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屈原评价。急!!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被恶人无端诽谤,昏庸的楚怀王被流放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的过程中,目睹了楚国的凶险和“百姓生活的艰辛”,于是满怀怨恨投汨罗江自尽。
刘向《楚辞》中的《九辩》被王逸认为是屈原的弟子宋玉所作,宋玉是"哀其师而被贬"。他还认为,宋玉可怜屈原“弃忠义,忧山河,失魂而死,佯称《招魂》欲恢复其精神,延年益寿”。宋玉甚至想象楚怀王看到《招魂》后,会清醒过来,回想起屈原。看看这个宋玉,不就是古今少有的尊师重道的典范吗?真不明白为什么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屈原》这部戏里,把宋玉丑化为屈原的叛徒。至于《卜居》《渔父》,我觉得也是屈原后期研究悼念屈原的作品。
汉武帝是第一个喜爱屈原作品的皇帝。淮南王刘安是第一个推崇《离骚》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章多达82篇。刘安说《离骚》与郭峰、萧雅一样长,体现了屈原“超越浮尘”的人格风格,可以“与日月争光”。后来司马迁为屈原写了一部传记,里面不仅记载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把《离骚》和孔子编辑的《春秋》做了比较。他称前者为“他的言辞微妙,他的野心干净,他的行为卑鄙……”,这是屈原伟大完美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是一个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然而,后汉史学家班固对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和赞美并不以为然。他对屈原和《离骚》的思想倾向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甚至主要是否定的。班固批评时,刻意回避司马迁,把矛头指向刘安。他指出,说屈原、离骚能“与日月争光”,“思论似太真”。班固的人生观是“一切生活避害,不患人间”。他认为屈原应该像诗中所谓的“明哲保身”那样优雅。他批评屈原“不显才华而自赞,怪其惜君,怨椒兰,忧神而苦思,强而不为己,怒而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在作品中融入大量神话传说,认为昆仑、鬼婚、宓妃的虚无都是不合法的,都是正义的。但班固并不否认屈原的作品《李洪波雅》是辞赋派。后人一定要考虑它的英雄中国,就像它是空的一样。”所以,他对屈原的评价是:“他虽不是智者,却很精彩。"
后汉王逸不满班固的俗见。他称赞屈原“忠、洁、直如石、红润如画家”。不隐藏计划,就不管死活的撤退。此诚之行,俊彦之英也。“至于梁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他总结了王逸的观点,写了一章辨骚,不仅证明了屈原的作品不同于《风》、《雅》,而且还有四物志与经典相近。
宋代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又一位校注楚辞的著名学者。曾获多部佳作,查阅异同,作《楚辞补注》一书。洪对颜之推的“自古士子多轻狂,屈原显其才,显其霸”的说法十分不满。他从儒家伦理驳斥云:“屈原与楚同姓。同姓也没意思去了。”孔子主张“危难之际,赐与生命”。于是,洪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既仁义,屈能不死?”那么,屈原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认为这是因为“楚无一人,屈若去国,楚必亡”。所以他说:“屈原虽被流放,但苟延残喘,不去楚国,说明他在世时不能力争谏,死时仍寄希望于他的感情。”(按:指悟后改行的楚王)也可见屈原“虽死犹死”。
朱是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古籍整理大师。他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楚辞集注》也堪比他的《诗传》。朱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在《离骚》中,他注意到“仆比马怀西更悲,而不能行”。这是屈原“此行之约,上下而行,终归楚焉;亦仁者,义也竭。”这种对屈原思想感情的理解,对楚的眷恋,可谓更深一层。
第二,我的看法: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是爱国者的悲剧,是改革家的悲剧,是正义被邪恶摧毁的悲剧。作为一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一生都是失败的。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会被后人惋惜。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清正廉明的品格被后人誉为楷模。他那气势磅礴的作品,华丽的文字,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杰作。他所创造的“楚辞”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代学者梁启超首先推荐屈原为“中国作家之祖”。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是“群星璀璨的时代”的一颗闪亮的星星,“尤其是一颗异彩纷呈的一等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之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文学大百科全书》将屈原评价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的作品记录了他对“美丽政治”理想的坚持和对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斗争。他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即“养才赋能,惟行而不相当”(《离骚》)。所谓“兴才赋权”,就是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反对世俗,限制旧贵族对权力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和小贩宁启的历史故事为例,说明不分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顺绳而不蛮”,就是修法度,即法不贵,限制旧贵族的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对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反对,表达了他摆脱不良政治的进步要求,其最终目的是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也深刻揭露了楚政治的黑暗、楚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守“美政”理想、坚持节操、“九死不悔”的战斗精神;同时表明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然被流放甚至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兴亡、人民疾苦为念,希望楚王悔悟、努力,成为中兴之主。他知道忠于诚实坦率会招致灾难,但他总是“忍着却不能放弃”;知道自己面临诸多危险,在“用楚料”的时代,他本可以去他国寻找出路,但他却不肯离开楚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把对理想的热情追求融入了艺术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比如《离骚》写他对钟华做了一次演讲后,逆风而行。他先敲天宫,皇帝不接受。他乞求一个女孩,碰巧不在那里;他追求宓妃,但宓妃对他很粗鲁;他想要朱迪和二耀,但他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媒人来传达这个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和追求,体现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追寻。此外,《九歌》和《田文》还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和历史传说作为素材,想象力大胆丰富,古今少有。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还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手法来表达他的感情。比如他用花和草药来形容一个高贵的绅士;用臭东西和萧艾比喻叛徒或不忠诚的小人;佩戴香草象征着诗人的道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手法,使现实中的忠、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凝练无穷的艺术效果。
屈原的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形式灵活多变。语言中大量使用楚方言,充满乡土气息;它的方言大多精炼、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者,屈原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几千年来激励和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从集体唱和到个人原创的新时代,而且他的新诗风——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所以后人把《楚辞》和《诗经》合称为《诗经》。“风”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也影响了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最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诗人。据《续齐·和志》和《隋书地理》记载,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中国5月5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起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