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商业名言?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久违的国学热潮席卷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大地,这是一种划时代的文化表现。《论语》是中国哲学的巅峰之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其中的管理哲学和方法是其精髓。而这种管理哲学是建立在对人的研究和影响之上的,也就是说,《论语》所表现出来的管理哲学,恰恰适合《论语》所塑造的人。一个深受《论语》思想影响的民族,必然要适应《论语》所宣扬的管理哲学。

《论语》中的管理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却没有被企业界广泛研究和利用。也许这与古人的意识和社会的推崇有直接关系。在中国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要盲目向国外寻求管理方法,而放弃可能最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诚然,《论语》中的管理确实体现了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初衷和努力,但似乎并未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但是,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在于它对普遍事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启示性。正如《论语》可以应用于其他许多方面一样,研究《论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寻找中国企业管理方法的理想途径。

一、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

子曰:“我一日三救:岂有不忠于人之理?”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

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我尽力帮助别人了吗?你对待朋友诚实可信吗?老师教的学你认真学了吗?”

其实企业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人来具体操作的,企业所有的问题根本都是人的问题。观察孔子的一生,注重人的修养,影响人的思想,督促人的行为。在我们工作室企业的管理中,我们的员工是“三省”吗?我这里说的是员工忠诚度,对公司的认可,统一思想。

第二,技术人员自恋

子曰:见圣人思齐言,不见圣人自省。

一直不知道幕后有人,也没觉得能拍几张照片就很棒。我见过很多手持相机多年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表情平淡,视觉效果几乎为零。原因是:态度不端正,作业粗心,学习差,没想法,自以为是。在公司,老板帮不了他(她)。老板觉得他店里摄影师的技术水平在我们当地还是不错的。笔者认为,摄影师和摄影师的区别在于,你在做功课的时候,是否按照一个摄影师应该做的程序和方法去拍照:表情自然——不必每张照片都笑掉八颗牙,而是根据客人的形象和气质特点,为客人“量身定做”。美与姿势的平衡——美与姿势不仅可以用全身、半个身体、七个头像、特写来充分表现。有没有考虑过站、坐、躺、侧身和男女主角平衡的要领?构图的立体感——构图的空间感是通过人物和背景的和谐表现来实现的。我们很多摄影师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拍照,人物占背景的四分之三。你有没有想过,看到你所谓的作品,你的作品数码设计会“严重头疼”?改变用光——掌握用光的技巧一直是摄影师的基本素质和水平。从技术上来说,平面光、背光、背景光、单灯立体光、夜光、衬光的有效和谐使用,必须根据客人的个性气质来组合,但问题是你能不能有效的理解和使用。还有魅惑,色彩,背景搭配,道具搭配,首饰搭配等等。这里的关键是你在作业过程中是否与客人进行了有效的沟通。

孔子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恭敬自省。我要求技术人员重新认识自己,挑战自己,这样你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板。

第三,强化干部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孔子认为,高素质的管理者具有示范和威慑作用,而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是无用的。管理者没有以身作则,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他们在自我修养上以身作则,强调“为人正直,做事不发号施令;其体不正,虽不可为。”比如,他在强调下属忠诚的同时,还要求上级“宽容、诚实、公正”。要求下属勤奋工作,首先要“敏感”;工作室老板在任命干部时有时会犯两个概念性错误:第一,任人唯亲不是任人唯贤。我们影楼行业有很多情侣店,姐妹店,兄妹店,朋友店等等。我们很多老板只在乎忠诚度,忽视个人综合能力。没有做专业的事情。不关注自己所谓的忠诚中的个人道德问题,怎么可能“正直”?

第二是管理者不注重管理的细节,注重基层管理。就整个社会而言,崇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家庭的和谐有序,讲究“孝”。认为“孝顺难得”。而且,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层组织的和谐与秩序构成的。这就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影楼里,只有各基层部门都做好了,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由各个部门的成绩推动的;

第三,部门不明确,管理的程序和顺序很重要。所谓“正名”,其实就是各部门明确职责,做好自己的事情,互相配合,互不干涉。领导要“坚守岗位”,只做好管理工作,不干预部门具体工作;并且各职能部门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不干涉其他部门的工作。

