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秦秀强文章《侗族丧葬文化及其在当代的矛盾》
ki . com . cn/Article/cjfd 1993-gzny 199301028 . htm
秦秀强
& lt正>丧是人生旅途的终点。作为一种民俗,丧葬仪式是最后的生命习俗,它标志着一个家庭成员,也就是社会成员,已经脱离了家庭和社会。著名学者陶先生形象地把它比作人生的最后一项,“过礼”与“出礼”。透过丧葬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某个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生死观、伦理道德、宗教思想、价值取向、人生哲学,以及家庭结构、亲属制度、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
作者:贵州省天柱县文化馆
DOI:CNKI:ISSN:1002-6959 . 0 . 1993-01-028
文本快照:
哀悼是人生旅程的终点。丧葬仪式作为一种民俗,是最后的生命习俗,它标志着一个家庭成员,也就是社会成员,已经脱离了家庭和社会。著名学者陶先生形象地把它比作人生的最后一项,“过礼”与“出礼”。(四)通过丧葬习俗,可以窥见某一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生死观、伦理道德、宗教思想、价值取向、人生哲学,以及家庭结构、亲属制度、社会关系的一面。侗族人称葬礼为“白喜事”,与婚礼仪式相提并论,称为“红白喜事”。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是极其关心生死的。作者并不肤浅,在静态地把握侗族丧葬习俗的同时,有意使之动态化
简介:秦秀强,侗族,贵州天祝人,1987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民间语言三系)。曾在县文化馆、宣传部、CPPCC等单位工作,现就职于天祝县文联。在《民族研究》、《学术论坛》、《民族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现代与古代传说》中发表中篇小说《蛇王之死》(与龙新林合著),2002年在《明天出版社》发表中篇小说《依兰伴歌同行》。现为中国民俗学会、贵州写作学会会员。
侗族土葬,非正常死亡的人要火化,过早死亡的婴儿要吊葬或水葬。?一个人死了,首先要通知他叔叔的家人。是黎、荣、丛一带的习俗,死者的一切事务都由舅舅家的亲戚处理,我家不能插手,甚至回避。各地的葬礼仪式略有不同。?遗体的处理必须通过洗澡来清洁。三江等地要拿纸钱到河边“买水”洗。人们认为,灵魂只有在买完洗尸之后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穿上身后的裹尸布。寿衣要奇数,一般三五件上衣,二四条裤子。男人需要剃掉一点头发,而女人要梳一个发髻。如果死者是成年人,应在口中放一些碎银,称为口银,进棺时取出。有些地方也可以埋。有人把一团糯米和一些纸钱放在死者手中。在通道周围,尸体要用董布裹紧,包括头部,并系上特制的生日带,然后停在一个厅堂或火塘里。头脚点一盏油灯,为死者引路。湖北宣恩的侗族人在弥留之际,将老人抬到火铺,大儿子在背上搀扶着,其他亲属围在一起听老人临终遗言。倒下后,全家哀悼,花纸钱,象征性地为死者净身。?你必须在死前醒来。在守灵之夜唱哀歌,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死后三五天或者葬礼后一两天。棺材用榫头和凹槽固定,不允许用钉子。最好用同样的杉木合成。杉木要求枝干均匀,这样子子孙孙才能富贵平等。
去参加葬礼时,要给死者让路,以免他们迷失方向,成为游荡的幽灵。有灵牌的人家,大儿子拿着香牌米升走在前面,其他亲戚拿着蜡烛跟在后面。家属和亲戚也送去参加葬礼,女人们只哭着送他们出村,不送去墓地。棺材要用白布拉,叫拖棺布,大多是女儿捐的。在抬棺材的路上,不要让棺材碰到地面,否则灵魂会留在那里,变成厉鬼。每过一座桥,都要在桥头插上三支香。有的地方,棺材出殡后,要留一个至亲在家坐镇,守护壁炉,称为“守家业”。下葬下葬,请法师(sanghxeip)择日。有些地方下葬时还会进行鸡卜和踏棺仪式。
在下葬的那天晚上,哀悼者用酒和肉招待客人和助手。建立一个灵牌屋。亲人走后,留下一个至亲在壁炉旁搭一个小火炉,把灵牌放在火炉里的米升上一起。一个月后,一个亲戚摘了三瓣草,半夜后去坟前“哭魂”,把草带回牌位,表示死者已带回家,并邀请巫师献祭。然后拆掉灵牌,把饭煮在升里,全家一起吃。至此,葬礼结束。
非正常死亡(如上吊、溺水、难产,包括生前患有麻风病等疾病者)应先火化,或直接火化,甚至葬礼后再烧棺材。然后在下葬前把骨灰放进棺材。满月前的宝宝死了以后,或者放在簸箕里,用布盖好,挂在树枝上;可以扔到河里,随水冲走。?在古代,侗族人民有等待埋葬的习俗。今天,黎平、从江、新晃、通道等地的许多村落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祖坟,长大了的可以葬在祖坟里。18岁以下或者36岁以下的死者,无子女的,非正常死亡的,不能葬在祖坟里,只能另葬。?随着时代的发展,侗族的丧葬从简,一些封建迷信正在日渐消亡,使得丧葬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