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一日是星期几?
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新的收获时节祭奠祖先的习俗,以示孝顺,不忘自己的根。古代人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小米。农历十月初一,有家祭,有墓祭,南北方都有。今天,在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在十月的第一天献新坟的习俗。
冬季服装节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害怕祖先在阴间的灵魂缺衣少服。因此,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供品——寿衣。祭祀时,人们将鬼衣焚化给祖先,称为“送寒衣”。[4][5]
后来有些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变了。人们没有烧冷衣服,而是在一个纸袋里烧了很多鬼纸,上面写着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对应的名字。这叫“包袱”。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黑社会和死人一样,可以用钱买到很多东西。
民俗的起源
它脱胎于先秦迎冬的礼仪。
根据《礼记》,十月是立冬之月。这一天,天子带领三官九臣到北郊举行迎冬仪式,仪式结束后返回,奖励为国捐躯者,并赔偿妻儿。死人怎么奖励?给他们“御寒衣”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上下功夫,所以会成为习惯。但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中国民间“祭祀”和“穿衣、靴、鞋、座、帽”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在文人的方志中。如果说寒衣节形成于先秦时期,那么这么长时间的记录差距就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有人推断寒衣节习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4][5][6][7]
朱元璋“赐衣”传奇
冬季服装节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水稻收割入库的时候。“是月,天子始降”(《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方式告诉老百姓冬天到了。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表示顺应天时,他在十月初一举行“赐衣”仪式,用刚收获的红豆和糯米做成热汤,供大臣们品尝。南京民间谚语说:“十月穿棉袄,食豆汤御寒。”“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在添衣御寒的同时,也给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送去冬衣,以示关心和照顾。[4][5][6][7]
孟姜女把御寒衣物送到了千里之外。
相传秦朝时,孟、姜两家种瓜,得了一个女儿,名叫,嫁给了范启良。后来齐梁被抓去北疆修长城,千里迢迢找丈夫去长城脚下送御寒衣物。她不想她的丈夫死了,被埋在墙里。孟姜女既伤心又生气,日夜向长城哭诉。最后,她被大地感动,哭倒长城,露出丈夫的尸骨。千百年来,这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作战,为夫报仇,泄愤于己。最后,她抱着丈夫的尸骨跳海殉难。跳入海中的一瞬间,海面上波涛汹涌,慢慢拱起两座礁石。据说海上姜女的坟,无论潮水多大,都没被顶过。
由于孟姜女不远千里去找丈夫送寒衣的故事,农历十月初一在长城内外被称为“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悼念已故亲人的习俗。[4][5][6][7]
商人的促销策略
还有一种说法是“十月一烧寒衣”源于商家的促销手法。
据不完全可靠的资料,这位精明的商人生活在东汉时期,却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大嫂。
大嫂名叫慧娘。看到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她鼓励丈夫蔡默跟着弟弟学造纸。蔡默是个急性子。回家之前,他就着手开了一家纸店。结果,纸的质量很差,没有人关心它。这对夫妇不得不担心满屋子的废纸。
眼看要倒闭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鬼主意。
一天晚上,惊天动地的鬼叫声从蔡的大院里冲了出来。邻居们吓坏了,第二天早上赶过来打听,才知道慧娘昨晚突发疾病去世了。只见屋内是棺材时,蔡默正在哭泣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突然一声响,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开门!打开门!我回来了!”他们愣住了,过了很久才回过神来,打开棺材。我看见一个女人从棺材里跳出来,可是慧娘是谁?
惠娘摇摇头,大声唱道:“钱在死人堆里走遍天下,纸是冥界的钱,我丈夫没烧。谁让我回家!”她告诉大家,她死后去了阴间,阎王派她去推磨。她用她丈夫寄来的纸币收买了所有的孩子,孩子们都争着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她又贿赂了颜,颜让她回来。
蔡默摆出一副不解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说:“那是钱!在冥界,就是吃吃喝喝。"蔡默一听,立刻抱了两捆纸去烧,说这样可以让阴间的父母少受点苦。
夫妻俩的双簧表演能让邻居上当!大家看到纸钱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就出钱烧纸。消息口耳相传,没几天,蔡墨家囤积的纸就卖光了。由于慧娘回阳的日子是十月初一,后人就去坟前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有悲有喜。虽然道具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但都是在死者身上做文章,都是在拨动人们心中的亲情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