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山和香山上。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造像数量最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石窟之首。现在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旅游景点。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挖的,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

石窟始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代,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历经1400多年的修建,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洞穴。它建成的时候用了很多彩色的画,但是今天很多已经褪色了。覆盖在沂水东西两山的绝壁上,南北长1公里。

现存石窟2345个,造像11000多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与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一个“里程碑”。先后在天竺、新罗、吐火罗、郭康等国修建,发现了欧洲图案和古希腊石柱,是世界上最高的国际石窟。

挖掘洞穴

过去认为龙门地区的石窟建于北魏至宋代,其实不然。龙门地区的石窟始于北魏,盛于唐代,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历经1400多年的修建,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石窟。龙门所有洞穴中,北魏洞穴占30%左右,唐代占60%,其他朝代只占10%左右。

北魏时期,代表洞穴有固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东西魏造像多为北魏洞窟壁上刻有小龛。龛形变化不大,龛饰趋于简化。此外,东魏强弩之将易廷命泰伦制作弥勒佛像,东魏武定元年又用铭文制作了五尊释迦牟尼像。

北齐时期,方耀洞穴中的五尊佛像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另一尊22人佘和谊、颜军、北齐等。

隋唐五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有大路阿什造像龛、景山寺、万佛洞和会稽洞,是龙门石窟的鼎盛时期。

宋代有陈抟的《十字卷轴碑》和宋真宗的《龙门碑记》。到了宋代,龙门石窟新开凿了一些洞窟,为保护鲁舍纳塑像而建了九座木檐式建筑,俗称“九间”。

明代,会稽洞外楣表面用阴线刻有五个方形和半圆形铭文。时间是三月纪日立,31,是捐款修路的题词。

清代乾隆皇帝1750游龙门,将御碑亭留在龙门香山寺。1900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回到北京,经龙门游览了古阳洞,下令将洞内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为老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