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广州的民俗

广州的习俗是:做饭二十三谢,煎炸二十四,蒸糕二十五,打扫房屋二十六,洗野物二十七,包粽子二十八,贴条二十九,三十年。

第23年:进入年票

今年23号在广州要“过年”,在北方叫“过年”。过去传统的祭灶仪式,连猪肉的重量都要讲究,必须三斤六两,才能称为“一礼”。

西关周围流传着一个关于灶王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秀才,没钱祭灶,向卖猪肉的赊了一块猪肉。后来因为没钱还,猪肉被卖肉的收走了,只剩下一碗带灰的猪肉汤。不过厨君看出了他的诚意,就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后来这位秀才也中了头奖。”

人们一致认为,每年的二十三日,灶神要上天告诉玉帝他家的善恶,让玉帝决定奖惩,于是“送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如果你做到足够的礼貌,你会在你上天堂的时候为你自己好好说话。

现在80后很少祭灶了。除夕过后,各家各户会陆续置办年货,商家也会到处宣传,渐渐开始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第24年:炸掉。

过年前广州的特色小吃:煎饺、油角、散蛋、糖圈,家家必备。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广东担任政治学者的李在《粤东笔记》中写道:“广州的风俗是在年底开一个火烧得很凶的糯谷,称之为炮谷,以为煎饺内有馅;炒桩者,用糯米粉炒,以先祭祀亲友,再将花放在糯米盘里炒成,称为米花;是用白糖沙拌粉在猪油里炸的,叫沙。”此外,油角,茶,芋头和虾是在24日为春节油炸的。

这种民俗一直流行到文革。春节临近,家庭主妇都很忙,到处都是油味。现在广州很少有家庭会炸了。网店和店铺都有各种以大年初一为特色的小吃,货源充足。买了就好,省得自己麻烦。

二十五岁:蒸糕

蒸年糕、萝卜糕、伦教糕、马蹄糕、九层糕等等。“高”与“高”同音,意为“春节步步高升”。

以前蒸饼和油炸是一样的,但是没有油炸那么麻烦。家家户户自己做的,以后做好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的工作。现在的人都讲究健康,新零售那么多。有些会做蒸糕的家庭会通过朋友圈卖自己做的蒸糕:纯天然,无添加,大家都来试试!26岁扫屋,27岁洗野,28岁洗邋遢。

二十六扫屋,二十七洗野(野,广州话:东西、物品),二十八洗邋遢(邋遢:不仅指身体或衣服不干净,也指环境不干净)。说白了就是做大量的清洁卫生。过年前,广州人基本上都要做大量的清洁卫生;现在的年轻一代,因为年轻人农历十二月二十六、二十七要上班,打扫卫生要看时间安排。一般家里的老人都会遵循这个习俗。

29年:贴春联

以前29号贴春联,有门联,条幅,独白。很多人在独白中写下了“天佑百姓”、“新年快乐”、“万事胜意”、“出入平安”、“恭喜发财”。对联有“一元化始,万物更新”,“宇宙枯阔,山河长,日月长”,“年年岁岁喜气洋洋,春日处处国泰民安”等等。过去春节前贴春联很流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现在不太讲究,但是一大家子肯定会贴。

除夕:团圆饭,花街

过去农历除夕也叫大年初一,广州俗称“大年初一”。团年饭的主要内容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最丰盛的晚餐。

现在这个习俗还没有改变。每年各区政府都会组织为期三天的花街,市民们会走上街头过个好年。

这里有一些好运的物品,可以在花街买到。

风车:到了花市就知道了。除了卖一年生花的,风车最多。买个转运风车,越大越好,代表新的一年要来了。

桃花:粤语“红桃”与“宏图”谐音,买桃花的本意是“大有作为”。不一定要买大桃花。重点是花要够大,够红,够壮。

年橙:常见品种有四季橙、朱砂橙、金桔、金蛋等。树的类型有大有小。在家里买一盆不仅象征着好运,还能营造节日气氛。

贺岁花:这里所说的贺岁花主要是指节日用花,包括传统的菊花、牡丹、水仙、鸡冠花、银柳等。,还有百合、牡丹、月季、比利时杜鹃、玫瑰等等。有事找我也不怕骂你,我给你解决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