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的风俗有哪些?

[种植]

农家祭拜土谷神,祈求丰收,沿袭已久。明日《海盐县地图集》上写着:“今社坛于西门西北一里。”“坛中有社,海中有百户,各一户。弘吴楚,有四百四十一校,拜五土五谷之神,祈春秋。”今后,寺庙将被废弃,农民将在清明节、中秋节和春节祭拜土地神,祈求丰收,回报上帝的保佑。每个村子的入口处都有五个圣堂(寺庙)。庙宇相当小,高1米多,宽0.5-0.7米。它们是由青砖砌成的,看起来像一个洞穴,里面有一个雕像或一张红色的纸写在上面。50年代后逐渐消失。

每年春节,农民都会买一张“春牛图”贴在nave。在铁塔、锄头、水牛等农具和储粮器具上贴红纸。有的写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类的话,表示“欢迎春天的到来”。大年初一一大早,可以看风云,预知田间大事,俗语说“老了就熟了田禾。”。2月12日(二月初八)是花朝,俗称百花生日,是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花果累累的一年。农民合作养牛,供其耕作,并为其服务水和车,视其为珍宝。冬天的至日过后,选一天把牛洗干净,用糯米、陈酒、鸡蛋、豆饼喂牛,滋补御寒,这叫敬牛。现在拖拉机和电动水泵代替了牛,尊牛的习俗也废除了。春联上贴年画的习俗还保留着,只是内容更新了。

春播之初,播种者会饱餐一顿,以为肚子饱了,秧苗长得壮,将来五谷丰登。插秧的第一天叫“开秧门”,主妇们一定要来点菜,增强体力。拔苗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先下地,全家拔了三棵苗才下地。‘先左脚下地’拔苗前用三苗搓手脚;拔前三苗的时候不说话,可以防止手脚腐烂。不要说水蛭和歪虫,怕被虫咬。插秧前,青壮年男子把秧柄挑到田边,扔到耙过的水田里,俗称“打秧”,避免“中秧(灾)”,即把秧柄扔在人身上。插秧时也要先把左脚留在地里,插三排秧时不要说话,不要说“烂”。移栽结束的那天,早点收工,也就是所谓的“关秧门”准备一些鱼菜喝一杯。如果有帮手,邀请他们。第二天,女儿回娘家,带着礼物去看望父母。如果母亲的田没种好,就留下来帮忙插秧。

农民除了在户外养牛,还习惯和工人一起赶水。开车水的时候,我喜欢唱车水吟,俗称“哈头”,既数了车水的量,又增加了工作的积极性。一般四个人蹬,其中一个人拿着毛豆(或者米千)的叶柄数数。

庄稼收割时,无论新米新麦登场,农民都把第一次割下的稻麦做成新米新面,点上香烛,祭拜土地和灶神,祭祀结束后,家人吃新米新面,称为品年货。

过去,农民们习惯于种一点棉花,在收获后纺织土布,以满足全家一年的需要。这种习俗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消失。

[养蚕]

农夫崇拜蚕神。清嘉庆《嘉兴赋志》载:海晏“蚕庙创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祭于当年春”。老人们习惯在12月12日庆祝蚕花的生日。人们纷纷前往仙蚕寺,点燃香烛,祈求蚕花繁盛。寺庙被毁后,农民们每天在家做茧(酿饺子或米粉做的饺子)作为给蚕神的礼物。民间都以“采蚕花”为大事。求神善待佛家,必须包含在这个内容中。当时佛祖饮酒期间,骚桑子先生“蚕花书”,将彩纸、一杆秤、一条红手帕做成的蚕花交给女主人收藏,称为收蚕花。春节前后,有以“送蚕花”为内容的乞丐,一边送蚕花一边敲锣舞狮;也有乞丐在蚕的雕像的帮助下,敲着锣,唱着关于养蚕的吉祥话,如“Aśvaghoṣa王菩萨上门,保佑蚕花24分钟”等唱完之后,他们带着蚕的雕像在蚕房里兜风,并祝愿蚕花盛开。农民认为给米或饺子,在灶山上放蚕是吉祥的。大多数人会邀请一只蚕来参加春节或者用红色和绿色的纸将自己的蚕花系在厨房里。

