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

中国

祁县剪纸艺术

祁县地处山西腹地晋中盆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发展文化艺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被誉为“剪纸之乡”。祁县的民间剪纸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有人物、花卉、风俗、鸟兽、鱼虫等。无论是季节、住所、服饰、出生、成年、婚葬、寿宴,五彩缤纷的剪纸随处可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乡土气息。

剪纸的发展

祁县剪纸历史悠久。据考证,建于金武帝五年(269年)的汉司徒王云祠堂,有镂空金箔、陶片、木片雕刻而成的类似剪纸的图案。到了唐武德三年(620),雕刻技艺的镂空雕刻发展成民间巧手剪纸,逐渐流传开来。其实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金氏史记》中有“伐桐封兄”的典故。相传周成王小时候,有一天和弟弟虞书玩耍时,把一片梧桐叶砍成玉圭的形状,对虞书说:“我用这个来分封你。”过了几天,周公让王乘选吉日做虞书的诸侯。王乘说:“我在和他开玩笑。”周公曰:“天子不戏言。历史学家要如实记录天子所说的话,音乐家要吟诵它,学者要传播它。”于是,封唐为节度使。余叔以后就叫了。公元前2世纪,古人发明了纸,于是剪纸开始出现。因为这样一个吉祥的典故,剪纸从一开始就作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逐渐流传开来。

唐宋时期,剪纸作为吉祥喜庆的装饰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清代中期以后,祁县剪纸作为民间装饰工艺品之一真正兴盛起来。当时是晋商的兴盛时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民间工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剪纸作为一门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祁县剪纸像一朵盛开在山野的小花,静静地扎根在广大的农村。“兰芝生在山里,但也不是没有人。”。作为装饰品和吉祥物,以其独特的魅力代代相传。

剪纸材料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多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材料为主,包括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鸟鱼虫、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和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等。祁县剪纸题材广泛,往往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紧密结合。而且简洁生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让人过目不忘。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六类:

1.人们喜爱的鸟兽、花卉、水果,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美好祝愿。比如祁县地区常见的十二生肖,就是一幅幅有特色的剪纸作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猪”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丑陋的动物,但经过剪纸艺术家的艺术加工,胖乎乎的猪变得栩栩如生,憨厚憨厚,十分可爱。“喜鹊登梅花”象征“幸福”,“梅花”谐音“眉”,表达一种吉祥的意思——“喜气洋洋”,喜事连连。千百年来,喜鹊被我国人民称为好消息鸟。如果你听到门前有喜鹊的声音,那么亲戚就会来了。“梅朱兰菊”是花中的“四君子”,人们常用梅的高傲、兰的典雅、竹的结、菊的高洁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再比如在农村广为流传的“四果图”。它以石榴、桃、香源、佛手为一组。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桃子象征长寿,佛手谐音“福”,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2.以“幸福长寿”为主题,表达人们对财富和长寿的渴望。“福禄犀首”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汉字,具有吉祥的含义。人们认为寿三颗星的相聚是无悔的一生,只有幸福长寿才能称之为幸福。这类题材多采用汉字艺术,同时配以各种与之相融的吉祥动植物,如表达“长寿”。人们通常以中国传统书法中的“寿”字为构图中心,再围绕松、柏、桃、鹤、鹿、灵芝、佛手、鸟等与长寿有关的吉祥物,形成独特的剪纸艺术。如“鲁”字寓意汉字“鲁”,同时巧妙组合葫芦等象征的吉祥物,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禧”字四周荷花、石榴、佛手环绕,构思精巧,寓意深刻,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3.在剪纸的过程中,大多数普通人往往寄托着他们对家庭生活富裕健康的美好祝愿。比如民间剪纸《从此幸福快乐》其实剪的是两条鱼。“金鱼”和“金玉”的读音是一样的,池塘里的“塘”字和大厅里的“堂”字读音是一样的。民间以谐音取其意,即从此幸福美满,期望家中金玉满堂,富贵荣华。再比如民间剪纸,“一年比一年多”。人们喜欢把荷花和鱼一起切。“莲”谐音,“鱼”谐音,象征丰衣足食,家中有余粮。还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其他艺术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4.主题是和谐繁荣的家庭和连续的后代。家庭繁荣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和希望。祁县剪纸艺人往往将自然界的动植物拟人化,通过其谐音反映当地人民的民俗、信仰和生活习俗,如过去人们喜爱的“莲花生贵子”,谐音“莲”则用来反映人们求子的心理和多子多福的愿望。再比如生日和满月的时候在门楣上贴剪纸表示祝贺。它看起来像一对中间切出一些图案的“葫芦”。如果你仔细看,它看起来像一个活泼可爱的洋娃娃。一方面是祝愿其健康成长,一方面是葫芦长,代表瓜长,子孙众多,家庭兴旺。此外,还有水仙花、兰花、葡萄和“麒麟送子”,都是常见的题材。

