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人的新年习俗有哪些?
自古以来就有祭祀、参加仪式、宴饮、占卜、迎神、拜年、享受等祭祀活动。汉族人过年的时候,活动更加隆重。中山古人亦步亦趋。从古至今,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扫房子:
扫屋,又称扫尘。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大致类似于中原汉族地区的“扫房”习俗,是过年前夕必不可少的习俗。“一年二十八(即腊月二十八)洗邋遢”是中山人春节前的口头禅。大扫除的本质是以大扫除的形式送旧迎新。但是以前中山人很讲究打扫房子。
打扫房子开始时,先扫门口,然后拿起长扫帚或鸡毛扫、竹枝等工具在门楣上下捋扫,再由外往里扫,即从门厅扫到厨房,从屋顶扫到地下。这里有句谚语:“好的扫进来,坏的扫出去”。一般都是男人打扫屋子,家里的女人负责打扫屋子,包括洗门窗,搬椅子,洗碗,杯子,茶壶,炒锅等。,无一例外。另外,家里所有的被褥、大人小孩的衣服都要彻底洗干净,直到干净为止。这种大扫除的习俗和其他风俗习惯一样,还夹杂着封建迷信。因此,在年前的传统大扫除之前,必须“改天”进行。虽然过去人们都是从农历十一月底开始扫房,但都需要找一本历书和一本通书来“择日”。无论贫富,年前扫房的日子不能是“红口”、“破日”、“大事不宜”之类的日子,尤其要避开“火星”。当然,最好是“黄道吉日”。此外,过去中山人普遍有拜佛的习俗(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中山人会烧香拜佛),所以早上大扫除开始,第一件事就是“洗佛”。虽然洗佛用的水不是“圣水”,但不是普通的清水就可以用的。要放几片“鲁柚”叶到水里洗菩萨,据说是“辟邪”,也说明家里的主人是“机警”的。这种工作通常由妇女在家完成。
2.新年买新衣服:
俗话说“一年到头。”过年前的前半个月,中山人就开始忙着置办年货了。在旧社会,中山的乡村商店很少,商品供应也不充足。因此,到了年底,农村人会去石齐市的农贸市场和乡镇购买年货,如购买红线,制作纸宝藏,剪新衣服,举行素食,购买糖果和蛋糕。特别是家里的米缸,要装得满满的“菜”,所谓的“常满”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春节前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春节过完了吗?”这是中山人春节前最常见的口头禅。直到今天,每逢过年前的“圩田日”(农贸市场)或各大商场,都能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想象一下,中山人过年有多紧张,多重要。同时,这种置办年货的习俗也给城乡的店铺带来了繁荣。在中山,尤其是女性对于年货的购买更为紧张。
3.煮年糕炸桩:
中山各地过年,都有一句话:“晚上炒股,人人有我。”“煮年糕”的习俗是中山人在新年期间的一个独特习俗。外地人刚到中山的时候,看到那些“普通毛”的年糕(年糕表面长着五颜六色的长毛和酵素),都嘲笑中山人“开车”(傻子的意思)。然而,尽管人们开玩笑,中山人做蛋糕过年的习俗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成为中山人庆祝新年的一件大事。同样,做蛋糕也要在春节前的吉祥日子里做。各家各户的主妇都起来用干净的手上香祭拜,然后开始工作。他们用糯米做粉,拌上黄(红)糖浆,搓成一整团糊状,加入咸猪肉、咸蛋黄等佐料,放入底部有芭蕉叶、竹叶的蒸笼中,用文火煮十几个小时。年糕蒸熟后,要说几句吉祥如意的话恭敬地放在堂上,再放上红枣、李子、一个“李”字和两个橘子,过了年(也就是大年初一以后)再开饼。它的意思是:“年糕,年糕,循序渐进”,“快快长大”等意思。
这里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做年糕的过程中,家里的孩子不能说什么不对或者不吉利的话,只能说好的话,否则就会做出半生不熟的“生年糕”,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习俗的影响。中山人认为年糕做得好不好是来年运气好坏的象征,所以孩子的说话也很重要。俗话说“童声不是闹着玩的”大概就是一个论据吧。
除了做年糕,中山人还有一句话叫“人埋在炸堆里我有什么”。“高”的谐音是“年高年高”的意思。然而,“炸堆”(一种用糯米粉和花生油炸制的食物)以其圆润饱满的形状意味着人员的团聚。另外,因为炸堆是金黄色的,像金元宝一样,中山人说“炸堆里全是金银。”可见中山人以前比较重视过年前炸桩的习俗。再加上炸桩花费少,又能取其厚意,所以中山人有过年做蛋糕炸桩的习俗。此外,还有煎“油角子”、煎“散蛋”等习俗。民国以后,中原包饺子、煎馄饨等饮食习俗在中山流行起来。