农民的蚕有仓促收获,急于做“蚕卜”的习俗。50年代前,请陶涛女孩预测蚕事。这种方法每年午夜前进行。首先,烧香,点蜡烛。一个小小的竹陶涛被翻了个底朝天。两个女生分开了。每个女孩伸出一根手指去拿陶涛,然后左右摇摆,看看拿起陶涛需要多长时间。通常是“看天量蚕”,俗话说:“冬至日夜明年蚕熟,冬至日夜明年蚕瘦。”县城西水网地区还有“泼蚕花泼水”的习俗。就是女儿出嫁出港时,往对方船头泼一桶水,说等女儿到了婆家,可以好好养蚕。

以前养蚕多是余杭种,农民用卤水和生石灰漂白蚕卵,消毒。《谷雨三朝尘蚕》从蚂蚁孵化的那一天开始,就进入了蚕月。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侧门进出,互不相通。虽然庆祝上吊,但也停不下来,所以俗称“蚕关门”。养蚕有很多禁忌,蚕房附近有污秽,不洁之物进入蚕房,室内扫尘,吸烟,抽烟,炸鱼,烧皮毛,烧酒醋,闻东西,画画,灶前泼热汤,敲门窗,近泉边捶打,刮锅灰,啼哭,大声喊叫。桑蚕丛生时,门窗都挂满了窗帘。好的桃枝、苦楝花、新的蚕豆茎、青油菜茎、蒜头扎成一束,挂在山棚上,放一把镰刀,“被动邪,碰撞除外。”

采茧后解除蚕禁,俗称“开蚕门”。亲密的亲戚和朋友互相交换礼物。第一年,新女婿一定要有鱼、饼、果去岳家拜访,询问蚕的信息。他说“看蚕”,又称“看山”。主人卖了邋遢或碎土后,往往会买些鲶鱼和蒲扇带回去,意思是想把耙子(蒲扇)稳稳地拿到手。农民备好八碗香和菜,在正殿拜蚕神和灶神,说“谢蚕花。”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崇拜蚕神的习俗逐渐消失。

[饮食]

主食城乡居民一直以大米为主食,有时是面食。在收获季节,农民有品尝新事物的习俗。麦子收了,他们就做麦饼,长痘痘。新谷出道,品新米;糯米收割后,做糯米团子,甜酒等。,先素食灶神,再品尝。农民吃火多,镇民吃蒸饭和冬霜饭,出饭率高。还有“留娘饭”的习惯,就是下顿吃剩的冷米饭,用生米重新煮,可以提高出米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城乡逐渐改种粳稻。农忙时节,农民早中午饭吃干饭,晚饭吃均衡饭,给本义增添了一点心意;农闲的间隙,杂粮瓜菜混着米饭当主食。农民有“忙时吃干的,闲时吃瘦的,地里吃干的,家里吃瘦的”的习惯。城市居民习惯早晚吃稀饭,午餐和晚餐吃干饭。如今,大多数农民一日三餐,农忙时还会加点心。

城市居民的菜肴在日常生活中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在过去,农民往往以蔬菜为主,自己种粮食。城乡居民在三伏天做酱料准备饭菜,家里有臭豆腐干、臭豆腐、臭南瓜、臭毛豆、臭菜头等臭炖菜。它还腌制各种蔬菜,如春季腌制飞溅菜,冬季腌制菜,桂梨菜,供蔬菜在淡季食用。婺源郊区的农民一般腌制飞溅菜、大头菜,卖到沈荡、平湖、乍浦。城乡有做老干菜的习惯。用老干菜烧肉,色香味俱佳,夏天不容易隔夜变质。婚宴一般8人一桌,每桌8-12碗(盘)菜。有东坡肉,一碗红焖羊肉,羊肉煮芋头。今天圆桌10-12人,包括冷盘、炒菜、点心、甜汤五大菜品,第一桌超过16个菜品。招待新亲戚、贵客,城市居民相对简单,农民则比较讲究。一般要杀鸡买肉,热情接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冷盘、炒菜和大菜开始流行。丧礼菜,旧时念经人用素菜,以豆腐为主,丧礼中也用白酒以示孝顺,俗称“吃豆腐饭”。近年来,肉菜已经成为葬礼的必备菜肴。

