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礼仪是什么?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之夜”,因为正月十五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晚上看灯赏月,后来节日的名称演变为“元宵节”。正月十五将举行元宵节,这将把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在元宵节的晚上,街道上装饰着灯笼,人们欣赏灯笼。猜灯谜和吃元宵已经成为几代人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元宵节观赏始于东方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里有正月十五和尚观舍利点灯拜佛的习俗,于是下令在这一夜在宫殿、寺庙里点灯拜佛,让所有的士族、普通百姓都挂灯。后来,这个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了盛大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夜晚在甘泉宫祭祀“太乙”(太乙:主宰宇宙万物的神)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神灵的先声。但是,正月十五确实是汉魏以后的民间节日。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导佛教时,正逢蔡澄从印度回国求佛,说印度莫哈陀每逢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贡舍利,是参加佛教的吉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庙里“燃灯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烧灯笼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
也有人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在汉代,人们在农村田间持火把驱赶昆虫和野兽,希望减少害虫,祈求丰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芦苇或树枝做火把,成群结队地高高举在田野或晒谷场上跳舞。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数万人参加了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汉文帝时,曾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司马迁在创制《太初历法》时,就已经把元宵节确定为一个重大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夏媛节。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别是天、地、人,天官高兴,元宵节要点灯。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节日和习俗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伸和扩大。就节日的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从八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一共十天。与春节相连,白天是城市,热闹非凡,晚上灯火通明,蔚为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龙、舞狮、旱船、踩高跷、跳秧歌等“百戏”,但节期缩短为四至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夜晚称为“晓”,所以他们把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元朝的开始。在春回的夜晚,人们庆祝这个节日,庆祝春节的延续。元宵节也叫“上元节”。
根据中国的民间传统,在这明亮的夜晚,人们点亮成千上万的灯笼来庆祝。出门赏月,点灯放火,赏灯谜,吃元宵,合家团圆,欢度佳节,都是享受。有些地方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也叫“烤百病”、“散百病”。大多数参与者是女性。他们结伴而行或靠墙而行,或过桥而行于郊外,为的是驱走疾病,消除灾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许多地方节日都增加了打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间表演。这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海峡两岸流行,在华侨聚居的地区也年年庆祝。
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繁荣。宫殿里和街道上到处都挂着灯,还建造了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代大诗人陆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写过元宵节燃灯的盛况,说“汉朝群星陨落,楼台如悬月。”
“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于宋代。南宋时,都城临安每到元宵节都会做灯谜,猜灯谜的人也很多。当初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上,贴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上让人猜。由于谜语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元宵节吃元宵的民俗。元宵是用糯米做的,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带馅的。馅有豆沙、糖、山楂、各种水果料等。,吃的时候可以煮、炒、蒸、炸。起初,人们称这种食物为“漂浮的紫苑”,后来他们称之为“汤团”或“汤圆”。这些名字“团圆”音相近,意为团圆,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幸福,人们也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有些地方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也叫“烤百病”、“散百病”。大多数参与者是女性。他们结伴而行或靠墙而行,或过桥而行于郊外,为的是驱走疾病,消除灾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在许多地方,节日期间增加了传统的民间表演,如玩龙灯、玩狮子、踩高跷、划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这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海峡两岸流行,在华侨聚居的地区也年年庆祝。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民间有几个有趣的传说:中国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代。根据民间传说,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正月十五,楚昭王过长江,看见江面上有漂浮物,是外白内红的甜食。楚昭王问孔子,孔子说:“这浮萍果也是主复活的征兆。”从此,吃元宵成了历史。元宵就像春节的年糕和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是一种节日食品。吃元宵像满月一样象征着家人团聚,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元宵在南方被称为“汤圆”、“紫苑”、“漂浮的紫苑”、“水原”。它是用糯米做的,实心的或带馅的。馅料有豆沙、糖、山楂等。,可以煮,可以炸,可以蒸,可以炸。
