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蒙古包与土家族吊脚楼的异同
建筑技术美与艺术美结合的一个简单例子。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地域性、技术性三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说,土家族吊脚楼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的象征,既充分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地域性来说,土家吊脚楼总是以其独特优美的形式和艺术特色来点缀其自然环境之美,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通过相互对比、对比、照应,将整个土家小屋的景色升华到美的境界。从技术上讲,土家吊脚楼采用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干式、斗式、吊梁式的优点,美观、坚固、实用。整个框架通过榫头和榫眼连接,没有钉子和螺栓,而且从构思和设计到每道工序的完成,都不需要图纸,其形式,上百个瓜柱梁和榫头的大小和长度,以及复杂的力学估算。正因为如此,土家吊脚楼在中国建筑民族形态中的地位,值得我们刮目相看。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至南山区一带的古村落,以西递、宏村为代表。它们是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和浓郁徽州文化特色的历史传统村落。
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似、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川巧妙结合,而且在明清徽商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文化教育日益繁荣。那些徽商回乡后以高雅、有文化、高远、超脱的心态构思建造房屋,使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加丰富,村落景观更加突出。
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最大的不同在于,皖南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和品味已经大大超越了农民的意识形态和普通市民阶层,追求与文人士大夫阶层一致的生活品味,因此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在基本格局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如修建小庭院、挖水池、布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营造优雅的居住环境等,都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皖南古村落的选址和建造遵循《周易》的风水理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的理想境界。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依据,审美观念高。皖南古村落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在有限的建筑空间里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思想的精巧和技艺的高超。这真是一种巧妙的建筑形式。后来徽商逐渐衰落,但这座徽派民居建筑因依附于古民居村落而保留了建筑特色,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价值。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屋。建设和搬迁方便,适合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在古代,蒙古蒙古包被称为拱顶、“毡包”或“毡帐”。据《黑鞑靼略》记载:“穹窿分两种:燕京之制,以柳为骨,恰似南方思维,可卷起,开于门前,似伞骨,开于顶,谓之天窗。两个都是毛毡做的,可以马上装。草用柳树做成硬圈,直径用毛毡固定。不能卷起来扛在车上。”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圆顶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所取代。蒙古包有一个圆形的尖顶,顶部和外围覆盖着一两层厚厚的毛毡。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英尺,墙高约50英尺,门朝南或东南。包里的四大结构分别是Hana(蒙古包围栏支撑)、天窗(蒙古语“脑盖”)、椽子、门。蒙古蒙古包通常按照哈那的数量分为40、60、80、100、120哈那。120哈纳的蒙古包在草原上很少见,占地6000多平方米,远看像一座城堡。以前几十个这样的大蒙古包聚在一起,非常壮观。
蒙古族游牧民族的传统住宅。在古代,它被称为拱顶,也被称为毡帐和游牧。从匈奴时代就出现了,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周围的侧墙被分割成若干块,每块约1600米高,盖用木条搭建。游牧区多以游泳为主。游泳可分为可分离式和不可分离式两种。前者由牲畜驮运,后者由牛车克等牧民驮运,这些牧民游牧时也住在蒙古包里。
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住所。大多数蒙古人一年到头都在追逐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装进行李,用几头骆驼运到落脚点,帐篷可以重新搭起来。
古代人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牧区。烟雾弥漫的圆形天空。门很小,朝南或东南。它具有制作简单、运输方便、抗风寒、适合放牧的特点。常用于“家”和“宅”的意思。在古代,蒙古包被称为“拱顶”、“毡帐”或“毡屋”。
蒙古包有圆形的,有大有小,大的能容纳600多人;小的可以容纳20人。蒙古包的搭建很简单。一般建在适合水生植物生长的地方。先根据蒙古包的大小画一个圈,然后就可以根据圈的大小开始搭建了。
蒙古包搭好之后,人们装饰它。铺上厚厚的地毯,周围挂上画框和海报。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很舒适很幸福。
蒙古包最大的优点就是拆装方便。便于移动。架设时,“汉娜”号将被打开,形成一个圆形围栏。拆卸时,汉娜折叠回来体积会缩小,还可以当牛,当板子。一个蒙古包只需要40头驼峰骆驼或10两轮牛车运走,20个小时就能盖好。
蒙古包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小,但使用面积大,室内空气流通好,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经常搬到牧场居住和使用的人。
所谓四合一,“四”是指东、西、南、北,“合”是指所有的房屋都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的形状。经过数百年的建设,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都形成了独特的北京风格。
北京正规的四合院,一般按照东西向的胡同,都是朝南的。基本形状是北室(正室)、南室(倒室)和东西室,四面隔开,再用高墙围起来,形成四合一,开一扇门。大门位于房子的东南角。一般房间总数为北室3间,前室5间,东室3间,西室3间,南室4间,包括门洞和吊花门***17。如果每个房间11-12平米,总面积约200平米。院子中间有个院子,很宽敞。庭院里种着花草树木,鱼缸里养着金鱼。它是庭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散步、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做家务的地方。四合院是一个封闭的房子,只有一个街门通向外面。紧闭的大门来自成天地,私密性强,非常适合专属居住。院子里,四面的房子都向院子里开,一家人其乐融融。因为院子宽敞,可以在院子里种树种花,喂鸟喂鱼,堆石头美化环境。居民不仅享受舒适的住房,还分享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世界。
虽然是民居建筑,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建造非常讲究风水。从选址定位到确定每栋建筑的具体规模,都要根据风水理论来进行。
北京四合院闻名于世。在老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园林、寺庙、庙宇和宫殿之外,大量的建筑是无数人的家。
《阳光下的旧闻考》引用了元代的一句诗:“云开合三千尺,雾中有万塔。”这座“百万人家”的房子,现在叫北京四合院。
为什么叫“四合院”?因为这种住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西厢房四间房屋,四面环抱,形成锯齿形,内有中央庭院,所以这种四合院式住宅叫四合院。
四合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文物分析,早在2000年前就出现了四合院式的建筑。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欢四合院,它不仅用于宫殿、寺庙和政府办公室,还广泛用于当地的住宅。但是,只要人们提到四合院,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为什么?
