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的婚俗
在黎族的不同支系中(黎族有五个支系,即塞壬、旗人、任薰、美孚、润人等。),而“逗娘”的形式和方法都不一样。对塞壬和任薰来说,“逗娘”主要是在婚宴上进行,新娘和她的母亲由塞壬的送别队伍送到新郎家。在这种氛围下,很多勇敢的新娘和陪护不敢开口,结巴起来。因此,我们不得不饿着肚子度过新婚之夜。也是在宴会厅进行的。他们提前为新娘新郎准备了两碗“福酒”,也为母亲准备了一碗酒。他们都想一饮而尽。他们对新娘和新郎的要求特别高。他们喝酒的时候,一是要求不吐,二是不允许滴水。如果有违规者,必须罚款两倍。请他们尽快喝酒。喝醉意味着夫妻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对于陪读的妈妈来说,只有喝醉了,才说明她们的庆祝是真诚的。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李逗娘习俗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海南岛琼中县的齐琦人,他们的戏弄是在洞房里进行的。他们先在新房里点了一盏油灯,然后在灯前放了两把小椅子。逗母亲的人在洞房门口看着。他们看着新娘和新郎争夺洞房席位。按照危言耸听的习俗,坐在前面的身影可以掩护后面,前面就是主人,后面的一切都要听从主人的指挥。所以新郎和新娘在争座位,谁说了算。这时,围观群众的调侃和起哄也进入了高潮。如果新郎新娘彼此意气相投,在争抢座位的时候,就会暗中退让。如果遇到逼婚,女方往往担心婚后会被老公欺负,气氛和场面可以说是近乎白热化。和睦地区的齐琦人则不同,他们的戏弄是在婚礼后的第二天进行的。婚礼后的第二天早上,伴游队和伴游队里的年轻姑娘们聚在一起。他们把新郎家煮好的糯米放在木臼里,捣成一团,拿回去给没有参加婚礼的儿女们。捣臼时,欢快的“米曲”伴随着木杵臼的撞击声,令人心旷神怡。他们越唱越强,越唱越多。这时,调戏的男生已经悄悄来到附近,正在策划如何突然袭击,让女生措手不及。只要拿走女生的汤圆,女生就得空手回家。那时候亲戚朋友都会骂他们没用。其实姑娘们是有备而来的,糯米团子争夺战一打响,男女之间的笑声就达到了高潮。在这种场合,最吃亏的是那些粗心的男生,他们只在乎肆无忌惮的玩和撞。他们要么用木杵打女生,要么被女生拉住,有的甚至把糯米抹得满脸都是,尤其是烧头发的。他们不仅要洗几天几夜,还会被亲戚朋友嘲笑。虽然这样的调侃活动气氛相当紧张。但是,在这里,人们会看到很多搞笑、幽默、爆笑的场景。年轻男女通过娱乐加强了他们的友谊。
美孚逗妈妈更有意思。婚礼当天,专门安排一位老年妇女为新娘挑选嫁妆。在新郎家门口取嫁妆的时候,突然有几个男的从新郎家冲出来,一瞬间就拿走了。然后她拿出一盆早就做好的熟猪肉,对准女人的头就倒了下去。这时候,如果机智的人马上扒开衣服的衣角,可以得到很多猪肉,但是遇到慢吞吞的女人,只能让猪肉汤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两手空空。围观者遇到这种情况越多,欢呼雀跃的情绪就越高,被淋成落汤鸡的奖励也越高。虽然洗这样一个逗比活动的头发、身体、裙子要花很大力气,但美孚分公司的女性为了庆祝自己的婚礼,还是愿意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他们认为淋浴越准,浇的猪肉越多,艺人的声音越高,看新人的人就越多,新人以后就越有钱。
除了上述有特色的逗比活动外,大部分的逗比活动都安排在送母亲的那一刻。李送走新娘的时候,娘家把村里的姑娘都动员起来,人越多,新娘越觉得光荣。护送队通常从早上开始。他们爬山涉水,到了新郎的村子,天已经黑了。这时,“逗妈妈”就开始了。参加婚礼的男孩们举着火把聚集在村口。欢送会一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火把,给欢送会中的新娘和姑娘们照了张相。然而,他们越是不耐烦。姑娘和新娘越不想让她们看见,她们就越用竹帽遮住脸。男生越想看,越捂脸。这时,想不出更多办法的男生就用情歌引诱,或者用挑逗的语言试图让女生回答。然而,越是这样,女生越不重视。最后男生只好用火把抽脸,用棍子绊脚,弄得女生们互相躲着,村道上一片喧哗和笑声。就这样,小伙子和姑娘们笑着走了。虽然新娘和姑娘们的脸被火炬烧得发黑发紫,但她们都兴高采烈,乐在其中。
李家的“逗妈”不仅为婚姻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也为男孩和女孩提供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所以《逗娘》一直流传在李家各个分支,直到今天。
