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唐文化一无所知,希望有识之士进来解答。
唐代法律对服饰的形制、材质、色彩等方面的规定仍有差异。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初步确定了服装制度,规定了祭祀服、御服(又称礼仪服)、公服(又称省服)、常服(又称燕服)四种服装制度。其中官服规定红黄色是皇帝专用的,从此黄袍成为皇帝的象征。后来,唐太宗、高宗、德宗、文宗等。还下令明确规定文武官员与普通百姓的服装区别。一般来说,贵族官僚和富家子弟的服饰都是用锦缎制成的,而普通人只能穿粗布,而且对服装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唐代男装的时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初唐到盛唐,流行穿长裤、打褶,穿圆领、窄袖长袍,配右裙、腰带,足靴或软皮靴。中晚唐时期,上流社会的男装又回到了秦汉时期的宽袍长袖,长裙高鞋,但裤装和褶裥仍在下层社会流行。
唐代妇女的服装华丽,从前到后变化多端,但基本款式有几种:裙、围裙、短衫、短衫。初唐女子的礼服,多为上窄袖下长裙,下满蝴蝶结鞋或高跟鞋,即“小头鞋窄衣”的款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与中外关系的密切,特别是妇女思想的解放,唐代妇女服饰的造型趋于暴露和开放。唐代女子发型非常多样,美在梳高髻。发式有云髻、螺旋髻、倒髻、半转髻、三角髻、双环王献髻、维吾尔髻、乌曼髻等。面部化妆也很复杂,化妆顺序大致如下:涂铅粉、涂胭脂、涂鸦黄、画黑眉、点口脂、描脸、贴花钹等。其中有鸳鸯、小山、五岳、三峰、挂珠、月梭等十几种眉式。
唐代的饮食比上一代更加丰富多样,以小麦、小米、大米为主食,中间还有多种杂粮。面食是最重要的食物,高低贵贱都吃,糕点种类最多,有汤糕、胡糕、蒸糕、煎饼、饭当糕、派、五色糕等。蒸头也做过,叫钉座、绞头或馒头,多为祭祀而设。主食还包括烧饼、冷食、馄饨。副食主要有葱、韭菜、蒜、姜、菠菜、竹笋、杏、梨、枣、瓜、葡萄等果蔬。肉类也很常见,尤其是富裕家庭,以牛、羊、猪、鸡为主,动物的水和内脏也被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蛤蜊、鳜鱼、虾和螃蟹等鱼产品也进入了人们的饮食。调味调味品包括盐、醋、酱、胡椒和蔗糖。
酒已成为唐人生活中的必需品,饮酒十分盛行。全国各地的名酒很多,比如西施强、郎冠青、阿婆青、新丰、邱家、户县等等。城乡旅馆、旗亭众多,酿酒、卖酒生意兴隆。在首都长安,还有一家胡姬开的酒店,专营胡酒,成为文人墨客旅游饮酒的场所。
茶在唐朝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从开元初年开始,饮茶之风席卷全国,全国各地都有很多茶店,卖炒茶,茶道盛行。陆羽的《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道的书。茶叶成为进贡、赏赐、馈赠的佳品。品茶、斗茶成了文人雅士。“田野之间,爱好特别敏锐”[2],劳动人民也离不开茶。
唐代饮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胡食盛行,尤其是开元以后,“贵族试作一餐胡食”[3]成为一种风尚。前面提到的胡饼是一种胡食品,是唐代民族融合的结果。
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唐代的生活状况也大不相同。皇帝居住的宫殿是最豪华的。唐初,长安的太极宫是皇帝议事居住的地方。共有五个大殿:太极殿、梁毅殿、甘露殿、颜佳殿和程响殿。贞观八年(634)起,唐太宗以其父李之名,在东瀛太极宫新建宫殿。它最初被命名为永安宫,后来改名为大明宫。隆硕二年(662),高宗皇帝李治患风痹,使太极宫“潮湿”,对大明宫进行了大整修,并将政治中心移至此。大明宫南呈长方形,北呈梯形,以丹凤门、汉元殿、郑玄殿、陈子殿、蓬莱殿、韩良殿、玄武殿为中轴线,左右各有几个附属大殿,气势宏伟。玄宗即位后,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兴庆宫,将宫殿与园林有机结合。主要宫殿和亭台有兴庆殿、大同殿、花萼香灰楼、精进楼、沉香阁等。至此,唐朝皇帝在首都建了三个宫区,称为“三大”。武则天迁都洛阳后,还修建了三阳宫、邢台宫、唐明和世外桃源。此外,唐朝还修建了九成宫、玉华宫、翠微宫等众多分馆。
