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

客家酒俗

客家人很好客。每当亲戚朋友来了,都喜欢用自家酿的米酒请客,也叫“水酒”。如果是第一坛提炼出来的酒,就叫“发酵米酒”。这种“发酵酒”很好喝,虽然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容易醉人。当他们喝酒时,他们非常注意礼节。客家人喜欢用八仙桌,俗称“八仙桌”,是供八个人坐在一起的木桌。入座时,他们很重视座位的安排,一般按照亲友的尊卑顺序入座。宴会厅的大小就是这样安排的。比如正厅只有一张桌子。此时面向大门的左侧为第一,右侧为第二。然后从左到右,穿插前言,面向正殿的右侧最小。如果安排两张桌子,此时左边的桌子大,右边的桌子小,座位错开。如果安排三张桌子,那就叫“一等座”。在这种情况下,酋长受到尊重。如果安排五桌,一般安排为“梅花席”。酒席之间第一次倒酒(也叫筛酒),先按辈分顺序倒酒,再给自己倒酒。倒酒后,酒壶口不要对着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不礼貌。敬酒时,烤面包机要站起来,左手按胸(表示尊重和真诚),右手举杯说几句吉祥话,先喝一口表示尊重。如果有人迟到,罚款1-3饮料,女士半杯。中途离开的话要喝1-3杯才能走。在饮酒时,客家人有猜拳的习俗,以增加各种宴会场合的乐趣和兴奋,无论是粗俗的,优雅的,简单的或复杂的。猜拳的时候也有一些规则。比如三点钟不能玩拇指中指食指。一会大拇指要侧着,不要上翘。打第二局的时候,如果用拇指和食指,就要侧着打。不能像轻型驳壳枪一样用食指指着对方表示礼貌。客家人的饮酒令很有学问。猜拳数从零到十,如果猜中了双方做的手指总数,就是赢家。如果双方同时猜中或猜中失败,也使用“四字”名称,如猜中“一”时,称为“一品促销”;猜“二”的时候叫“两家和好”;猜“三”的时候叫“三星高照”;猜“四”的时候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入司”;猜“六”的时候叫“六六顺利”;猜“七”时,称为“七巧图”;猜“八”的时候叫“八仙过生日”;猜“九”的时候,叫“九长”;当你猜“十”的时候,就叫“完美”。所以是吉祥话。客家人的酒单多种多样,有教养的人喜欢“字单”(包括地方特产单、农谚单等。)、“诗令”,还有“将军令”(大多别出心裁,涉及趣味,让人忍俊不禁。),包括猜测。客家人喜欢用酒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来增加精神,消除孤独感和困意,直至酩酊大醉。

客家的“九拜”习俗

客家话中的“九”和“九”是谐音,所以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有“拜九”的习俗。当客家人建造新房子时,他们通常选择与第九个节日相关的日期,如农历正月初九和十八。建成的楼的层数和房间数也是9的倍数,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长期住在一起。“九”在客家人的结婚仪式中尤为重要。男女见面交换请柬时,一般会选择与九有关的日期。订婚费的尾数应为“九”,如1.999元。婚礼队伍也要凑成九个人,所有礼物都要九方以求好运。客家人过生日,要做865、438+0或360个生日别针,用的菜都是“三、六、九”,比如三鲜汤、炖狗肉(九节狗)、韭菜豆腐、重阳(99)生日蛋糕等等。因为九和韭菜谐音,孩子休学要吃韭菜。客家山歌也用九个字母的韭菜,如:“燕子过九江带泥,姐姐送郎出乡,九月九种韭菜。两人交情很久。”客家人对九的重视还体现在他们把正月初九视为吉日。春节后,外出工作或做生意的人要到农历九月初九才会离开家,期待新的一年好运和繁荣。节日和习俗

主要节日

客家习俗客家习俗一般包括民族传统节日、地方祭祀、礼仪等等。☆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有拜年和娱乐活动。☆立春:春天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吃,玩和享受元宵节在解决灯谜。☆2月2日:开节。☆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端午节:客家人一般称之为五月节或端阳节。节日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和赛龙舟。☆七月节:即鬼节。☆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吃月饼和赏月在哪里一般都一样。☆重阳节:客家人称之为“九月节”。☆冬天的至日:客家人有“冬天是一个大节日”的说法。☆斋戒日:少数客家人拥有;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主要风俗习惯