这是北京典型的四合院。在各种四合院中,北京四合院最能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央庭院在平面上基本是方形的,其他地区的一些房子不是。比如山西、陕西的四合院的院落是南北长、东西窄的竖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多是东西长、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子都是独立的,东、西厢房与主楼和倒楼本身并不相连。而且主楼、厢房、倒楼等房屋都在一楼,没有建筑,只有拐角处的游廊连接这些房屋。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四个小盒子围起一个院子。
在南方的很多四合院里,周围的房子多是楼房,在院子的四个角落,房子是连在一起的,东、西、北、南的房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南方人称庭院为“天井”,可见江南的庭院小如“井”,不免让人想起“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成语。
北京四合院是名副其实的四合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开阔。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理念。
比如东北汉族的四合院(东北农村四合院),符合北京四合院的前两个特点,但不具备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
比如东北四合院的单门(在中国,传统多以双门的形式)以及在堂屋后面设置“倒门”作为储物间的做法,都让人觉得是清代山东等地“跑到关东”的移民带来的贫民习气的延续。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人们往往把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
吊脚楼是土家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它建在山上,形似老虎。最好的房子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后来它讲究朝向,要么坐西朝东,要么坐东朝西。吊脚楼,依山而建,分为两层,平地上有木柱。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客厅;下层是猪圈或用来堆放杂物。一般的房子户型是4排扇3室的房子或者6排扇5室的房子,一般的房子是5柱2骑,5柱4骑,大房子是7柱4骑,4合院。4排扇3间房的,中间是厅堂,左右两边叫饶间,用来生活做饭。饶的房间被中柱分成两半,前面是火炕,后面是卧室。吊脚楼上有一个绕楼的弧形走廊,弧形走廊还装有栏杆。过去,吊脚楼通常用茅草或冷杉树皮覆盖,但也用石板覆盖。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是泥瓦覆盖。吊脚楼的修建是土家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是准备木材。土家人称之为“割青山”,一般选择香椿或紫树。香椿和紫树因谐音“春”和“子”而吉祥,寓意春天总是大,子孙兴旺;第二步,加工大梁柱材料,称为“框尺寸”,在梁上画八卦、太极图、莲子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将加工好的梁柱用榫头连接起来,排列成木扇;第四步“建屋强柱”。主人选择黄道作为吉日,并请所有的邻居帮助他。在放梁之前,他要给梁献祭。然后所有人齐心协力竖起一排排木扇。这个时候,鞭炮会爆炸,邻居们会送礼物来祝贺他。竖屋加固后钉椽子,盖瓷砖,装板壁。富裕的家庭不得不在屋顶上装饰屋檐,在走廊下雕刻龙和画凤凰,并装饰阳台栏杆。土家族至今仍在房前屋后种花草和各种果树,但前不栽桑,后不栽桃是不吉利的,因为与“丧”、“逃”谐音。吊脚楼有很多优点。悬挂地面通风干燥,能防毒蛇和野生动物,杂物可放在地板下。碉楼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阔的“行走柱”使吊脚楼别具一格。与“甘兰”相比,这种吊脚楼成功摆脱了原始,文化层次更高,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有多种形式,其类型如下:
单挂,这是最常见的形式,被称为“一端挂”或“键头”。其特征是只悬挂主室一侧的厢房,下部用木柱支撑。双吊式又称“双吊”或“簸箕口”,是单吊式的发展,即主室两端有吊翼。单鹤和双鹤不是不同地区形成的,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单吊和双吊经常在同一个地方。
四合一水式,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将主屋两翼的吊脚上部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四边形。两间厢房的楼下是大门。进了大门后,这个四合院必须爬几级石阶才能进正房。
双室吊机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一般吊脚楼的基础上再加一层。单吊和双吊均可。平吊式,吊脚楼这种形式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有单吊也有双吊。它的主要特点是建在平坝里。根据地形,它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把机翼抬起来,用木柱支撑着。支撑木柱的地面与主屋地面齐平,使厢房高于主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