小吃有糯米糕、粽子、饺子、汤圆、小笼包、馄饨、绿豆南瓜、红豆糯米等。特别是糯米糕,一般都是农民在春节前做的。做成年糕后,用腌制的水(也就是开春前的水)浸泡,时间长了不会变质,可以吃一两个月。近年来,赠送奶油蛋糕相当流行。

在饮用水的旧时代,婺源镇的居民喝的是井水,少数小康户专门打井取水。天宁寺有三口公共水井供居民饮用。在其他集镇和村庄,少数小康家庭挖井饮水,大多数家庭饮用河水。家家都有储水池,用明矾净化水,俗称“明矾打水”。在20世纪70年代初,农民们通常挖井并饮用井水。婺源、沈荡一般挖井,改喝井水。婺源和沈荡的居民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初改用自来水,近年来一些村庄开始饮用自来水。

喝酒一直是祭祖、祭神必不可少的酒。农业喜欢喝白酒,城市居民喝黄酒白酒也很常见。农民喜欢在春节前自酿糯米酒,称为“酿酒”,又称“杜酿酒”,香甜可口。除夕之夜,家人团聚,饭前饮酒庆祝节日。庆祝婚礼,亲友聚会,备酒待客作为礼遇。在过去,有许多铁匠、泥瓦匠、搬运工、渔民和船夫喜欢白酒。近年来,啤酒、葡萄酒和各种瓶装酒在城乡流行,一些名酒和滋补酒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

饮茶只在文人中流行,但在清乾隆年间却流行于民间。农民喜欢喝红茶,而城镇居民喜欢喝绿茶。一些老人对茶上瘾。城乡都设茶叶店,已是暮年。茶店已经很热闹了,茶客们聊天交流信息。茶店有早市、午市、夜市。镇茶店也是农民卖完农副产品后休息的地方。城乡居民都有“客来先奉茶”的习惯。近年来,领导机关在重大节日举行各种茶话会已成为惯例。

[服装]

服饰清末民初,富绅们冬天穿长袍,用丝绸、缎子制成,内衬狐皮、鼠皮、羊皮或丝毛,出门披上夹克衫。春夏秋穿单衣外套或上衣,不是丝绸就是纱线。民国初年,白色夏布袍、丝绸袍、湘云纱短袖裤风靡一时。手工艺人和农民春夏秋穿双排扣土布衫,冬天穿大排扣短棉袄和大腰休闲裤。在东北地区(海棠、西塘桥和童渊),草席图案和格子图案的土布在农民中很受欢迎。由蓝白相间的土纱线交织而成,在腰部呈扇形展开,一直到小腿,保暖性好,颇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女装款式是大排扣上衣和休闲裤,外罩是长裙。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城镇出现了中山装、西装、旗袍,机织平纹细布逐渐取代了土布。蓝色石林布和蓝色细布流行了一上午。城镇年轻妇女流行穿旗袍,而农妇仍穿大排扣上衣和休闲裤。50年代,长袍旗袍消失,大裙内裙的素服逐渐减少。中山装、列宁装、工人装、青年装深受男女欢迎。斜纹、卡其、府绸等针织内衣,棉毛衫、棉裤,卫生衫、卫生裤等深受群众欢迎。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华蓥布和华蓥混纺织物在城乡流行,毛料中山装在农村中青年中流行。作为节日和参观的服装,各种各样的时装和夹克在城市和农村的年轻男女中很受欢迎。上世纪80年代,一些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穿西装外套。

清末民初,男子戴黑缎瓜皮帽,庆典时穿红色上衣,平时穿黑色上衣。流行的粗花呢帽,俗称铜盆帽,很多有钱人家和知识分子都戴。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鸭舌帽和羊毛帽在城镇的年轻人中很流行。平民和农民戴的是炊灶帽,后者戴的是罗松帽。老太太们习惯戴一顶没有帽檐的双叶绉帽。两边护着,俗称“洋盖”。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一些城镇的中老年妇女开始戴丝绒帽和羊毛帽。婴儿通常戴绣花老虎帽。避邪的含义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渐被羊毛帽所取代。女青年一般不戴帽子,农村妇女喜欢戴花蓝头巾。建国初期,城乡居民流行戴布解放帽和八角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羊毛解放帽和工人帽在城市和农村广泛流行。老农民仍然戴着骆驼毛的火炉帽和罗松帽。针织雪帽一度在都市女性中流行。