婚俗媒妁过去,客家人的青年男女十六岁以后就可以请媒人来撮合他们的婚姻。一般是男方父母委托女方家做媒,也有女方家让媒人先去男方家拜访。看那个姐姐。这两个男人和女人通过中央媒体交谈。如果双方都有兴趣,就同意“见妹子”。双方约定写庚帖后,要互相告知生日。回去后请算命先生“对八字”。如果八字一拍即合,互不碰撞,就写个庚帖(俗名婚礼单),放在香案上。如果三天之内没有不祥之兆,婚事就定了(如果八字不合,男方就把庚铁还女方家)。编红单也叫“开红婚帖”,或者说谈彩礼。男方父母,宗族亲戚,媒人一起去女方家,把男方要给女方家的彩礼抽出来。有些红单还应该包括给丈夫的礼物,比如帽子、银花、衣服、鞋子、袜子等等。在开红单的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通过协商敲定。红榜打开后,男女双方会交换戒指、手帕等信物。最后,男方来到女方家,吃完午饭就回去了。订婚也叫“赠与”,即再次正式确认婚姻关系。男青年和父母要去女方家送猪头、鱼、肉等。,还有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爷爷奶奶都要出现。午饭后,女生会出来见面,称男家长父母父母,双方父母互称公婆和母亲。看房就是女方去找男方看家庭。有的时候是在“大礼”之前,有的时候是在“大礼”之后。除了女生和她们的父母,女方的姑姑姐姐都会去,大大小小十几个人都不带礼物,就算带一点,男方也不敢接。定下婚期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选择回家的日期,包括新娘出门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回家的时间。另外,女方剪红裙和男方铺床的日期也要同时选择。新娘送菜带嫁妆一两天后,男方家要让宗族把嫁妆和红单规定的鱼、肉、禽、面等东西送到女方家,回来时把嫁妆和家具带回男方家。迎亲也叫接新娘或过门。婚礼前一天,男方家会去女方家接亲戚,有鼓手乐队,鞭炮,轿子,香炉(去女方祠堂,寺庙,社工烧香),一个挑夫,一头是导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宋明,女方会带新娘穿的衣服和一个木筐。娘家人到了之后,先吃点心,然后娘家人带着去祠堂烧香祭祖。中午或晚上,女方家会设宴款待。新娘通常在半夜或午夜离开。她越走越亮,象征着她在走向光明。如果她晚上出门,就不会遇到抬棺材之类的倒霉事。婚礼队伍的前面是灯笼,后面是鼓手,中间是轿子,后面是接受婚礼仪式的人。新娘到了男方家,如果还没到规定的进门时间,就要在大门口或者隔壁的房子等。介绍一般都是早上七八点或者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入场时,新娘会踢开轿子的门,男方的伴娘会带领新娘走出轿子,然后在大门口“穿越火海”,新娘在进入大门前会用冷杉树枝穿越火海。新娘随着鼓乐声进入大厅后,开始拜堂。堂内摆设香案,东有父母长辈,西有外戚,北有亲戚,南有晚辈。见新娘前,老公会在新郎身上挂红,盖上五尺红布。我大声念道:“我手里拿着五尺红,专打新郎,让新郎生个儿子,儿子当状元。”参拜教堂时,新郎站在左边,新娘站在右边。李生称: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唐,四夫妻相敬如宾。中午办酒席,吃喜酒,用响炮请客人,半小时一次,开始坐的时候让酒席响三下。然后,礼物生报名入席,两人入席。按照辈分和亲疏,先安排他们坐桌,然后其他人随便坐桌。男女嘉宾分开就座,新郎新娘要敬酒。一个吵的房间在大堂吵,一个吵的房间在新房,一个吵的房间在去新房之前在大堂。在喧闹期间,每隔几分钟就会燃放鞭炮,直到午夜。后门也被称为“十字转门”。一般来说,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女方会派新娘的姐妹和其他女人一起邀请新郎新娘去做客,媒人和新郎新娘的姐妹也一起去。***7-14人吃午饭,当天回来。送满月婚礼后一个月,娘家人会来送满月,同时送鸡、菜、籽、籽、豆等。,表示五谷丰登,财运亨通。往往婆婆对媳妇要求严格~传统节日习俗结婚三天就开工1。生育礼仪促进了已婚女儿的怀孕。宝宝快生的时候,一般是宝宝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人会带着鸡、鸡蛋、面条、干粉等来到女儿家。“生”,意思是希望平安出生。母亲不在了,嫂子就生了,中午设宴。2.成人礼仪客家的成人礼仪分为男、女两种。男性成人礼仪称为“冠礼”,女性成人礼仪称为“礼”。(客家的成人礼仪俗称“出园”)出嫁的女儿生日那天,会送一只公鸡,一件寿衣,一顶帽子,一个生日蛋糕,一只生日鞋,一只生日袜,从头到脚。父亲会庆祝他的生日,同时,他也会送一整套给母亲。此外,他还会送生日轴、开心炮、生日蜡烛、公鸡、生日桃、生日面、生日蛋糕、生日蛋糕。