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年的历史记录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因为安南事件的结束,也因为玄宗认为自己修行已久,而远行的人却没有进贡,玄宗在宣德五年(1430)六月初九,下令郑和下西洋。12月初六,郑和率领61艘大型宝船,27550人进行第七次航行。船队从南京龙湾(今南京下关)起航,两天后到达刘家岗。宣德六年元旦,郑和等人就在这时立碑,记述以前的出使,也就是范统的故事。2月26日,船队抵达福建长乐,进行出航前的准备工作。冬天,在长乐南山寺竖立了另一座纪念碑,即“天妃精神的故事”,它也描述了前六次航行。12月9日,船队起锚出海。逛完占城,爪哇岛,酒钢,马拉加,到了苏门答腊岛。郑和派遣船队经山到达非洲东海岸,访问了木古独树、布拉哇、珠布,又派太监洪宝率领船队直接到达古力,随后访问了祖法尔、腊苏、阿丹。郑和亲自率领一艘大型(周宗)宝船经过锡兰和古里,直接航行到胡鲁毛斯。红宝到了古里,古里派船去麦加,红宝派使者等七人带着麝香、瓷器等物去麦加游玩,买回各种珍贵动物,画了一幅天庭图。2008年2月18日,郑和的伟大(周宗)宝船从葫芦岛返回。同年6月21日,她驶回刘家岗。另一方面,郑和于2月在回国途中死于古里。

总督的设立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派太子朱标以巡抚名义视察陕西。永乐十九年(1421),朱迪派大臣巡行天下,了解百姓疾苦。后来一些大臣奉命到各地,或采访或巡视,此事又传回朝鲜。宣德五年(1430)九月初八,玄宗开始在各省设置特别督抚。吏部郎中赵信是江西吏部右侍郎,兵部郎中赵伦是浙江吏部右侍郎,户部尚书郑武是湖广吏部右侍郎,于谦是豫陕吏部右侍郎。外交部部长曹洪是该部在北京和山东的右侍郎,而岳州部长陈是该部在南麂的侍郎。但此时巡抚编制仍具有临时派遣性质,不规划固定区域,不带家眷。景泰四年(1453),巡抚与巡抚发生冲突。朝廷于是在御史上加了巡抚的头衔,并设立了衙门下属。世宗还做了总督和军务提督,任期三到五年甚至一二十年,覆盖一省到几省。好像成了一省到几省的行政、监察、军务大权的地方巡抚。前三任地方局长的权限越来越小,他成了知事中的一员。

秋趣仙味

渠县(今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东接安定(今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洪武年间设魏。多尔齐巴叛乱后,所有人都逃走了,并入了保安队。永乐四年(1406),仍恢复第一王朝旧制,分两卫,以指挥稳定,思想分散为先。他虽然连年进贡,却经常率部请人抢劫使臣,堵塞道路。宣德五年(1430)六月十五日,任命史昭为大将军,赵安、王米为左右将军。他和王安、一起,率领西宁的禁卫军和安定、(今甘肃敦煌)的百姓讨伐。12月27日,史昭和其他士兵到达渠县。散了就想着先逃,你的党员就来不及摘花等着打了。明军进攻,杀敌众多,俘虏男女340余人,俘获骆驼马牛羊无数。散念一直都是狡猾而凶狠的。玄宗虽然赦免了他的罪,但他继续作恶,不肯悔改。看到人畜损失,后悔恐惧。次年,其弟被送至朝廷,进贡马,服罪。朝廷命令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并归还了他的囚犯。自此,西域各部落风平浪静。

免除灾区土地税,让百姓追求畜马赔偿,避免积欠工资,减少官田租金,停止购买,消灭劳役,了结恩怨。九名修行人被选为知府,况钟被推荐为苏州知府。以于谦、周忱为侍郎,任南京、山东、山西、河南、江西、浙江、湖广总督。各省设置督抚从这里开始。于谦曾带着御史巡视江西,那里有上百座雪冤狱。开平卫内迁到杜诗(今河北赤城独石口),弃地三百里。山云在广西清远镇压各族起义军,杀死七千多人。应巡抚助理程钧要求,下令修建浙江海堤。

夏元吉(1366-1430)是江西德兴人,后迁居湘阴。洪武二十三年(1390),被举荐到家乡,入国子监,受托掌管户部。他做事有条不紊,深受大臣们的器重。在文健之初,他成为了右侍郎。次年,他以采访大使的身份访问福建。永乐初,拜左侍郎。于越进了尚书。永乐元年(1403),奉命治理浙西水患。只是到了永乐三年,苏州和松江的农田才有了收益。永乐七年,成祖出使北方,并被分配到礼部、兵部和都察院工作。永乐八年,成祖北上,辅佐孙子留京,总公司在九卿。山东起义被镇压后,3000多名追随者被带到北京,夏元吉邀请于将他们送回原籍。永乐十九年冬,成祖要大规模征漠,被元吉制止。成祖大怒,要把元吉关进监狱,除了锡钞和布匹、陶器,还要利用他的家人。仁宗即位,恢复官职。很快,他加了一个太子和一个小傅,进了一个小保。玄宗入阁准备维修。夏元吉经历三朝,掌管财政二十七年,善于把握大局。他为人豪爽,慷慨大方,是群臣之首。宣德五年(1430),正月二十七死,享年六十五岁。交给老师,交给钟敬。有夏仲景的公开收藏。

