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1,幸福灯笼(灯笼)

正月十一到十八,潮汕家家户户都有打灯笼、挂吊灯的习俗。因为“登”和“丁”在潮州话中是谐音,点灯和加丁是近音,所以潮州人认为点灯是加丁的吉兆。元宵节,人们提着灯笼,陆续准备好纸和银香,在乡下的庙里点燃,回来挂在家里的神龛上,挂在床头,称为“挂喜灯”。

2.享受灯光

夜宵是月圆之夜。如果天气晴朗,明月当空,潮人的灯笼上印着圆月,赏心悦目。在乡镇、县市,搭起灯棚办灯展,农村的庙堂、祠堂里挂着大灯笼、灯笼,孩子们提着买来或自己做的小灯笼,成群结队地穿越大街小巷“扎营打灯笼”,十分喜庆。从农历十一开始,就叫“起灯笼”(即“起灯笼”)。在那个年代,有男孩的家庭会去村里的祠堂挂灯笼,这被视为新生男孩加入宗族的仪式。他们每天晚上抱着孩子到祠堂点灯,接受村民的祝贺,直到18日。

3.吃茶丁

以前家里有男人的家庭要准备茶点,请亲戚吃喝。这就是所谓的“带灯喝茶”。只要当晚心情好,即使没有被邀请,随便走进任何一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

4.做一张桌子

酒席分两种,一种叫“龙舟宴”,即许多方桌相连,宾客分两边围着吃,犹如划龙舟;另一种叫“走马席”,就是不管多亲近的朋友或亲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饭,吃完就走,主人再摆上菜招待另一批客人,一个接一个。后一种类型的宴会通常由更富有、更慷慨的家庭举办。在旧社会,赶时髦的人渴望与邻居攀比,爱面子。每一个生男孩的家庭都很重视摆丁桌,并以办得体面为荣。甚至贫困家庭为了丢面子,到处借钱,导致负债累累,或者忍痛出卖兄弟,用得到的钱来应付沉重的案头开支。这就是俗语“生个好孩子,卖个大”的由来。

解放后,由于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节捧鼎桌的习俗,但多在自己家里进行,也仅限于宴请亲友,人们富裕节俭,无人问津。

5.摇摆

荡秋千,俗称“秋爬”。春天来得早是因为潮,不像中原要到清明才适合荡秋千。在那一天,一些村庄组织秋千比赛或表演,许多村民自发地绑起秋千玩耍,有的甚至演变出奇怪的习俗。比如揭阳市桃山乡,男女老少正月都可以荡秋千,但是到了元宵节,禁止男人登上秋千棚。潮州有些村落,宵夜时榕树下有秋千,村民为了当年生个男孩,往年轻夫妇身上扔粪。

6.解开灯笼上的谜语

过去,潮汕的猜灯谜游戏只在宵夜时举行,即在灯笼上贴一张写有谜语的纸,供赏灯人猜。随着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谜语知识的普及,各种节日都流行猜谜活动,但最隆重热闹的还是元宵节,挂灯谜成了一种谜语竞猜。建国后,灯谜在潮汕更加流行,其中澄海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灯谜)之乡”。

7.战斗畲族歌曲

畲族歌其实就是畲族人介绍的美妙动听的采茶歌。当晚,村里选出来的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们装扮成采茶人,一字排开,提着花篮,载歌载舞,表演采茶人的舞步,都是跟着前两位领导的舞步,委婉动人。

8.准情人节

封建社会未婚女子被关在闺房里,不准自由外出。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能结伴出行,所以元宵节往往是未婚男女见面或者恋人见面的机会。潮剧《陈三五娘》讲述了青年男女在元宵节赏灯时一见钟情的故事。

9、寻求快乐

元宵节,农村有很多祭祖活动。寺庙、祠堂灯火通明,烟雾缭绕,善男信女争相祭奠,异常拥挤热闹。祭坛前摆放的鸡、鹅、鸭、糖果、米果、蜡烛、大吉(潮州橙)等祭祀品,被视为圣物。参拜的男女都取了祭品带回家,这叫“求福”人们认为用了这些圣物后,可以使家平安,增添财富。那些把圣物带回家的人,明年或多或少都会归还。于是有人趁着人多的机会,偷偷拿着祭台前的祭品回家吃,意思是“吃得红火”。

