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的风俗有哪些?

由于成陆时期、建筑权属、人口来源不同,张家港各地形成了“江南”、“江北”、“老沙”、“长银沙”等不同的风俗习惯。“老沙”和“常阴沙”也统称为“沙顶”。长江古堤盐铁塘、东横河至三甲里,是“江南”与“沙上”的分界线。“上沙”以中南河为界,西南为“老沙”,东北为“新沙”。“江南”是古代的太湖平原,这里的居民大多群居,人民淳朴豪爽,喜武义;“沙上”属于长三角平原,登陆较晚。居民多来自如皋、南通、靖江、海门、启东等地,人民和睦,实力雄厚,自重自爱。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统一大家庭沙州郡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文化、情感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语言、习俗也逐渐相互渗透。尤其是淳朴、淳朴、进取的民风,成为今天张家港农村风俗的鲜明特色。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原名春节,民国初年命名为春节。春节凌晨,千家万户燃放鞭炮,俗称“开鞭炮”,晚上燃放“关鞭炮”。近年来,为了安全和安宁,在市区和城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农舍仍然是老式的。早上一家人吃汤圆,象征团圆;中午吃面条或馄饨,意味着长寿和繁荣。在那一天,男人和女人,老的和年轻的,穿着新衣服,见面并互相祝贺新年。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集体拜年,组织拥军优属、春节茶话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不扫地、不抽水、不剪子等旧习俗依然存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古时候上元天神保佑百姓的日子,所以叫上元节。那天晚上,每个家庭都会吃元宵(饺子),过元宵节(鞭炮和烟花)。在旧社会,许多农村的农民在田里和角落里烧柴,这被称为“煨田”。或者用枯竹扎草,在田里、河里点燃烧干草,南方叫“放柴火”,北方叫“烧毛毛虫”。夜色茫茫,野火熄灭,别有情趣。这种习俗已经消失了。在元宵节,嫁出去的“沙上”女儿要准备菜肴,包饺子,并邀请她的母亲过来过节。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

旧社会清明节,清明节,全家人带着粮食、酒、纸钱、香烛、糕点到祖先墓地祭奠、添土,称为“上坟”。还有郊游看春光。解放后,政府机关、学校和人民团体在当天或几天前为烈士墓组织悼念,敬献花圈,寄托哀思。祭祖扫墓的习俗至今依然存在。

长夏庆夏,人们有尝鲜的习俗。大多数农民吃新鲜的产品,如绿色蚕豆和绿色豌豆。那一天,孩子们吃煮鸭蛋,据说可以防止“夏天”。在过去,这仍然是人们每年夏天称一次体重的日子。农村的男女老少依次坐在簸箕里,用木杆称体重,看看自己一年来长胖了多少。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旧社会,许多农民把菖蒲、艾草挂在门前,用苍术、艾叶熏制或挂在门前,用雄黄沾酒或饮,或洒在屋角,或在孩子额头上写“王”字,以解各种毒。还有用丝袋包装的香料,挂在孩子的胸前和腰上,驱虫避毒。城乡居民都要吃各种用新的芦苇叶和竹壳包裹的粽子,据说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乔奇节是农历七月初七,这是神话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白天,许多人用面粉和糖制作“适当的水果”作为时令食品。少女们将麦秆折成粽子、花篮、风车等小巧精致的物件,系上红绿丝线,互赠欣赏;用红色凤仙花捣碎,涂上指甲。晚上,一个女孩和一个年轻女子在月亮上放一根针,意思是“乞求聪明”。

中秋节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之为“中秋节”。在旧社会,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祖先,这一天被称为“七月半”,所以也被称为“鬼节”。

中秋节被命名为“中秋节”,因为它落在三秋农历八月十五日。节前,亲朋好友互送月饼和礼物,女婿要给公公婆婆送礼。那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鲜藕、红菱和糖炒芋头。夜晚,万籁俱寂,明月当空,人们坐在花园里赏月。

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被称为“重阳节”,因为九是阳的数字。人们会在这一天吃“重阳饼”,以示登高避祸之意。如今,人民政府将这一天定为“老年”节,以动员全社会关爱老年人,形成尊老敬老的氛围。

冬天的至日经常多云多沙,被称为“大冬日”。在古代,有一种说法是冬天的至日像一年一样大。在这一天,大多数农民祭祖或迁坟。但是避免结婚。

腊八节在腊月初八称为“腊八”,相传是释迦牟尼佛的开悟日。民间习俗用白糯米或新粳米配花生、芋头、豆类煮粥,称为“腊八粥”。富人家还加百合、瓜子、核桃、枣、栗子、莲子心。有甜有咸。吃“腊八粥”意味着避邪,保护健康。

除夕,即腊月的最后一天,被称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扫门,准备过年。有些人甚至贴出对联和年画来辞旧迎新。“沙子”也需要蒸糕来做馒头。当晚,一家人聚在一起,祭祖,吃“年夜饭”。晚上放鞭炮,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欢声笑语。

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是龙年,有些地方为了壮壮胆投入春耕,乐于吃“撑饼”;2月12日是百花的生日,所以你应该修剪树枝,并在上面贴上红纸,以显示你对花草树木的爱。12月24日是灶神的生日。你要包饺子,做焦糖饼祭祀灶神,这叫“送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