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什么意思,除夕夜有什么习俗?
新年前夜的解释
“除夕夜”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傍晚”一词的本义是“日落”,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夜”的意思是第二天晚上旧的一年将被移走,明天新的一年将被取代。
据《鲁春秋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鼓驱赶“瘟神”,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最早提到“年夜饭”这个名字的是西晋周初写的《方志》等史书。
关于除夕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Xi”的怪物。这家伙专门害人,尤其是看到漂亮姑娘,晚上会撒娇,然后吃了才舍得。老百姓为此而死,却无能为力。?
有一个名叫气浪的猎人,他有无穷的力量,而且射箭非常好。他喂的狗也很厉害,什么野兽都敢打。气浪看到人们深受“Xi”之苦,想除掉它。他抱起狗,到处寻找“Xi”,但没有找到。
“Xi”通常白天不出来,直到太阳落山才出来。它在午夜后消失,没有人知道它住在哪里。?
气浪花了一年时间寻找“Xi”。那天是腊月三十。当他来到一个城镇时,他看到人们正高兴地为新年做准备。他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多,说不定“Xi”会来。他咨询了镇上的人,说“Xi”最怕噪音,告诉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找个敲门声音大的放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把“Xi”吓出来,赶走。?
那天晚上,“Xi”真的出来了,而且是在闯入一户人家后才被发现的。这家人马上敲锅碗瓢盆,这家人一敲,全镇都跟着敲。“Xi”吓得四处乱跑,被气浪看见了。气浪放出猎狗去咬它,而“Xi”则与气浪和狗搏斗。人们一听说外面有人打架,都拿起东西大声敲门。这时,“Xi”有点势不可挡。我想逃跑,却不知道自己的后腿被猎狗咬了。气浪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射死了“Xi”。?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夏历的腊月三十叫做除夕。这一夜,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炮,以示摆脱不祥,迎接幸福吉祥。?
除夕的习俗
1,吃年夜饭
除夕对中国人来说极其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让囚犯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中国人是多么重要。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显示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使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家庭团聚往往在精神上安慰和满足一家之主。老人们满屋见儿孙,一家人其乐融融。过去养育孩子的细心和辛苦没有白费。这是多么幸福啊。年轻一代也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孩子们在玩耍放鞭炮的时候,也是家庭主妇在厨房最忙碌的时候。年夜饭前几天就已经做好了,年三十的年夜饭总是厨师做的。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会在30号晚上包好。这个时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的案板声,大街小巷的鞭炮声,店铺店铺的“噼里啪啦”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鞭炮声,到处夹杂着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与欢乐相呼应,交织成除夕夜欢快的乐章。
说起除夕夜的砧声,邓云翔的《燕京地方志》记载了除夕夜一个非常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年三十晚上是一关。有一户人家,老公到深夜还没带钱回来。“家里没有一瓶小米,也没有年货。当一个女人在家哄孩子睡觉时,她不知所措。她听到隔壁的砧板声,痛得不得了。不知道她老公能不能带点钱什么的回来。明天不知道怎么过这一年,又怕家里没有砧板让人笑话。于是,她拿起一把刀,砍着砧板,一边流泪...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真是让人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里家家户户最热闹、最享受的时候。大年三十,一桌子丰盛的年菜,一家人团聚,围坐在桌前,吃一顿团圆饭,心里的充实感真是说不出的。人们不仅享受着餐桌上的美食,还享受着欢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凉菜、热炒、小吃。一般两样东西缺一不可,一个是火锅,一个是鱼。火锅沸腾,热气腾腾,温热闷热,预示着蒸蒸日上;“鱼”与“鱼”谐音,是“吉祥庆有余”的象征,也比喻“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你好运;龙虾、鲍鱼等油炸食品,祝家兴旺如“用火烹油”。最后我要一份甜点,祝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的。这一天,即使不能喝酒,我也会喝一点。在古代,人们在春节喝酒时非常注重酒的质量。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很多感人的名字,比如“酒”、“卫兰酒”、“宜春酒”、“梅花酒酒”、“桃花酒”、“屠苏酒”。
2.贴春联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桃符等。它们以工整、对偶、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对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
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反串、春条、斗方。“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
3.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还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异彩纷呈。
4、粘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有些人还要在门上、墙上和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把“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福到了”。还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长寿、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
5.粘贴年画
