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节日有哪些传统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喝完腊八粥,数数岁月。腊八(腊月初八)过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过年。各家各户选择吉日进行大扫除,俗称“扫房”,以示辞旧迎新。做新衣服,买年货,必须添置新碗筷,意味着人口增加;汤菜必有鸡有鱼,寓意“年年好运”、“年年有余”;必须蒸年糕,做豆腐,才能通过“高年”“万事如意”的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家家蒸糕点。西域做团圆饼,意为“阖家团圆”;东部地区制作的“组合菜”有红白绿三种颜色,味道鲜美,象征着好运和家庭和睦。
除夕夜,家家户户贴对联(哀悼时只贴紫对联),过门垫,贴窗户,贴窗花,贴灯笼。春联用柿子黄喷金纸,俗称子纸。对联表达春天,注重家庭地位。把一个水箱装满水,储备足够用三天的柴火。下午,堂内悬挂家堂轴或“财神”,并设香案供奉。一切就绪后,男子穿戴整齐,去墓地扫墓,请祖先回家过年,酒后放鞭炮庆祝。晚上,我拿着灯笼和香烛去街上接“财神”。接到财神后,在正门和二门都布置了守门人,在门旁插上桃枝,都是表示防止邪灵进入屋内。院子里撒谷草准备财神,祖上喂马。晚上蜡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彻夜不眠,称为“守岁”。旧社会穷人外出避债,俗称“藏历年”。穷人过新年,所以春节也被称为“年关”。解放初期,还是沿袭旧俗。除夕夜,家人聚在一起,尽情欢乐。午夜时分,长辈带领子女“送纸马”,拜天地,祭祖,祝福老少平安。在西域,女主人还会祭拜灶王爷的雕像。“纸马”发出后,全家老少围坐在炕上,喝团圆酒(有的半夜),吃年夜饭,多吃素水饺。放花生,红枣,栗子,铜钱等。成饺子。谁吃了这种饺子,就意味着谁有福了,来年发财,有钱,能长寿,早生贵子,幸福甜蜜。煮饺子不拉风箱,保持安静。要说吉利的话,饺子煮的时候会说“挣钱”而不是“断”;蛋糕裂了不要说“裂”,要说“笑”。严禁说不吉利的话。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磕头压岁钱,称为“压岁钱”。习惯上是尽早拜年,天亮前结束。在今年的第一天,互相问候和祝福被用来代替磕头。
正月初一,有婆婆做饭,媳妇吃饭的习俗,媳妇不用做饭。每顿饭都要把豆腐、年糕、饼留在锅里,这叫“压锅”。晚上,在卫城、坊子、寒亭,有收拾家眷堂,去祖坟的习俗。其他人留到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一天晚上早点来,家家酒吧门,早早睡觉。第二天,燃放鞭炮,这意味着“开放市场”。男女不再被禁止工作,开始带礼物走亲戚。以前正月礼薄如纸,现在越来越厚了。就拿“初二奶奶,初三姑姑,初四姑姑,初五姑姑”的旧俗来说,还有“初三奶奶,初四姑姑,初五姑姑”的习俗。目前大多是“初二初三,先丈母娘,初四初五看大妈”,探亲之风渐浓。同时,各种民间杂技、高跷、旱船、龙灯、狮子头、戏曲等。开始发生,节日的气氛在月底结束。
第五天叫“五马日”,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只鸡,两只狗,三只蚕,四只麦,五匹马。“五马”吃“撑”,这是伟成以前商界的一件大事。今天早上10左右,我们喝酒,点蜡烛,烧香,敬茶,敬酒。店主恭敬地捧着纸做的金元宝和吉祥的手表以及三支香,带领店团在院子里或门前焚烧,祝他们吉祥富贵。然后他们鱼贯回房,撤回供品,请他们升财神像,领着他们喝祝福酒,吃祝福。被叫去参加的店家表示留下来,不要求“支持”的就是被辞退的暗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各行各业放假三天庆祝。并开展拥军拥政爱民活动,其他慰问活动比节日前后都多。民众的拜神等迷信活动得到了敷衍,逐渐消除。但是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正月十五。元宵在城镇和平原的居民中很受欢迎,象征着家庭团聚;在农村,人们喝酒,吃饺子,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元宵节,也叫灯节,包括正月十四到十六,每个市场都有许多灯笼,举行龙灯节,跳七彩龙,踩高跷,跑驴,玩汽车灯。尤其是在潍城、高密镇,元宵节更是红火。沿街灯火辉煌,火红的树和银色的花,五颜六色,争相观看,称为元宵节。
