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摩具体是什么情况?
达摩到了魏国,参观了嵩山少林寺,独自一人修行打坐。当时他被称为墙上的婆罗门。鱼道和惠科看到了佛法,并接近和支持了四五年。达摩觉得他们很真诚,就教他们怎么穿衣服。他还送给惠科四卷《楞严经》,说:我认为中国人的根在这部经里是最合适的。如果你能遵循这个,你就能离开这个世界。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一个传奇人物。首先,据说达摩在到达金陵(今南京)时与梁武帝有过一次问答。梁武帝是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登基后,建了许多寺庙,写了经书,教了和尚,造了雕像。他骄傲地问达摩:“我做这些事有多少功德?”佛法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是有出息的事,不是真正的功德。”武帝无法理解达摩渡河入魏。记录这一传说的最古老的文献是敦煌出土的历代无名法宝(写于774年)和唐宗密的《觉远经大术钞》第二卷。后来禅宗著名的《蓝岩录》将其作为第一首《上古颂》流传开来。后来成为禅宗的知名公案。
佛法晚年的事迹,并不是所有的传记都记载得很清楚。后人说他死于毒药,葬于熊耳山(今河南省宜阳县),但也有人说宋云从西域归来,在丛林中遇达摩。达摩孤独终老,手足无措。所以有“只归西天”的传说。
从敦煌出土的资料来看,在自古以来作为佛法理论流传的众多著作中,似乎只有“二进四行”说才是真正的佛法思想。唐敬觉老师冷嘎的《达摩传》中有四行大乘入道,是达摩弟子林坦记录的。根据林坦的序言,他把达摩的言行整合成一卷,叫做《论达摩》;达摩是为禅修听众而作的一卷《楞伽精要》,又称《论达摩》。这两卷论文逻辑性强,干净利落,在当时很受欢迎。
《少师六扇门集》目前一般有两卷,分别是:《心经颂》、《畸形论》(观心论)、《两种入门》、《安心修行》、《悟道论》、《血脉论》。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的绝对观、达摩无心观的解读、南天竺禅师达摩观(《大乘论》)等关于佛法的论文,以及朝鲜Beomeosa寺刻的两卷《禅宗札记》,日本铃木大拙校刊《少师一书》收藏的论文。这些文字的内容大致相同。
达摩“二进四行”的禅法,以“壁观”法为核心。唐宗密《禅源集序》第二卷:“佛法教人以壁观自在,止于外缘,内无呼吸,感如壁,可入道。这不就是打坐的方法吗?”所谓“二元入”,就是“理性入”和“实用入”。理入属于教学的理论思维,实入属于实践,即禅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说。
李进和邢的名字见于北良译的《金刚三昧经成实录》第五版。但《金刚三昧经》指的是“觉观”,“壁观”是来自佛法的独特禅法。道宣在《高僧续传》卷二十末对达摩禅的评价是:“大乘,最高成,学于天下,归于市。”
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以教明宗”,即启发信仰时不离圣教的标准,构成了信仰后教人“不循文教”的含义,即不靠言传身教。第二步,理智是主要因素,行动是助力。
后世佛教徒以“外教他人,不写”为达摩禅的标志,又因其以领悟佛心为参禅的终极目标,故又称“佛宗”。有人称之为“伦嘎派”,是因为达摩特别教人《伦嘎经》作为禅定的证明。
佛法之学无考,后人关于追溯传统有各种说法。《楞伽师记》声称,菩提陀罗是第一个祖先,菩提达摩是第二个,沈绣是第七个。神会坚持南宗正统,肯定佛法是禅宗在中国的始祖,宣称六代佛法——惠科——僧妇——道心——隐忍——慧能一脉相承。关于西天的世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比如吉加夜和译的《傅传》。唐知居《林宝传》(801年完成)是第24代,其次是第28代,即印度教从叶佳传到狮子比丘,接着是菩萨、米朵、般若波罗蜜多传到达摩。《祖堂集》(952年完成)、《永明延寿录》(957年完成)、《景德镇邓川录》(1004年完成)、《川法真迹录》(65438+年完成)继承了这一理论
佛法的弟子有惠科、鱼道、副僧(一部叫“道”)和林坦。鱼道是一位睿智的教育家,他与惠科一起成为达摩的创始人和弟子,并在达摩工作了四五年。他从佛法中学习禅,注重个人内心的修行而不是告诉别人。他的事迹不为人知,除了《景德录》中的三等传说,讲述了达摩弥留之际,即他自诩慧得髓,道得骨,倪总得肉,道副(即和尚副)得皮,其禅意程度可想而知。
副僧,俗姓王,太原祁县人,达摩剃度弟子。南齐建武(494-497)住在中山(今南京)的定林峡寺。他欣赏凌敏峨嵋山的美景,当萧元藻离开四川(今四川)时,他跟随他进入四川,从而使禅宗在四川流行。后又回到金陵(今南京),卒于金陵开禅寺五年(524),享年61岁。
林坦自称是达摩的弟子,记载了达摩的“二分四行说”。在《惠科传》中,他被称为妙林法师。北魏永平元年至东魏武定元年(508-543),参与洛阳、叶等地的典籍翻译,是当时参与典籍翻译的重要人物。他学识渊博,善于演讲,在《野都》中经常讲胜利经典。在吴州灭亡期间,他和惠科* * *捍卫经典,手臂被斩断,因此被称为“无臂森林”。林坦早年虽亲近佛法,但禅与义并重。因此,后世关于莫临终时在弟子身上印上皮、肉、骨、髓的说法,并未提及。林坦《传法禅》中记载的大乘入道四行(观),在中国禅宗史上留下了不朽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