5.以趋吉避凶为主题,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春天万物复苏,毒虫四处活动。为了避免它们的伤害,祁县的传统习俗是在五月端午节剪出“五毒图”、神奇的牛和老虎,贴在门上,希望能辟邪。

6.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也是剪纸的绝佳素材。比如老鼠结婚,刘海打金蟾等等。嫁给老鼠是大家最熟悉的剪纸内容。根据《清茶馆》中老鼠嫁女的故事,老鼠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父母非常喜欢它,想把它嫁给一个有权势的女婿。他们认为太阳高高在上,应该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所以他们要求太阳做他们的女婿。太阳说没有,然后找乌云,风,墙,最后找到了猫。猫很开心,同意当晚结婚。那是正月二十四,在轿子把新娘抬下来祭奠之前,老猫先把新娘吃了。事实上,春天是老鼠繁殖的季节,所以在第一个月举行一次集体捕鼠行动,这就是所谓的碉堡节。正月二十五前夕,人们把老鼠诱出洞外,牧猫捉老鼠,保护装满谷物和大米的谷仓。剪纸老鼠的婚姻巧妙地将这个传说和民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刘海戏金蟾》中的“刘海”是一个传说中的幸运男孩。民间有“刘海演金蟾,步步散财”的说法。这些都清楚地反映了人们对丰富的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一些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人和事逐渐被人们接受为剪纸的新材料,如毛主席头像、奥运福娃等。此外,还有脸书、八仙、男耕女织等数百个品种的祁县剪纸。构思巧妙,创意独特,风格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剪纸的特点

位于山西腹地的祁县是汉族聚居区,剪纸作品传递着汉族的民俗风情。一般来说,祁县剪纸多为单色剪纸,具有粗犷、简洁、朴素的特点。明清时期,祁县是晋商的繁华之地,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于此。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民间工艺的发展和交流。因此,祁县剪纸的特点是南北兼收,融合了南方的典雅精致和北方的古朴粗犷,呈现出圆润、优美、精致的风格。祁县最具代表性的剪纸是72岁的祁县人常在20世纪50年代剪的“果果打白菜”。线条细腻,栩栩如生,连果果后腿的薄毛毛都是一个一个剪出来的。而且她的剪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小眼睛用针粘在剪纸上,粘在窗户上,晚上被灯光照着,像很多小珍珠。这件作品现在在祁县民俗博物馆展出。

剪纸的使用

剪纸最大的用途是作为窗花,给人们带来吉祥喜庆的气氛,但窗花只是剪纸的用途之一,剪纸的用途还有很多,比如婚礼、葬礼、老人生日、孩子满月、生日。家家户户都要按照传统习俗进行剪纸。脸盆和柜子上都贴满了喜字的精美剪纸装饰,通常还有“麒麟送子”、“鸳鸯戏水”、“凤戏牡丹”、“龙戏珠”、“鱼戏莲”、“如意石榴”等表达幸福祝愿的剪纸。简单活泼的艺术形式会给新房增添浓浓的节日气氛。

民间丧葬仪式中经常见到剪纸作品,老人去世后使用的旧纸、摇钱树、金山银山、礼车、大马、簪子等都是不错的剪纸艺术品。

剪纸也被用来制作各种刺绣作品的样品。比如,过去为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经常制作虎头鞋,绣上虎头花等各种图案;再比如枕头、皮包两端的吉祥图案,往往都是民间剪纸艺人先剪下来,再由心灵手巧的媳妇精心绣上,甚至鞋垫也是先用剪纸做成的。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或者院子里挂纸。在纸的腿上,人们还会剪出各种吉祥图案,这是剪纸的另一种形式。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剪纸艺术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适应现代生活环境的新剪纸作品,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欢迎。他们用剪纸装饰他们的房间,以增加他们的品味。剪纸也进入了专卖店,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越来越多的剪纸艺术家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现代艺术,结合现代艺术理念的剪纸被应用到现代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动画设计等领域。

剪纸是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剪纸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浓郁的地方风情、质朴的艺术形式在民族艺术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始终保持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