玄宗写了吉农

宣德五年(1430)二月二十四日,唐玄宗朱瞻基拜见太后,祭奠长陵。3月10日,我把在道观里看到的一篇名为《吉农》的文章拿给大臣们看,上面写着:“我昨天去了一趟陵墓,看到田里有个农夫,就打电话问他。总督的难处,官员管理的得失,都记录在一篇文章里。现在我要向你表示我的谢意,你应该记住这一点。”《吉农》载:耿旭春日黄昏,二陵归来,东郊长平路,见庄稼人俯在路旁,也不抬头,驻足歇息,打电话问:怎么这么勤劳?舵手跪下回答:辛苦是我的职业。问:有休息时间吗?答:种地大概是亩,春耕,夏播,秋收。三个都勤快。不勤快就会饥寒交迫,怎敢怠慢!问:冬天可以休息吗?答:冬天在县衙供职是我的本分,不敢怠慢。说:为什么不换个职业,或者学者,工人,商人,这样可以休息一下。答:我的祖父辈都是农民,所以我从未改变过我的职业。而且我身边没有徒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每天休息。做生意的也很辛苦,经常去卖,两三百里内回不来,远的一月,近的十天;他们中有2到3成的人多赚了,只有1/10的人亏了钱,全家都很沮丧,很担心,数着一年到头住在家里的日子。我家是农民。如果没有水旱灾害,如果我努力工作,可以让很多人温饱两年,让少部分人无忧一年,不失去父母和妻子也无法改行。问:平时的所见所闻还知道些什么?答:远的我也不知道。我去县里任职,遇到了两个县官。一个个恪尽职守,一心为民,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唯恐民不聊生。迄今为止,人们怀念它。另一个人白天出去坐在大厅里,早上进来,没有问人民团结,就坐下了。后来我来到这个县城,老百姓把它当成了路人。这是我亲眼目睹的,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他的话,叹了口气,想着这个小人,他的话定性合理。这就是周公的陈五一的意义。大方的发,然后记住它的话。

蒋济(1378-1430),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文健二年(1400),进士、弟子、使臣。永乐初年参与《太祖实录》的前期修订和编纂,并被提升为翰林院审校。他在编《永乐大典》的时候,是副社长。仁宗即位,被擢升为左春芳左思直郎。宣德五年(1430),升国子监讲学,参与两朝实录编纂,不久拜谒礼部右侍郎。未满二十岁,同年七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余士奇(?-1430),字真,象山人。洪武末,授兖州纪。我在写的时候,忽略了时政,提了建议,参考了凤阳、徽州、湖广,可以区分和解释冤狱。成祖即位,进了都察院,什么都要审查。让韩国,日本。出浙西农政总督,欠湖州六十万石。不久,他移居山东参政。洪熙初,成为詹士府官员。宣德从一开始做官到南京刑部侍郎,宣德五年(1430)十一月十六日做官。死于十年五月二十九日。这是橡树庙的草稿。

罢工部的伐木运动

宣德五年(1430)二月二十七日,玄宗朱瞻基告诉工部:国之道,农之急也。今天我们国家没有大营,而且雷干活的时候,木材植物不断地被收割和运输,为什么不种地呢?所有被砍伐的木材都被堆放在各处。所有的士兵都将去务农。

赦免令的颁布

宣德五年(1430)二月二十日,玄宗朱瞻基到教育部:我努力治病。吃的让人饿,穿的让人冷。这个春天,人和,不舒服。他们怕错,所以自大,继承祖宗。特颁慈令:凡县县有水旱之患,速看其灾情,免其三年前俸禄之税,并招饥移民复工,免役一年;不要为死去的官马骡和欠恶马的人受责备;停止采购颜料、生漆等物,呼吁买官建监采;祭品非原生不征,所产土征,其他服务除外;从官田起步的会减十分之二,四斗到一石以上的会减十分之三;一户有匠人,一人归,四人归,一人听家人。如果他一岁两岁就放心了。如果一个贪官长得极其丑陋,他就会因他的罪行受到惩罚,他不应该一辈子羞辱别人。

