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什么是客家文化?总的来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入畲、瑶等本土文化的多元文化。她有着朴实无华的风格和务实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而举世瞩目。它包括历史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学艺术等。

在开发建设赣南的过程中,赣南客家人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和灿烂的文化,赣南各地留下的丰富历史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围屋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师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而且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令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乃至普通游客着迷。赣南客家围屋遍布龙南、全南、定南三县。信丰、安远两县南部和寻乌一些地方大概有五六百个,其中以陇南最为集中。赣南客家围屋多为方形,呈现出与闽西圆土楼、粤东内外圈龙围屋不同的风格。

此外,遍布赣南的“上、下、三、三”、“九井十八堂”等大宅式民居也很有特色。如赣县的白鹭,石城的99间半。风水又称风水,是从古至今的一种择吉避邪的习俗。客家人相信风水。每当婚丧喜庆,盖房子,灶做饭,挖井,选坟,还是要修桥修路的时候,就要请风水先生来探地理位置,看风水,选个好日子。这种习俗自古以来就经久不衰。

风水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从客家地区风水师代代相传的口口相传的资料来看,将风水引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又名杨济贫,是晚唐南迁的客家人的祖先。他从长安来到甘南后,隐居在兴国三寮村,追寻龙脉,从事风水修行,教学生传道。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学派(实为赣南学派)。他的主要弟子是曾和,都是于都县人。自杨筠松在赣南讲学以来,风水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为风水始祖,兴国三寮村也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

宋代,赣南风水盛行,名人辈出,如廖源、谢世南、赖文君、、傅、邹宽等。这些风水师不仅在当地看风,而且名声很好。甚至文达也被任命为朝廷看风水。明十三陵定陵遗址的设计者廖峻青是赣南人。

北宋末年至南宋,风水的形势学派传到福建,并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学派——理法学派。随后,风水进一步传到广东、粤北等地。到了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流行于江西、福建、广东的广大客家地区,随着客家人漂洋过海,扎根于港澳台和东南亚。风水观念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地渗透在客家人的心中。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堂”或“堂府”,堂指祠堂。把房子叫做“房子”,把房子叫做“房子”。大厅是房子的中心,许多“主屋”和“横屋”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房子,本质上脱胎于中原古代的四合院。赣南客家民居是主流,各县均有,但以东北部的宁都、兴国、石城、杜愚等县最为繁荣,最具代表性。

(1)平面最简单的组合单元是“四扇三室”,也称“三室穿通”,即三室一明两暗,明室为厅,次室为厅,厨房、畜圈等房间一般相邻或分开建造。稍微有钱的人一般都是两栋楼。每栋楼有三五个房间,中间隔着一个水平的天井,前后楼通过一个腋廊连在一起。两院明室成为前堂(厅)和后堂(上堂),也统称为“正殿”。前堂第二间是厢房,后堂第二间是正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两个单元组成的封闭的“主屋”,也就是俗称的“两厅式”,在此基础上,如果房子需要扩建或者原有规模较大,就在主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宅深度与主宅平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呈倒“凹”状。在主屋与横屋之间留一条弯路,称为“巷”或“塞”,闽粤称为“横平”。走曲前后对门的小门。应在车道上留一个垂直天井,以提供照明和排水。水平房屋中的所有房间都朝向道路。主房间从腋窝走廊通向小巷。这样,以主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边的小巷和横屋,就形成了俗称“两堂两横屋”的房屋。这种住宅建筑如需扩建,可在横屋外侧对称增设类似的胡同和房屋,据此可称为“两厅四横六横”。也可以在正房前建一个三房或五房或五房的正房,让原来的前楼、前厅变成中楼、中厅。建成的建筑称为前楼前厅,同时两边的小巷和横屋都可以向前推进。这种由三个正房和两排横房组成的房子,称为“三厅两横”。这是这类居民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如上所述,如有必要,三堂两横式可扩展为“三堂四横六横”。笔者在调查中听说过“九井十八堂”“九堂十八井”这样的大宅,说法不一,但都是从深度和宽度方面体现其规模,是当地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般有两个以上横厅的住户,屋前都有池塘和稻田。这个池塘和沃坪,不仅是居民洗东西、凉东西的地方,也自然成为他们继续发展的势力范围。简而言之,以两三间横屋为基本单元组合,可以继续向前和左右扩展,最多可达数百间,甚至是一个村落,即一个姓氏的房屋。宁都、石城等县仍有数百间大屋。