城乡有挂灯的习俗。在城镇里,正月十四之前,纱灯就该上市了。有麒麟、狮子、鹿、猫、金鱼灯笼,也有孩子们喜爱的荷花灯笼、扇子灯笼、桃花灯笼、蒺藜灯笼等。亲戚朋友争相购买,送给孩子。街道两旁挂着骨牌灯,墙上挂着旋转灯(也叫灯笼),有《西厢记》、《白蛇传》、《翠屏山》等故事。富人家门口挂宫灯,院子里挂纱灯,影壁上挂壁灯。一般城市居民家里都会挂纸灯笼。晚上,孩子们举着灯笼,拍四张照片,据说“给老猫拍照不伤眼”。在农村,到了晚上,家家点灯,提四灯,表示没有昆虫滋生;三夜无风,寓意“关灯”,象征丰收。还有一句话叫“大灯是芝麻灯是小米灯是小米。”白天,我们在现场搭起舞台,唱戏,表演杂技,处处呈现出节日的气氛。
正月十六,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男女老少其乐融融,俗称“玩天”,玩到深夜。东部城乡的姑娘有“绑水大妈”的习俗。那天晚上,姑娘们坐在门槛上,劈开一段稻草,嵌上12黄豆,表示12个月。他们用红线把它们绑起来,放进水箱里。第二天早上,他们赶去看旱涝的预兆,豆子涨了控制洪水,豆子没涨控制干旱。西方晚上有在河边放河灯的习俗,大女儿在河边用河水煮“巧饭”。以上习俗已逐渐消亡。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文艺队在街上表演。晚上放灯笼,放烟花,锣鼓鞭炮声如白昼,好不热闹。以卫城为繁华,止于午夜。在农村,集资购买或制作烟花,在街上燃放,大声祝福。元宵节的习俗今天比过去好,而且一年比一年好。
农历二月初二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通常被称为龙抬头日,或“青龙节”或“春龙节”。一种是指所有的昆虫都复活了,适合耕种;一龙主宰雨,雨多了,一年就丰沛了。于是我起了个大早,家家户户在院内、街口、院子里用草木灰围成一个大圈,俗称“玩囤”。圈里画“十”字,放上粮食,圈外面画一个梯子,叫做“喂粮”,意思是祈求五谷丰登。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今天是“土地神的生日”。在过去,人们去土地庙供奉供品,烧香烧纸,庆祝土地神的生日,祈求风调雨顺。
城乡家家户户都吃黄豆、黑豆、红薯、年糕炒豆,称为“蝎豆”,意思是炒死蝎子毒虫,杀死害虫。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
清明节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在过去,人们吃更多的冷餐。也是“150”(从去年冬季至日算起的105天),是加坟土祭奠先人的日子,称为“春节”,悼念先人。解放后,象征性的“春节”活动依然存在,尽管城乡已没有加坟土这一说。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奠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节日期间,传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一些人荡秋千,一些人去郊游和放风筝。在老城区,有批评家,有鼓手,有唱荷花的,有拳击手,有杂耍的,有猴子,有西方人,有卖糖水和糯米的,好不热闹。
节日早上吃蛋卷,吃稀饭。家家户户折柳枝松枝,或插在大门口,或穿柳枝松枝踏青。郊游俗称“郊游”。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去远足,祈祷一年没有脚病。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荡秋千的习俗很普遍。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娱乐活动之一。秋千有两种,一种是来回摆动的秋千;一种是伞状的“秋千”。尤其是挥杆更好。荡秋千的多为年轻女子,身着红绿,各显身手,如“童子拜观音”、“鸭子飘”、“凤凰展翅”、“二郎担山”、“猴子坐堂”,彩带飞舞,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这个习俗一年比一年好。
放风筝是中国居民在清明节的传统活动习俗。潍坊风筝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被誉为风筝之乡。节日期间,放风筝从城镇到乡村都很流行,而且越来越受欢迎。风筝的种类很多,尤其是潍城和寒亭。1,0984年4月潍坊举办首届国际风筝会后,潍城被誉为“风筝城”。1988也被命名为“风筝之都”。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节日早餐吃玉米,俗称“粽子”。相传,一是为了纪念屈原;有句话叫“吃端午汤圆,一夏不生病”。城乡至今仍有吃粽子的习俗。
那一天,艾叶被插在各家的门前,或放在炕席下,或塞在耳朵里,寓意辟邪驱虫。儿童手脚系五色线,胸前挂长寿锁。女性佩戴雄黄和艾叶制成的“香囊”;或者给至亲好友的孩子做礼物,以示别出心裁。这个民间山区现在还存在。成年人喝雄黄酒,意味着消除瘟疫,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