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的性格事件。
对于16岁的万历皇帝来说,这场婚礼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娶了这个13岁的姑娘,完全遵从了母亲仁慈的意愿。王太后老了,渴望孙子。在她心目中,越早越好,越多越好。按照祖制,皇帝一旦册封皇后,再册封其他妃子是合理合法的,都可以为皇帝生子。
万历皇帝不仅对这个皇后不感兴趣,对其他妃子也不感兴趣。那个在他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女人,几年后才会出现。这个时候他还是觉得空虚无聊。绯红庭气势恢宏,但缺少大自然的灵气,所以看起来不起眼。即使雕梁画栋都是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也因为缺乏新鲜血液而显得干瘪单调。根据节日,太监和宫女们把他们的毛皮换成绸缎,然后换成面纱,直到他们清理落叶和疏通皇家沟渠...这一切变得越来越无聊。在以固定节奏流逝的时间里,既没有感人的事件,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奇遇。这种冰冷的气息笼罩了一切,即使你是天子,也不得不无奈地叹息。
明代的宫女大多来自北京及周边省份的平民家庭。就像选皇后一样,美貌不是唯一的标准。所有十三四岁或更小的女性都可以入选,但她们的父母必须受过良好教育,善良贤惠。选妾的条件包括:长得好看,相貌堂堂,仪表堂堂,牙齿整齐,鬓角光滑,无疤痕,性纯,言行礼貌。宫女的标准和后妃不一样,各方面的标准都比后妃略低。经过多次选拔,被女轿子抬入宫中,从此难以踏出皇宫一步。这些可怜的宫女,只有在诗人和作家的作品里,她们的容貌和生活才是美好的,充满了浪漫。事实上,皇宫里的数千名宫女都是皇帝私人拥有的。大部分只能在奴婢生活中度过一生,少数幸运儿只能在无限期待中度过。
按规矩,万历在王私定财运后,应赠送一件实物给她作为吉兆凭证,这一举动已被文书室官员记录在《内宅笔记》中。因为后代不允许有假货。但是,由于王是他母亲宫中的宫女,虽然没有人会因为这件事指责他行为不端,但年轻的皇帝觉得这并不光彩。他不顾王哀怨的眼神,穿好衣服,系好自己,走出慈宁宫。万历觉得一切都会随着那一瞬间欢乐的逝去而永远消失。没想到,当来的时候,王已经偷偷怀孕了。
王怀孕了,几个月后因为体型的变化,被慈生太后识破并质问。后来,老太太想起自己做宫女的苦与苦,深深理解王的处境,很高兴自己有机会抱孙子。有一天,万历陪慈禧太后去赴宴。席间,太后问万历这件事,他矢口否认。一向对万历严格要求的慈圣皇后,立即命太监们去取《内参注》,叫万历自己读。在事实面前,万历尴尬,只得如实承认。慈圣太后看着儿子丧心病狂的样子,哄着她:“我老了,还没有孙子。水果人受到氏族的祝福。妈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成绩比别人好!?"
在慈禧太后的敦促下,王被册封为公主。王恭妃果然不负众望,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被万历皇帝冷落歧视了一辈子的短命皇帝——光宗朱常洛。
在这个传统文化极其浓厚的国家,皇帝第一次有了儿子,自然是一件喜事。于是,皇帝下诏全国减税免刑,并派使节通知与朝鲜关系友好的外国...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喜剧,实际上却是一部悲剧。这段以喜剧开场却以悲剧收场的婚姻的根源,是万历遇到的另一个女人,即1582年3月刚刚被册封为妾的郑。这个聪明玲珑的小家碧玉在14岁时入宫,仅仅两年后就受到皇帝的宠爱。然而,一旦她介入了万历的生活,年轻的皇帝就把王公主抛在了身后。更不寻常的是,他与这个女人的热烈爱情是终生的,这也为朝鲜埋下了非常严重的政治危机,最终导致明帝国损失惨重,最终灭亡。
郑贵妃赢得了Viva的青睐,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还因为她的聪明、机敏、对诗歌的熟悉以及其他罕见的才能。如果只靠颜色,永远不可能这么坚持。郑飞彻底看到了作为异性伴侣所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用自己青春的热情来填补皇帝精神上的孤独。其他嫔妃对皇帝百依百顺,心里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只有郑飞如此天真和鲁莽。她敢于戏弄和讽刺皇帝,同时又能倾听皇帝的意见,解除皇帝的忧虑。在名分上,她属于姬妾,但在精神上,她不再视自己为姬妾,万历真正感受到了这种精神交流的力量。她不仅没有像其他妃子一样和皇帝说话时低头,反而公然拥抱皇帝,摸他的头...这种“不敬”和“野蛮”的行为,除了她没人敢做。正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表现,万历把她当成了知己,更加喜欢她。不到三年,她就从妃子升为公主,再升为皇妃。
1586年,生下儿子朱。由于万历皇帝区别对待王恭妃和郑贵妃,长达数十年的“国难”开始了。
常勋出生前,《申时行实录》建议万历皇帝早立太子。但万历皇帝不想让这个儿子为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所生,成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于是借口长子年纪尚小而告退。常洛五岁的时候,王恭妃还没有被封,而常勋刚刚出生,就被封为贵妃,这让那些早就疑心重重的大臣们怀疑万历会废了他的时间,生了个宝宝。他们不想因为在这件事上让步而载入史册,让后人觉得朝鲜没有忠诚爱国的人。
