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春节习俗
林州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过年不是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一年的开始和结束。一进腊月,就有“年味”了。腊月初八的早餐,人们要吃“腊八粥”。粥是用小米和柿子熬制而成,味道香甜,俗称“柿子疙瘩汤”。所有农妇都要在太阳升起前做好粥,在南墙上放一堆米,说:“早点做腊八粥,在南墙上放一堆米,小鹪鹩就不推我家了。”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始于宋代。原意是人们用一年的收成祭祀祖先、神灵,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发,逐渐演变成吃“腊八粥”,祝谷亮来年丰收。目前,林州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来年会有好收成”的说法。
二十三、送老灶主上天。为了让灶王爷替百姓向玉帝求情,人们在灶王爷牌位两侧的对子上写着:“天道好言,下凡吉祥”。为了防止灶王爷报假信息,芝麻糖被当作水果祭品,粘在灶王爷的嘴上。
打扫房子二十四。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是天帝的统帅,负责视察家人的功过。凡是这样做的人,都要在墙上做记号,并在年底的腊月二十三向天界报到。卢颐武接到天帝的命令后,会根据墙上的记号,用天兵惩罚回民。为了消除隐患,人们在送灶神的第二天就立即开始打扫屋子,形成了“二十四扫屋”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那一天,人们把泡好的大豆磨碎,通过篮子搓去残渣,煮熟成块,捞出放入筛子,形成积压。之后,豆腐被切成小块,保存在盐水中,供春节期间食用。
26块切肉。那一天,市场上有许多肉架子,村民们用大锅宰杀猪和羊。割肉的,量财的,富户预备,直到正月十五;穷人准备到正月初五。
二十七蒸着吃。是穷人家和富人家都要做的事,也是过年的特色之一。每家要根据人口大小和客人数量,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个大贴纸。在1949之前,林州大部分人请人写对联,也有农民用家里的花来表达心意。此外,周六他们还得坚守在门口。门神多为秦琼、景德、大高关公、五子邓柯等。,而且大部分都是钢印的。贴副讲究“穷签(横缝)富副”,即过梁纸要小,副纸要肥。1980以后农村都贴双对联,就是除了门框上的一副,在门垛上再贴一副巨型对联。还有一桶写在菱形纸上的药方,上面写着“福”字,还有一个“出门见福”,或者“欢迎收福”,或者“欢度春节”之类的,贴在门上或者墙上。“院中春色”贴在院中树上,“白虎喜气”贴在石磨上,“龙喜气”贴在石磨上,“日行千里”贴在车上,“六畜兴旺”贴在仓房上,“米麦满仓”贴在桌子上,“衣服满箱”贴在衣柜上,“健康平安”贴在床头上。与此同时,各种神牌也以新的方式书写,除了厨房是用绿纸写的(意在避免火灾),其余都是用红纸写的。里里外外,都是红灯,都是好运。
二十九撒蜡就走。那天晚上,几十个人在邻村的带领下,提着灯笼,敲着鼓,拍着钹,举着香轴。他们到各村的寺庙里点蜡烛,烧香箔,为的是敬神驱邪,送福音。村子里的人们聚集在圣地,等待福音传道者队伍的到来。一村送,一村收,田野灯火通明。1950之后,这个习俗就消失了,改为29打酒。
30捏仁出锅。捏仁捏扁菜,出锅就炒菜。这两项工作是腊月三十最紧张最艰巨的工作。那一天,从早上开始,家里所有的女人开始一起干活,做馅,和面。馅料和面后,他们围在炕上揉面。婆婆和嫂子一边捏,一边逗,很开心。打包的扁食应该够30个晚上和初一第一天吃。我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成小碟子,每盘两个。主妇会在家烧香点纸,为先人祈福:“有话要说,先吃了再说,这样才能保佑家庭,人丁兴旺。”另外,家里的男人用托盘抬着去坟头祭祖,每个坟前放一个小盘子,点一门大炮磕头。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就开始炒。该上油的都要炸。酥肉、丸子、刀头肉(排骨用)和菜类食物都要在锅里炒,但你要从第一口锅里取一点,盛在炉子里,让灶王爷在五月初一回来吃。当然,如果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在29号。
硬币是平的。这是临县流行的一种民俗。三十包扁食里,几个硬币包在扁食里,谁第一天吃早饭就吃扁食,谁就在这一年里有福了,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是孩子们,他们破例多吃些清淡的食物来逗全家人笑。
送一盏灯。30日晚上,县城南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把纸灯笼连在柱子上,送到坟头通宵点灯,让先人和别人一起过年。这盏灯是初一早上拿回来的。
门栓。年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的门槛上放一根桃木棍,如果没有桃木就用其他的棍子,防止“野鬼”进屋。
忍了一年。又称“守岁”。据民间传说,三十夜,只要你有毅力,一定会等到神的女儿打开更坏的大门保佑人间。如果你早睡,就不会有快乐。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聊个没完,借此机会享受天伦之乐。家庭主妇也要设香案祭祀,通宵捧烛,焚香五次。晚上禁止大声喧哗,以免惊扰神灵;禁止拆柜,以免卷款潜逃;禁止照镜子拿木梳,以免看见“鬼”;禁止见刀剪,以免破屋;禁止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止倒便池,以免亵渎神灵。30晚你要把剩菜扔了,那叫明年的晚饭。大年初一早起要把剩饭剩菜扔掉,不止是个好兆头。1980之后,农历新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家庭围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凌晨时分,各家的年轻人右手持枪,左手打火,右脚踏出门外,左脚踏进门内,睁着眼睛看着电视屏幕,站成一个抢着点头鸣枪的姿势。电视画面一到,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齐鸣,火光、礼花、二环等各种彩色大炮把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第一天磕头。天亮前人们停止吃扁食后,晚辈先给家里的长辈磕头,然后去其他家庭(一般是自己家)磕头拜年。除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里其他人都去了邻居家,就连三里五村也给亲戚和新朋友拜年。如果晚辈是小孩或者新婚媳妇,长辈要给一些压岁钱。
拜访亲戚。探亲顺序是:侄子去奶奶家,女儿随丈夫去娘家,然后去姑姑、姑母、姐姐家。除了特殊情况,我们都应该回去祭拜。民间有“初一初二美,初三初四好祭拜节”的说法。
解开五个结。农历正月初五是农历五月初五,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第五、第十四和第二十三天是不吉利的日子。正月初五是新年后的第一个不吉利的日子,非常忌讳“走亲访友”,积压的都是为了过节改善家里的生活。印石那天,主妇还从炉子里拿出一点灰,送到街口,俗称“送穷灰”。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期间,所有孩子都不会被打骂。他们会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即使他们有错误,也不会被打骂。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如果你打骂孩子,你会受到所有人的谴责。所以孩子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