到了唐代,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私宅的形式和规模都有限制:即王公的住宅不使用重木和沉箱;三品,九在五堂,五在三门;五品,五堂七,三门二;六品,七品,三馆五,庶人四,一门两。但皇室宗亲和高官大臣造屋多,争奇斗艳。安史之乱后,“木妖”一度盛行,将军耗资20多万修建了一座中堂。相比之下,老百姓买不起砖瓦,大多住在茅屋里。时有火灾,经常遭受屋漏偏逢连夜雨。
唐代交通十分发达,以都城长安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由大运河和南方水乡组成的水路交通网四通八达。同时,驿站制度健全,有陆上驿站、水上驿站、车马驿站、水上驿站和船只驿站,为公私出行和商务往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唐代养马业经历了一个由衰落到繁荣的过程。开元盛世时,不仅政府拥有许多官马,私人马匹数量也相当可观,马车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骑行的尊重是非常明显的。皇帝有骑用五轮(玉轮、金轮、象轮、皮轮、木轮),根耕轮、安全轮、四望轮,还有南导车、记忆中的鼓轮、礼仪用的白鹭。后妃有重斋、累斋、翟澈、、等。皇太子和王公大臣也有自己的车。民间马车主要用于运送物资。
除了马车,牛车和驴车也广泛使用。肩和檐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肩关节也叫肩关节、软关节、软关节,屋檐也叫竹节、笼,要用肩扛。
婚丧习俗
鉴于隋末战乱后户口稀缺,经济萧条,唐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制定了早婚早育的婚姻政策。贞观初年,唐太宗及时颁布圣旨,鼓励庶人结婚,规定男女双方年满20岁,15岁结婚。在开元,规定结婚界限是男15岁,女13岁。
唐代婚礼有许多必须遵守的仪式,一般包括受礼、问名、受礼、受礼、邀约会、迎亲,称为“六礼”。纳才是男方委托人送彩礼到妻子家,表示愿意娶她。问姓名是男女之间正式的年龄交换,包括出生年月日、他的三代和主祭的姓名、头衔和居住地,俗称小丁。纳吉是男人用来给女人订婚礼物的一种服装,主要是送给女人自己的。征,就是男方把结婚时定下的钱、币给女方家,也叫“收钱、给钱、雇大”。请柬日期是男方把拟结婚日期写在帖子上,给女方家准备礼物。如果接受了礼物,就意味着他同意婚期。如果没有,他必须选择另一个吉日。接吻是新郎主导的鼓乐、礼仪仪式、丰富多彩的游戏等。,迎娶新娘归来。婚姻一般以铺张浪费为特征。
唐代的婚姻大多还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男女双方都不是百依百顺,任人摆布,而是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受六朝遗风的影响,注重门第仍然是唐代婚姻的重要观念。同时,在开放的社会里,贞操观念比较轻,离婚再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女人甚至有三四段婚姻,比如私交很好的未婚女孩,也有很多人娶了女人,找到了新的恋人。
