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求评《百家讲坛》!!!!!!!

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在哪里?,

在我身后,下一代在哪里?。

我想到天地,没有限制,没有尽头,

我独自一人,眼泪掉了下来。

这首写在幽州城楼上的诗,在汉语圈里绝对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首诗写的是一种心灵,一种境界,一种人生天地间的悲凉,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和幻灭。此时的幽州台已经完全模糊,但生命的本质却显露出来了。在幽州的舞台上,作者有种无奈的感觉。古人难以捉摸,来者分不清痕迹。你对天地有什么看法?一个人承担了所有时代的烦恼!

这首诗的作者是陈子昂。

在初唐,陈子昂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实践,而且有高超的诗歌理论。他语重心长地说:“仆人闲暇之时,观其齐、之诗,五光十色,异彩纷呈,却又各具特色,每时每唱。思古人,常恐我沉郁飘逸。”他对诗歌创作现状的深刻认识,使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因此,陈子昂做出了非凡的努力,直接将自己的创作定位在更高的起点上。

然而,具有强烈文学使命感的陈子昂早年是个纨绔子弟。

陈子昂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17岁之前,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诗书,整天过着斗鸡遛狗的生活。当他真的无聊时,陈子昂以咒骂街道和群殴为乐。后来,因为击剑伤人,有些吓得陈子昂开始放弃武术。也许陈子昂非常有资格。几年时间,他参与了上百所学校。据说他“尤擅文采,风雅喜人,有子云之力”。

然而,只有在陈子昂走上文学之路后,他才发现这条路更加艰难。虽然他能写一手好文章,但一个没有圈子和背景的文艺青年要出人头地也不容易,更何况他当时还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四川。于是,他告别家乡,来到首都长安,开始了“北漂”。

谁知道呢,他才华横溢,却因为没有人欣赏他而在沉默和无名的痛苦中度过了几年,陈子昂为此感到沮丧。据唐代李纲《史记》记载,有一天,心情不好的陈子昂在街上走着,碰巧看到路边有人在卖胡琴,价格不菲。当时长安的贵人们频频争相一睹,但又不敢贸然购买,因为他们无法判断胡琴的价值。陈子昂灵机一动,果断筹钱将胡琴买回家。他标榜自己是胡琴大师,和大家约定,选个吉日在自己家里为知音现场演奏。

当吉日到来时,长安城的许多名人都来享受它。在大家的期待中,陈子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在陈子昂创作了很多诗歌,我在北京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人关心它。不过,你们都喜欢这个胡琴。然而,在我看来,这种乐器只是由劣等音乐家制作的。我怎么能把它放在心上?说时迟那时快,陈子昂举起高价的胡琴,愤怒地摔在地上,而胡琴当场摔碎。在所有人的惊愕之后,陈子昂把他的文章给了与会者。结果可想而知:“会散,不出一日,声溢京城。”他的作品也迅速走红。

陈子昂的自我炒作是一个经典。从此,陈子昂的名字迅速传遍京城,甚至有人对他做了这样的预测:“此人将是天下文豪!”陈子昂的才能受到上层社会的赏识,所以他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就等于有了干部的身份,陈子昂就有了做官的条件。陈子昂要当官了。

但是,初唐毕竟是一个注重家世的时代。尽管他的家庭很富裕,陈子昂却没有显赫的家世。因此,尽管陈子昂非常善于自我炒作,但却很难偶尔在朝廷露面。靠炒作一夜成名的陈子昂走上了仕途,但时间一长,他又陷入了流亡。

时光飞逝,而陈子昂仍在原地踏步。既然已经进入体制,环境已经不允许他进行第二次自我炒作,自视甚高的陈子昂只能痛苦地面对现实。据说生活应该是耐心的,生活应该等待,陈子昂在等待机会,而机会似乎在等待陈子昂。

机会终于来了——武则天要改朝换代,当皇帝了。

虽然大家早就知道武则天垄断朝政是常事,但当武则天决定当皇帝的时候,这个消息还是在朝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当时无异于引爆了一颗原子弹,所有自称正统的人都震惊了。更不用说武则天的改制了。事实上,早在武则天刚刚开始控制国家事务时,(李饰)的孙子就公开宣布反对武则天,并派兵讨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波明确支持徐敬业此举,并写下千古名篇《向武曌要徐敬业》。