就在册封郑贵妃的同一天,家臣蒋应麟也被册封,这给万历皇帝的心里泼了一盆冷水。江英麟在疏中用词极其犀利沉重。他只是希望万历可以收回他的授权,名义上先命名王恭妃,但实际上是要求万历命名皇帝的长子为太子。结果,蒋应麟、后来为蒋说情的外交部长沈,以及刑事部部长孙汝发一起被定罪。然后有几十个北京南北的人去救援。万历虽然对此置之不理,一意孤行,但内心极其愤怒。近400年后,明史学者黄仁宇先生在论述这一时期万历皇帝的生活和政治观点时,有一个独特的见解: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的“私生活”受到干涉是无法忍受的,他觉得这就像把金银珠宝、玉器古董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别人无权干涉。此时,朝臣们同样对万历皇帝日益“出格”的行为感到困惑:你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情绪化,为所欲为呢?他们和历朝历代的大臣一样,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好皇帝身上,最重要的是“好皇帝”是他们的助手。这样,当他们得到赏赐时,无论是官阶还是财产,都会以皇帝的名声来增加他们所欣赏的东西的价值。虽然张改革社会的实验和培养皇帝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但仍有许多大臣继续奋斗。他们特别不愿意看到万历被一个女人“勾引”,犯了国家和人民的错误。
由于册封郑贵妃为贵妃引起了大臣们几乎一致的反对,万历皇帝非常厌恶在朝廷里听政治。此时,慈圣皇后已经在慈宁宫度过了晚年。到了五更,她不再去万历公馆喊“齐皇帝”,就把它带上了法庭。张已死,被贬。被称为“和事佬”的官员申时行抱着万历有朝一日会实现的幻想,一再迁就皇帝。就这样,万历皇帝在那些美丽迷人的六宫佳丽和板着脸的批判大臣中选择了前者。只有置身其中,他才能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和欢乐。尤其是在魅力四射、性情相投的郑贵妃面前,他感觉不到作为一个人的真实存在。
既然大臣敢于攻击万历的隐私,皇帝身边的宦官也就不再为向朝廷传递一些秘密而不安了。万历皇帝起居放纵的消息不断传出,皇帝不时以“头晕”为由不把持初朝,那些虎视眈眈整风的大臣们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击”。万历皇帝怒不可遏,将干预皇帝“私生活”的礼仪大臣洪乃春拖到午门外的宫廷里,六十岁为民服务,随后又被革职,以至于愤而死。此后,打官司几乎成了万历对付敢于质疑他与郑贵妃关系的大臣们的主要手段。
正如黄仁宇先生所指出的,大臣们立即因敢于相互争论而出名,并因他们的“竹帛”而出名。每个人都怕死,但屁股上几块板子就能让他长生不老,为此铤而走险的人也不少。万历皇帝在这些谏臣面前筋疲力尽,他当皇帝以来就存在于脑子里的小幻想破灭了。他的母亲和张赋予了他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为君之道、三纲五常...好像什么都已经拥有了,只是他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而这恰恰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他失去了祖先真正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从表面上看,他因为郑飞而绝望,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但实际上他的挫败感是由他无法控制这台庞大的帝国机器造成的。贪财好色,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来世上,只是他被动对抗的手段。既然这个帝国机器造就了这样的皇帝,历史也只能让他沿着这个轨道走下去。
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万历无奈地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听到这个消息,万历皇帝想立常为太子。虽然她觉得大势已去,但还是想做最后的尝试。早在几年前,为了讨的欢心,万历皇帝就许下心愿,将来要立朱为太子。郑贵妃很聪明,让皇帝写下诏书,放在锦盒里,放在宫殿的横梁上,以备将来参考。然而,当郑贵妃满怀希望地打开锦盒时,不禁大吃一惊:一幅书法让晾衣绳(蛀虫)咬得体无完肤,“长熏”二字也进入了晾衣绳的肚子里!迷信的皇帝叹道:“这是天意。”最后不顾郑贵妃的眼泪,封朱常洛为“太子”,封常勋为“斧王”,封地为洛阳。
至此,前后的争吵达到了15年,以至于无数大臣被革职,被棍棒打,万历皇帝身心俱疲,郑贵妃郁郁寡欢,整个帝国躁动不安。但是事情远没有结束。
慈圣皇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告别了朱家山山和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的不争气的儿子,突然去世了。就在她临死前,她做了另一件足以让她的大臣们兴奋、让万历皇帝难堪并憎恨郑贵妃的事情。
按照明朝的祖制,藩王必须居住在自己的国家,除非得到指示,否则不得入京。而的儿子朱,仗着父母的宠爱,在宫里呆了十几年。就在皇帝和大臣们为诸侯争论不休的时候,垂死的“鬼”出现了。首先,她给郑贵妃打电话:“为什么斧王不去封国?”
