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地上,日行八千里,观天象,看一个天河从何而来?

“席地而坐,日行八千里,观天象,遥见一天河”这首诗出自毛泽东《七律二首寄瘟神》之一。这两句诗直白的意思就是:坐在地球上,日行八万里,沿着天道看浩瀚银河。背后的寓意是作者对时光如何飞逝的想象,宏大而生动地展现了漫长岁月的流逝。

来源

《七法两歌:送愁神》——毛泽东

原文

第一首歌

青山绿水多,华佗却别无选择,只能做蝼蚁!

成千上万的薜荔人失去了生命,成千上万的家庭唱起了歌。

坐在地上,日行八万里,观天象,观千河。

牛郎想问瘟神的事,他也是一样的悲凉。

第二首歌

春风有千千柳,六亿神州满顺瑶。

红雨随意化浪,青山刻意化桥。

连武陵银锄落,三江铁臂摇。

请问,文君想去哪里?纸船像蜡烛一样燃烧。

翻译

第一首歌

祖国大地上那么多青山绿水白流,连神医华佗都没有根治小血吸虫病的办法。

许多村庄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瘟疫无情蔓延,千家万户破败不堪,只听见鬼在歌唱。

坐在地球上,每天行走八万里,我已经沿着天道看到了浩瀚的银河。

牛郎问起血吸虫,所有的悲欢离合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过去。

第二首歌

春风吹新绿柳,新中国春意盎然,六亿人民意气风发,个个如古之尧舜。

落花随己愿,青山有意将崎岖险阻化为坦途。

人民挥舞着银色的锄头和坚实的臂膀兴修水利,整治山河,大地为之震颤。

请问,瘟神,你要去哪里?人们烧纸钱,点燃明亮的蜡烛,在天空中发光来赶走瘟疫。

关键词注释

第一首歌

瘟神:古人迷信,说人间瘟疫的传播以鬼神为主。

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日本血吸虫:一种白色线状寄生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进入人体皮肤,导致血吸虫病。患者起初患痢疾,后来食欲下降,精神衰弱,全身消瘦,逐渐衰弱,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剧中腹部鼓胀如鼓,俗称腹胀,进入肝硬化晚期后死亡率高。

华佗:指东汉至三国时期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名医,泛指旧社会的医生。

薜荔(b √李√):又名木莲,鬼馒头。是一种长在墙上的野生藤蔓。这里比喻村子里长满了薜荔等杂草,一片荒芜破败的景象。遗留媒介:遗留排泄物是指血吸虫病晚期人群出现的腹泻症状。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将军虽老,犹擅饮食;然与臣同坐,倾之,留三箭。”

坐地:毛泽东于1965+05438年10月25日给周世钊写信:“坐地,日行八万里,蒋竹茹错,有数据。地球的直径约为12500公里。如果你把它乘以圆周率3.1416,你会得到大约40,000公里,或80,000里。这是地球的自转里程。坐火车,轮船,汽车,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叫旅行。坐在地球上,一天旅行八万里不付出代价,问人家这算不算旅行,人家说不算,我没动。这太不像话了!限于习俗,迷信尚未消除。完整的日常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巡天意味着我们的太阳系每天每小时都要经过银河系。银河是一条河,河是无限的。‘一千’只是一大堆词。我们人类只是在一条河里‘巡逻’,就能看到数不清的东西。”

牛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逃避波:追逐时间和水,一去不复返。

第二首歌

舜尧:古代传说中的圣人、贤者。

红雨:五彩缤纷的落花景象。出自李贺《入酒》:“情是少年将黄昏,桃花落红雨。”

武陵:指武陵山脉,一般指南方的山脉。

三河:原指黄河、淮河、洛河,这里指辽阔的北方原野。

纸船点蜡烛:民间习俗,送神鬼时,常点蜡烛,烧纸船。

创作背景

血吸虫病在我国已流行2000多年,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3左右,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到重疫区余江县县城,消灭血吸虫病,治愈千余人。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把消灭血吸虫病写入农业发展纲要第四十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向疫区派出大量医疗队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疫区余江县人民提出“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口号,发挥积极性,抗击鼠疫,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铲除血吸虫病的孳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除了血吸虫病。6月30日,1958,《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刊发通讯《第一面红旗——江西省余江县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纪实》。毛泽东读完之后非常高兴,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他写了这首诗,并在标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写诗时的快乐心情。这首诗最早刊登在《人民日报》第一版《诗刊》1958+00和1958+00期上,毛泽东这首诗的手稿同日刊登在《人民日报》第八版上。出版时,题为《送瘟神二首诗》。收到1963版《毛主席诗词》时,改成了七律二首,送愁神。

作品欣赏

这两首诗是相连的章节。他们通过旧社会血吸虫病长期流行与新社会迅速消灭的鲜明对比,揭露旧社会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歌颂社会主义制度和劳动人民在* * *生产党的领导下改造山河的英雄业绩。

