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有哪些习俗?
郎。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语是参考蒙古语字母在16末尾创建的。后来我们在借用的蒙古语字母上加了“圆”和“点”,称为“带圆带点的满语”或“新满语”。过去被称为“没有圈子的老满人”。清朝以来,大量满族人迁居中原,大量汉族人迁居山海关,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交往密切,满族人逐渐使用汉语。目前黑龙江省只有爱辉镇和富裕县,少数老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的满族人大多讲过汉语。
文化
满族人自古以来就喜爱歌舞,古代舞蹈是由狩猎和战斗活动演变而来的。满族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包括跳马、跳骆驼和滑冰。公元18世纪中叶,“八旗子弟”创造了一种新的鼓词,与鼓板、三弦歌合称“印青子弟书”。
清代圣祖叶璇编纂的《音韵释义》、《数理精要》、《历象考》、《故宫全景图》等书籍,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早期的满文著作中,有大量学习满文所必需的书籍,如《满清启蒙》、《满清经典》、《满清指南》等。《文清鉴》经过多次修订,编成五部不同民族语言的满文字典——《御五式文清鉴》,是满、汉、蒙、藏、维吾尔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书籍的翻译也很普遍,中国的主要典籍大部分都是满文翻译。除了官方书籍,《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民间故事都有满文翻译。其中扎克丹翻译的《聊斋志异》最好,文笔水平很高。与此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作家。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早期创作的《边帽集》、《饮水集》,清新婉约,传神自然,堪与当时词坛著名汉人朱彝尊、媲美,合称“三大词人”。
连衣裙
“发冠”和“旗鞋”
满族服饰
20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服饰已经非常罕见。但是,从电影、电视剧、博物馆里,我们常常可以领略到老国旗服饰的优雅。其中,女性头部的头饰,宽而长,呈扇形,冠状,非常引人注目。
以前的满族女性和男孩子一样,年轻的时候会把头顶周围的头发剃掉,只留下头骨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挂在脑后,直到长大。婚后开始戴大盆头,架子头,两个一等包子,其中两个头比较典型。两头是把头顶的头发扎起来,分成两绺,每绺做一个发髻,然后后面剩下的头发做一个“燕尾”长扁发髻。通常在发髻上横插一根长20-30厘米、宽23厘米的发簪,所以在庆祝吉日或接待贵宾时,需要戴上皇冠。
岐头
发冠为扇形冠,长30厘米以上,宽10厘米以上,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框,以绿缎、绿绒或绿纱为面。穿的时候可以固定在发髻上。常绣有图案,镶嵌珠宝或用各种花卉装饰,用长流苏装饰。这种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女性使用,一般女性出嫁时才使用。戴上这种又宽又长的发冠,限制了脖子的扭曲,让它们变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档的旗鞋,她们走路的步伐很精致,显得特别稳重优雅。
马蹄铁鞋
除了“旗袍”和“发冠”,满族女子的“旗鞋”也很有特色。这种绣旗鞋是木制的,称为“高帮鞋”或“花盆底”鞋和“马蹄底”鞋。其木鞋跟一般高约5-10 cm,有的可达14-16 cm,最高可达25 cm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嵌在脚底中间。鞋跟底通常有两种形状,一种是顶部开口,底部收敛,呈倒梯形花盆形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外观和落地痕迹像马蹄铁。“花盆底”、“马蹄底”由此得名,也统称为“高帮鞋”。除了鞋面上有蝉蝶之类的刺绣图案或装饰件外,木材无法跟地的部分,往往还会有刺绣或珠饰。有些鞋尖上还装饰有用丝线织成的耳朵,有地面那么长。这种鞋的高跟木质鞋底极其坚固,往往鞋面断裂,而鞋底还完好无损,可以重复使用。高档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性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扁木制成,称为“平底鞋”。旗鞋前端略做剪裁,方便行走。我现在都不穿了。
满族人自古就有“砍柴做鞋”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帮鞋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了防止虫咬,他们在鞋底绑上木块,后来制作出日益精良的鞋子,并发展成高帮鞋。还有一个传说,满清的祖先为了渡过一个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市,学了白鹤的样子,在鞋子上绑了高高的树枝,最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复仇和发展的目的。为了不忘记那些悲惨的日子,也为了纪念高跷木鞋的贡献,女人们穿上这种鞋,代代相传,变得越来越精致漂亮,后来就成了这样。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蓝色长袍和夹克,头发和辫子在脑后,圆顶和裤子。而女性则喜欢穿直筒旗袍,梳个蝴蝶结或“发髻”,戴个戒指,腰间挂个手绢,满脚,穿花纹鞋。但是,今天的“旗袍”并不是历史上满族妇女的服装,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装裁剪方法的一种时尚,与过去满族妇女的服装有很大的不同。
