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好事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林子大了》里有个小故事挺耐人寻味的。故事讲的是杨紫路过一家宋朝东部的酒店。店主有两个妃子,丑的被看重,漂亮的被鄙视。当杨紫问为什么时,旅馆老板爽快地回答。原话是:“贤惠就贤惠不美!”意思是:做有德行的事,摆脱自己有德行的思想,人们就会到处称赞你。这句话也间接回答了杨紫的问题:漂亮自觉漂亮,我不觉得她漂亮;丑的觉得自己丑。我觉得她不丑。

可见,有德体现了人道德的高尚,能够有德更是难能可贵。

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他经常告诉别人,我昨天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乞丐。非常可怜。他不愿意我伸手,我跑上来给他10元。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悲悯,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想起来,他的善良本身就值得提倡。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乞丐,蓬头垢面的跪在冰冷的地上,面前放着一个满是污渍的小盆,里面零星散落着几枚硬币。能擦肩而过的人,大多趾高气扬的走了,把它当成空气,看起来很正常。看到这一幕,难免让人觉得世风日下,人心未老。

当然这也不能怪路人,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冒充乞丐,骗吃骗喝,有的乞丐甚至开公司,乞讨的时候用二维码。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分不清真假,爱溢于言表,那就可能成为一个笑话。

所以,在无法辨别真伪的情况下,选择无视乞讨者,也无可厚非。

回来说重点。慈善应该是一种美德,却很容易变成一种工具。做好事可能是出于良心,但事后又急于找人倾诉。说得好听点,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但真实意图必然是推销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可,给自己贴上道德高尚的标签,以期在职业发展或升迁的道路上获得一些人气资本。

这样看来,绝不是君子之腹,小人之心。现实中,很多君子戴着善良的帽子,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标榜自己的义举,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如“中国首善”陈光标,最近就有些沉默。有人直言他是行动艺术,也有人撰文揭露他的假生活。《首善还是首骗》发人深省。

抛开“名人多”的观点,见义勇为行为本身并无不妥。能够解除人的困难,也显示了人的格局和境界。但如果你以行善为由,欺世盗誉,那就应该另当别论了。

不可否认,有些人做好事,纯粹而简单,是为了告诉人们做好事的前因后果。这是一种朴素的美德,会温暖人心。我们也有理由用手为它鼓掌,尤其是在危机时刻。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诠释,能够默默前行,博采众长,更是令人敬佩。

前几天开会,一个校长爆料,让我们很难过。学校的一个女老师,五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在自己经济条件也很拮据的情况下,她竟然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一个山区的孩子读书。校长说话的时候,既有唏嘘的感动,也有微微的懊恼。被老师的义举感动;生气,因为这么一个能显示学校师德建设成果的大事件,5年后被人挖出来了。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自然是可耻的。

事件被挖出来后,一系列大动作接踵而至,向媒体推荐,召开表彰会、座谈会,给老师学校的爱心大使称号。最后,老师被鲜花的掌声推上了演讲台和讲台。虽然这不是她的本意,但她无法回避。

在她的获奖感言中,有一句话很感人:我只想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我不想成为一个模特,给我带来了负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明他的心白得像一张纸,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瑕疵。

她真的很善良,但是善良是多么困难。这个困难不是来自她自己,而是来自环境。因为你一直处于道德巅峰的聚光灯下,人们睁大了眼睛,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你。有敬佩,也有冷眼。

其实贤惠之后,贤惠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做好事的义举一旦曝光,就算我想自以为是,恐怕在强大的媒体面前也只有招架的份。

面对舆论,恐怕还得靠自己强大的内心坚持到底,保持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