第一首诗是写历史的,描写了解放前旧中国血吸虫病的长期流行,农村的凄凉萧条,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对旧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第一联“青山绿水白,华佗无奈虫”,其中“青山绿水”展现江南美景,“青山绿水”寓意人丁稀少,揭示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像华佗这种要救死扶伤的名医,对血吸虫病却无能为力,可见人们患血吸虫病由来已久。这表现了疫区劳动人民的无限辛酸,也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感。“千棵薜荔人欲死,万户唱鬼”这句话,生动地勾勒出了江南广大农村患血吸虫病的悲惨图景:杂草丛生,污秽遍地,人们奄奄一息,四处逃窜,一片萧条。人们能听到的,似乎只有鬼魂的哀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望千河”这句话,是作者对时光如何飞逝的想象,宏大而生动地展现了漫长岁月的流逝。尾联中“牛郎欲问瘟神,同悲同喜”这句话是在颈联之后诞生的。作者的思绪是“天上看千河”,天河边想牛郎。牛郎可以说是天上诸神中劳动人民的代表,自然特别关心百姓疾苦。所以当牛郎问及人类瘟疫的肆虐时,毛泽东回答说,过去血吸虫病给人们带来的悲伤和痛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第一首诗的结尾,也是第二首诗的起点。

第二首诗讲的是现实,描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中国的劳动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征服了瘟疫和自然,使祖国繁荣昌盛。

第一副对联《春风柳暗花明,六亿中国异彩纷呈》,描绘了一幅新时代、新中国的画卷,用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当前春光明媚的画卷,表达了对中国六亿人民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热烈赞美和高度赞扬。颛顼的“红雨随心化浪,青山有意化桥”紧扣第一联“春风”这句话的境界,进一步发展了新中国的盛世风光。《红雨》和《青山》突出了美丽明亮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其中“红雨”一句是唐代诗人李贺《入酒》中的一首诗,但与李贺的诗有所不同。在李贺的诗中,“红雨”引发了诗人春末的忧伤;然而,在毛泽东的作品中,“红雨”却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花雨自由落下,变成红色的波浪。“青山”不再是“绿水青山白驹过隙”,而是比旧时代更明亮、更新、更有活力。它不再是交通的障碍,而是被人民所征服,成为沟通与天然护城河的桥梁。这两首诗不仅是写景的,也是抒情的。“自由”和“有意”这两个字,在景物中包含了感情,自然地将景物的美与作者内心的喜悦融为一体。“天接五岭银锄落,地撼三江”的项链对联,紧扣“六亿”这一句,递进开拓诗意境界,描绘了人民劈山治水、改造河山的壮阔劳动场景,体现了“六亿中国滑如瑶”的具体内涵。对联“问文君欲往何处去,纸船照天将焚”是两首诗的总结,指出了送瘟神的主题。驱赶瘟疫、不幸、瘟疫、邪灵,原本是民间习俗。作者用这两首诗来表达中国人民消灭血吸虫、送走瘟疫的决心。一旦纸船点燃了蜡烛,瘟神无处可藏,他必须逃跑。称瘟神为国君,使用敬称,充满了嘲讽之意,包含了对瘟神的嘲讽之意,给人以战胜瘟神的幽默感,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英勇乐观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是独立的,又是有机联系的。第一个讲的是旧社会的悲凉,第二个讲的是新时代的欢乐,两者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各有精彩,互为补充。

中国现代诗人龚牧对毛泽东诗词的赏析:想象在这里占据中心地位。余江县县城消灭血吸虫的事实反映了诗人的心灵,诗人对它的判断激起了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唤起了一系列想象,而这种想象的意象又强化了这种情感。这是幻想协会。而这种想象,经过切割、打磨,用一定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诗。?

中国现代编辑周《诗赏析》:这首寄语瘟神的诗,与《杨柳》、《完成顺爻》、《天地会》、《地震》联系在一起,既以消灭血吸虫病为目的,又概括了血吸虫病之类丑恶有害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旧社会是非常有害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提高了觉悟,团结起来,发挥了智慧,凡是丑恶的、有害的事情,都做了。这就是《送瘟疫》两首诗中的深意。?

中国当代诗人鲁·对《全诗》的评价:这两首诗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高度融合的文学创作理论。同时,这两首诗既是作者所倡导的民歌与经典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也是这种结合的经典。从传统的格律来看,它的音韵和对偶属于正体。在内容上,把人类用华佗治病的历史故事、牛郎神话传说、后人对尧舜的赞美、自然科学(天文学)中的地球自转、银河系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与消灭血吸虫的现实和人民改造山河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形象生动、贴切、通俗易懂,特别是诗中流露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人民的* *。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本名润之,笔名子仁。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生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始人。他是《毛泽东诗集》和《毛泽东文集》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