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狮子一样勇敢的民族——景颇是什么意思?
景颇族以勤劳、好客和勇敢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像狮子一样勇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自然,用长刀与恶势力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抗外敌入侵,为保卫祖国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部分景颇族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除种植旱谷、玉米、水稻外,还盛产珍贵的红木、楠木和各种竹子,以及橡胶、桐油、咖啡、茶叶、香茅等经济作物,还有菠萝、菠萝蜜、芒果、芭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深山老林中生活着各种珍禽异兽。地下矿藏也很丰富。
景颇族口头文学发达,尤其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创作史诗《乐宝寨娃》,蕴含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深受本民族人民的喜爱,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景颇族的起源与青藏高原上的古代边强人有关。到了唐代,其祖先以“寻传蛮夷”、“高黎贡人”等名号出现在中国史籍中。从元明清到新中国成立,先后出现了“常娥”、“社多”、“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认定为景颇。
景颇族的祖先与古氐、羌族有亲缘关系。他们曾生活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风光位于澜沧江、金沙江以东地区。景颇族西部位于澜沧江到缅甸的西部。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东部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他们大量迁入德宏地区,多与德昂族、阿昌族、佤族、汉族等民族杂居。现在景颇族的景颇支系、兰格支系、瓦芝支系、拉琪支系,原来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有五个支系,即景颇、扎瓦、齐乐、浪格(波速)和博拉。来自不同分支的人在大多数地区生活在一起。景颇语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扎瓦等四个语支的语言比较接近,属于藏缅语族缅语族。有两种文字,景颇和在瓦,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建于19年底,后者创建于1957。
规定饮食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是米饭,我喜欢干饭和竹筒饭。种植的蔬菜多为瓜类、豆类、青菜、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类多为猪肉和鸡肉,渔猎在淡季进行,如狩猎野猪、麂、山羊、野牛、野鸡、鸟、鱼、蟹、螺等。景颇族多饮低度白酒,称水酒,成年男女偏爱烧酒。
景颇族喝酒很讲究礼仪。熟人见面,互相敬酒。他们不喝,而是在喝酒前把酒倒回对方的酒瓶里。每个人喝完一杯酒,每个人喝一口后用手擦一下喝过的地方,然后传给别人。如果有老人在场,让老人先喝。
典型的食物主要有:竹筒烤鱼、洒皮、红烧鳝、砂锅炖竹鼠。
连衣裙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的双排扣圆领衫,包头布上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经常佩戴大刀和筒帕。女人穿黑色双排扣,黑色和红色的编织裙子和裹腿。女人打扮时,身前、背上、肩上都有许多银泡和银片,脖子上挂着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或铃铛,耳朵上戴着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管,手上戴着一两副粗雕银镯子。女人佩戴的银饰越多,就越有能力,越有钱。有的女人还喜欢用藤条编藤环,涂上红漆和黑漆,围在腰上,认为藤环越多越漂亮。景颇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嚼烟草、芦籽、槟榔和喝酒。熟人见面,拿出竹筒,倒上一杯酒。
宗教
我信奉万物有灵论,相信自然界万物之灵可以作用于人,给人吉凶。所崇拜的鬼有三种,即天上来的鬼、地上来的鬼和家里来的鬼。太阳鬼是天上最大的;在地上,鬼是最大的;国内最大的鬼是“木代”鬼。每当播种、收割、婚丧嫁娶、打架斗殴等。遇到了,巫师被邀请去祭鬼。最大的节日“目闹”是为了祭祀“目代”鬼魂。天主教传入过一次,但没有传播。
习俗
景颇族过去最重视鬼的概念。他们认为鬼有好坏之分,有的能造福于人,有的则招灾惹祸,所以盛行祭祀鬼的习俗。