第四,人性化管理还是制度化管理

《论语》所宣扬的理想政治模式是“德治”,而所谓“德”必然是指人的“德”,这是对个人修养的极高标准。这符合《论语》的管理逻辑。一个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有德之人”,然后用他个人的“德”去激励和引导他的下属甚至组织中的所有员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更是一种明确的、积极的、制度化的“道德教育”,强调每个人的个人修养。在管理方式上,采取更多的人性化措施。比如,改错不只是批评教育,而是“指出错误和错误”,树立好的榜样,任用品德高尚的人,从而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巨大的威慑力。与其肤浅地说“人治”,不如说以“人治”为途径,以“制度”为标准的“德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这是企业长远发展最有力、最基本的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工作室运营过程中的奖惩制度、服务规定、零售网点、化妆、摄影、数字演出管理制度、内部竞赛制度、财务制度、干部岗位职责等等都要“先明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表演。

也就是说,《论语》所倡导的管理模式是以“德治”为目标,以人治为表征,以法治为内涵的“德治”模式。

动词 (verb的缩写)如何实现该系统

在《论语》中,“礼”占有重要地位。“礼”既是国家管理的一整套制度或法律,也是个人修养和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在孔子看来,国家和社会各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礼崩乐坏”,个人的各种不良行为和过错,大多是因为“违礼”。所以他给社会管理和个人修养开出的药方是“克己”,即克制自己所有的负面欲望,把自己的身心依附于规范体系。从制度精神来看,不仅不应该被批判,而且还有很强的说服力。从古至今,很多千古恨,丑恶现象,都是因为贪婪,违反制度造成的。

“礼”如此神圣而重要,《论语》是否机械而无条件地遵循?相反,《论语》对制度规范的态度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灵活。孔子说得很清楚:“礼以和为贵。”也就是说,制度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中。“事小而大,事不可为”,也就是说,不研究事情的具体情况,就一刀切地按照制度来,那么就会有做不到的时候;另一方面,他又说,“知和而不礼,既不可行”,一味和解,不遵守制度,也是不可行的。正确的做法是不偏不倚,实事求是,遵守制度,灵活变通。这种变通不是人情世故,而是对不同事物的应变。这个论点清晰而深刻地解释了系统的实现原理。其实是带有人治色彩的法治,或者说是法治实施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6.观念大于策略,策略大于方法,方法大于技巧。

1,战略是企业的根本问题。

子曰:凡赐必立,不赐则废。

所谓战略,可以理解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正确轨迹,包括目标、计划和方式。所谓正确,在处理企业战略的问题上,很多企业其实不够重视,有的把战略当成摆设,有的干脆改了,缺乏稳定性。有些企业从一开始就不重视战略问题,不知道企业要去哪里,怎么走下去。“不知天命,不思君子也”,这样的企业主是不合格的。

有句话叫“道中生基”,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企业战略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这里的“本”是作为企业发展基础的“企业战略”,而“道”是企业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战略确定了,企业发展和发展的方法就可以确定了。换句话说,企业管理过程的所有方法都是由战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而方法总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而如果战略缺失,企业就会无所适从;策略不对,方法也不会对。

93%以上的中国500强企业都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而婚纱影楼只有1%——其他都是“临时抱佛脚”。你的生意怎么样?

不知道我们工作室老板有没有做到,在年底制定出我们明年全年的战略安排:从管理线、营销线、产品线三个方面入手。接下来是今年的季度、月度、周计划。笔者觉得我们婚庆行业老板做战略规划、干部、文员工作计划的习惯和能力真是让人不敢恭维!怎样才有可能顺利实现企业的长短期目标?

2、方法是确定裁判的目标成绩。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尤,勇者不惧。

什么样的人才是智者:一个不迷茫的人,“迷茫”二字,一个“或者”和一个“心”,也就是说,如何处理生活和工作,或者这样或那样,关键是看你的新想法有多大,怎么做才合适。“质本法”就是道德是基础,方法是基础。