(2)外立面常见的柱式房屋,无非是青瓦土墙的二层小楼。两厅以上的房屋有青砖墙和土坯墙两种,其中纯砖墙房屋较少,多为地方。比如山墙或裙边下,门窗下用砖,其余都是土坯墙。每个山墙上都砌有防火砖墙,是房屋外部形象的重要装饰点之一。但是最重要的外部装饰点还是大门或者门楼。其主要方法是用方砖(有的用青石或红石条)搭建立面。它制作精美,有错综复杂的脚和精美的雕塑。简单的形式是用混合线条的盒子或门口的小装饰,而复杂的形式是用仿木拱门。常见的有两柱一楼、四柱三楼,高级的如祠堂大门或独立门楼,往往采用四柱五楼风格,仿木构件更为精致,有鼓石。一般来说,从大门精致豪华的装饰,可以看出民居主人的权势或财富。

此外,赣南客家人也在推动“门单”之风。大门口的匾额上,大多有表明其姓氏家世渊源,或表明其门第贵人、圣贤的题字,即堂号,如张手书清河世泽,黄姓江夏出身,孔姓尼山,曾姓为三省传家宝,刘姓为天下秀才,以及书达。

(3)结构与装饰赣南客家民居是土木与砖木混合结构,但土木结构是主流。砖木结构的房子一般仅限于大地主或寺庙的房子。如果用砖房,多是清水墙。其中,北方砖房多于南方。土木结构可分为土坯和夯土结构,其中夯土结构南方多于北方。砖石墙和土坯墙都是承重的。立柱使用不多,主要用于厅堂。因为这类住宅的厅堂都是开敞式厅堂(后厅无前檐墙,前厅无后檐墙),一般没有建筑,一些空间较大的正厅为了支撑挑檐和天花,设置了两根檐柱,有门廊的厅堂因为减少了檐墙,又增加了柱廊柱。

据说赣南古代也盛产木材,但木材成分并不发达。与赣北相比,用料较少,梁、檩条、城楼等。使用的也是粗糙和简单的。在装饰上,少数富人住宅朝内(天井)的门窗较为考究,窗棂和格子中心多为冰缝、灯笼架、方格花心等。高级的还用雕花格子、挂毯等雕刻人物故事或吉祥的动植物,多为彩绘。朝外的窗户比较小。多为直格子窗,砖房外窗往往是狭长的“格子窗”,常见一些预制的小石窗。格子窗是中国的,方格植物和动物等等。天花主要用于厅堂,一种是自檐口平钉板条,另一种是沿屋顶坡度的斜钉板条。前者有的做藻井,画得五颜六色,很少露在顶上,屋顶常见于敞厅正面或玄关。另外,大雄宝殿用太师墙,墙上有神龛,前面有神案,很受欢迎。封闭式房屋,顾名思义,就是封闭的房屋,其外墙不仅仅是封闭房屋中每个房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个圈地的防御围栏,其前门有许多“某某圈地”的称号,如磐安圈地、伊彦圈地、龙光圈地等,故称。有的当地人也称之为“水围”,有的也称之为“土围”或与村围、有实心墙的房屋一起称为“圈地”。

(1)分布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当地称“三南”),以及寻乌、安远、新丰以南,大致正好分布在粤东北嵌入江西的那部分领土上。此外,石城、瑞金、会昌等地还有少数小型土楼和零星的围屋。在杜愚、宁都和兴国三县的交界处,有许多成排的村庄。