家人各说各的话。
在景颇族中,相当多的家庭是由不同支系的人组成的。有一个传统习惯,家庭成员用什么语言,父亲和孩子用父支的语言,母亲用母支的语言。夫妻双方虽然都能很好地掌握对方的语言,但还是说自己的话,绝不放弃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孩子跟父亲说话,或者兄弟姐妹之间,都是用父支的语言。如果孩子和母亲说话,应该用母亲支系的语言代替。如果奶奶是另一个支系的,晚辈就得用奶奶支系的语言跟他说话。
不同支系的青年男女谈恋爱时,男性往往会主动用女性支系的语言来示爱。一旦他们结婚,他们就恢复使用自己的语言。在学校里,任何一个分支的大部分学生都使用哪种语言,但是同一个分支的学生互相交谈,使用自己分支的语言。
过去,景颇族用物体来传递信息。比如送一块带毛的肉,表示宣战、凯旋、噩耗等重大事件。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女孩,于是他用树叶把树根、火柴、辣椒和大蒜包起来送给了她。树叶表示他有很多话要说,树根表示他想念他,火柴表示他决心已定,辣椒热烈地爱着,大蒜希望同意。如果姑娘有心,就把原件退回去,如果加炭退回去,就是拒绝。这种古雅的对事物的背书,如今只在一些特殊场合见到。
古代串姑娘结婚的规矩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景颇族的年轻人都经过了“扎瓦语”,汉语叫“串女”。所谓“摆脱一切”,通常是指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而未婚者选择一对好夫妻则是一种恋爱方式。
按照传统习俗,每年的春节都是“消愁解闷”的好时候。本村或其他村的青年男女互相邀约,带着鱼和酒,到山野游玩聚餐,放纵自己,或歌或舞,偷偷送去思念。通常,每当夜幕降临,一群群青年男女就会走到村子旁边的竹林里,轻声歌唱,互相试探。他们可能会来“公房”吹笛子,一起唱歌,听传说和故事,一些年轻人会借此机会交头接耳,吐露心声。夜深了,男女都睡在这里。但是,任何人都严格遵守传统规则,绝对禁止越轨行为。这样的活动有很多,互相了解以后就互赠礼物:女生送比较巧织的花丝带,绣绒花的手帕,男生送小竹筒(有纸扇,口弦等。),编织梭子和“干”耳环。一男一女在成熟恋爱时,告诉负责社交活动的青年男女,邀请老人们和朋友到“公家”吃喜酒。经过这个仪式,说明他们的恋爱关系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也就是说,从此可以在“公房”之外自由活动了。
寻求婚姻的景颇族男女,必须遵守姑姨,同姓,自以为同宗的人。只限于已经建立了公公和叔伯婚姻关系的不同姓氏之间的通婚(景颇语分别称为“木鱼”和“大妈”)。如果有违反,人们会叫它猪或狗,不分支系,不分年龄,不分辈分。
所谓岳父、叔伯,是按照父系亲属的概念表达的一种姻亲关系。它的具体含义是,姑姑的儿子有权利,也必须娶姑父的女儿,但绝不允许姑父的儿子娶姑姑的女儿,意思是“血不倒流”。这是单向的表亲婚姻。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家庭如果有几个女儿,就可能有几个爷爷,几个儿子也可能有几个丈夫。所以民间有句谚语:“不限一妻,不限一女。”
爱情成熟后,首先由男方父母请“乐交”(男方寨子的媒人)联系“佟强”(女方寨子的媒人),向女方父母提亲,并送上锣、帛、蛋、酒等礼物。如果你接受了礼物,你就同意了。第二步,多送些礼物,商量婚期。第三步,选个黄道吉日结婚。当时,女方要求佟强、叔叔和本村的亲戚朋友陪女方结婚。
景颇族的大部分婚礼都在一天内完成,但戏剧性的场面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婚礼当天,新郎带着彩礼,由有丰富婚礼经验、最能忍住笑的已婚男青年和女青年陪同。他们还要带十多个用熟糯米做成的米筒(每一个够十个人吃),几个用芭蕉叶包裹的蔬菜袋(数量与事先通知的女嘉宾相等),里面装着熟肉、蔬菜和传统的“洗菜”。到了新娘家,交了彩礼,割了米管,按人头分了一团米和一个菜包。饭后,女方会带着准备好的两套真假礼物被亲戚抬出来。先把芭蕉树做的“刀”“枪”等制作工具送给受礼人——新郎的两个同伴。受术者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应该把“刀”和“枪”完好无损地挂在肩上。捡这些假礼物不容易,因为主人把香蕉树砍下来,用竹签连起来。如果不能原封不动地拿下来挂在背上,他会受到惩罚——花钱买一个真的。所以,在这种场合,大家总是嘘声一片,哈哈大笑;越多的人让你笑,接受者就越克制自己不笑。收礼人收到礼物后,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一步一步走出家门,在角落里大家都看不到的时候,把假礼物摘下来。此时,他们如释重负地说了声“感谢上帝”,随婚礼队伍回到新郎家。
在一些地方,当婚礼队伍即将返回村庄时,它必须跨越三个“路障”。事先,寨子里的孩子们捡了树枝、竹竿、旧篱笆等。,设置了三个路障,分工把守。当热闹的婚礼队伍来到第一个路障时,被一群等候在此的姑娘拦住了。一个中年妇女走出队伍,郑重地把竹筒里的水和酒倒出来给小姑娘喝,还送了些小礼物。他们没有接酒,也没有要礼物,只是喊了一句“不要新娘!”“一边缠着,伴娘们一边围住新娘,从另一头穿过路障。第二个路障由一群男孩把守。相同的祝酒辞无效。这时,“腿”和“佟强”假装踉踉跄跄地往前走去说话,孩子们看到这两个“酒鬼”做出了榜样,不禁后退了两步。说时迟那时快,咣当一声,人们冲过了路障。第三个路障的防守者是三四岁的娃娃。当他们抱住新娘的腿和脚时,新娘和伴娘高兴地抱起他们,穿过路障。根据民间传说,这个“路障”是出于新娘婚后生儿子的良好愿望而设置的。
