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是谁开的第一枪?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试图在宛平古城搜查,但被驻守宛平古城的中国军队拒绝。日军突然向宛平古城开枪,然后炮轰卢沟桥。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卢沟桥事变爆发。从此,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进入全民抗战。

据日本韩联社驻上海分社社长松本佑二的回忆录《上海时报》中“卢沟桥边的枪声”一节记载,“清水中队长立即通过无线电向丰台旅本部报告了中国军队的非法射击。同时中队点名发现少了一个人,于是也向大队长报告‘该士兵下落不明’。事实上,大约3个小时后(又过了20分钟),下落不明的士兵回到了队伍中,并非被中国绑架。新战士作为传令兵,在离队归队时,在黑暗中走了反方向,耽误了归队。

木易上尉听取了清水正孝中队长的报告,并对一名士兵失踪一事非常重视。他立即向北平联合司令官むたぐち れんや报告了这件事。木易上尉奉命带领一中队士兵从丰台到现场与中国谈判。

日本关东军前参谋田中隆吉有一段描述:

7月8日,我从内蒙古化德乘飞机抵达天津。晚上在芙蓉阁(日式料理)和川秀吉、天津特勤局局长少佐进行了一次谈话。他说,“开枪的是* * *党的学生……”我和志川在参谋本部共事过。我知道他一直和北平* * *党的学生联系密切,就问他:“那么,唆使他。他脸红了,点头承认...茂川还承认,在中日于11年7月达成停战协议后,他多次唆使手下在夜间中日两军之间燃放鞭炮,企图激化矛盾,扩大战争。

北平警备司令部军事司法局、保定绥靖公署军事法庭6月1946审判战犯毛川何秀问答笔录涉及谁发动了战争:

法官问:七七事变是谁挑起的?

毛川:是日本军国主义。

法官问:七七事变的近因是什么?

茂川答:(日军)外出演习时遭到袭击。有这个东西。

法官问: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毛川:在日军。

法官问:谁开的第一枪?

茂川:在日本上映。

从以上两个证据,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枪”发生了什么。

我们来看看日本人关于“士兵失踪”的谎言。

除了“非法射击”,还有所谓的“士兵失踪”,作为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事端的借口。日本要求在宛平古城搜查的主要原因是“士兵失踪”。事实上,这位“失踪”的士兵名叫志村菊次郎,1列兵,因投降而离队,不久又归队。后来有人问知村为什么会“失踪”。清水假装不知道,实际上提出了三个推测:

(一)可能是解手;

(2)可能是奉命进行侦察,走错了路。当他回到军演阵地时,中队已经动了;

(3)可能是因为疲劳,他在地上睡着了。

这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问知村本人就清楚了;然而,日本一直含糊其辞。

据当时住在宛平古城的宛平县政府书记、二科长洪大中回忆:

晚上偶然听到部队的汽笛声和奔跑声,县衙也是一片嘈杂。我忙着翻身起床。第一个消息是日军要进攻这座城市。警备区苏桂清副司令员、金营长问110旅旅长何继峰。他命令219团:(1)不赞成日军进城;(2)日军若武力侵犯,将坚决反击;(3)我军有责任保卫国土,绝不退让;放弃职位,搞军法。如此坚定的命令,全市军民都很兴奋。人们高兴地说:“我有机会打日本鬼子了,我已经抱怨被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了很多年了。”大家都在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把弹药箱和一袋袋泥土运到城墙上,供部队做临时工事。城里没有人惊慌失措,也没有人为了自己的安全想逃离这座城市。大家都认为打击日寇是一大乐事,每个人都应该为抗战做贡献。这时,大家齐心协力,用麻袋土堵住东城门,西城门只留了一条缝隙,供人进出。家家户户都用被子遮住窗户,可以防止煤油灯照射出来,防止流弹。

镇守宛平古城和卢沟桥的三营营长金回忆说:

7月7日夜11点左右,突然听到日军演习营地方向传来一阵枪声。随后,冀察绥靖处许主任来电话说:“据日方说,他们的一名操练兵在宛平古城被中国军队俘虏,准备进城搜查。”在这个漆黑的雨夜,日军到卢沟桥警戒线进行演习,显然是企图偷袭宛平古城。因为我戒备森严,没有可趁之机,就编造了损失日本兵的借口,借机搜城,骗取我城。我将把这一情况向许主任汇报,声明我不要听信日本人的谎言。刚放下电话,激烈的枪声响起。炮弹飞过宛平墙,撞倒了营部的6栋房屋,造成2名士兵死亡,5人受伤。防御阵地的连长们报告说,日军成群结队地向我们的阵地冲来。我立即赶到城里指挥战斗,给了敌人猛烈的反击...

在今井武夫回忆录的第一章中,就有卢沟桥事变的记载:

7月7日1937...我从长春阁提前回家,和来访的客人聊完天12前就睡觉了。我睡着后不久,北平警备联队的副官河野次郎打来电话,武官办公室值班的士兵叫醒了我。这是第一份关于卢沟桥中日军队冲突的报道。我吓了一跳,赶紧穿上军装跑到隔壁的联合总部。大约是午夜时分1。办公室中央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小组组长むたぐち れんや上校和主要干部、军官们被穿着整齐军装的人簇拥着。这时,从卢沟桥附近发来的信息接踵而至。每个人都在听,但很少思考。房间里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严肃。

日本投降后,茂川直言不讳地承认,“七七事变”的第一枪是日本开的。为了扩大两军冲突,是我命令手下放鞭炮。"

”秦市长回忆道...晚上2点,外事委员会又打来电话,说日方对我的答复不满意,坚持派队进城检查,否则日军将包围这座城市。”

谈判结果:一、中日双方派员赴宛平古城考察。

中方代表:王冷斋(宛平县巡视员、县长)、林庚宇(冀察外事委员会专员)、周永业(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

日方代表:樱井(吉查政委军事顾问)、四平(特工处助理官兼队长)、斋藤(特工处秘书官兼队长)。

***6个人,坐两辆车去宛平古城。

与此同时,丰台日军守备队队长一木清率500余人,鸣炮六响,向卢沟桥出发。

调查组的车辆行驶至宛平古城以东约0.5公里处。日军准备攻城时,埋伏在铁路涵洞下,摆好炮阵准备战斗。日军副指挥官森田胁迫中方代表观看日军战线,并对中方代表进行武力恐吓。

寺平在日军阵地上拿出一张地图,对县令王说:“情况很严重,现在等调查谈判已经来不及了。只请下令城内守军尽速撤至西门,日军进至东门城数十米,再商议解决之道,以免冲突。”

县长王冷冷地回答说:“我只是来调查的。你的无理要求,我军撤出,你的军队进入城市是远离要点,更不用说不可能。”

森田指着日军的枪炮威胁道:“请王专员速作决断。如果10分钟内没有解决方案,马上就会爆发严重事件,枪杆子会睁开眼,你也一样危险。”

日方代表樱井也向四平提出了类似的要求:(1)宛平县的中国守军应退至西门外10里,以便日军入城搜寻失踪日军,否则日方将用炮火将宛平古城烧成灰烬。(2)赔偿。(3)严惩罪魁祸首,至少要惩罚营长。

1937年7月8日凌晨4点23分,此时中日战争与和平的未来其实已经决定,战争的缰绳已经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