然而,陈子昂认为武则天是改变她一生的大好机会。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他顾不了那么多。他不忍心忽视它。因此,陈子昂用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写出了《上周颂》、《上周颂四回》、《青云篇》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陈子昂表现出杰出的奉承才能,赞美武则天,把武则天视为当代的虞舜。他说:“我听说,圣人不见秋,不见其人。还说:舜禹得天下,丘陵不可预见;他还说:凤凰鸟不到,小河不画图,小山已是夫!他们都受伤了,看不到大道之行。我是懵懂的小草,静静的长大,遇到圣人,看到好运;我知舜、禹之政,幸之!”他甚至非常露骨地把武则天比作“圣母”。他还说:“如果不是我的圣母,谁来庆贺云何?”青云,周道长矣。九万八千,帝年天赐。“就这样,初唐的两位著名作家站在了两个阵营。

有了这位著名作家的支持,武则天的负罪感似乎淡化了很多,陈子昂也因此得到了提拔。后来她去右边捡遗体,也是一瞬间的风景。

然而,阿谀奉承虽然能改变一时的命运,但在陈子昂的仕途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右拾遗属于谏官,但陈子昂在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取得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如此,因为陈子昂喜欢讲大道理,总喜欢在自己的书里编几句“假大空”的套话,这让武则天对他很不舒服。再加上陈子昂粗犷的外表,很难讨武则天的欢心。因此,尽管有官员要做,陈子昂仍然整天情绪低落。

陈子昂曾经试图改变他的生活,所以他和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嗣一起去讨伐契丹。吴友谊对带兵打仗一无所知,狂妄自大。所以战场上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陈子昂渴望工作,不时征求吴友谊的意见,对此,吴友谊不仅不领情,反而觉得在自己身边的陈子昂像苍蝇一样讨厌。所以他找了个借口降了陈子昂的职。陈子昂的战功梦想也落空了。

无奈之下,陈子昂不得不选择离开。38岁时,他以年老多病为由,邀请父亲任职,朝廷下诏允许他保留官职,回老家养老。父亲病逝后不久,陈子昂整天哭泣。

父亲的去世对陈子昂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陈子昂的家乡射洪县县长段建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他听说陈家有钱,便起了歹意,想敲诈钱财。陈子昂的家人给县长送去了20万元,但还是无法满足段建的胃口。段建不满意,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陈子昂送到了南院。

据说陈子昂曾在狱中为自己占卜,占卜非常激烈。陈子昂大吃一惊,说:“如果命运不帮助我,我几乎要死!”不久,他在狱中去世,享年43岁。

这是《唐书》里有记载的,但令人费解。因为在他去世之前,陈子昂是一个未被解除职务的宫廷御史大夫。我不知道这位地方官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他竟敢勒索“国家工作人员”,以致陈子昂在狱中被冤死。这一直是个谜。后来有人说,是因为陈子昂在朝鲜做官时得罪了吴三思,吴三思才指使当地县令如此折磨陈子昂。这似乎不太好理解,因为如果吴三四要收拾陈子昂,没必要这么复杂。

无论如何,陈子昂以这种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就决定了新旧唐书对他的一致评价是“傲慢无尊严”所谓“狭隘”就是狭隘、狭隘的意思;所谓“躁”,就是不耐烦。“狂热”可能更适合陈子昂。

陈子昂的一生实际上是狂躁的一生,从自我炒作到奉承武则天,这实际上是陈子昂傲慢的一种表现。但是,陈子昂有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那就是《唐书》中所载的。

有一天,武则天统治下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凶杀案。被害人是古代历史学家赵世元。他在出差途中在邮局被杀。凶手是许,通州下托(今陕西渭南)人。当时,徐是车站的一名服务人员。桀骜不驯的人杀高官显然很有爆发力,整个帝国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