当新娘来到新郎家时,会有一个仪式。在从院子到朱楼新家的路上,每隔一尺多挖一个小坑,每个地方埋一把一人多高的茅草,在草中间放一块两米左右长的木头(或者放一块新的木板或者梯子)。有些人还在草地两端种了一对香蕉树和两棵甘蔗。他们说香蕉树象征着吉祥,甘蔗象征着甜蜜,茅草象征着繁荣。新娘一到,就让巫师念一段咒语,给“家里的鬼”献祭,为的是杀鸡、杀猪、杀牛、杀羊,把它们的血洒在茅草上。之后,新娘沿着木头(梯子)走上楼,走进新房。这一套仪式叫做“过草棚”。是景颇族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婚礼仪式。
快乐的“眼睛和大脑之歌”
眼脑是景颇语,首领是在瓦语。人们通常把“眼脑纵歌”合在一起写,意思是“大家跳舞”。这是景颇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历史上,景颇族每逢出征、凯旋、丰收、婚丧嫁娶、迎宾,都要举行“守目聚脑”的喜庆活动。关于它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一个流行的传说是,在古代,景颇族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然后出现了一个靠吃小孩为生的妖王。有一天,因为它不喂孩子,它就呼风唤雨,淹没了乡村。一个叫潘磊的人带领村民南移,在麦力凯河和恩梅凯河两岸重建家园。魔王知道了,就追到这里,把雷潘的儿子吃了。潘磊决心带领公众与之斗争到底。太阳神深受感动,为他做了一把宝刀。魔鬼终于被杀死了。人们载歌载舞庆祝胜利。此后,景颇族为了纪念祖先在驱魔方面的辉煌成就,每逢节日都会举行歌舞晚会,并称之为“眼脑”。
眼脑的主要活动时间通常是三天。那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挤到眼脑广场,夜以继日地跳舞。广场中央有四根高约20米的眼脑柱,柱上绘有蕨菜、大刀、正三角形等各种颜色图案,象征吉祥、幸福、团结、勇敢。柱的左侧有一个供唢呐和其他乐手使用的方形高台。柱前悬挂一面2米长的皮鼓和一面或多面直径超过1米的锣。广场四周有一道开着两扇门的竹栅栏,防止“野鬼”和牲畜闯入。节日伊始,礼炮轰鸣,锣鼓喧天,人们兴高采烈地互相敬酒,交换礼物。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穿长袍,头戴饰有孔雀、雉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头饰,手持明晃晃的长刀,带领大家按照头饰上标注的图案路线翩翩起舞。跑了两圈后,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领队带领继续沿着既定的格局路线跳舞,另一部分由水平更高的人带领跳得更自由。第三天快结束的时候,舞者拿着各种花束翩翩起舞,负责做饭的人拿起锅铲和酒管也加入到舞蹈中。欢乐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载歌载舞悼念死者
每当寨子里传来枪声,街坊们就会知道有人去世了,根据枪声的单、双号(女单、男双)辨认死者的性别。邻居和亲戚闻讯赶来,带来了食物、蔬菜、牲畜等慰问品,帮助安排葬礼。
年轻人死了,没有特别的仪式。如果一个有儿孙的老人去世了,为了表示敬仰和怀念,本村和邻村的人都来和死者的亲属跳舞(景颇族叫“冬崩”,扎瓦语叫“嗝本哥”),跳一跳就是一整夜。你跳舞的日子越多,你的主人就越光荣。这种场合有两个地方可以跳舞,一个是室外,一个是室内。屋外的舞者如潮水般咆哮,动作粗犷有力,以示驱除妖魔鬼怪不会害人。屋子里的舞者围着尸体跳着深中速的唱腔和锣节奏。舞蹈词汇有30多个,有纯巫术舞蹈,也有农耕、狩猎、打斗等动作。他们的歌没有悲伤,而是充满了欢乐。主要内容是有些人为什么会死,回忆死者生前的行为,教育后人如何做人,如何努力,感谢死者的养育。
自然死亡的人将被埋葬。安葬几个月或一两年后,殡仪馆会举行送逝者灵魂的仪式,即沿着景颇族祖先南迁的路线,将逝者的灵魂送回北方老家。如果把灵魂送给老人,就得跳“嗝嗝本格”(“崩冬”)直到坟墓修好。建坟时,最重要的是在坟顶上搭一个3米多高的锥形茅草棚,顶部插一幅木雕人像,上面绘有木炭、红土、猪血的彩画,图案有太阳、月亮、山、水、野兽、牲畜、刀枪、农具、庄稼等。,以显示死者生前的性别、年龄及主要活动。坟墓周围要插竹竿,如果有几根,说明有几个孩子。这座坟墓是用石头建造的。坟墓建好后,不会有追悼会等活动。
新中国成立前,办丧事,耽误劳动,花费很大,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很大。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种丧葬仪式逐渐简化,出现了推陈出新的趋势。
每年初秋,都会举行盛大的“敬老大会”。年轻人鸣枪放鞭炮,争相邀请老人们参观竹楼。黄昏时分,人们在欢快的木鼓声中集体跳起了“敬老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