其他人来庆祝他们的生日。一般都是亲戚朋友送生日祝福,生日对联,或者礼物。很多地方为70岁以上、子孙众多、家境良好的老人举行生日仪式。客家人的生日、生日都是圈内人自己送的礼物,家里祝贺,先礼后邀;除了公婆和密友,发邀请,不邀请。4.盖房子搬新房客家人把盖房子搬新房作为重大节日之一,要隆重庆祝。盖房子的时候,请阚玉老师确定房子的位置和门的朝向。立柱在梁上时,要用灯笼装饰,贴红对联。新房建成后,入住前一天晚上要“驱邪”“除邪气”。广东揭西客家地区在搬新房前,要请一位占星师“接日”(即吉日一般在年底,吉日在晚上),在新房门口摆八仙桌,摆酒席,请占星师前来欣赏,如门神、土地神、前三代祖先等,称为“拜门神”(不先拜门神),也称为“宿”。然后把算命先生写的地契烧掉,通知神灵和祖先这里有主人。等到神的祖先吃饭,烧纸钱,放鞭炮。后一家的户主扛着炭炉,每个家庭成员带着新的厨具等小物件(人少的家庭带着母鸡和一窝鸡,表示人口兴旺),新房的每个地方都要经过。第二天早上,同家的媳妇早早就来帮忙“泡茶”(当地客家人接待客人的饭菜),包饺子,接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中午还要准备酒席招待亲朋好友。有许多礼节和粗略的描述。传统的过年习俗是“百节为先”。像全省大部分地方一样,客家人把春节视为一年中最盛大、最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为春节做准备。9、10月份会晒红薯片、年糕片,用于过年煎、炸。“冬季至日”一到,就开始蒸酒。一年将近30天,家家户户都会蒸年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杀鸡等。,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是过年最温暖最欢乐的一天。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拜菩萨和神。除夕夜,各厅要挂祖先画像,大门口要贴大红春联。谷仓门上、牲畜栅栏前、家具床上、水箱旁都要贴红纸条,叫“封年”或“走红”。大人小孩都要洗个澡,穿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地过年。每个大厅还将布置桌子、香案、鸡、鱼、肉、水果等。,来祭拜他们的祖先。除夕夜,我们吃团圆饭,有丰富的菜肴。桌上多放些碗筷,表示邀请祖先回来过年。饭前要给祖宗筛酒,把酒洒在地上,然后开始吃。席间,老人和孩子吃鸡腿,以示对老人和年轻人的尊重。年底吃一顿团圆饭,把灶台洗干净,以防正月初一或者一整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迎新。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火通明,这叫“点旧岁火”。有些地方的牛棚、猪舍也要照明。父母要给孩子压岁钱,有的地方给老人压岁钱。正月初一开门,按照《通书》规定的吉祥时间,突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我在农历正月初一早上吃素。晚饭后,人们用吉祥的话互相拜年。孩子们穿着新衣服,他们很开心,很爱玩。他们有的争着给老人拜年:“我爷爷叔叔家有钱,蜜饯都给丫(我)。”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邀请)会去她父母家拜年。一般小两口一起去,还有一个女婿一个人去;有的当天就回来了,有的待了五六天。去的时候要带上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然后在岳家的祖宗面前烧香,点蜡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醉,不能醉也不能热情。大年三十早上吃“年饭”(有的是前年二十九晚上蒸的,有的是正月初二晚上蒸的)。筷子插在饭里,家里几个人插几双,再插一根多叶的树枝,有的甚至放橘子、柚子等水果。吃年夜饭前,要把饭放在“日”神龛上,祭拜神灵和祖先。年夜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类似于除夕夜吃团圆饭。三年级不能杀动物,但是鸡要二年级杀或者过年的时候留下。潮汕地区的客家村落(包括潮汕村)会在每年年初的固定日子,邀请村里的庙会神灵,组成几十人的队伍,100到200人不等,过街敲锣打鼓。求神灵保佑村里的每一户人家(这里的神灵几乎都有潮汕的守护神——三山之王)。一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五天,一年就结束了。大厅里的祖宗遗像要放好,纸帘要取下来烧掉,外出办事的可以出发了。正月初七要吃“七种菜”,就是七种纯素菜一起煮。