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安徽六安的风土人情?

结婚

在旧社会,婚姻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求婚,也叫“求婚媒”,媒人(一般是两个)分别向男女双方父母和解,男先随女,称为“耻男不辱女”。如果双方都没有异议,就可以得到一张结婚贴:男女双方都会在红色高棉上写上“生日”(出生年月日和时间),由媒人交给双方。如果“八字”相符,就可以正式谈婚论嫁。如果他们没有(比如“鸡猴不合”、“龙虎斗”),就会选择另结良缘。写书,又称“写小书”,男方先把求婚的“书”,连同衣服、食物等“彩礼”送给女方,金寨已送笔墨葱(意为“精明”)和松柏枝(意为“白头偕老”);女方会寄回男方的结婚“书”。这叫“订婚”。至此,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婚姻就算定了。婚姻,又称婚姻。婚前男方持有具体婚期的求婚书,请媒人到女方家咨询,称为“齐媒”。如果女方没有异议,就定下婚期,规定拟结婚女子的衣服尺码,由媒人交给男方。婚礼当天,男方准备好轿子、新衣、礼物,媒人带领婚礼的侍从送到女方家。旧社会有结婚不穿娘家纱的习俗,全部换上婆家的新衣。新娘在婚礼当天早早起床“哭嫁”。上轿前,新娘和哥哥哥哥一起吃装在碗里的饺子和粉条,称为“分餐制”。伴娘给她穿好衣服后,她的哥哥、哥哥或父亲把她抬上了轿子(寿仙被嫂子扶上了轿子)。仪式结束后,嫁妆前行,随后是轿子。轿子进门,新郎“卸下”轿子门。打开车门,用红布包交替辅助地板(“代”)。新娘被搀扶着从包里到大厅祭奠新娘,然后进入洞房,喝着酒,闹着新房。客人可以开玩笑,适度逗新婚夫妇开心,说“结婚三天没关系。”如《赞西句》,一人唱恭喜,众人说好。婚后还有回门、见亲戚之类的事情。新娘第二天去幸福坟见家人和亲戚。婚后第三天,或者第六、第九天,娘家人来省亲(“见第三天”),把新娘接回去,但当晚必须回婆家。一月过后,新娘可以在娘家住一个月,期间需要给婆家的每个人做一双“走后门鞋”。早婚在旧时尚,男性一般是18到19岁,女性是17到19岁。男方有与妻子离婚、出卖妻子、再婚(妻子死后)和纳妾的自由。而女方则“鸡随狗从”,从头到尾,丈夫死了就是寡妇,甚至未婚丈夫死了也是寡妇。此外,还有“童养媳”、“结婚”、“换亲戚”、“招亲戚”等婚俗,女方没有自主权。

建国后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礼仪简朴。70年代末,还是旅游结婚的时候,新婚夫妇出去观光,享受蜜月。还有集体婚礼。但是农村还有一些旧的习俗,比如做媒,80年代末的婚姻有铺张浪费的倾向,女方假装要彩礼,男方大摆宴席,追求排场。有的不顾家庭经济状况,经常负债。

婴儿出生三天后,要“洗三面”,用槐枝、忍冬藤、艾叶等开水给母子洗澡,并请奶水充盈的妇女喂头,吃“洗三面”,分发红鸡蛋作为礼物,向父母报喜。生男孩的话,选两只公鸡,还一只给家里;生女孩的话,送两只母鸡,还给娘家一只公鸡。霍邱乡的男孩子送红鸡蛋和毛笔,女孩子送针线和布匹。宝宝出生七天后,奶奶给宝宝送了衣服、母鸡、红糖、挂面、油条、鸡蛋等。,并给了宝宝“见面钱”。孕妇应避免在父母家中分娩和坐月子。“满月”时吃“满月面”,母亲事后可以探亲。孩子到了1岁,家人就把小器皿、文房四宝、蛋糕、糖果放在桌子上让孩子抓,根据孩子抓到的东西预测孩子未来的爱好和职业。这叫“抓周”。孩子不剃胎毛,不留“龟尖”。

建国后,“洗三次”“抓一周”的习俗依然存在。存龟尖和一些迷信庸俗的习俗只存在于部分村落。

祝贺(老人)的生日

在过去,有两种生日。一个是“三寿”,是为60岁以下的人举行的生日仪式。一般只邀请至亲好友来祝贺。首先是“正寿”,分为“花甲寿(60岁)”、“谷喜寿(70岁)”、“益寿(80岁)”、“益寿(100岁)”。生日那天,亲戚和邻居会回家庆祝并赠送礼物,如糖果和蛋糕,干鲜品,美酒,面条(长挂面),鸡鸭肉和其他礼物,以及手工艺品,生日祝福(写在横幅上)和生日对联。最长的一个是送寿字牌,比如“老有所德”、“鹤寿松龄”。