4、挂摆弹簧门神:
挂春俗称挂桃符,是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因为中山人大多居住在中原氏族的南方,所以这一传统习俗也沿袭下来。据西汉刘安《魏南子》记载:“桃符以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为材料,在大门两侧书写吉祥文字,以驱鬼避邪”(此处有民间传说故事,此处不提)。悬挂符涛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五代(公元907-960年),当时一些人开始在符涛板上写对联,这被称为春联。据《松石史·时嘉·苏夕》记载:后蜀学者孟尝君辛在碑上题诗一首,曰:‘拜年!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春联是过年前即兴创作或印刷成对联。特别是农村,请文化和书法好的人帮忙写春联。商人习惯从集市、文人、书法家那里购买。在春节前夕,他们经常张贴或悬挂在大门的两侧,这就是所谓的春联。春联多由吉祥文字和祝愿美好生活的文字组成。从对联中,人们可以看出主人的工作职业。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除了挂春,还有贴门的习俗。南朝梁宗谷所著《荆楚岁时年谱》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初一,画二神,左右附门,左留申屠,右留雷宇,俗称门神。”据说贴门神的习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贴门神流行时用于驱鬼,过去与挂桃符号并存。于是,20岁那年,门神们就贴上了钟馗的打鬼画和“申屠”“雷宇”的字样。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地区和城镇,特别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我们还可以看到“申屠”和“雷宇”。相传自宋代以来,人们称关为三国皇帝,所以他们把他画成成年门神,贴在门上。一些技艺高超的人还自己绘制或剪贴一些喜庆的年画,换上门神贴年画,这种习俗与挂春并存。一般贴门神都是30号晚上饭后贴,有的是大年初一凌晨贴。贴门神前,主人要烧香放鞭炮,在祖先主牌前说几句吉祥话,然后恭敬地贴在门口。在古代,人们喜欢用“形象观念”,如“福”、“禄”、“寿”等词。他们大多用蝙蝠、方孔和桃子等形象来表达吉祥的想法。甚至有人把“福”字倒贴成门神。这种倒贴“福”字的习俗,是取其谐音“福道”或“道福”之意。
5、寿岁组年燃鞭炮:
腊月三十,称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除夕当天下午,无论是外地居住或已结婚搬出的男性(已婚女性一般跟随婆家)还是外出打工的未婚女性,家里一般都会带着新年礼物等年夜饭回祖屋。团圆饭做好之后,一般是先祭祖,也就是先祭祖,再吃团圆饭。中山人吃团圆饭时,主菜是猪、鸡、鸭等家禽,还有鱼丸、肉丸、发菜等。大部分是九道菜。中山人习惯称之为“九大残障”,意为“久安”、“合家团圆”、“新年发财”。晚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瓜果,聊着家常,或者玩着各种游戏。孩子们到屋前屋后放烟花或点灯笼互相追逐玩耍到深夜(有的甚至通宵不睡)。午夜时分(也就是晚上12点),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辞旧迎新。
在这里,除了家人团聚的意义,还有送旧迎新、祝长辈健康长寿、新的一年丰收、人兽兴旺等含义。俗话说“留得住冬主(即冬至日),留得住老太太。”《穆平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年终是除,...小儿称之为长春之寿,一夜不睡,谓之寿。”
中山的另一个习俗是,除夕夜团圆饭后,长辈会给晚辈分红,尤其是给孙辈等晚辈。古代使用方孔币时,长辈用红线穿成串,挂在家中低年级学生的脖子上或腰上,或放在孩子的枕头下。据说这样可以辟邪,所以也叫压岁钱。解放后,由于这一习俗使用的钱币不同,封建迷信被破除后,这些压岁钱被用红纸或礼品包好,放在孩子的包里或送给孙子孙女,让孩子买文具玩具或零食、烟花爆竹。但总的来说还是祈福的意思,就是希望年轻一代在新的一年里快速健康成长。
6、第一次新年分红是:
《象山县志》载:“元旦快乐,燃鞭炮,不扫地”。按照中国的旧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天还没亮(确切地说,是年三十结束),城乡里鞭炮齐鸣,狮子鼓响个不停,以至于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挂满了红色的鞭炮,挂在门口的春联(年画)也是红光满面。真的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个好的运气。