春节期间挂年画在城乡也很常见,浓浓的黑色和五颜六色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增添了不少兴旺喜庆的气氛。这些年画是我的。
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淳朴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门神等单调的题材,而是变得丰富多彩。一些年画作坊制作了福禄寿三星、天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迎新春等经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欢庆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年画的重要产地有三个: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画,各具特色。
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画,画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赵、班戟、绿珠。民间最流行的是嫁鼠年画。描绘了一个老鼠按照人类习俗娶新娘的有趣场景。民国初年,上海的郑把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为日历,一直风靡全国。
6、燃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开门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辞旧迎新。鞭炮是中国的特产,又称“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燃放鞭炮可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里的一种娱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样。每逢重大节日和喜事庆典,以及结婚、建房、开业等。,应该燃放鞭炮来庆祝和交好运。目前,湖南浏阳、佛山和广东东姚、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烟花之乡。生产的鞭炮颜色多,质量高,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世界各地。
7.祭祖
在古代,这种习俗非常盛行。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人在野外祭祖,有人在祠堂祭祖。他们大多在家中依次将祖宗牌位摆放在正殿,以展示供品,然后祭拜者按老幼顺序祭拜。汉人祭祖,多做鱼缸,盛满高碗,颇有敲钟之意。南方人在北京生活,祭祖特别隆重。大多是八碗大菜,中间是火锅,根据位置摆放杯子和筷子。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元夜,火锅扇,随时换菜。满族人和蒙古人祭祀祖先。蒙古旗人献黄油炒黄麦,撤供品时用香油炒,蘸白糖,别有一番风味。满清旗人祭祖,奉上核桃饼、芙蓉饼、苹果、素蜡檀香,安静异常。除夕和大年初一会做素饼,最后一天晚上上元宵。每天早晚烧香磕头,奉上新茶。祭祖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大多都是除夕上吊影,元末最后一夜撤回告白。他们和他们的亲戚朋友很亲近。他们拜年的时候,也要敲祠堂,既要谨慎地追求未来,又要保存自己尊重祖先的美德。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有除夕上坟的习俗,叫做给年货。上坟的时间一般是除夕下午。人们把准备好的年夜饭送到去世亲人的坟前,让去世的亲人和活着的人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以此寄托人们对去世亲人的哀思。
8.分压岁钱
压岁钱是长辈给晚辈的。在一些家庭,年夜饭后,每个人都不得离开压岁钱表。大家吃完了,长辈给晚辈,鼓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提高。有的家庭,晚上孩子睡着后,父母把它们放在枕头下,更多的家庭,孩子聚集在正厅,向爷爷奶奶和父母喊新年快乐,排队跪拜;然后伸手拿红包。他们甚至收回了爷爷奶奶的卧室,一起跑到床边,喊着“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嫌不够热闹,就装小气。他从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终于挖出了老祖宗的红包。每个人都抢走了他们,然后咆哮而去。老人看到这一幕喜出望外,认为这是新的一年万事如意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是融入家庭伦理的民俗活动。
9.进坟墓
山西西部吕梁山区有除夕上坟的习俗,叫送年货。上坟的时间一般是除夕下午。人们把准备好的年夜饭送到去世亲人的坟前,让去世的亲人和活着的人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以此寄托人们对去世亲人的哀思。
10,雷旺火
清代《大同县志》记载:“大年初一,家家砍柴垒垒,状如小浮图。及时送过来,叫旺火。雷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旺火点有兴旺发达的意思。
午夜,当鞭炮响起时,火就会被点燃。点燃后,火焰从无数小孔中喷出,宛如一幅漂浮的画面,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小孩聚成一圈,有的玩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会来取暖,以求“一飞冲天”。孩子们也可以在街上走来走去,观看和评论火的大小,谁的火大,谁的旺,谁的精神就强。
火旺的习俗后来在朔州地区发展起来。不仅仅是过年的时候,平日里的婚丧嫁娶或者重大节日也是如此。有的人冬天有很强的火取暖,比如冬天或者正月在户外唱戏,让观众烤很强的火;有些人在夏天很幸运。比如农村人结婚时有旺火,新娘围着它转,类似南方的“跳火盆”。
总之,中国各地的年夜饭习俗大致相同,只是有些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苏州、北京、台湾省。在苏州的除夕,每个人都要等待从乔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当钟声穿过漆黑的夜晚,到达千家万户,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寒山寺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午夜钟声都会响起,民间称之为“分夜分钟”。这座钟已经成为苏州方圆几十里外人们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的钟声仍然出现在诗歌中,最受欢迎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寒夜·江枫·渔舟·眠》。苏州城外城内孤独的寒山寺,半夜响起的钟声传到客船上。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依然遵循着亘古不变的习俗,钟声分分钟敲响。在姑苏城乡,一年的最后时刻,广播里都会传来寒山寺的钟声,报告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和鞭炮声,把古老寒山寺的钟声作为时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