元宵节吃元宵
吃元宵的习俗起源于何时何地,人们众说纷纭。据说春秋以前,赵楚国王从乡下回来的路上经过长江,看见江面上漂浮着一种东西,颜色白中带黄,里面有一种像胭脂一样红的果肉,尝起来很甜。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所以赵浩棋派人去问孔子。子曰:“此浮萍果也是主人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是正月十五,在将来的这一天,赵浩棋命令他的手下用面粉模仿这种水果,用山楂做成的红色馅料烹制。还有一种说法是元宵本来叫汤圆。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很会做汤圆。从此,天下以此宫女命名。这两个传说在史料中没有记载,所以不可信。
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时候元宵叫“浮饺”、“水饺”、“乳糖饺”、“糖饺”。据《平远续》、《广济四岁》、《大明颂》等史料记载,元宵作为庆祝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始于宋代。因为元宵节一定要吃“紫苑”,所以人们用元宵来命名。
元宵在宋代非常珍贵。姜白石写了一首诗,“宾客以钩帘看御街。城里的宝贝来了一会儿,幕前的花架子无路可走,只好拒还钱。”诗中的“宝”指的是元宵。在现代,也有与元宵节相关的故事。袁世凯不甘心当大总统,还想当皇帝。因为他的梦想不能实现,所以他一直很烦恼。有一天,他姑姑说想吃元宵。话一出口,袁世凯就给了她一记耳光。因为元宵和宵远谐音,所以袁氏下令他的部下从此以后不准再说“元宵”,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顺口溜:“诗上溯前朝,水蒸沸浮。”洪宪颁布禁令,不准沿街叫卖元宵。
南北朝时期,宁都县东山坝乡大布村曾是乾州县(宁都县的前身)的县城。虽然时过境迁,但我们可以想象这里从大埔村到今天的繁华。几千年过去了,但前州的遗产仍然历历在目。乾州民俗以其约定俗成的惯例和无穷的生命力传承着。大埔村有一个古老的仪式,叫做“过灯”,代代相传。
原始社会人类崇拜火。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圣火转化为灯光和彩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宁都的灯五颜六色,种类繁多,“兔灯”只是其中之一。点“兔灯”是大埔村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参加的大型活动。“兔灯”由彩纸制成的母子兔形灯点燃,然后在村庄、祠堂和各家各户游行。据当地人说,“过花灯”的民俗,是村里一个叫罗的商人,在扬州做贸易时,迷上了“兔花灯”和“担花灯”(另一种大花灯,里面可以装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人可以通过火的冲动,用五颜六色的灯光跳舞)的手艺,于是装聋作哑,拜了制作这两种花灯的师傅,为师傅打拼了三年。兔子灯笼的制作比较简单,村里的人都会扎,奇妙精致的“抬灯笼”成了村里的祖传艺术。大埔“过灯”的民俗起源于唐代。人们视兔子为吉祥之物,兔灯所到之处,寓意着吉祥与和解被输送到那里。人们用这个吉祥物迎接神,接受祝福,体现了人们对神灵保佑、来年人兽兴旺的美好祝愿。
“传灯”是大埔村人的集体活动。每年正月十日至十五日的夜晚是大埔村人们“点灯”的日子,也是大埔村最热闹的一天。在5000多人口的大布村,家家户户都要扎一盏兔灯,一个母亲和两个孩子挤在一起。兔子灯由三个兔子头平行组成。中间的兔子比较大,是兔女。旁边的两盏灯是小兔子。兔子灯笼由竹条制成,用红、绿、白纸糊成。兔体内放一碗茶油浸泡的白米,米中间放灯心草,巡航时点灯芯。在“元宵节”活动开始时,一个家庭成员会提着一个兔子灯笼加入游行。花灯游行由两个扇形花灯领头,后面是一个20多米长的龙灯,最后是几百人(早年村里有几千人)抬着兔子灯,气势很大。
在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中,近千人组成的花灯巡游队伍回家过户,穿越大街小巷,在田埂上、池塘边巡游,最后在祠堂集合。之后,村民会按照家庭去事先约定好的人家。这些家庭年前都有喜事,或得了个大学生或媳妇,或家里添了个新人。主人家要准备茶宴,欢迎招待这些祝贺的乡亲,因为“兔灯”队的到来象征着村民带回家的好运。连续几天,大埔村的人们充满了喜悦和庆祝。成千上万的“兔灯”像星星一样被点亮,把这个黑暗的世界照亮成一条条或长或圆、或点或线、或弯或切的明亮而灿烂的红色。
解灯谜;猜灯谜
又称“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活动,出现于宋代。南宋时,都城临安每到元宵节都会做灯谜,猜灯谜的人也很多。当初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上,贴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上让人猜。由于谜语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节或集会庆典,人们都来舞狮娱乐。这种习俗起源于东汉,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一起带回来的贡品。但舞狮技艺源于西凉“假面戏”,也有人认为舞狮起源于五世纪刘宋军队,后流传于民间。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依据,在今天很难判断其对错。
然而,在唐代,舞狮已经成为宫廷、军队和民间的流行活动。唐端安节《乐府杂搜》曰:“戏中五狮,高十余尺,各着五色。每狮十二人,披红额,披衣画衣,持红拂,名为狮郎,舞和平乐。”诗人白居易的诗《西凉歌妓》对此有生动的描述:“西凉歌妓,西凉歌妓,蒙面胡人,假狮子。头尾雕木,镀金眼银牙。”芬逊的毛衣就像从流沙中来到万里。这首诗描述了当时舞狮的情景。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舞狮主要是表演“舞狮”,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狮”。小狮子独自跳舞,而大狮子则成双成对地跳舞。一个站着舞狮头,一个弯腰舞狮身狮尾。舞狮者盖着狮子被,穿着与狮子身体同色的绿色狮裤和金色爪靴。人们无法识别舞狮者的身体,它的形状与真正的狮子非常相似。狮导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转的绣球,配以北京锣、鼓、钹,逗弄狮子。在“狮郎”的指导下,狮子表演翻筋斗、跳跃、攀爬、跪拜等技术,还有走梅花桩、跳桌子、踩滚球等一些高难度动作。南派舞狮主要表演“石闻”,表演时注重表情,如挠痒痒、抖头发、舔头发等。,生动可爱,也有吐球等高难度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流行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侨乡。虽然南狮也是二人转,但舞狮的人都穿着灯笼裤,只披着一条五颜六色的狮子被跳舞。与北方狮子不同的是,“狮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丝带,手拿葵花扇逗狮,以滑稽的动作跳起各种优美的动作。南狮的流派很多,清远、英德的“鸡头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河、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
除了他们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个性。白胡子舞狮法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稳浑厚,威严有力,被民间称为“刘备石”。被称为“关公狮”的黑胡须红脸狮,舞姿威武雄壮,精神非凡。灰髯狮,粗犷好战,俗称“张”。狮子是百兽之尊,其形象威严、尚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可以驱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们逐渐形成了元宵节等重大活动时舞狮的习俗,以求生活美满,万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