重葬之风盛行于唐代,而且愈演愈烈,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唐代丧葬制度仍沿袭古礼,分为断衰、崔子、立大功、立小功、思麻木五种,称为五服。截腐是五件衣服中最重的,衣服是用最厚的亚麻布做的,边缘没有修剪,这样就露出了破的部分。所有的儿子和未婚女子都是父亲,妻子是丈夫,曾孙是祖父。他们被要求服役三年。崔子的衣服是粗布做的,边缘整齐。所有的曾祖父母和曾祖父母去世后都在崔子服役了五到三个月。由熟亚麻制成。堂兄弟姐妹,未婚的堂兄弟姐妹,已婚的姑姑和姐妹,以及身为叔叔、父母、兄弟等的已婚妇女。,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九月效力。小工服也是用熟亚麻做的,比大工服小。所有曾祖父母、叔叔、舅舅、舅舅等。属于同一部落的人服役五个月。西玛是五件衣服中最轻的一件,是用细麻布做的。本宗族的曾祖父、曾叔祖、曾叔族的父母、兄弟族人等。会服用三个月。服丧期间,不准放弃享乐,必须辞去一切公务和私事,天天哀恸哭泣。但如果公务紧急,也可以提前终止丧期,去官上见事,这叫“挽回”、“抢感情”。
唐代的丧礼往往不只是丧,而是死后葬,待葬一段时间,主要是等亲人丧,朋友丧。掩埋的时间长短从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不等。治丧时必须穿白衬衫,亲戚依亲取五服,祭祀时多烧纸钱。在埋葬之前,还需要占卜埋葬地点的吉凶,考察埋葬地点的风向和水流情况,这就是所谓的选择吉祥之地。相关的葬书有120多种。当时在吐蕃、回鹘、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地区,也有殉葬、火葬、天葬的习俗。
娱乐和体育娱乐
唐代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民族融合和中外关系的发展,促成了唐人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乐舞方面,唐朝的戏剧有了很大的进步。最著名的三部音乐剧是《大面》、《头头》和《挑娘》。它们主要以故事为基础,由演员扮演角色,用唱歌、对话和面部表情来表演。脍炙人口的剧目有《勇士兰陵》、《神的白马》、《凤凰归云》、《索摩查》等。其他的歌剧包括参军和木偶戏。参军剧是一部歌舞结合的剧。它由两个演员表演,一个是参军的,另一个是鹳。表演的时候,一个是机智,一个是傻逼,幽默,充满乐趣。木偶戏也叫魁磊子,即木偶戏。这种戏剧经常在城乡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唐代杂技杂技是数百种杂技的总称,根据形式和技法的不同,可分为动物模仿、动物训练、绳术、杆术、劲术、丸剑术、倒立术、幻术等。类兽技能主要是扮演动物来跳舞,比如舞龙舞狮。动物训练技能主要是训练动物跳舞,如跳舞的马、大象、猴子等。唐玄宗年间,每逢中秋,他们都在勤政府楼下跳舞。走绳是走绳的技巧。表演者在空中拉动的直绳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撑竿跳技巧分为顶竿和爬竿两种,是传统项目,重在表现力量、平衡和空中技巧。表演技巧的特点是表现出很大的力量,比如抬三脚架,举重。丸子剑法主要以表演丸子和跳剑为主。技能高的可以手收四剑,脚收五丸。倒立技术是阿九柔术和硬气功的表演。幻术有吞刀,喷火,燕奴等。
球类运动。有击掌、蹴鞠、踩球,其中击掌最受欢迎。Jutting又称击球、打球,是一种骑在马上用棍子击球的运动。朱伯最早是从吐蕃传入的[4]。它在一个宽阔平坦的场地上比赛。参与者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球场上有球门。一个玩家骑马持棍,* * *争球,以入门为起点,以此决定输赢[5]。唐朝的宫廷、京都和其他主要城市都建有马球场。君主、官员和学者都为之疯狂,许多妇女也加入其中。马球运动高潮迭起,持续时间很长。蹴鞠又称踩弓,是一项古老的足球运动,在唐代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除了两队比赛输赢的比赛形式,还有单人表演赛和双人踢球赛,也深受各界喜爱。
象棋活动。有围棋、象棋、下棋,在当时一直被称为“棋局”,其中围棋最为兴盛。唐初围棋盘数为17 289枚,中唐以后发展为19 361枚,大大增加了围棋的变化空间,与现代围棋完全一致[6]。象棋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唐代还在演变,没有围棋普及,但围棋和象棋都是以竞技智力为主。汉魏时期开始流行下棋,主要靠技巧取胜,有一定的游戏规则,类似于现代的娱乐棋牌和台球游戏。