满族服饰在清代曾经风靡全国,现在和汉族一样。满族女子不缠足,鞋上绣有美丽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高度为10 cm的木跟。满族女人走路可以昂首挺胸,腰肢摇曳。满族女性的发型变化很大。当她们还是女孩的时候,她们只是简单地把头发拉到脑后。结婚不久,就要把头发编成辫子,扎成单发髻。婚后的发型有很多种,双髻,单髻。双发髻发型将头发从头顶梳成两部分。前发髻梳成平顶以便戴皇冠,颈部后发髻梳成燕尾形,在胫后散开,使颈部始终保持挺直。所以满族女性走路的时候更加高贵端庄。图为满族新娘梳理婚礼发型。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的服装。裁剪简单,圆领,前后宽,袖子窄,四片裁剪,缝长,上下马方便。窄袖便于射箭。因袖口附有马蹄形袖,故又称马蹄袖。满族逐渐摆脱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为装饰品,放下马蹄袖仍是满族向年长者和德高望重者致敬的礼仪。女式旗袍比男式旗袍更具装饰性。衣领、前襟和袖口饰有刺绣。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款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件套裁剪系统也改成了两件套裁剪系统。旗袍能很好的展现女性的身材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穿旗袍外套时穿的背心。绣有精美的图案。穿着旗袍在宫廷里跳舞的满族妇女。穿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箭袖长袍和背心,以及满族男子的帽子。
平民住宅
以前满族人家一般的院子里都有影壁墙,有供神仙用的“独杆”。满族传统民居一般分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西房在西边叫上房,中房叫厅堂,东房在东边叫下房。西有三康,即南、西、北。西康贵,北康大,南康小。来客住西炕,长辈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讲究礼仪,路上遇到长辈要侧身鞠躬,双手鞠躬,等待长辈经过;不仅晚辈要问候长辈,晚辈也要问候长辈。亲戚朋友见面,除了握手打招呼,有的人还会腰打招呼。春节期间,每两年要拜一次,三十日晚拜一次,辞旧岁,大年初一拜一次,称为迎新年。室内西康不允许随意坐卧和堆放杂物;忌打、杀、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垫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满族人把西墙当作祭祖的圣地,不允许在这里挂衣服贴年画。西康,俗称“佛康”,设有“祖宗板”。禁止人,尤其是女性随便坐卧。平时西康不允许客人休息,更不允许在这里放狗皮帽子或者皮鞭。忌打、杀、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垫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不要跨越灶具和壁炉的三脚架,不要在灶具或壁炉上随意踩踏或坐卧;不准在炉口或池塘上烤脚、袜子、鞋子和靴子;禁止乱扔吃剩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放进炊具或壁炉。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他们每年根据不同的节日,祭天、祭神、祭祖,以猪、猪头为主。祭祀时要杀猪,尤其是祭祖时,黑猪不带杂毛(有的还必须选黑猪),宰杀前要在猪耳朵里注入酒。如果猪的耳朵抖了,就认为是上帝收了,可以宰了。这一举动就是俗称的“领祭”。有的地方要把猪肠和猪膀胱放在桶里,挂在杆子上给乌鸦吃。如果它们在三天内被吃掉,那将是幸运的。然后把整只猪切成八块,原样放在一个方形的盘子里,放在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面。家里人按辈分光着头磕了三次头,然后把肉剁碎放在锅里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盐吃。这时候如果有客人,只要在祖宗牌位前磕头三次,就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饭,吃完不用谢。满族人杀猪时还有邀请邻居朋友品尝第一口猪肉的习惯。过去农作物成熟时,满族人仍有“荐新”祭祀的习惯,但现在已被“田上豆腐,田上饼”的习俗所取代,即五谷在田时,吃豆腐配新豆,田完了,吃大黄饭或豆面配新粮,庆祝丰收。满族青年男女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坐在南康上,也叫“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摆上一张桌子,新郎新娘要手拉手绕着桌子走三圈,然后喝一杯。
日常饮食习俗
满族人在农忙时吃三餐,在农闲时吃两餐。主食多为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和干大米。我喜欢在米饭中加入红小豆或烘豆,如高粱米豆干米饭。在一些地区,玉米是主食,玉米粉发酵制成“酸汤”。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人也有吃白饭的习惯,就是将高粱米或玉米(大米+大米)煮熟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清水浸泡,吃的时候取出,放入碗中,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天。这种饼是由粘高粱、粘玉米、黄米等制成的。,包括豆粉糕、糯米糕、苏叶糕、菠萝叶糕、牛舌糕、年糕、水煮糕(中国的饺子)等等。满族的糕点历史悠久,在清代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又名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中国著名的糕点。比较有名的是清东陵的饼,也叫清东陵大饼,北京小吃的饼,河北承德小吃的饼,湖北荆州小吃猪油的饼。
