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以下两个词。
葬礼结束后,有必要为葬礼定一个时间。山西各地的葬礼一般都不是“热死即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孝,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至于出殡的时间,往往要看准备情况,季节,近亲是否到,墓是否完整。时间可长可短,最短的三天左右,其次是五天、七天、九天...老人能达到百日以上,都必须是单数。阴阳师在旧时代也讲究选个吉日,把坟墓定在“空”,也就是所谓墓地可以出入的时候。
葬礼时间确定后,要通知亲友。五寨一带叫“送孝”。去的时候要带一块孝心布,看关系。大的穿着丧服,小的戴着丧巾。晋中祁县等地,出殡当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条幅;纸与纸的连接不需要浆糊粘合,而是用铁器或石器将纸折叠起来,一起捣实,称为“捣纸”这和上面说的“年代纸”类似,只是挂的时间不同。当死者到了八旬老人的“新年纸”时,当地人有时会撕一张给子女穿,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贴在骨灰盒上,这样就没有虫子了。旧时,有些地方在大门外立“避讳牌”,男左女右,不仅标明生卒年月、丧事年月,还标明避讳物品。
除宁武地区有“崖葬”的习俗外,“土葬”在山西各地都很普遍。也就是“墓葬”有的墓是提前建好的,有的是死后临时打开的。旧时要请阴阳师坐观风水,定穴。然后撒五粒,用银针在设定的穴位上开“十”字,称为“破土”或“破土”。“挖”完了,就可以挖坟挖了。合葬的只需要在旧葬地旁边再开一个洞。如果死者进了祖坟,他的坟就在上一代的脚下。依次排到坟不能再开,然后请阴阳师看风水,选个新地方建个新坟。
旧时出殡前,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都有“订主”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在碑上原写的“王”字上加一点,使“王”字变成“主”字。俗称“大师”,即成神。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人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种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不举行幼死者。
葬礼那天,亲戚、朋友和邻居聚集在一起哀悼,并献上一杯酒以示哀悼。奠酒通常包括一个祭祀垫、一个馒头、一个勺子和一个纸领带。至亲送祭品。俗称“祭祀”,以菜肴为主,每对要插上大小不一的纸花,然后是馒头,也就是用碗蒸的一种面食。大多数亲朋好友都让他们去拉胳膊,绑对联,后来就变成了一块布。普通街坊送四色纸礼,有蜡烛、香、锡纸、纸,或者就一张纸。20世纪50年代以后,纸质礼物大多被花圈取代。
吊唁者献上公饮后,死者长子跪拜致敬,即把棺材的大头背在背上,在众人的帮助下移出棺棚,俗称“灵柩”。在整个山西,都有在棺材后面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饭碗的习俗。五寨地区叫“裁灾”,意思是裁灾杀特,消灾消灾。有的地方把死者用过的药罐砸了,表示以后家里没人生病了,不用再熬药了。在醒来之前,死者的儿子们要在晋中祁县举行一个按“食压碗”的仪式。他们把各种各样的菜和食物放在一个瓷缸里,然后依次按压,直到装满。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一个洞,上面放一些红色的粉条。这罐食物,连同“馒头”和“长明灯”,将在葬礼上随棺材陪葬。
灵柩抬出灵堂后,放在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架子有豆腐架、两条龙杠、一条龙杠等几种形式。在五寨地区,灵柩前会有一张桌子和供品,家属们会抬着灵柩,在鼓乐声中绕着灵柩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示对死者的眷恋。每次转身都要倒一杯。灵柩完毕,灵柩升灵,当地称之为“灵围丧”。
山西各地的葬礼都流行棺材盖。它们的形状像一个长轿子,有一个锡制的葫芦头和一个金色的顶。棺盖的四个角是男死者和女凤头凤尾用的。它们用红色、蓝色和黄色的窗帘装饰,并绘有吉祥的图案。这种器皿是专门在商店里租的。
沉重的棺材,加上巨大的棺盖,人少了难度更大。于是,担数从8个增加到16、24个甚至32个,俗称16、24、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材出殡后,要一路不停歇地送到墓地(路祭除外)。抬棺材的人多,这样做不仅方便,而且有气势。
在棺材被抬起之前,死者的大儿子跪了下来。拿着烧纸钱的陶罐,哭着,然后把玩的罐子摔在地上。忻州、定襄一带被称为“落魄失子的盆地”。民间认为,如果葬盆破了,死者可以把烧过的纸钱全部拿到冥界使用。
摔倒在“丧盆”上后,葬礼正式开始。在山西南部的一些地方,注意棺材卸门时,大头要在前面;出了门,大家都会转头,抬着去墓地。原来,人们认为逝者躺在棺材里就像一个人站着一样,头朝前走出去,相当于回望自己的家,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出门的时候头朝后,就是不回头,直奔西方的天堂。
如果送葬队伍前方有开阔的道路,沿途会插上一面“路旗”——五色纸或白纸制成的小三角旗,为逝者指路;扔纸钱引路,以示可以收买沿途的鬼。接着是礼仪仪式,各种纸(兴县地区称之为“纸写”),粗中有细的音乐课,侄子或孙子扛着的引魂条幅,凳子,然后是孝子拿着绳子和丧棍,后面是棺材,后面是坐在轿子里的妻子和走来走去的亲友。
送葬队伍会去很多地方或者路口,会有灵路祭祀和鼓乐停止。古代一般都是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是为丧亲者自己设祭,也只是为了表示葬礼的排场和隆重。
到达村外后,参加葬礼的亲友停下脚步,死者的儿子叫“小谢”。然后取下棺盖,停止祭奠仪式,只有家属和至亲带着纸棒和祭品随棺入土。到时候马上埋了。棺材进入墓室后,阴阳师会放下指南针,左右移动,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一般来说,方向是东南-西北(干亏位置),当地有“紫金山架空,直逼雁门关”的说法。在山西省东南部的沁县,阴阳师还会布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来扫墓,然后家里人往墓里扔“有钱”“有钱包子”。在浮山一带,墓中应放置阴阳师所绘的新砖新瓦。人们认为这些是冥界的锁和钥匙。五寨等地葬棺时,要求人们停止铲棺。家人会叫死者“藏土”。土堆好后,死者的儿孙手持的“哭棒”和“引魂棺”要插在坟前(引魂棺也放在棺顶),然后把所有的纸都烧掉(把“少男少女”头或脚都翻回来,放在棺边),大家再祭奠一次,痛哭一场,然后悄悄退出,这样死者就可以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