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新年习俗

代代相传的新年祝福。

张一农

美好的猪年随着锣鼓声送走,欢乐的鼠年即将迎来鞭炮声。人们不得不走亲访友来庆祝新年。

过年是四季的欢乐,是一件大事。这个时候“千家万户总要以新桃换旧桃。”那些远在千里之外回到家乡,在办公桌前、病床前孝敬父母的人的深情和乡愁,以及“互相鞠躬,欢欢喜喜过年”的喜悦和祥和,总是萦绕在城乡之间,温暖着人们的心。新年问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之一。这个习俗起源于一个神话:在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有一张大嘴,凶猛异常。腊月三十晚上,他们挨家挨户去吃人。为了对付这个怪物,人们把肉放在门外,关上门,躲在家里。初一早上,人们开门相见,互相鞠躬祝贺,最后都没有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代代相传。

在漫长的岁月里,妖怪“年”的传说越来越淡,拜年也从最初的祝贺不被“年”吃掉,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尊老。但是,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目的性,拜年也不例外。一年四季,人们辛勤劳作,忙忙碌碌,但到了春节,总会有点“闲”,尤其是农业经济社会,农民在农闲时节,时间充裕,大家就开开心心地利用假期去他们家拜年,方便交流,增加感情,弘扬尊老爱贤之风。

所以拜年的习俗起源很早,至少在宋代就有了。宋代元老院孟在《东京梦中华》中,记述北宋汴京元旦的习俗,说:“正月初一,开封府放三日,士子早早互贺。”明代陆荣在《园杂记》中说:“在首都元旦,从朝鲜官方到庶人,跨越数日道路的人被称为‘拜年’。”阿清人顾铁青在《贾青录》中写道:“男女轮流拜谒父母,主人带领他们卑躬屈膝地拜祭子女,拜谒邻居的亲友,或不再派子女代替他们,称为‘拜年’。就算是年底不见面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互相拜拜。"

长武地区讲究拜年。在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男人戴上新帽子,小女孩戴上红蝴蝶结,村里有祠堂或“家堂”的,陆续在牌位或祖先画像上点上蜡烛,跪拜送礼。向爷爷奶奶、父母敬礼,说一些“祝你健康长寿”之类吉祥的话。长辈给儿孙发红包,叫“压岁钱”。这种崇拜,得益于父母长辈的感恩,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喜气洋洋。这样简单的仪式就足以让亲戚们满意了。之后他们三个两人一组去了街坊,给街坊的长辈拜年。很多邻里之间的矜持或者纠纷都是通过拜年来解决的,所以长辈们总会说“等过了年再说吧”。人到门口,即使拜年,过去的不快也会立刻化为一缕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同行见面,口头上说“祝你新年快乐”、“恭喜发财”、“春节快乐”、“祝你健康幸福”。

大年初一,一般不出门拜年,否则就是“乞丐拜年”。这一天,女性不能去人家拜年,也就是俗称的“禁忌”。从大年初二开始,我就开始给亲戚朋友祝贺。大年初二,照例是孙儿拜祖的日子。“孙子的叔叔家的狗不吃烤火炉”,拜年的时候更听话了。照例他会发压岁钱,过年的菜会摆满舞台。回家还会送一个礼包,里面有花生、糖果、橘子、红枣、桂圆,还有一个用红纸包着的“云饼”,是“步步高升”的吉兆。大年初三是女婿拜丈母娘的吉日。五月初五,家家都要接财神烧路边,都要在家吃路边酒。第四年初四初七不拜年,以后任何一天都可以拜年,所以有“拜年拜到大麦黄”的笑话。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家会先用岩茶、糖果、花生、瓜子招待他们,再端上一碗红枣汤。更贴心更有礼貌的是,他们会留下来“分茶”——鸡蛋面汤,有的还会加肉丸、肉片、鸡腿,也算是一种真诚的礼貌小吃。

现在拜年有了新时尚,单位里提倡集体拜。虽然以前每天都见面,但是过年再见面就很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在微笑,每个人都在微笑。一句热情的问候,一次亲切的握手,一种握拳拜年的感觉,让大家摆脱了一年工作的压力和烦恼,给他们送去了热情和温暖。大概这也是民俗的一种变异或延续吧。城市和农村的人都愿意找个借口把心贴得越来越近。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直在发贺卡、打电话、发短信、写博客...除了表达春节梅花美好和谐的信息,都在传递一种亲情、友情、乡情,表达自己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