在赤城建造五座城堡

宣德五年(1430)四月初八,唐玄宗命陆修建赤城、团山、雕娥、云州、五座城堡,以利镇守。三万六千名士兵和平民被派去工作,1500名精英骑手负责保护,他们都服从吕雪的约束。

玄宗非常重视知府这个职位

玄宗按资历任用知府,大多不称职。恰好苏州等九府都不在,就命大臣推荐他们手下正直有才能的人来补缺。宣德五年(1430)五月二十五日,吏部尚书周毅、大学士杨士奇等人首次举荐礼制博士况钟为苏州知府。同时推荐了况钟:财政部郎中罗以礼知安,兵部郎中知松江,工部郎中墨玉知常州,财政部员外郎知武昌,司法部员外郎马邑知杭,司法部员外郎知吉安,监察御史陈定知建昌,监察御史何知温州。九个人都很有成就,有的做了一二十年的官,官员们都说自己在做自己的工作,人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平安无事,呈现出一派非常繁荣的景象。其中,况钟是最著名的,被苏州人称为“天高云淡”。

开平围的内迁

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攻克元上都,设开平圩(今内蒙古正蓝旗多伦西北)为驻防地,建八连。东边的四个哨所分别是亭子、泥河、赛峰、黄崖,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以西,管辖范围相当于大凌河以西,河北长城线以北,辽宁西拉木伦以南)相连。西有周桓、鲁伟、明安、施宁四站,下压杜诗(今河北赤城北部独石口,为长城南北交通要道)。永乐皇帝先后四次到开平、兴和(今河北张北)、万全(今河北宣化)。他曾说:只要守住开平,兴和、大宁、辽东、甘肃、宁夏的边防就永远安全。永乐元年(1403),大宁被弃,为报答五粮哈京出兵入关,互赠三卫。星河也在永乐二十年(1422)被阿鲁台攻陷,开平失去后援。宣德五年(1430)六月,因鞑靼人屡犯开平,遂筑石堡,移守开平。从此弃地三百里,彻底失去了龙岗(即古卧龙山,位于袁建都的内蒙古多伦县古开平以北)和滦河(河北境内)的危险,边防更加空虚。

皇甫丞相屯田垦荒

工部大臣皇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士兵要有足够的粮食,节省劳力。他说:永乐年间,开销从来不缺,比如南渡脚尖,北征大漠,修建北京。最近国家支出不多,但每年的支出只能维持。如果遇到旱涝灾害或者派兵招兵,就没有帮助了。请征兵十万,在济宁(今山东济宁)以北、卫辉(今河南蓟县)、镇定(今河北正定县)以东沿河种庄稼。那一年,他们可以自给自足。第二年,他们会得到五块石头,第三年,他们会得到双倍的租金。它不仅能在史静的粮仓里省下60万石,还能在本月的粮食里省下120万石,每年得到280万石。玄宗觉得这样商量很好,下家和二军商量。尚书郭子和张本说:沿黄河耕种土地真方便。请先以5万公顷为标准,征收附近5万居民进行填海。应该派官员去视察,进行开垦。据此,宣德五年(1430)八月十一日,唐玄宗改工部尚书黄福为住持,兼淮北、河南、山东田务、吏部侍郎赵信。很快就有人说“军民各有各的事,如果分担农事,会更累更麻烦。”张本等人重复了玄宗的话,但填海从来没有实施过。

阿鲁台犯辽东。

宣德五年(1430)十月初八,阿鲁台入侵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县),辽海郡(今辽宁省开原县)司令闻讯,火速赶往弥城东谷守敌,一马当先。从清晨到黄昏,箭矢耗尽,最终死亡。他的儿子皇甫碧为保卫父亲而死。三万魏(今辽宁省开原县)有数千吴贵,数百吴襄、毛冠勇异常,都死于一场恶战。最终迫使阿鲁泰退役。

建设浙江海堤

宣德五年(1430)十二月,巡抚助理程浚说:海盐离海只有两里,有两千四百多尺石土嵌堤。海水侵蚀了它的石头,所有的石头都碎了。有人建议在岸边建造新的石头,并保留旧的堤岸作为屏障。请沿袭洪武时期的老做法,让嘉兴、兖州、绍兴三地合作实施。玄宗接受了他的提议。

吕雪去世了

初名(1358-1430),字,号陆,山东胶州人。起初,他是一名来自朱迪的士兵,在第一座建筑被搬走后,军政府负责管理事务。永乐六年(1408),升任同知总督。从八年北伐开始,他进入荣禄任大夫、右都督兼左军府总管。永乐十五年囚营于京宫,奉命押往李东、冯阳陆吾。经过多次北伐,都立下了功勋。弘熙元年(1425),大将军裴硕北巡。宣德五年(1430)再巡边关,以少保多。他智勇双全,纪律严明,人乐于用之。同年7月23日去世,享年73岁。封尹国公,侍中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