唐代其他流行的体育活动包括拔河、角斗、荡秋千、射箭和划船。在唐代,拔河被称为“拔河戏”,规模非常大。比赛的时候,噪音和民谣很多,声音远近震动。角抵又称摔跤、相扑,也就是今天的摔跤。玄宗设宴时,设一角观看,热闹非凡。秋千,又名彩绳、彩绳,特别受妇孺喜爱。杜甫的诗《万里荡同风俗》反映了荡的盛行。
节日习俗
唐代节日众多,活动丰富,气氛热烈,丰富多彩地点缀着唐人的社会生活。
除夕和大年初一。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也称为元日、正日和郑源。一个是岁末,一个是年初,这是唐人很看重的。在唐代,除夕和大年初一的早晨齐头并进,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从除夕到大年初一的黎明,人们都是欢天喜地,彻夜不眠。这时,千家万户聚在一起,大摆宴席,同时歌舞,烧纸钱,祭祖,放鞭炮驱鬼辟邪。当时放鞭炮是把晒干的竹子放在火上烧,使之变脆,所以又叫爆杆。
上元节。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后人称为元宵节。因为上元之夜主要是看灯笼,所以也叫元宵节。上元之夜,京城长安最为精彩。各种五颜六色的灯笼相互争奇斗艳,看灯的人从城里出来,簇拥着,场面热烈。玄宗为了促进其太平盛世,将上元节改为三夜,从正月十四夜开始,持续三夜。元宵节那天,举行了大量的歌舞活动,其中歌唱最受欢迎。人们蜂拥而至,手拉着手,为节日踩着地,载歌载舞,热闹的气氛让人陶醉。
寒食节和清明节。夏历冬季至日后的一百零五天是寒食节,禁火三天,只能吃冷食,所以也叫“寒食节”。清明节是寒食节的后两天。由于前后联系紧密,唐人往往两个节日一起过。除了节日期间的冷食,上坟扫墓也成了一种习俗。扫墓回来要戴柳簪,说“清明不戴柳,美人成头。”许多体育活动也在节日期间进行,如鞠躬、荡秋千和斗鸡。
上思节。夏历三月的第三天是上巳节。人们除了练功,主要是春游,踏青。“洗毛”是人们在节日里来到朱江池塘边,用泉水洗刷污垢,以驱除疾病、驱邪避怪,并在水中嬉戏取乐。踏青是指人们一起来到郊外,寻找春天的花朵,宴请朋友,或推心置腹,或唱着歌,尽情享受大自然美丽的春光。
端午节。端午节在夏历的5月5日,也称为端阳节、端午节和重阳节。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吃粽子,喝雄黄酒,扎彩色丝绸,挂香囊,还会举行龙舟比赛表演,打百草。龙舟比赛在南方水乡尤其受欢迎。比赛中,数万只小船如火如荼,水波翻腾,船只奋力划桨,观众齐声呐喊,震动世界,激动人心。百家争鸣是一场看谁的花草种类多的竞赛。
中国情人节。公历7月7日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之夜,人们装饰着腊花、瓜果、美酒等祭品,轻弹琴弦,祈求上天。女人穿针引线向织女求助,希望能像织女一样有一双巧手。唐代诗人林杰写过一首诗:“今夜七夕看碧霄仙子,与织女携手过桥。家家看秋月,穿红绫数万。”[7]
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唐朝的人们有在这一夜赏月的习俗,尤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白居易有诗曰:“秋月明,邀人赏月如何?”赏月时还有酒宴和管弦乐,赏月饮酒,趣味盎然,格调高雅。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登高活动,喝菊花酒,戴山茱萸袋,还赋予诗歌情趣,抒发情怀。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爬得高的就是登高,主要是爬山,还有爬城、爬台、爬塔、爬楼等等。人们经常用这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抱负,内容健康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