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哪些独特的民间艺术?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繁多,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傩舞是中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们戴着各种简单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它最初是一种祈福祈福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舞蹈。《论语》、《古今大事百科》、《后汉礼仪》中都有记载。
傩舞在神乡镇清源村、邱口乡、李坑村相当流行。傩舞的脸谱有四五十种,一般都是木雕,脸谱生动,忠义,奸诈,愚昧,悲欢。
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打金蟾》、《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酒醉判官》、《孙悟空降鼠精》等几十个。舞蹈动作粗糙简单。
2.南丰调糯
南丰傩舞,俗称“舞傩”,是沿袭古老的驱鬼疫俗仪式,经过多年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来的民间舞蹈。追根溯源,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就有傩的记载。殷墟甲骨文中有“寇”字,是以一种古代兵器在室内杀鬼的形式。
甲骨文中记载了“舞”字,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的形象。说明商代以前就有蒙面驱魔舞。后来在《论语》、《鲁春秋》、《李周》中都有记载。
《汉书·礼记》对傩仪的叙述更加详细。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也描写了傩舞的情况。从汉代到唐代,傩舞是一种驱除疫鬼的祭祀舞蹈。宋代以后,傩舞加入了娱乐性的元素,逐渐向戏剧化的方向发展。
3.崇仁跳八仙
崇仁八仙舞,俗称"耍把戏",是崇仁县巴山镇、、村(原沙底乡)杨、詹的祖传"舞傩",属傩舞。它的起源与何谦附近的涧头庙和其他三个村庄有直接关系。
据杨氏族谱记载和当地老人介绍,始建于唐代的枧头寺曾因社会动荡而荡然无存。元初,杨的祖先从左岗金溪桥迁至河,家族出资重建自己的姓氏,并在庙内建有传说中的战神七爷雕像。
姓杨的,自称是开寺祖师,并警告说“自己保护不了自己”(以上引文,请参阅(今河)杨《九谱》序。)经过多次协商,同意每十年举办两次“迎新运动会”,“八仙之舞”将与迎新运动会同期举办。
杨、詹两个姓氏,各主持一次,每十年农历七、八月主持“迎大神”。第七年,由杨主持,腊月二十七请神,为期7天。第八年,由詹主持,腊月二十八请神,为期8天。杨姓八仙2班,詹姓1。
4、瘦肉卷傩神
江西省乐安县的傩舞有三种不同的风格:柳坑村的“戏乐”,罗山村的“戏头鼓”,东湖村的“滚傩神”。东湖村位于县城的南部。清乾隆年间(1736-1795)修建了一座傩庙,以傩神的身份供奉“西川悟教、清源、妙道、真王”。
面具18,节目8个,其中“鸡嘴”和“猪嘴”是两个独特的节目,以动物为面具神,分别叫鸡嘴神(也叫鸡诺神)和猪嘴神。
二神的面具很有特色:都是由上额(俗称额头)、下口、耳翼三部分组成。上额刻有两个圆眼,额上写有“雨”字,两边用绳索与耳翼相连;鸡嘴由两块中间挖空的锥形圆木组成;猪嘴是一块中间挖空的圆木头做的。
表演时,弟子头戴红领巾,身穿黑色外套和红布裙,戴上面具露出双颊。
5.南昌民间婚礼
古人视男娶女生儿育女为“万世之始”、“带物上殿”,传承祭祖之事;“下一代继后世”,这样宗族才有接班人。本文主要介绍南昌人的结婚程序和独特习俗。
牵线与发帖:“牵线”是婚姻谈判的第一步,媒人上门求婚,以门户为准。男女在见新娘之前不应该见面。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改贴是“合八字”的意思,“合八字”就是定婚。
订婚:男方选个吉日给女方送礼(一般120元表示女方会活120岁),首饰、衣服、换钱等礼物“定亲”,喝订婚酒。
礼物:又称“走”。“仪式”当天,男方家抬着“箱子”,挑着担子,一路鸣枪吹哨。送给女方家的礼物是:两只动物成对,一公一母,一对猪脚,一对鲤鱼,还有给新娘的衣服、鞋子和首饰。
腊八结婚:腊月初八是佛祖开悟日。据说这一天太岁闲,又没有恶星掌管,是结婚的吉日。人们说(南昌话)腊八结婚不用选日子,很多人都在这一天办喜事。也有人说起源于乾隆下江南,获准在南昌结婚的那一天。
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歌词。新娘的妈妈先哭,教女儿怎么做人。新娘还哭诉女儿没有尽孝等。哭嫁的过程从前一天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轿子进门。
婚礼,踩柴火:新娘轿子需要八个人抬,配有“抬箱”。所有物品都撒有红色纸屑、松柏,并摆放有“喜”字的红鸡蛋和剪纸。
女人用鞭炮迎接她。婚礼宾客在门外做了一个唢呐的杰作以示“化妆”女方收了三份礼物,骂男方借的不够,男方找借口解释说骂了女方。双方争论不休,正所谓“越骂越骂”。
随着一声炮响,新娘的父母早已踩着四块用红纸包着的柴火,坐在正厅的木椅上,以示对家财的呵护。堂门口有“千里眼”,新娘由大哥抬出床,跨过“千里眼”,直上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