北方冬天天气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人秋冬季常以酸菜(泡菜)为主食。据说腌制保存蔬菜的方法始于清朝顺治时期。酸菜煮白肉粉条是满族人入冬后的常见菜。酸菜可以煮、炖、炒、凉拌吃,火锅用酸菜更是独具特色。配菜也可以用来包饺子。在东北的满洲里,腌酸菜家家户户都能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包括萝卜和豆类。满族人爱吃猪肉,经常用白煮。辽宁沈阳的餐厅是一家满族餐厅,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经营的白肉血肠,号称正宗满族风味。
满族人有许多就餐习俗和礼仪。比如路人可以分享用过的饼和肉,但一般不能带走,吃完不准擦嘴。一家人吃饭,长辈不动筷子,晚辈从不动筷子;过年杀猪的时候,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吃白肉血肠是一种习惯。
民族食品
满族人居住分散,各地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食物,主要有:
1白肉血肠。
②火锅(满族传统菜肴)
③酸汤9是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物)
(4)清东陵糕点(又称清东陵大饼)。最早是清朝皇帝去东陵祭祖时作为供品使用的,所以也叫“祭饼”。在制作祭品时,有几十种水果馅的饼,鱼饼、勺饼、菊花饼、面糊饼、油炸韩式饼、糯米饼、黄米饼、七星饼、鸡蛋饼、酪乳饼、野葡萄饼、山梨饼。传入民间制作糕点后,一般分为大、小两种。大饼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八块;小饼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八块。大小饼的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等。还有无馅七星点子,八分饼,核桃饼,脆皮饼。
传统节日
满族的很多节日和汉族的一样。主要有春节,元宵节,尤尔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传统体育活动如“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一般在节日期间举行。
逢年过节要杀猪,过年(春节)的时候,每家都要杀两三头猪。腊月初八(腊八节),用粘高粱、红小豆等八种食物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饺子里放一根白线。谁吃了白线,谁就能长寿。有些人在饺子里放一枚铜币,这意味着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我们应该吃手工制作的肉和特色小吃沙琪玛。
黄金节是满族“举国欢庆”的日子。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颁布上谕,正式将姓氏“女真”改为“满洲”,这标志着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
1989 10,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上,一年一度的12.3被正式定为“黄金节”。
黄金节:是满族“国庆”的日子。1635农历+10年3月3日,皇太极颁布上谕,正式将姓氏“女真”改为“满洲”,这标志着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1989 10,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上,一年一度的12.3被正式定为“黄金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满族和汉族一样,也有挂灯笼、吃元宵的习俗。
远离一切疾病:满族女性的节日。通常在第一个月的第十六天。那一夜,三五成群的女子远行,或走沙卷冰,或寻欢作乐,被称为“百病同行”。
2月2日: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早晨,满族人将厨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招龙”。然后在院子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会吃“龙须面”和“龙麟饼”。这一天女人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是汉族人做好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里插一朵“佛花”。“佛多”是满语,翻译成汉语是“柳树”或“柳枝”。按照满族的信仰,柳树是人的祖先,人是柳树的后代。为了表示后继有人,坟墓里要插柳树。
端午节:满族人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习俗与汉族相同。
中秋节:满族人以7月15日为中秋节,也被视为给死者翻身的“鬼节”。届时,全国各地的寺庙都会设置道场,燃灯念经,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家庭也在中秋节吃“团圆饭”。另外,月亮升起的时候,会有月亮。即在庭院东面西侧放置木屏风,屏风上挂鸡冠花、黄豆枝、鲜莲藕,供月兔使用。屏幕前有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个大月饼。祭祀时,女先拜,男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在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煮“腊八肉”。除了全家人的食物,还要分给亲戚朋友。
小年:满族人有和汉族人一样的小年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