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藏历年的确定与藏历年的使用密切相关。官方使用藏历纪年始于950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此后,藏历的用法被继承下来。
藏历新年是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三天到五天不等。12月初,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都把青稞种子泡在盆子里,培育青苗。12月中旬,家家户户纷纷用酥油和白面炒油冻(葛西)。油冻有很多种,如耳形的“骨锅”、长的“夏娜”、圆形的和蓝色的。临近年底,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个长方体的竹菜马岐粮桶,上面画着彩色的图画。桶里装的是糍粑、炒麦、人参果等食物混合酥油,并绘有酥油制成的青穗、鸡冠花、五彩花板。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形状的羊头。这一切都有节日的收获,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除夕前两天,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了,放上了新的卡垫,贴上了年画。晚饭前,在厨房中墙撒上干面粉“八吉祥微”。用石灰粉在大门上画“”符号,象征永恒吉祥,表示生活富足,粮食丰足,岁岁平安。除夕夜,各种食物都摆在佛像前。为了在节日期间有足够丰富的食物,全家人仍然忙碌到深夜。这天晚上的晚餐,各家都要吃泡面(古代的泡面)。在面团工艺上,特别制作了石头、辣椒、木炭、羊毛等几种不同馅料的面团。每一种馅料都有一种说法:石头表示心硬,木炭表示心黑,辣椒表示刀子嘴,羊毛表示心软。那些吃了这些三明治的人即兴呕吐,引起笑声来帮助新年前夕。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了什么,都要即兴吐出来,常常引起笑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初一这一天,佛龛的茶几上摆放着青苗、油肫、羊头、粮桶,祝愿新的一年生活富足。大年初一,主妇从河里背“吉祥水”,然后叫醒全家人,按辈坐下。长辈们带来粮桶时,每人先抓几粒,抛向天空,作为祭祀神灵的标志,然后依次抓一些送入口中。之后,长辈依次祝“塔什德得勒”(好运),晚辈祝贺“塔什德得勒彭松措”(好运,好事)。仪式结束后,他们会吃用酥油煮的谷物大号和人参果,然后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扫地,不说不吉利的话,不互相拜访。
第二天,亲朋好友相互拜年,互赠哈达。男女老少都穿上节目的服装,见面时互道“Tashildler”和“节日快乐”。这个活动持续了三到五天。藏历新年时,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一圈跳舞,在七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们踩着地欢庆节日、唱歌,孩子们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一片喜庆、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唱藏戏,跳锅庄,城乡串烧。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人们还从事摔跤、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称为“嘎玛日吉”(沐浴),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700至800年的历史。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佛教认为,青藏高原的水有八大优点,即甜、凉、软、淡、清、无味。七饮不伤喉,八饮不伤腹。因此,七月被称为洗澡的最佳时间。那是夏末秋初。万里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无论是在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都到河边庆祝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带着帐篷、酥油茶、青稞酒、糍粑等食品,将陆续来到拉萨河、雅鲁藏布江,来到青藏高原的千河万湖争水,尽情戏水、戏水。他们在河滩草坪的阴凉处搭起了帐篷,把帐篷围起来,铺上了卡垫。老人在河边洗头刷身,年轻人在河里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嬉戏打闹。这个时候,女人洗澡,洗身体,洗全家人的衣服,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着清香的青稞酒和香浓的酥油茶。帐篷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在七天的沐浴节中,人们不仅每天来到河边沐浴,还会清洗家中所有的被褥。因此,沐浴节不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也是每年最彻底、最群众性的健康活动。
3.水果节
郭旺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郭旺”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田地和土地,“郭”是转身的意思,意思是“围着田地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沿岸的农村,很流行“看果”节,其他地方也有节日,只是节日的名称不同。拉祜、定日一带称为“吉雅”,即舒适的夏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邦桑”,即吉祥草原。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刀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人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都会庆祝水果节。郭旺节是藏族人民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其起源、仪式、地域或性别特征丰富多彩。
据传说,早在公元5世纪末,西藏国王布德龚建就向宗教领袖征求意见,以确保丰收。教主下令让农民们围着田地转圈,拿着香炉,举着横幅的人为首领,我们教主拿着缠着哈达的棍子,羊的右腿为引路人。带领有青稞穗或麦穗的村民在田里绕了几圈后,在粮仓和神龛里种上各种谷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看水果节持续一到三天,在秋收前的吉祥日子举行。每年的这一天,藏族人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有的扛着彩旗,有的扛着青稞和麦穗做成的丰收塔,丰收塔上系着白色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唱着藏戏,有的扛着毛主席画像绕场一周,绕完圈后,人们提着帐篷和青稞酒,一边谈论着过去和现在,有的纵情饮酒。商业部门还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色商品和生活用品,采购土特产。水果节过后,紧张的秋收播种开始了。
4.山区转移会议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木佛节,祭祀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九龙水冶都会为它沐浴,所以它也被称为Mufo节。每年的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的人们都穿着民族服饰,聚集在欢乐谷山上、折多河畔。人们先去庙里烧香祈福,烧纸钱。然后转向山上供奉神灵,祈求他们的保佑。翻过山后,我们搭起帐篷野餐,看藏戏。唱山歌,跳锅庄舞和弦子舞,骑手也有赛马和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会举行物资交换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5.花卉节
