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藏族被誉为能歌善舞的民族,藏区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歌舞的海洋。下面,我为你搜索整理了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
眼花缭乱、枝繁叶茂的藏族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审美要求,但都蕴含着* * *的本质元素和* * *的动作规则。这种动作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观念。“颤、开、滑、左、饶”是各种藏族舞蹈的相同特征,或者说是藏族舞蹈的五行,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审美观念。这五种元素的构成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是长期凝聚在人民群众中的一种审美标准。舞蹈的动态规律中也有最基本的* *恒等规律“三步一变”、“先踏后退”、“后滚”、“四步转”。在这个* * *同一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各种变化,加上手势、腰部节奏、音乐差异,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舞步非常丰富,从足部动作可以概括为“搓、拖、踏、绊、点、掖、踢、踢、吸、跳、扭”等十二个基本舞步。藏族舞蹈的手势可以概括为拉、悠、荡、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族舞蹈中的技巧主要有:磨、刨、踢、果谐、盘腿、跳、磨、蹲、跪、掖、前后、扭、步进转、步进转、点动转、平转、小跳、死跳、卧身。
1,姿势的基本特征
藏族舞蹈姿势的基本特征是坐臀,上身放松,身体前倾。因为藏族人生活在高原、草原等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所以气压相对较低。如果他们在爬山和潜水时挺胸,呼吸就不会顺畅。所以根据自然环境,他们的姿势需要胸满放松。主要来源于劳动者为了减轻身体负担而进行的自我协调,但从舞蹈的角度来看,却有着另外一种美感。
2.动态法的基本特征
膝盖有规律的振动和屈伸是藏族舞蹈节奏的基本特征。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极寒的青藏高原,户外放牧和羊皮制成的厚重宽大的靴子增加了人体腰部的负重量,同时阻碍了小腿以下的灵巧动作,却解放了髋关节和膝关节,从而产生了藏族民间舞“先屈后动”的运动规律。藏族舞蹈下半身主动,上半身被动,形成自下而上,先弯曲的特点,从而给人一种优雅从容的感觉。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分类和传承
1,集体歌舞《和》。
可分为四类:过谢、过卓、对谢、谢。时至今日,在西藏农村建房、铺地时,仍可见到“果谢”的形式之一,“达阿嘎”。“打阿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起源于古代劳动歌。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化,成为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郭卓流行区域广,不同地区称谓不同。萨迦地区叫索,公布地区叫博或,藏北牧区叫卓或郭庄。“锅卓”是古代人围着篝火或锅碗瓢盆跳舞的一种圆形自娱性歌舞。“堆和谐”首先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流传,从巍峨的日喀则西部到阿里全境的圈舞逐渐在拉萨流行起来。这是最早的用六弦琴伴奏的舞蹈。“堆和声”在小乐队的伴奏下,逐渐演变成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然而,传统的“对环”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圈舞,它是在男女身体前面或后面牵手。和声,也被称为黑仔,因为男舞蹈演员领舞,并由弦乐器二胡或牛腿钢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为“叶”或“康谢”,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和甘肃、青海,特别是四川巴塘的黑仔。不同藏区的黑仔形态相同,动作缓慢流畅。青海玉树藏族民间舞蹈“衣”是一种自娱性很强的民间集体舞。除了在赛马会等节日组织表演外,青年男女通常在下班后或晚上围着篝火或坐在月光下跳“彝”。《易》的歌词多为历史上沿袭已久的传统歌词,并不随意改动。它的歌词多在一两段,主要是赞美家乡的山水,歌颂劳动生活,祝愿人们吉祥幸福。
2.表演圈舞《卓》。
它有两种代表性的舞蹈,卓谢和热巴卓。“卓”专注于表演各种圈子来“启发”。在其整个舞蹈过程中,表现为唱时不跳,跳时不唱,技术表演在舞蹈中占据主要地位。“卓和”源于古代祭祀。千百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得多种“鼓励”代代相传。会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所有舞者演唱。热巴是包括“民间歌舞”、“钟鼓”、“杂曲表演”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有一定的情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工部昌都及云南、四川藏区,是一种以流浪艺人为生的杂技歌舞节目。青海玉树藏族民间舞蹈“卓”,是一种表演性很强的民间舞蹈。圈舞形态相反,节奏先慢后快。卓的歌词深沉舒缓,庄重饱满,节奏平稳有力,动作缓慢,如伸开双臂,起伏腿脚,都要缓慢而安静地进行,却又十分有力,所以卓的舞蹈极其矫健奔放。
3.祭祀民间舞蹈。
藏族祭祀民间舞蹈也值得一提。为了顺应藏族多神教的信仰特点,人们举行各种大小不同的祭祀活动,其祭祀仪式和大量的藏族舞蹈在西藏、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广为流传。比如青海黄南的龙鼓舞,藏语叫“拉市泽”,藏族叫“神鼓舞”。它起源于娱神、求丰粮的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从最初单一的击鼓动作发展为多种舞段的群舞,并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隆务河两岸,以及与该县相邻的循化县部分藏族乡镇。每年六月,神跳会中祭祀神灵,保佑村民长寿。年轻男子手持单面鼓,在法师的指导下一边打鼓一边跳舞。表现为邀、拜、送、妖、仿鹰、骏马等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