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殷商始末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根据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日、陈元、郑源、元朔、元旦等。,俗称正月初一。民国时改为公历。公历的第一天被称为元旦,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被称为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来了,万象更新,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收割季节即将开始。人们刚刚度过了花草树木在冰天雪地中奄奄一息的漫长冬季,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自然要用喜悦和歌声来迎接这个节日。
几千年来,人们把一年一度的习俗庆典搞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到三十,人们都把这段时间称为“春节”或“除尘日”,这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
然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大约在节前十天,人们忙着购物。年货有鸡、鸭、鱼、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水果。他们也应该在新年拜访亲戚朋友时准备一些礼物。孩子们应该买新衣服和帽子在新年时穿。
过年前,家里的门上要贴一张红纸黄字的新年贺词,也就是用红纸写的春联。屋内张贴着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由心灵手巧的姑娘剪出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着红灯笼,还可以倒贴福字、门神等,路人想起来就有福气。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给节日增添足够的节日气氛。
春节的另一个名字是中国新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虚构的动物,会给人们带来厄运。除夕夜。树枯了,草不生;新年过后,万物生长,鲜花遍地。一年怎么过?需要用鞭炮,于是就有了燃放鞭炮的习俗,其实是另一种烘托热闹场面的方式。
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离开家的孩子应该在春节期间回家团聚。农历新年的前一天晚上是腊月三十晚上,也叫除夕和团圆夜。在新旧交替之际,庆祝新年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除夕夜,全家人彻夜不眠,聚在一起喝酒,享受天伦之乐。在北方地区,人们习惯在除夕吃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子谐音,是相聚的意思,也是年纪轻轻就能交到朋友的意思。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又甜又粘,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步步高升。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端午和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崇武节、五月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拉节、诗人节、龙舟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地人民的风俗是相似多于不同的。
庆祝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树叶,挂菖蒲艾草,百病游,戴香囊,备祭祀碗,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用雄黄画孩子,喝雄黄酒,菖蒲酒,吃毒饼,咸蛋,粽子,时令鲜果。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的理论;纪念曹娥;从三代夏至日节;驱邪月邪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有出处。根据闻一多《端午考与端午历史教育》所列的100多部古籍和专家的考古研究,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人举行的图腾祭,早于屈原。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们“惜之而悼之,议其言于世,以传诵千古”。所以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在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在这一夜,人们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北宋时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无论贫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达他们的愿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们互赠月饼,这意味着团圆。在一些地方有活动,如舞草龙和建造宝塔。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变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栽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没有旧时代盛行。不过,宴饮赏月还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在求月中饮酒,以庆祝更好的生活,或祝愿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在古代《易经》中,“六”定义为阴数,“九”定义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合阳,二九为重,故称重阳,也叫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日子,这个节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庆祝了。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是丰富多彩和浪漫的,一般包括旅行欣赏风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到处插山茱萸,吃重阳节蛋糕,喝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因为与“长久”谐音,而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且秋天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节影响深远。人们对这个节日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祝贺重阳节和咏菊花的优秀诗篇。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1989年,我国将每年的9月9日定为老人节,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尊重老人、关爱老人、帮助老人的节日。此时,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经常组织退休的老人到秋日赏景,或近水嬉戏,或爬山健身,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很多家庭的晚辈也会帮年迈的长辈去郊区活动或者给老人准备一些好吃的。
冬季至日节
冬季至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农历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有许多地方举行冬季至日节的习俗。冬季的至日俗称“冬节”、“龙至日节”、“亚岁节”。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通过土归观测太阳确定了冬季至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时间在公历12年2月22日到23日之间。
冬季的至日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年。冬天的至日过后,白天会一天天地变长。古人对冬天的至日是这样说的:阴极一到,阳气开始生长,太阳南下,白昼短,影子长,所以称为“冬天的至日”。冬季至日过后,各地的气候都进入了最冷的阶段,也就是常说的“入九”。在中国,民间有“三九寒天,三伏天”的说法。
根据现代天文科学,太阳直射在冬季至日的南回归线上,太阳最偏向北半球。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一天过后,太阳逐渐向北移动。
在古代中国,人们非常重视冬季的至日,认为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一种说法是冬天的至日像一年一样大,并且有庆祝它的习俗。《韩曙》曰:“阳光照冬至日,君长,故贺。”人们认为冬季至日过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太阳升起,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晋书》记载:“魏、晋之冬至日,万国百姓家贺...它的外观不如郑丹。”解释古代对冬季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把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北方地区有在冬季至日宰羊、吃饺子和馄饨的习俗,而南方地区有在这一天在冬季至日吃汤圆和长面条的习惯。各地区还有在冬季至日祭天祭祖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