鞋袜清末民初,城乡穿深黑色低帮圆布鞋,冬天穿蚌形棉鞋,下雨天穿钉鞋、钉鞋或木屐(俗称“木套”),农民下雨天或田间赤脚或穿草鞋。妇女们参观时喜欢穿gang绣花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运动鞋和跑鞋逐渐在城镇流行起来。下雨天穿低帮橡胶雨靴,富人和知识分子穿的鞋越来越堵。搭扣鞋在年轻女性中很受欢迎。袜子以前是布袜子,男的白色,女的蓝色。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线袜取代。建国后,鞋袜材质多样,款式多样,有高低球、橡胶雨靴、皮鞋、各种跑鞋、纱袜、线袜、尼龙袜等。70年代以来,塑料人造革凉鞋、拖鞋、橡胶拖鞋在城乡普及。现在年轻人流行中跟鞋,夏天穿人造革或者牛皮凉鞋。年轻女性喜欢穿高跟鞋,冬天则穿高跟棉鞋。袜子大多穿Caplong丝袜,各种合成纤维袜。

发型清代男人留头发,编辫子,士绅中年留胡子。中年女孩扎辫子,短发遮住额头,称为“刘海”。结婚时,她们用线把面部的头发绞起来,说“开脸”,然后把头发编成发髻,俗称“丫髻”。民国初年,男人剪头发刮胡子,女人放开脚。城市和农村的男人一开始都是光头,后来都是平顶圆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和城镇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一直留着头发,而妇女则剪成短发,而老年妇女和大量东北农村妇女仍然把头发盘成发髻。解放后,年轻妇女梳双股辫曾经很流行。此后,有人剪了辫子,留了短发,有人梳了刘海后的辫子。上世纪80年代,男性普遍留西式头发,年轻男性多留西式长鬓角。年轻女性留披肩长发,女性烫发较多。

在清朝,女人戴耳朵和戒指。姑娘出嫁时,富家有金、银、玉、玉簪、簪、耳环、手镯等饰品。平民的判断力。民间有一种习俗是让孩子佩戴银饰,通常是戴手镯或脚镯,脖子上挂长命锁。辛亥革命后,发髻饰品逐渐被淘汰,戒指、手镯、耳环等饰品在中上层人士中流行。戒指大多戴纯金戒指,部分中老年人也戴玉指环。也有老年戴玉镯的。建国后,还没有装饰和穿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戒指、项链和耳环在年轻女性中成为时尚。

[住所]

大多数村庄和农村地区生活在一起。十几二十三十户组成自己的村落,少数贵族家庭居住在较大的村落,以一姓为主,他律。房子一般都建在河的两岸。绍兴和温州的客家农民。很多独门独户的房子都是搭建草屋,比较分散。沿海地带,地小人多。在过去,盐的生产和海盐捕鱼是副业。大多数房子都建在唐河旁边,村口还架起了一座平桥。有些村庄聚集了100到200户人家。客家农民也建起了瓦房,聚集在这里。

清末民初,城市住宅多为砖木结构,以平房和二层小楼为主。普通房子有单间和两室。富宅三室两厅,朝南,前有天井、墙门、镜墙,后有耳房。官绅富户石基高墙,石仓墙门,进深三层楼,前客厅,中书房,后卧室,室内地砖,天花板,红漆地板,中间有天井,小院落,房屋及设施,房前有墙,旁边有风火墙,房后有花园。商户的房子多是临街的两层小楼,一两个房间,时装店,楼上卧室。河边的房子大多延伸到水面,由木桩或石柱支撑,并覆盖着地板,这被称为水格。农村的房子都是位于三开间、一两隔间朝南的房子,以平房为主。在凤翔东北一带,习惯建造有坡屋顶和屋檐的窝棚。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它逐渐被钢板和混凝土结构的平屋顶新建筑所取代。