喝完早茶,城市和乡村的各行各业的人们涌出家门,穿着红绿相间的衣服,梳着头发,手拿礼物,走过大街小巷,去拜访长辈或亲友。这种风俗起源于何时是不可能查明的。据《宛平县志》记载:“正月初一,五鼓上,百官赴朝庆贺,百姓亦上供烧香,祭祖,拜长辈,与公婆互答,说‘新年快乐’。中山拜年的习俗恐怕也来源于此。相传,中山自明清以来,初一祭拜天地和前代祖先,再祭拜家中长辈是一种习俗。然后,家里每个人,从大到小,都要给长辈送礼祝贺,给孩子送礼(一般是已婚的给未婚的年轻人和孩子分红)。同行之间,就手拉手,互相祝贺。每个家庭成员拜年后,男官员出去拜访他们的长辈或亲戚朋友。拜年期间,如果遇到亲朋好友的子女,包括未婚的少男少女,都有交换利益的习惯。在街上遇到熟人,要说几句祝贺的话,如“恭喜发财”、“新年快乐”、“龙马精神”、“添丁发财”。
饮食方面,大年初一,一般大众以吃素为主。原因是年三十的团圆饭里山珍海味太多,容易“憋”消化不良或者吃得太胖,所以有很多大年初一禁食的习惯。根据一些长者和宗教信徒的说法,农历新年第一天斋戒源于佛教的斋戒习俗。另外,大年初一不准扫地;不要用刀切割锋利的工具,但要小心打碎盘子和杯子。如果不小心把它们撞倒了,要说几句吉祥话,比如“花开满地,富贵荣华”、“吉祥如意”,然后迅速收拾残局。如果有客人在场,要说吉祥话,比如“对不起”、“花开富贵”,才能心安理得。
在中山的沙田区,尤其是中山山歌的发源地坦洲,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习俗,“初一绕龙船街唱歌。”比如当地俗话说的“农历正月初一,狮子鼓,龙船叮当,过街,百子子孙万代……”。在年初一的清晨,在坦洲,你会看到一些当地人拿着一根竹子或木棍支撑着一个水龙头或一条用桃花心木或杂木雕刻的完整的木龙,长约一尺半,厚约十厘米,脖子上挂着一面龙船鼓,上面连着锣和钹;另一方面,一位民间艺人举着写有“恭喜发财”“龙船送子”“百子千孙”的横幅对联,舞动手中的木龙,边走边唱龙舟。每当到了新婚门户或富人家里,他就敲门,特别是大声唱山歌,龙船鼓声特别热闹。一般来说,大年初一唱龙舟,过去主要内容是唱“百子千孙,早生贵子”的主题,为新婚夫妇祈福,意为“赐子”。这种习俗类似于畲族的“盘龙歌”。历史上汉族的习俗主要是“麒麟送子”,畲族的“盘龙歌”也有送子的意思。在潭州唱龙舟时,通常是以情感或叹息为基础,但一年的第一天是以欢乐的旋律为基础。所以,过去潭州人大多在大年初一欢迎唱龙舟,由歌者来唱。这一习俗在坦洲盛群地区仍然流行,但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
7.在新年的第二天牺牲财神:
农历新年的第二天通常被称为开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又称为“送年”、“开年”。古时候,大年初一,家里的男官员和儿子或孙子用扫帚从门口的院子里扫地,然后从门口扫到屋里。打扫完毕后,燃放鞭炮,点上香祭拜天地祖先和祭坛,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万代,等等。主要是祭拜财神(传说中掌管财富的神),祈求来年财源广进。过去,商店和餐馆习惯在大年初二开市前祭拜,习惯上称为“开牙”,烹制九种菜肴,俗称“九筐”,以示“开门大吉”、“财源广进”之意。
这一天正好与新年的第一天相反。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用刀砍利器,但大年初二,家家户户都在打仗。杀了鸭子,清理干净。祭拜仪式结束后,各家各户互相祝贺,已婚男子带着妻子一起给岳父岳母拜年,晚饭后才回家。未婚的人利用这个节日去爱人家或者朋友家拜年。醒狮队和舞龙队在街对面敲锣打鼓表演采青,发新年财。
8.第三年初三,倒水撒米向神祈祷:
在汉族的旧习俗中,农历三月初三俗称“豺日”(一种古老的牲畜,尾巴短而肥,鼻子和耳朵长得像蒲扇,俗称猪)。在南朝梁宗八的《荆楚纪年》中,就记载说”...三天不杀猪……”。古人认为正月初一,初七更重要,禁忌很多。在古代,人们通常缺乏肉类,猪是汉族人的主要肉类。所以农村养猪很重要。在中原地区,每年的初三是“貘日”,“貘”是猪的别称。所以,大年初三,人们一大早起床,首先要看天气来决定养猪业的兴、灾、难。中山人把这一天叫做“红口”,意思是第三天人们会像猪一样叫。以前中山人迷信占卜,有道士预言正月初三和邻居、邻居吵架不吉利,容易犯“官误”。此外,农民必须养猪,祈求上帝保佑。所以第三天早上,主妇们开门,泼米,喃喃祈祷,许愿,然后回到里屋,在大堂里求神拜佛,以免发生争吵,避免官误,也不出去拜年。解放后,这种所谓的低俗习俗逐渐改变,但仍有农村长辈沿袭,指责晚辈初三不去拜年。另外,中山有些人把元旦叫做“车公诞”,所以他们经常在元旦去车公庙祭奠,在庙里转风车,求占卜。