也就是砸茶[4]。客家人在亡灵节吃砸茶,正月十五赏元宵,七道素菜,也叫“上元节”。每个家庭都应该为新年准备菜肴和饮料。要过元宵节,春节游乐活动将达到高潮。从农历新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的娱乐活动不断进行,以游龙灯和舞狮为主,有些活动在正月初一和初二开始。龙灯和狮子在到达之前会提前贴好,来了之后会给红包和零食。龙灯、狮子队等。不仅会在各家各户演出,还会在村里的各种寺庙、祠堂里给神灵、祖先拜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市场期间,各种龙灯、船灯和狮子灯将在聚会上表演,这被称为“开市”。春节到元宵节,各地也有一些娱乐活动:一般来说,大年初一,三五人一队,会给各家各户发春牛图,包括吹唢呐、打鼓、敲钹的,挨家挨户打,发“新年快乐”的红贴,主人会给他们发红包。船灯像船,在陆地上表演和歌唱。春节前彩排,锣鼓队,打十次配合。到达村庄后,我们会吃点小吃,然后在空地上表演。船夫和船夫会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朵花》等曲调,船夫只是划船,不会唱歌。晚上会在祠堂里“开天官”,唱“天公保佑百姓”之类的,最后喝一杯,吃一顿晚饭。狮子灯笼上有傩人,有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只猴子,一个沙和尚和一个锣鼓队。狮子、猴子、沙和尚唱完之后,会表演武术、拳击、刀舞、耍棍、跳桌子。狮子队会在过年前请一个师傅辅导武术。二月的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节”。扫墓前要在祠堂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宰杀猪羊,请鼓手演奏,礼生念祭文,引三颂。春分扫墓开始,首先是祭扫先人和远祖的坟墓,全家、全村都要大规模出动,队伍往往达到数百人甚至数千人。开基祖坟和远祖祖坟扫墓后,再分房给每个房间的祖坟扫墓,最后各家给私家扫墓。在大多数客家地区,春季祭祖和扫墓从春分或更早开始,最迟必须在清明节结束。各地都有一种说法,清明过后墓门紧闭,先人的灵位就不用了。清明三月清明,祭祖。除了大部分客家地区在春分扫墓,也有一些地方在清明节扫墓。在清明节的这一天,也有祭祀祭坛的地方,比如路边的土地伯公。端午节是五月初五的龙舟节。家家户户都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节是一个大节日。在很多地方,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回家过年。在中秋节,7月15日通常被视为客家地区的“鬼节”。有的地方要提前一天过节,称为“七月十四人过,七月十五鬼过”。有些地方,客家人也在七月半祭祖。中秋节8月15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一个大节日。吃月饼,赏月,庆祝团圆。家家户户都要买餐桌,买猪肉,宰鸡鸭,做米饭水果过节。在中秋节晚上,家人聚在一起过节,吃月饼,饭后赏月。重阳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重阳节,俗称“九月节”,是一年中年底的一个大节日。有句话叫“重阳节后无大节”,很多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要带着他们的孩子去爬山,一些人在山上放风筝,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避免邪恶的灵魂和瘟疫。很多老人说,这个习俗是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的,代代相传。在这一天,一些老人和妇女去寺庙烧香拜佛。冬天的至日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也被称为“冬至”。冬天的至日,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做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来补过冬。民俗娱乐客家民俗娱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节日有秧歌、赛龙舟、划船、舞龙、舞狮、踩高跷老师、迎灯、骑花灯、打花鼓、乐器、表演、烟火等。通常有民歌,小曲演唱,钢琴演奏,古筝演奏,二胡演奏,长笛演奏,象棋演奏,五子棋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