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空气污染了吗?是被水污染了吗?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下同)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城市有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有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有159个(占28.5%),空气质量差于三级标准的城市有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按重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计算,2006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50个城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4.2%),55个城市达到三级标准(48.7%),8个城市劣于三级标准(7.1%)。(图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城市比例增加0.9个百分点。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分布。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全国66.5%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超过二类标准,7.0%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劣于三类标准。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新疆、甘肃、北京、陕西、宁夏、四川、内蒙古、河北、湖南、辽宁、河南、重庆、天津、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2.二氧化硫2006年,全国86.8%的城市达到或超过二级标准,3.6%超过三级标准。与上年(可比城市)相比,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上升4.3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三类标准的城市比例下降2.1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污染水平下降。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河北、湖北、广西、湖南、四川、辽宁、河南、重庆、天津等省(自治区、直辖市)。3.酸雨2006年,在参与酸雨监测统计的524个城市(县)中,有283个城市(占54.0%)发生酸雨至少1次,198个城市(占37.8%)发生酸雨频率在25%以上,87个城市(占75%)浙江省建德市、象山、湖州、安吉、嵊泗县和重庆市江津的酸雨频率为102006年酸雨频率在5%以上的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2.6%,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4%。中国酸雨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和四川、云南东部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贵州、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图2)。2006年中国酸雨分布。近海大气环境质量2006年,国家海洋局继续对大连近海、青岛近海、长江口和珠江口四个重点海域的海洋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中国重点海域大气气溶胶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及其沉降通量保持稳定。镉、铜和铅的沉降通量呈上升趋势(表1)。2002-2006年国家重点海域海洋大气质量变化(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报告)四。工业排放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方面,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万吨(表2)。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近年来,我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电力、非金属制造、钢铁、化工四大重点行业。例如,电力工业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2005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显示,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10000吨,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1.3%。广东和江苏是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排名前五的南方省(区)。2005年,550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投入运行,其中只有约40%的机组安装了脱硫设施。截至2006年上半年,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已建成投产,实际运行率不足60%。五、空气污染的危害在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分别达到17.8万人和16.5438+00万人(卫生部监察局)。每年因城市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35万例,急诊病例680万例,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和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中国《新闻周刊》,2007.438+02)。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1.环保需要解决机制问题。今天,中国最高领导层转变思路,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态文明也被提上日程。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从国务院到下面的部委也在积极制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计划。“十一五”规划强调节能减排指标是硬指标,必须很好地落实(表3)。“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施难度仍然很大。2006年,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个目标没有完成。显然,环保部门连续四年下大力气开展环评风暴,为净化空气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环保总局仍然是一个薄弱部门,风暴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一个企业的排放很有问题,早就应该治理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门口有个牌子,叫重点保护集中支付企业。这种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有些地区污染超标的企业,重点不是治理,而是保护。需要解决一个机制问题。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治理污染,必须加强执法;加强执法,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必须有公众参与;要鼓励公众参与,首先要有环境信息公开。现在的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资金问题。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于环境知情权的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建立。比如2003年9月1日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我国第一部要求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法律,2006年3月18日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规定。第二,绿色选择——消费者行为可以影响企业的环境绩效,人们关注空气污染。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在受访的14类问题中,73%的受访者关心空气污染问题。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空气污染问题。在城市,39.6%的人不满意空气污染。目前,中国许多环保组织发出了“绿色选择”倡议,敦促消费者利用他们的购买力来影响企业的环境表现,并在选择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谨慎地选择不合格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他们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但生产过程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消费者在思想间的取舍,却能对污染企业产生现实压力。同时呼吁制造商和零售商严格审查其供应链,不要选择超标的企业作为自己的供应商。为了创造一个积极的市场激励机制,让愿意对环境负责的企业能够赢得竞争优势。第三,建立政府、企业、公众的新型互动关系1。公众:需要信息,需要更多的参与渠道。NGO收集政府公布的数据,可以让公众方便、系统地获取信息。大众媒体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政府机构:需要联盟。在公众的关注下严格执法,一些污染企业将被要求整改。3.企业:需要动力。在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压力下,它会承担起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绿色选择和供应商管理,让那些做得好的企业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而不是相反,从而扭转中国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