建国后,庆生之风已荡然无存。一般来说,祝贺只在家庭内部进行。上世纪80年代,也有亲戚邻居“凑钱”庆祝生日的情况。

简斋

旧时视为大事,要请风水先生、造屋人来选地基方位、吉祥开局。新房框架完成时喝“上梁酒”,是日本亲友准备钱财的祝贺。新良横挂一条长红布,上书“好运高照”。房中有许多书,柱明,如《上梁辛遇黄道日,竖柱遇紫星》。工匠们在房梁上燃放鞭炮,撒上“欢团”、银杏、花生等。对于那些希望幸福的人来说,抢劫和自娱自乐。事毕,请饮“上梁酒”。新房全部完工后,改日就要搬进新房,以前叫“上庄”。建国后,喝“上梁酒”的习惯依然存在,只是形式有所简化。70年代末以后,农村人给“梁上”送了丰厚的礼物,通常是“红包”,包括自行车、沙发、电视等。

葬礼

旧俗早逝父母早逝,丧事从简。正常老年叫“白幸福”,丧事复杂。一般有以下程序。病人临终时,自己“清洗”,穿上“旧衣服”(寿衣),取下蚊帐,移步躺在房间里的稻草白布上,称为“冷铺”。在他生命的最后,家人烧了纸轿子、纸马、纸钱,盖上纸,把纸灰放在他遗体前的一个瓦“老盆”里。如果死在外地,可以在门前搭个棚子挡死。死后,哀悼者送纸钱、挽联、悼念等。给自己的亲人,而丧偶的女人必须“哀悼”。如果死者属于高寿,丧者买一些碗和灯让丧者带走,称为“长寿碗”。当一个有声望的人去世时,通常会在宗祠举行宗祠祭祀。死者通常停棺3天。除了吊唁之外,还有入棺请道士为死者翻身、合棺(即“盖棺”)之类的事情。入棺时,棺下放了五七枚“垫币(铜钱)”。棺材前放1碗米饭,竖起1双竹筷,顶部插1个去壳煮鸡蛋,棺材底部盖1个公鸡,用1盏油灯照亮死者。

葬礼上,孝子手捧灵牌或举旗,接着是锣鼓,接着是灵柩和亲友的葬礼。出殡时,沿途必须抛撒“买路纸钱”。如果有人鸣枪哀悼,棺材会被吊起来,孝子会跪下。到坟前,孝子躺在暖点上,逝者亲属向殡仪员磕头,下葬后婉言谢绝。旧俗强调墓地的选择,要请“风水先生”和“卜弋”来确定位置和方向。哀悼期间,死者亲属佩戴不同的哀悼标志。儿子儿媳戴着五尺长的白布巾,侄子女儿把它剪成两半,孙子孙女和邻里远亲戴着戴孝帽;白布鞋,全是儿女媳妇,半个孙子媳妇,大孙子白鞋。父母双亡,无至亲长辈,则两只鞋为“毛口”,男性至亲长辈健在,左鞋为“毛口”,女性至亲长辈健在,右鞋为“毛口”。

葬后第三日,原名“回沙”。那是哀悼日,家人在死者生前经常居住的地方撒草灰,晚上家人避免打坐。第二天早上,如果地上的草灰上有痕迹,说明死者昨晚回家探亲了。此后又有“五月七日(35天)”、“百日”、“纪念日”等。到时候,纸钱,纸马,纸房子都要烧掉。

在过去,哀悼可以持续三年。清末到民国时期,是纪念日内的“热生日”,“五七”期间,男人不理发,女人不打扮;不要玩乐,不要盛宴,不要大声欢笑;夫妻分居。丧亲第一年,春联写在白纸上,如:“孝难报恩,思亲不必拜年”,“孝不知何时晴,思亲常望白云飞”,等等。第二年用蓝纸或黄纸,第三年用红纸。

建国后,丧事从简,有所改革。60年代以后,祥兴穿着黑纱作为哀悼的象征。悬挂仪式主要是花圈和孝敬。如果死者是干部职工,一般由所在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治丧委员会一起办理丧事。农村地区的丧事吊唁、祭扫活动大多沿袭旧俗。70年代后提倡火葬,在火葬场设立殡仪馆,进行悼念和追悼。但是农村的旧习俗很难改变,大部分都埋在地下。有些地方还实行殡葬改革,比如设立公墓,实行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