聪明绝顶的郑贵妃不再像上次万历皇帝在母亲面前那样慌张和愚蠢了。她平静地回答:“明年王太后七十大寿,斧王会留下来给你祝寿。”
毕竟慈圣皇后深怀才华。她冷冷地问:“我的二儿子鲁王是卫辉的粉丝。他能回来过生日吗?”郑贵妃无言以对,只好答应催促斧王封国做诸侯。
万历皇帝抵挡不住慈禧太后和大臣们的一再攻击。慈圣皇后死后一个月,他终于让斧王去了洛阳,去了三藩。出发的那天早上,天空阴沉沉的,不时落下零星的雪粒。北方的寒风从长城吹来,让人瑟瑟发抖。在宫殿前,郑贵妃和他的儿子面对面,泪水夺眶而出。在斧王进入轿子的那一刻,两鬓斑白、长髯飘飘的万历皇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他举起龙袖,试图遮住自己灼热的双眼,但浑浊的泪水还是淌了下来。
回到宫中,卧龙榻上的万历皇帝伤心欲绝。他深感内疚,因为他辜负了郑贵妃的痴心,没能让常勋成为王子。虽然是天子,但最终还是被群臣使唤,让儿子离开了北京。一切都失去了,权威,父子亲情,荣耀...受伤的心灵里只剩下一个郑贵妃。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万历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立郑为皇后,死后葬于定陵。300多年后,定陵弓玄被打开,人们发现所有棺材上都没有郑贵妃的影子。后堂并列三口朱红棺,中间是万历皇帝,左边是孝皇后王,右边是孝皇后王,是太子的母亲。这种悲剧性的安排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但是,既然他生前把权力交给了他的官员,那么这种权力在他死后也就不存在了。他的遗诏未能实现,是因为大臣们认为大皇帝(刚刚去世的皇帝的名字)的遗诏“违礼”。皇帝会死,然后任命皇后。谁将主持婚礼?
然而,这一悲剧并非朱常洛王子所为,因为他只当了29天的皇帝就去世了。做了皇帝后,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16岁,立其祖母王贵妃为孝敬皇太后,并从东京移棺,与万历皇帝和孝典皇太后合葬在定陵玄宫,成就了这件“好事”。
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比他多活了10年。她被视为祸国殃民的妖孽,得不到朝鲜官方的同情。这10年,她住在紫禁城里一座孤独的宫殿里,和心爱的儿子斧王天各一方,饱受母子分离,世态炎凉之苦。1630年,郑贵妃死了,带着巨大的绝望和怨恨,走进了银泉山脚下一座孤独的坟墓。
走进冰冷的地下玄宫,面对着三块红漆脱落的巨大棺材,人们依然被命运的残酷所折服。如果中棺的万历皇帝有意识,大概也不会满意。因为他心爱的女人,唯一把他当“人”的女人,没有睡在他身边。他们的爱情生前得不到认可,死后得不到,不能算是万历皇帝的悲情爱情悲剧。同时,面对棺材,我们不得不为帝国叹息。传统观念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年轻聪明的皇帝,在政治生涯中是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的。相反,他被无形的锁链拖进了一个可怕的洞穴。一位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活只是一种想象,它可以突破世界上的任何障碍。”在这个地下宫殿的深处,潮湿发霉的棺材和水泥腐烂的污泥给人的感觉是无法突破的凝固和窒息。更令人痛心和遗憾的是,曾经把青春和爱情献给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却遭到了后人的唾骂。即使是历史学家也未必能给这个悲剧女人一个公正的评价。“女人是亡国的祸根”也是郑贵妃的结论。以“国之争”为主题的历史研究者仍然为数众多,他们的观点仍然站在生活在四百年前万历的朝臣一边。看来,郑贵妃天生就是一个被掳的妃子,而不应该是皇后。万历皇帝生来就是善良地爱着王恭妃,不应该有真正的爱情...这些不自然的论调,大多是被一种僵化、保守、鹦鹉学舌的思想所驱使,这无疑是不公平的,使得历史的是非逐渐清晰,又一次蒙上了一层难以辨认的铁锈。
这是郑贵妃的悲哀,也是后来者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