9、第七天,炒粉拜神:
韩栋·方硕的《战书》曾说:“八岁以后,一只鸡、一只狗、一只猪、一只羊、一只牛、一匹马、一个人和一个山谷。当阳晴,主物肥,阴则祸。”但隋《人口乡愁》中有这样一段话:“立春不过七日,离家已有两年。人归雁阵,思在花前。”根据史书和老人们的说法,古代的“人日”也是上古早期的一种占卜活动。汉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祭祀仪式和社会用火活动。在古代的中山,家家户户先拜神灵,祈求人畜兴旺。然后用七种蔬菜或七种水果熬汤,称为“七宝汤”、“七宝斋”。这一天大多数人不做饭吃素食,更多的时候是煮粥炒面。晚饭后,他们出去参加各种社火活动,直到晚上才回来。
从1988年开始,中山一批知识分子带头发起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以弘扬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发扬“博爱”精神和“一切为我,一切为一切”、“慈善敬老”、“扶贫济困”的内容,并在每年的初七举行,将过去初七的祭祀活动改为慈善的大型社会活动。给人一天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注入了博爱、慈善、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理念和活力,成为中山新兴的民俗文化活动。现在,每年第七年的第七天,中山人都会举行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为慈善行走,“提起中山人脚上的抓痕(痒)”已经成为中山人的新口头禅。
10,元宵节元宵节:
根据历代象山县的记载,城内人口众多,渠道众多。历史上,元宵节俗称上元、元宵、元宵,据说起源于道教。宋、吴《梦》云:“正月十五,上元天佑人。”历史上有过看元宵的习俗,所以也叫“灯节”。《象山县志》记载:“元宵灯会玩故事游戏通衢,舞者三结击鼓,歌者七结击鼓,春夜为队中互歌,唱灯笼鹤”。元朝的晚上,张灯悬赏猜灯谜。在古代,中山族的十五这天,很多妇女都会去庙里拜神,尤其是在石齐(今属市),大多数都涌向城西的三元寺,为上元皇帝祝寿。据史料记载,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装饰元宵的习俗。从中山到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张灯结彩,点起蜡烛,孩子们提着灯笼跨大街小巷玩耍。此外,各祠堂聚集了一批批文人墨客,挂起谜语,摆出“射虎”龙门阵。因此,元宵节又称元宵节、上元节、元夕节,是古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观灯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元宵节,人们通常和家人一起吃年糕、汤圆和其他食物,这是全国各地的普遍习俗。这是一个家庭团聚,幸福生活的好方法,而恋人们手牵手出去“晒月光”,所以有人把元宵节称为“中国情人节”。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吸引邻居;学者在灯笼上写谜语和诗,让游客猜谜语或对联,称为“打老虎”。各大武校都通过舞龙舞狮来展示自己的武功。大家族还在祠堂门口的空地上表演了地彩(相当于中原“旱船”的民间艺术)和演戏。清朝时期,在中山的一些地区,如小榄等地,一些民间组织也在元宵节之夜组织以民间故事和典故为主题的灯会活动,称为元宵节。青年男女举着灯笼,一起唱歌,俗称唱花灯歌。因此,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被称为元宵节。这种民间社火活动直到正月十六晚上才结束,被称为散灯。
11,第一个月开灯关灯:
《象山县志》记载:“正月元宵节,是加人在庙里挂灯笼,先用酒腌制。说:开灯,或者挂灯。晴了,就点灯笼。”其实元宵节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但过去中山的习俗是,生男孩的家庭(即天鼎)大多在农历正月初二起一个月内的黄道吉日开灯。开灯那天,先去纸店定制灯笼,一般是四个:一个挂在祖先灵位前;一个挂在祠堂里;一个挂在宅门官神前;另一个挂在国家的祭坛上。开灯的那一天,天鼎家一定要奉上丰盛的饭菜祭拜神灵,或者同时摆几桌酒席招待客人。在各族祠堂或祠堂前的粮堂里,也有供奉灯笼祭祖的习俗。既然没有光,那就有光。元宵节一般在2月2日,故土生日,也在农历3月3日清明节前举行。同样,元宵节那天,也要准备几样丰盛的菜肴,犒赏上帝祭祖,宴请宗族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