无论是年轻人相亲相爱、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的婚姻,还是所谓“明媒正娶”的婚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渐形成了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请媒人说亲?求婚,玩节日?送彩礼?,求耿?问女方什么时候生的?,订婚?求女方答应结婚?、结婚仪式、走后门等诸多程序。婚礼中有别出心裁的情节,如哭、送礼物、开脸、穿花酒、背新娘、迎亲、拜堂、坐床、吵架、回门等。它的典型环节是哭,坐在床上,回到门口。土家族婚礼与其他民族婚礼的差异得以保留和展示。
婚前一个月或半个月,姑娘会哭着结婚。“哀嫁”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习俗。《哭泣的婚礼》开始是哭了一夜,后来是哭了一夜。全村关系亲密的姐妹、姑姨、长辈要轮流陪伴,边哭边唱《哭泣的婚礼歌》,似哭似悲,若悲似喜,悲喜交融,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哭嫁歌有《哭父母》、《哭歌》、《哭姐妹》、《哭戴花》、《哭上轿子》、《哭媒人》、《哭送别祖宗》。经过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口头创作和不断丰富加工,有些内容逐渐定型,形成了一首长诗结构的抒情挽歌。意境悲苦,语言朴实无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经常巧妙地运用比喻、双关、拟人、重复、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非常通俗文艺。
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派人给新娘送衣服、首饰、布匹,给公公婆婆送酒、肉甚至盐、茶、米、豆,这叫“送礼”。仪式应该在女方家的神龛前隆重举行。要为女方祖上三代人献上鬼玺,点上香烛,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礼物摆放在神龛前的桌子上,将礼物清单提交给女方长辈。
结婚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意为“花圆”,祝女方婚姻幸福。这一天,女方家把嫁妆全部拿出来,擦干净,扎好。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送礼物,同时给新娘打扮,“开脸”,“戴花”。“开脸”需要阿姨、姑母或嫂子来施行手术,用灰线把头发缠在额头上,把眉毛拧成月牙状,把头发编成“巴巴髻”,周围缠上红绳,插上银别针,带上银首饰,头上缠上绿手帕,戴上银手镯和银戒指。婚礼歌曲中“哭穿花”的歌词是:
金花银花不见藤,
我看到了金花,但没有人。
戴在花头上,
头上的铃铛很吵。
巴别塔耳环,金色圆圈,
牙签插在柜子里当门...
经过以上歌词的描述,一个装饰华丽、花朵绚丽的土家族新娘呈现在人们面前。新娘“开了脸”“上了顶”后,当晚就哭着结婚了。自古以来,男女结婚就被视为人生的第一件“喜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端到另一端”的伦理观念,贯穿于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和习俗中,也反映在老北京旧式的婚俗中;从订婚到最终结婚,有很多复杂的礼仪程序。
保护亲属
保护亲戚就是介绍婚姻,俗称做媒。经过媒人介绍,征得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传送门帖子。双方用红纸写下姓名、年龄、籍贯、三代人姓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都是媒人传的,也就是《仪礼》里说的“问名”。后来男女双方的长辈都选择吉日和适当的场合去拜访对方,了解对方的家庭财产、家族名声、姑娘的长相、叔叔的身世等。都合适。
结婚
