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西厢记》结构宏大紧凑,工整巧妙,呈现出纵横交错、多姿多彩的复杂面貌。在《西厢记》中,两种冲突相互交织、相互制约:一种是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太太的冲突,这是贯穿全剧的主线;二是莺莺、张生和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构成了作品的辅助线。有主有次的两条线索并行交织,使二者之间的矛盾得到充分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作者还善于利用悬念来编织情节,巧妙地设置了“拒婚”、“交简”、“哭宴”等一系列悬念。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折扣人心弦,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

2.《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血肉,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媒婆、老太太等戏剧典型。首先,作者善于通过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塑造人物,达到人物与戏剧冲突的完美统一。其次,作者善于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微妙,从而极大地挖掘了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最后,作者还善于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西厢记》中人物的动作大多并不复杂,却能很好地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3.《西厢记》的语言自然华丽,典雅丰富,具有独特的诗化趣味风格。作者善于将朴实活泼的民间口语与脱俗隽永的诗意语言相结合,高雅通俗,自然文艺,活泼典雅清新;《西厢记》很多歌词善于渲染气氛,营造诗意意境,充满抒情意味。《西厢记》中的人物语言也是高度个性化和充分戏剧性的,完全符合戏剧人物的身份、地位、学历和性格。比如莺莺的语言妩媚,张生的语言优雅温馨,媒人的语言活泼泼辣,慧明的语言粗犷直白,都恰到好处。王士禛称《西厢记》为北宋名篇,王实甫确实是文学流派的典型范式。

此外,《西厢记》还创新了杂剧的体制。它打破了元代杂剧一书六折一楔的通例,是五本八折的大型杂剧。还打破了最后只能一个人唱主唱的规定,必要时主唱可以轮流唱。制度的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