龙南县的围屋最有代表性,也最集中。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一个自然村往往有七八个封闭的房屋。形式也是最全面的,除了大量的方形圈地,还有半圆形圈地、近圆形圈地、半圆形圈地、近圆形圈地、八卦形、不规则村圈地。结构上,既有混凝土和河卵石,也有青砖和石头;从体积上看,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圈地——关西圈地,也有最小的圈地——里仁百味(俗称“猫柜圈地”形容小如猫笼)。定南县几乎每个镇都有围屋,但都比较分散,精品很少,墙体多为生土夯筑。所以屋顶形式多为悬山,这在其他县很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都是用河卵石建造的。为了获得一个额外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都建有女墙,四周有射击孔,必要时可以拼死一战。安远县的围屋主要分布在以镇岗、孔田为中心的南部城镇,现约有100间。新丰县的围屋比较破旧,如今的小江乡比较多。寻乌县属于珠江水系,过去受粤东文化影响,所以这里的南方城镇有很多排围屋,但很多都是正面两角有炮塔的围屋。以上各县的围屋总数估计在600间以上。

(2)主要特征为典型的封闭式房屋,平面呈正方形,四角有向外突出一米左右的塔(碉堡),外墙厚度在0.8-1.5米之间。围墙的正面有两到四层楼高,角楼高一层。一般外墙没有窗户,只有顶墙上有一排排枪孔,有的还有枪孔。屋顶形式主要是坚硬的山地。外壳中必须有一个或两个井。一般外壳有一个孔,大一点的有两个孔。围屋平面主要有两种形式:“口”字和“国”字。前者除了周围的房屋没有房子,还有带祠堂的堂屋组合式主楼,或小或明或暗,但更多的是三堂两横的对称组合,最大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多采用俗称“金包银”的方法建造,即外墙三分之一用砖或石建造,内墙三分之二用土坯或夯土建造。围屋楼层一般高于围屋,低于土楼。它与闽粤围地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地的防御功能更加完善,围地四角所建的炮塔的作用明显是为了防备和打击已经进入墙或瓦面的敌人。这些瞭望塔形式多样,既有建在四角的,也有建在墙段的,像城防的“马脸”,有的还在四角瞭望塔的顶层建了单个小碉堡,彻底消除了死角。此外,在围挡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防呆的特点。门是整个围场的安全,所以一般在板门后面有门,有的围场还配有侧门,板门前面有“门栓”(栅栏门)。为了防止火灾袭击,门的顶部还有一个漏水孔。

(3)空间处理围场是集家、祠、堡于一体的设防住宅建筑。不仅有水井和存放粮草的房间,连“土地庙”(俗称“社公”)也搬进了圈地(一般位于圈地门内),以防敌人长期被困,不会错过初一和十五的祈福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独立的。只要大门紧闭,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围护结构中有限的空间,成为围护结构设计者和居住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首先,无论围挡(指“国”字形围挡)内建多少房子,如关西新围、东升围,平面都在200以上,需要整齐统一,街巷清晰,保证围挡内交通、通风、采光的便利。其次,要保证圈地有适当的室外空间,农场生活中要在寒冷中洗的东西多,圈地内人口房屋集中。所以每次圈地都很注意留一个向阳的区域,俗称“沃坪”。“国”字不用多说,一般放在围堂前面,围堂里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室内公共空间,就是“祠堂”和“围堂”。祠堂是百姓身边的庙宇,必须位于中轴线上,是百姓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所。而是周围人最喜欢的聚集地。或者在大厅周围。由于正殿过于庄严,光线昏暗,大堂不仅采光通风良好,而且还有岗哨进出圈地。因此,这里成为了周围人们日常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长椅、树桶、石头等固定在大堂两侧供坐,人们几乎随时都会来围场参观,尤其是夏天。如果遇到陌生人,他们会“微笑着问客人是哪里人”。