这个小服务员为什么要杀一个朝廷官员?标准答案是许为父报仇。原来赵世贞以前是下寨县尉。我们知道,县尉在古代是县令的官员,专门负责地方治安工作。许的父亲因犯罪被赵世贞处罚。不久,赵世贞被提升为北京官员。为了给父亲报仇,许去了一家邮局,当了一名服务员。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他唯一能接近赵世贞的方法。终于有一天,赵世元因公来到许的邮局,许抓住机会,干净利落地杀死了赵世元,报了杀父之仇。

许究竟是一个孝子还是一个杀人犯,这一问题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当时流行的观点是,许应该受到表彰,或者至少无罪释放,因为许为了给父亲报仇走上了杀人的道路。所以,许虽然杀了人,但他杀人的动机是高尚的,出发点是好的。在强调以德治国的背景下,法院应当赦免许的罪行。

就在这件事即将以这样一个结果结束的时候,陈子昂挤过人群,写了一篇关于复仇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今庆义节,元将废国刑,为政难;那么袁青的罪就不能被废除。是谁呀?人必有子,子必有亲。谁能拯救混乱?所以圣人起程,一定要搞清楚结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都是政治。所以说‘信他人之义,则自己之政不行’。而夫以私义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徇私,无王道。袁青之所以仁厚高尚,是因为他在当时是正义的,因为他可以忘我,以德报德。如果我们今天释放袁青的罪行以造福他的生活,我们将失去他的美德和正义。不是所谓的死,是全死无生的节日。如我所见,说是宜为国之法,惩之,然后迎其墓,尊其徽,天下可直。”的意思很明显,许谋杀一案已经水落石出,依照唐律,当然毫无疑问应该判处死刑,只有死刑才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许这样做是为了替父亲报仇。是对父亲的一片孝心让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把杀父之仇藏在心里,发誓不* * *仇人。他的孝心惊天动地,足以让日月变色。因此,建议在许被处死后,为他举行隆重的表彰会,以示孝顺。陈子昂的建议巧妙地解决了“礼”与“法”的冲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最后,徐苑庆典案按照陈子昂的建议得到了解决。

事情得到如此圆满的解决,陈子昂必然会感到高兴。他自然要求有必要将《我的复仇》编成法令,使之成为永远的国家法典。陈子昂的要求最终得到了满足。

然而,几十年后,陈子昂的复仇被柳宗元抓住了。柳宗元认为陈子昂逻辑混乱,头脑不清。柳宗元一开始就说:毫无疑问,陈子昂的建议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柳宗元详细说,许案的关键在于许的父亲是否真的有罪。如果说许的父亲是有罪的,那么被县尉处罚也是罪有应得,但许坚持要为父亲报仇。谋杀朝廷官员是十恶不赦的罪行,杀了他是题中应有之义;反过来说,如果许的父亲无辜而死,赵世元就有漠视人命的嫌疑,这样的烂官被许杀死也就不足为奇了。许的行为客观上是杀身成仁。许不但要被杀,还要受到表彰;许要么有罪,要么无罪,这只能是其中之一。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像陈子昂分析的那样有罪和无辜。柳宗元由此得出结论,陈子昂的分析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是精神分裂,其实质是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化。陈子昂的建议只能扰乱人心,让人无所适从。

就这样,陈子昂唯一的辉煌战绩被柳宗元解构,柳宗元专门写了一篇批驳复仇的文章,作为结论收入了唐朝的法律文书。

评论

古往今来,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有两张脸:第一张是忧国忧民,第二张是名利双收。陈子昂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二张面孔的代表。因为担心自己的名气和利益,所以往往无所顾忌,猜测和奉承当然不是问题。陈子昂忧心忡忡地喊道:“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都到哪里去了?在我身后,未来的世代在哪里?。我想到天地,没有限制,没有尽头,我独自一人,眼泪掉了下来”。知道了真相,我们再读一遍这些诗,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自古以来,中国从来不缺少陈子昂式的知识分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以名利为半径,总是在画自己的生活圈。他们依附于有权势的人和奉承的政客。他们有钱了,就随时变脸。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无处不在;从秦汉魏晋明清到现在,一直都能找到。这个没有任何禁忌的群体,从古到今一直密不可分。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失败了,比如陈子昂,但其他许多人却沾沾自喜,忘记了自己是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