20世纪30年代末,城乡大量房屋被日军烧毁,草房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逐年修建住宅楼,到了80年代,城镇已经发展成四五层的成套住宅。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以来,农村地区出现了两次房地产热潮。现在到处都是两层的新楼房,草棚不见了。

旧社会盖房子,人盖房子。选择基地,请风水先生看地形,量方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习俗已被废除。梁的礼俗隆重,一定要选个吉日,把梁按时放了。这一天,亲戚们都要送礼庆祝,主梁以顺治铜钹为中心,钉上红布或红绸,纸上写着“梁上好运”几个字。时间到了,师傅拜完梁,泥塑的师傅从左右爬上柱子,在梁的两端绑上绳子,慢慢的吊起来,喊着:“加油!祝你好运。”这时,鞭炮爆炸了。当主梁敲入榫头时,主人捧着一个装满馒头、糕点、红纸袋的方盘,走上楼梯。厨师长接过盘子,唱着梁的赞歌,甩着馒头和蛋糕。男女主张凯红被套,接住下面的包子和蛋糕,放在右边的桌子上。那些被冷落的被套、帮工、街坊孩子争着要,好不热闹。今天,亮亮没有时间了。那天上了梁酒,主人感谢了厨师、工匠、春工、亲友的酒,并分发了梁馒头。俗称“吃包子,交好运”当亲戚朋友回家时,主人会把一些礼物给亲戚朋友带走。这种习俗在农村地区仍然流行。

在过去,大多数炉子是三眼炉和两眼炉。灶的内缘叫“灶山”,有灶神的神龛。灶台前端挂金元宝,放置香炉烛台,供祭拜灶神。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灶神祠就没有再建在灶神山上了。旧时代人们新建炉灶,请风水先生定方位,这是大忌。造灶时,在灶基上放些蚕沙,以为养蚕能得高产,女人和生肖忌讳。在灶壁上画五颜六色的聚宝盆、万年青、花鸟,并写上“丰衣足食”、“平安人口”、“福禄寿”等吉祥文字。灶建好后,主家蒸一锅米线饺子给厨师做点心,送给邻居,寓意团圆,吉祥。今天已经请风水先生给灶台定位,避讳的习俗也废除了。

[其他]

制盐甘浦、长川坝、海塘沿海地区的居民,或以制盐为业,或以制盐为副业。制盐,先刮泥浇卤,再以卤水为原料,用锅(平底炒锅)煎或放在盐盘中暴晒。要做卤水,首先要做泥。做* *的那天,盐民准备了三种黄酒香烛祭拜* *之神,祈求上帝保佑做好* *,多产卤,多产好卤。然后全家喝酒。如果让帮工做* *,请他喝* *。它在节假日受到崇拜。专事烹盐的厨户,过年时会祭拜盐灶神(俗称“盘头神”),祈求顺利消灾。新社、罗塘(今长川坝乡)农民煮盐,无滩刮泥。咸卤水主要从对江的余姚、慈溪购买。卤水船出航前,在船头祭拜潮神,祈求航行安全。20世纪50年代初,废弃的田地被转移到其他工作岗位,盐的生产停止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恢复制盐,80年代初全部停产,制盐习俗也是如此。

海洋渔民长期在潮汐中劳作,祭拜潮神,逢年过节也要祭拜。准备好鱼供品,香烛,黄酒,锡纸等。祭拜潮神时,并在沙滩下祭祀,祈求神保佑出海平安,多捞些货,再出海干活。钓鱼的时候不要说“收网”,要说“收鱼”。渔民成群结队出海,用竹筏捕捉水母。每年第一次出海前,几个伙伴都会拜一拜筏头,祈求下海好运。崇拜结束后,他们聚在一起喝酒,然后出海工作。敬神的习俗现在已经废除了。

畜牧养殖户普遍养湖羊,部分养殖户还养山羊,少数养殖户还养猪和母猪。逢年过节,农民们会准备鱼和鸡酒,点上香烛,祭拜列首的土地神,祈求保佑刘旭繁荣昌盛。每头猪生小猪或患动物疾病,主人都拜栏头,祈祷母猪和小猪无病,病猪早日康复。这种习俗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消失。

。。。这是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