此外,封闭式的房子平时也很注重对它的约束和管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封闭式的房子里住久了,必然会“牙齿多,拔牙的地方密”,占用公共空间。所以很多大围场都有约定,比如陇南武当山上的田心围场,在前厅的侧墙上嵌有一块禁碑,上面写着以下内容:“祠堂是祖先和英雄的安息之所,严禁堆放竹木;禁止在天井、丹涌洗澡。围挡内的三层围巷是公众进出的通道,严禁挑檐搭建澡堂、猪圈、鸡舍等。禁止在外门拐角处设置木厕所,遮挡外界。”此碑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其他房子的空间都用上了。底层基本是厨房和客厅,部分设计成“前厨后厅”,楼上一般是卧室和储物间。从立面上看,围场四角的角楼高于周围建筑,围场建筑高于周围建筑。为了获得更多的空间利用,围护建筑一般在二、三层的内檐上设置环形走廊,俗称“外走”。

(4)结构艺术围场是一种具有防御特征的居住建筑。如何让圈地易守难攻,超出了圈地建设者的苦心。比如厚厚的围挡墙,多是砌砖石覆盖。在顶层铺设三分之二内皮的生土墙时,会在战斗中分割成环形的“内马”进行防御,体现了两方面的结构艺术:一方面保证了易受攻击的墙体的坚硬厚度,另一方面利用上部过厚的墙体做一圈“内马”,节省了建筑。另一个例子是伊彦圆形住宅。为了防备长时间的围攻,墙内甚至还有四个斜向的“排污口”,方便人们在出不了围挡或排水沟堵塞时,将污水排出。还有前面提到的炮塔的建造,围门的设计等防御艺术,都是用心良苦,尽善尽美。所以就围屋的外观艺术而言,除了给人以墙厚高、壁垒严的印象外,只是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冰冷的外表让人接受了它的压迫感。

圈地的细部艺术主要表现在圈地上,尤其是以“国”字围起来的厅堂建筑。因为厅堂好坏或档次高低,往往代表着一个圈子或一个家族的脸面或地位。因此,在祠堂或厅堂中,梁、门窗、柱接柱基础、天花板地板等。会用他们所有的资源和技能来装饰。比如祠堂大门的立面一般都装饰或雕刻有仿木牌坊,有堂号或其他标榜家族起源的文字。大厅用砖铺成,天井台阶用巨石砌成。祠堂或者正殿一般没有楼层。按照传统的祖位,人们是不敢在上面放东西的。所以大部分都是从上面露出来的,梁架做的很漂亮。下厅或前厅用民间彩画吊顶,高级的也有藻井。厅内开启的门和挂毯都雕刻有人物故事或花草动物,风格类似于徽雕;天井的两种情况,用了六八个格子门,窗户大多采取了各种外展花纹和雕刻花纹的组合。堂内柱子不多,分木石两种。石砌的往往四面镌刻对联,地基上也有雕刻,而且形式多样。外围用鹅卵石铺成的室外地面图案和外伸的走马楼也有一定的艺术特色。

总之,走了几个围合的房子,艺术感就是外表朴实无华,甚至有点冷峻和压迫感,但走进围合,就会有一种热闹的民间艺术感,一种淳朴的乡土文化感,一种普遍强烈的生活感。(1)组合扩展性。

客家人是群居的。从它最简单的一明两暗三室,发展到两厅两横三厅两横的大屋,最后发展到十八殿,都体现了它不断成组扩展延伸的特点。这种模式在选址的时候就已经隐藏了发展势头。客家人经常因为宅基地的扩大发生纠纷,甚至发生宗族争斗。这种扩张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孙后代得到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愿望。

(2)明确重点,均衡布局。

房子无论发展到多大,总是以正殿为中轴线,以祠堂为核心,逐渐向前延伸,左右对称发展。主室和正厅的大小和装修档次是每个横室和副厅都无法超越的。横屋的门都是朝正殿方向开的,体现了客家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反映了他们远离中原故土而“慎终追远”的心态。

(3)注重防守,建立陌生感。

客家人是汉族不断迁徙的结果,大多在偏远山区从事艰苦创业。因此,当他们来到新的异乡开始职业生涯时,他们往往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与原住民(第一批居民)和土匪争夺生存空间,因此寻求安全和良好的防御功能成为客家人所体现的强大防御体系,这是这种斗争的反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