10,糖狮

潮汕元宵节前拜糖狮,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事业兴旺。传说狮子是中国华夏子孙的吉祥物之一。它可以辟邪,是庄严和财富的象征。一直特别受潮人喜爱。香港潮州诗人邱义山(笔名石翁)朗诵《元宵》诗:“元宵节在龙翔,风土人情如故乡;是夕神前吉祥,糖狮果平安。”诗中显示香港潮人正在传播元宵节拜糖狮的习俗。

糖狮是一种用白糖制成的甜味食品(将糖浆倒入雕刻模具中制成)。它色彩鲜艳,图案优美,造型多样,集工艺美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于一体。成双成对,大的气势十足,小的小巧玲珑,可爱至极。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祭拜糖狮,并向朋友们借糖狮以求好运。明年元宵节全还,故名“糖狮”。

11,扔开心的孩子

正月十五,一些乡镇在祠堂和街头巷尾的空地上搭起彩棚,里面摆放着一尊巨型泥塑弥勒佛,头上、肩上、肚脐上、大腿上各有造型各异的“泥娃娃”。站在4米左右的人被扔铜钱,胜者可以带着“孩子”打他的头顶、耳朵等。都说中奖是个好兆头,可以生个孩子,早点发财。

12,送香船

送香船就是送瘟神。潮汕的仪式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这就是“纸船燃明烛”的习俗。“香船”是用竹纸糊成的,有的直接扎成船形,有的做成大嘴利齿的河豚。那一天,村民们还认真地邀请外地的亲戚朋友送香火船,好不热闹。

13,插入榕树

在潮汕的一些村庄,每当元宵节放灯笼时,一把榕树(读作“成”)的竹子枝叶就挂在门顶上。

相传元末,各地农民起义军兴起,江南陈友谅在军事家何辅佐下,所向披靡,来到潮阳。正月十四的早晨,一个女人来到起义军的营地,恳求起义军救她一命。这个女人曾经是富人的仆人。富人听说起义军到来,害怕家人被抄。他们秘密派人联系元军,准备把自己的婢女送给元军首领做妾。婢女得到风声,晚上来到易军营,请求帮助。陈友谅得知此事后,愤然拔剑,下令生擒富户,攻打元军。女人低下头,感激涕零。

吩咐钟君正要离开帐外,那女子忽然跪了下来,道:

“叛军怜弱抗暴救奴婢一命,奴婢当成了草疙瘩再来报答。只不过奴婢邻居都是好心人,我怕误打误撞把叛军拖下水。希望出兵前三思!”

陈友谅听着,眉头紧锁,按剑不语。这时,军师何叶韵站出来说道,“这并不难。回到家,你可以告诉村里的好心人,在门上挂一把小叶榕的枝叶做个记号,这样造反派看到小叶榕就不打扰门是对的!”

“好!”陈友谅吩咐妇人速速回家,暗中跟随军师的计划。

正月十四日下午,陈友谅起义军攻打元军,俘虏了富户。面对挂在门上的榕树竹,记者没有犯任何秋。从此以后,每逢元宵节,这一带的村民点灯时,还会在门顶上挂一把榕树竹叶。

14,过桥

元宵节,潮汕一些地方有过桥的习俗。例如,在揭阳,榕城所有的桥都装饰上了彩灯和彩旗。男女老少争相过桥祈祷,童杰街上的石猴桥是最热闹的桥。人们幸运地触摸到了桥头的石狮。在普宁洪阳,有400多年历史的太平桥是“头桥”,桥头有两只石狮子,据说是小孩子的“塑狮鼻,写雅字”;小伙子“摸着狮子的肚子,娶了个优雅的老婆”;女人“摸狮子耳朵,生儿子。”还有,过桥不要回头,不然不吉利。

15,罗茨寺

以前有些地方的村规民约要求当年结婚的新娘都要去祠堂看灯,称为“新娘出祠堂”。新娘们到祠堂烧香祈福后,还要绕堂一周,逐屏观看花灯,然后在祠堂前观看“前戏”,这不仅是祈福,也是让村民观看知晓。这种习俗很少见。

16,拿个大盘子

宵夜的时候,有些地方的未婚少女会和同性一起去,悄悄溜进别人的菜园,然后害羞地坐在芥菜上。这叫“明日坐大盘子,择善而从”,这种民俗现在已经消失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元元节、元夕节或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的一个区域。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夜晚称为“晓”,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满月的第十五天被称为元宵节。在中国古代习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鱼板节)、夏媛节(水关节)统称三元节。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