经过双方互访,双方对婚姻无异议,然后“八字贴”。男女双方都用一个红纸折子,记下出生的年、月、日、时,请“星宿师”测量男女双方的“八字”,称为“姻缘”。因为每个人的出生都有年、月、日、时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占一个字,四个部分算八个字,所以叫“八字”。邢明说,男女双方一定要和睦才可以结婚,以免婚后互相干扰或妨碍家庭运势。
然后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和生肖,阴阳先生写出鉴定(如“子丑相和”等。),然后根据“黄道吉日”和西神方位选定婚期和忌什么生肖,写在一个叫“龙凤帖”的红纸折子上。这是旧的结婚证。
把聘礼送到新娘家
准备好了就结婚。以前有小调整,也有大调整。女孩订婚后,习惯上要换发型。以前女生扎辫子,一般不扎辫子。一旦他们太年轻,他们会穿红色的辫子。有些家庭讲究,男方要给女方四种首饰:一个或一对戒指;一对手镯;一对耳环;金、银或镀银金项圈。扩大意味着男女婚姻已成定局。这时候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女方也公开索要。有时双方讨价还价,成为买卖婚姻的集中表现。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女子结婚第一天送嫁妆,请男客(四至八人)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到男方家,称为“陪送”。
嫁妆的多少一般是根据女方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当时老北京有首童谣唱道,“明月照东窗,张小姐嫁妆好,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象牙床。元宝粉,贴香,两百张棉花胭脂……”
去接新娘
婚礼也叫“婚礼”。婚礼仪式中有很多细致的细节和仪式,比如搭建婚礼棚、布置婚房、安排婚礼人员、发放轿子、礼仪仪式、鸣乐器、轿子、让新人上轿下轿、迎娶回家的新路、婚后制作琐碎的礼物等。举行婚礼的兴奋,所有的排场在婚礼上都有集中的表现。满族人对婚姻很讲究,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结婚那天,姑娘来到男方家外面,新郎要鞠躬拿箭,对着没蒙面的新娘射了三箭。然后,在伴娘的搀扶下,她踏上红地毯,来到院子里的祭坛,和新郎一起祭奠天地。满族祭祀仪式俗称“拜北斗”。
拜天地后,新郎要用秤杆(或皮鞭)摘下新娘头上的盖头,放在院子里的帐篷顶上,用秤杆挑盖头,以示满意。揭开盖头时,新郎用手触摸新娘的头发,这意味着要结婚了。新娘跨过一个预先设置好的火盆,然后跨过马鞍,走进帐篷的南面“坐福”,表示敬意。坐帐篷仪式时,伴娘会打开新娘的脸,也就是用红线把她脸上的头发拧下来,同时给她梳头,换发型。
新婚之夜,洞房点上一对蜡烛,彻夜不灭。新娘和新郎会举杯庆祝,吃一个半生不熟的饺子。“生”字的意思是“生儿育女”。洞房外,一个或几个人唱一首喜歌(满语叫“拉空旗”),称为“响室”。
上海婚礼习俗-新娘换鞋
从娘家一路到婆家,所谓乡下处处,中国不同省份,不同籍贯的人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婚礼习俗。虽然由于文明的发展或婚礼的简化,一些有趣的传统礼仪被省略了,但这些古老而有趣的婚礼习俗仍然具有很大的阅读价值。如果你的另一半和你有不同的籍贯,你也可以借此机会去看看他家乡一些特别有趣的婚礼仪式。
上海的古代习俗非常重视传统,复杂的六礼仪式,包括收礼、问名、纳妾、收礼、邀约会、婚礼等,也都遵循传统,一丝不苟。因为旧社会的青年男女没有机会自由见面和谈恋爱,所以求婚、订婚甚至婚期都要靠媒人充当中间人,联系男女,协办婚礼。所以婚礼结束后,送媒人人情是必须的。
在旧的农村地区,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为新娘做礼服,所以许多农村女孩结婚时会穿红色的礼服或红色的套装,而不是礼服。
新郎出门前,必须在娘家吃一碗莲子百合熬制的甜汤(糖水),代表了女方家希望女儿婚后能过上甜蜜无忧的生活的愿望。婚礼过程中,女方家属于小康之人(即父母子女均与丈夫和睦的人)的女长辈或女司仪撑起一把红伞陪伴新娘,以保其不遭邪气。
新娘出门,女主人要带一双崭新的绣花鞋。新娘上了轿子,要马上换上新鞋,意味着新娘离家出嫁时,不会把属于娘家的东西带到婆家,意味着把未来的生活托付给丈夫。
如果女方家没有为亲友办酒席,或者请柬有遗漏,事后要给这些亲友送喜糖(即印有“喜”字或用红色包装的糖果),以正式通知大家女儿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