孟子说:爱人不亲,背弃仁义;他不治疗别人,就会背弃对他的治疗;如果他不回答,他会背弃他的尊重。做了错事的都是自己找的。

你很在乎别人,却无法靠近,甚至让别人误会,问自己爱的方法是否有问题,是否善良;管理团队不被服从,扪心自问方法是否有问题,是否治愈;对别人有礼貌没有得到回报,问问自己方法有没有问题,是否有礼貌。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管理专家李艾米去拜访了钢铁公司的总裁。李艾米说,如果他和没有经理的人谈15分钟,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增加销售额。你也不用马上付钱。当总统知道这是有效的时候,就给他写张支票。总裁同意了,李冠仪和经理谈了15分钟,要求他们在每天结束时写下第二天要完成的六件事,第二天早上从清单上的第一件事开始,完成后划掉,在第二天的清单上列出三个月内做不完的成绩。三个月后,总统派了三个人去李冠仪。一张50000美元的支票,他认为这是值得的。

我们把值设为3。五万块钱的方法给你。如果你觉得值得一试,那么从现在开始!

同样的事情,如果你的作业方法和程序有问题,你肯定会等着很糟糕的结果。例如,我们的许多照相馆都有展览。你首先要考虑我们做秀场的条件是否不成熟:老客户资源;你的店开业多久了?你的品牌知名度是否排名前三;你们店的基本功好吗?你的市场对展会的反映有多好;蜜蜂的起源和质量基础;早期广告诉求“卖点”;人员的分配方法;主持人对表演作品形式的理解;形象包装等等的表现都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这里的重点是:“人不待人,我也待人”的道理

七、员工满意就是顾客满意。

子曰:欲立而为人,欲达而成。

子曰:“仁为上”。这里的仁就是“爱”,是《论语》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忠恕”。什么是忠恕?你想达到的,先让别人满意。这就好比企业要盈利,就必须愿意让员工和经销商赚钱。虽然比较功利,但至少客观上给了对方好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给别人;不要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强加给别人。比如老板觉得自己做不到,怎么让员工去做?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是尊重对方。这在处理企业关系中是非常必要和实用的。作者主张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我见过一些老板,员工为公司创造了相应的效益,老板却想尽办法克扣,员工却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某店老板通过各种方式克扣某市高管5000元底薪加提成,不正常,不合理。主管只拿了500元。他能全心全意在这家店工作吗?(我声明这位主管工作能力很好,老板也很想让他去店里工作。)

《论语》说“君使臣以礼待之,臣以忠服之”。忠诚和礼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但这种尊重是相互的,甚至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孔子明确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德报德”,也是这个道理。孔子甚至说得更直接:“惠足以使人。”对待下属和员工不能无条件使用,而应该先受益再使用。这个观念尤其值得当代企业的老板们思考。

八、干部和员工要勇于承担责任

《论语》所倡导的实事求是、勇于负责的精神,至今也是难能可贵的。出了问题,孔子要求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君子皆自取其辱”,他们自问自答,而不是推卸责任。颜回被孔子称赞为“不生气”。所谓“不生气”,就是不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去责备别人,不去摆脱自己;不仅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即使真的没有自己的责任,也要“不见圣人自省”。曾子甚至说“一日三省”,把“自省”看得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对待别人的责任,要“屈人之兵,轻责于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减少损失的前提。对待错误,孔子慷慨地说:“活而不改,是过分。”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改变它,即使它没有错。还说“过度做而不畏改变”是在鼓励人们不要害怕犯错误,不要害怕承认错误。“没有过错的人?改正错误是好事。而“更何况大家都很佩服”,承认并改正错误,不仅会让人看不起,还会更让人尊敬。

自责的精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现错误的能力。子曰:“足矣!我还没见过谁能看出来,在里面告自己。”关键词是“能”字。“能看透”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和态度,更是一种超凡的能力,一种“自诉”的态度。即使一个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如果他总是看着别人的缺点,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责任,他也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注重管理和学习是工作室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孔子说:学习和借鉴时代的东西也不错。

熊猫电视、长城电视、活力28、朱三口服液等国内知名品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消失。婚纱影楼也是如此,新店不断开,老店不断关。为什么?都缺乏创新和管理,归根结底是缺乏新的思路和战略方法。管理是内因,策划营销是外因。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忽视管理、完全营销来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理念是学出来的,策略是制定出来的,方法是学出来的,是体验出来的。《论语》时刻提醒人们“学”的重要性和追求。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素养和知识,才能敢于发现错误,最终改正错误。

工作室最大的运营成本就是老板和没经过培训的员工!老板不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方法,不会高效的领导和控制团队。员工天天得罪客户,天天丢业绩。以及老板永远看不到失去的业绩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