当酱,雷作为酱发出了声音,使人腹内打雷。“俗话说,吃髌骨的拉·郑丹,名幸,赏冷酒。幸而好吉祥。”这样的记录[5]。据《山海经》记载,“摇曳的山...是树木繁茂的,它的形状像山谷一样黑暗,它发出明亮的光。它的名字叫Fan @ 1g,而你并没有被它迷住。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白耳,潜伏行人。它的名字叫@ 2 @ 2(猩猩),好吃。””关山扭着杨...有一兽,其形如白头之马,其文如赤尾之虎,其声如谗言。它的名字叫鲁叔,适合小孩子。”“骊山上有鱼...形状像牛,住在陵墓里,蛇的尾巴有翅膀。它的羽毛在@ ③下面,它的声音像是离开了一头牛。它的名字叫@ ④,冬死夏活,所以食之不胀。”[6]这种吃和穿的东西

你能达到某种实际效果的概念就是模仿巫术的概念,和后世流行的“吃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是一脉相承的。至于喝中药把药渣倒在路上的习俗,显然与接触巫术有关。

在遇到旅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交活动时,人们往往通过占卜、解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并决定做什么。《墨子》中有记载:“子墨子在北,遇日本。日本人说:‘皇上今日北杀黑龙,先生黑得不能北去。’墨子不听,北上子水,没有做到。”[7]也就是说,陈聪的方法是预测旅行运气好坏的一个例子。在民间,连洗头做衣服都有各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木书曰:晨浴可爱;晒太阳是白头。.....裁缝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做衣服是祸,吉日做衣服是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也在民间盛行。《尚书·田园盟誓》中说:“古人云:无朝为雉,朝为鸡为家。“记载表明,早在周朝,人们就认为母鸡的晨曦是家族衰落的前兆。《左传》中也有很多记载预示着日食的浩劫。《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先兆迷信,如“长右之山...有兽,形似于,有四耳,名龙右,声如鸣。看到县城就有洪水。”[9]“山里有一只野兽...它长得像人脸,黄身红尾,名字叫呵呵,声音像婴儿。.....看世界洪水。"[10]前驱迷信流传到后世,如"乌鸦叫邪,喜鹊叫福","猫头鹰叫孝","左眼跳喜,右眼跳灾","鸡上屋凶","打喷嚏凶","鼻烟凶"等都是众所周知的。

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中,祭祀祖先和保护村庄社区的神灵一直是家庭和村庄的重要事情。在社会交往中,通过某种信仰仪式或发誓,也是人们相互约束、赢得信任的常用方式。在生命仪式中,原始信仰渗透很深。例如,围绕分娩,有各种各样的生殖崇拜,祈求孩子休息的习俗,产妇和产房的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祷的仪式。人们结婚迎亲时也有很多巫术活动。萨谷豆三煞至少在西汉时期[11]就已流行,早在[12]唐宋文献中就有记载。丧葬与鬼神观念、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形式更加复杂,名目繁多。从穴居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李逸石葬礼》中的相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和习俗不断演变,并延续了很长时间。

从中国的传统节日来看,大多源于古代祭祀。虽然很多节日在后世都有所演变,或合并为具有多重内容的综合性节日,或性质发生了变化,但祭祀的内容还是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下来。如立春、长夏、立秋、立冬,除了各种农事节日外,还要祭祀、、傅、黑帝等。在中秋节、冬季至日和除夕,都有祭祖的仪式。

原始的信仰和习俗在传承中一直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感。人们认为这些习俗不可预测,无法解释,在神秘的氛围中产生的恐惧和敬畏导致了盲从的民间行为。这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情况明显不同。

中国原始信仰和习俗长期延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这种连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保守文化性格使得古老的习俗在传承中不易改变。因此,原始信仰作为原始民俗的主体,在后世得以长期保存和传承。

其次,源于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的中国文化,其特点是务实精神,重视现实生活和世界关系,所以原始信仰从未发展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比如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仅没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还渗透着古老的巫术和祭祀元素。至于一些外来宗教,比如佛教,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生存,不能取代原有的信仰和习俗。

再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于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此原始信仰和习俗在大量少数民族中存在。当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或在中原建立政权时,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的信仰和习俗。比如辽金元清政权的建立,就带来了北方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得不考虑原始信仰在许多方面的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要注意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在冲突与融合中发生的许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