南平县于波藏族传统节日。它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为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于波是一个偏僻的山谷。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用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一个叫莲芝的女孩从很远的地方来了。她美丽、善良、聪明。她教当地人种地、织布、缝衣,还采百合待人。有一年,五月初五,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山崖而死。人们非常悲伤,所以他们在这一天上山采花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采花节。
6.黄龙庙会
黄龙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族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夏历6月15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黄龙寺,位于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的群山之中,背靠海拔5700多米的岷山主峰雪豹。因山顶清泉含钙飞泻而下,覆盖着一片如黄龙飞泻而下的乳黄色自然奇观,镶嵌着3400多个五彩缤纷的地方,相互连接,五彩缤纷。后人建庙,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的信众前来朝拜,逐渐形成民间节日。
每年从农历六月初十开始,世界各地的游客骑马、乘车或步行来到这里,带来炊具和帐篷。在集会上,人们不仅要观看黄龙寺的风景,还要举行藏戏表演和民歌对唱。年轻的勇者还会有摔跤、射箭等活动。6月15日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和周围的山坡森林里排列着各种土特产,形成了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庙烧香,祈求一生平安。年轻人整夜载歌载舞。
7.牧羊人节
阿坝州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下一个月初举行,节日期间一般为一周。节前,每家每户都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把垃圾清理干净,往西边倾倒,为的是让太阳的火焰融化一切不祥之物。然后,家庭准备节日食品,如青稞酒和酸奶。节日的第一天早上,父女们争夺吉祥水。然后,用带奶的吉祥水洗脸、洗手,用洗好的手烧柏木,祈求水草丰饶、牛羊兴旺。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大餐。节日前三天,村民们跳舞、唱歌、摔跤,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并呆在村子里。三天后,人们开始挨家挨户地祝贺节日快乐。每天晚上,人们聚集在村子外面,点燃篝火,唱歌跳舞。
8.俄罗斯欢乐节
作为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木里县。这个节日在每年农历十二月的第七天。传说古代木里地区非常富庶,西藏、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一路迁徙居住。定居那天是腊月初七,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欢乐。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纪念活动,代代相传,成为固定的节日。节日的前一天,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丰富的食物。节日那天,全家人坐在一起举杯畅饮。按照习俗,猫狗要饱餐一顿。如果他们先吃肉,就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农牧业丰收。晚上。人们聚集在成堆的篝火旁。是的,唱民歌和跳舞
9.泼水节
流行于冕宁县。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它的主要内容是祈雨和为孩子祈祷。那天,喇嘛带来了巴赞做的青蛙、蛇和蟾蜍,每家一两个人一起去。来到沟边,喇嘛念经,把糍粑做的动物放入水中。他们回来的时候,大家都穿着雨具,喊着,表示已经开始下雨了。然后,人们去祭拜一座圆塔。塔内有刀和小锣壶,代表生育。结婚很久没有孩子的女人向塔神许愿,祈求孩子。拜塔后生下孩子的侬,那天要去拜塔履行诺言。
10,第九节
流行于宝兴县。它在每年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九天举行。那一天,人们聚集在山脚下,举着灯笼,表演舞狮,尽情地载歌载舞。晚上举行独特的男女摔跤比赛,结果往往是男输女赢,引起阵阵笑声,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11,花节
也被称为花节,在马尔康很受欢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一般持续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天。人们带着食物,搭着帐篷,骑着马,成群结队地去野外欣赏山花。他们支起帐篷,煮酥油茶,灌上青梨酒,吃喝玩乐,赏花祈福。晚上点篝火,唱歌跳舞。节日期间,会有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机会。
12,赏花节
藏语叫“若木鸟”,意为观山。每年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以村里为主,在帐篷里一起玩。每次活动从三四天到十几天不等。赏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游玩的客人献上哈达,并热情地将他们迎入出纳处待客。晚上,男女老少手拉手,伴着舞蹈队长手中的一串铃铛,唱着山歌,围着篝火唱了一夜的歌,走的很美。
13,赛马会
流行于红原县等地。它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举行,为期一天。赛马是藏族人民喜爱的活动。它不仅是农牧民闲暇时聚集交流生产经验的场所,也是西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民间流传的所有藏族节日中,赛马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赛马不仅以母题的形式出现在节日中,更重要的是藏族人民基于对马的强烈信仰,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赛马节”,这项活动历史悠久。届时,县城及附近地区的藏族群众将身着传统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到马场开展各种形式的赛马活动。有速度的团队比赛,有接力赛,有赛马射箭表演,有赛马技巧,非常热闹。赛马后,人们互相交换当地的产品。
14,种植屋顶旗帜
插屋顶旗是藏族的节日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屋顶挂上一面刻有藏经的红黄白三色布旗。祈求灾难。旗帜的高度和颜色各不相同。有的是白底红边,有的是红黄黑条。旗帜大多是长方形,但也有正方形和三角形。一些人把旗子绑在旗杆上,而另一些人把旗子绑在树杆上。有的插一面旗,有的插几面旗。
15,白马歌会
白马藏族的节日习俗。流行于平武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白马藏族能歌善舞,汉族地区春节期间会举行传统文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引入,他们有了创造自己节日的愿望。有关部门顺势而为,在1982举办了首届山寨歌会。从那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就成了惯例。
16,卡琳节
藏语称为“孜木林桑吉”,意为“世界快乐日”。有人称之为“郊宴”。这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和昌都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藏历每年5月1日前后举行,节日期间不定,有的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人民会带着食物、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篷,以及各种娱乐工具和乐器,来到优雅幽静的卡琳(藏语音译意为花园、花园,园中种有柳树,故百姓称之为“戏柳”)。在草坪上和老树下搭起一个白色的帐篷,裹上几条床单或塑料布,铺上一张牌垫,一边弹着七弦琴,一边喝着酥油茶或青稞酒,一起野餐。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槌球或聊天欢笑,有的在绿草地上唱歌跳舞。此外,节日期间还会举行一些宗教仪式、骑马、射箭等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