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婚姻习俗
中国的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丽江古城、未夕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原中甸)、宁蒗县、永胜县、盐边县、四川省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现有人口324680人,是昆明最大的非土著民族,有摩梭人的分支。纳西族是古羌人的后裔,从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原住民融合。
纳西族婚俗简介;
纳西族是一夫一妻制,禁止与家人通婚。男女一般在20岁左右结婚,早婚的很少。
?
旧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叔侄之间优先结婚的习俗盛行。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邀酒、婚礼等程序。订亲,纳西语,意思是送酒。男孩五六岁的时候,父母让媒人带一壶酒到合适的女方家给儿子当媒人。经双方父母同意,女孩将在十岁左右的吉日订婚。之后男方家会给女方家送“小酒”“大酒”之类的礼物,每年端午节、中秋节、冬季至日都会给女方家送礼。婚礼上有不见天日的习俗。天井里搭起大帐篷,下层松发,扎上牌坊迎接新娘。当接新娘的队伍到来时,女方家关上门,隔着门唱一首盘问的快乐歌,接唱者开门迎客,接新娘的人就把“开场钱”收回来。新娘一边祭祖一边告别父母亲人,哭着表示舍不得离开家人。当新娘进入丈夫家的大门时,她必须在门槛中间跨过马鞍,以表明她是男方家的一员。
?
以前纳西族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谈恋爱被称为“幸福生活”。一般来说,他们不会受到父母的干涉。他们通过各种节日和婚丧嫁娶的场合相识互动,定期在山野约会,弹拨琴弦,倾吐心声,互赠情意。这种传统的社会自由与受汉文化影响的封建包办婚姻有着尖锐的矛盾,而社会上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农民日益加深的贫困,往往使相爱的年轻人无法结婚。为了忠于纯洁的爱情,他们相约在玉龙雪山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地方或者一个村庄自杀。
?
根据当时发生的爱情死亡的悲惨情况,东巴祭司创作了东巴经典《鲁鲁班饶》(牧奴迁徙),并将其作为经典书籍推荐给死者的爱情,在道场仪式中反复吟诵。纳西族恋爱中死去的第一对夫妻,从死鬼的首领演变为爱情之神,而死鬼的归宿十二燕子坡也演变为雪山国(有翠国),并将死鬼国描述为三个不同境界的国家。经过东巴教的不断传播,民间形成了一首口传长诗《流浪悲》(哀调)。故事说:女主角从小在山上放羊,她很孤独;主人公,二儿子,去山里打猎,没有份儿。两人在深山里相遇,彼此诉说着感情,彼此相爱了。但他们烧香问事,难成亲。他们去为他们的死亡做准备。然后两人都爬上了雪山,经历了“第一个绿树成荫,石头上有刺的国度”和第二个没有植被的国度。过了独木桥,就到了“金花不凋谢,金果不落”的地方,没有苍蝇蚊子。
?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的逐步普及,新婚姻法的深入实施,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了法律的有效保护,纳西族的殉情习俗早已成为过去。
?
纳西族的婚姻特点:
牺牲女神找情人
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泸沽湖附近有一座狮子山。传说狮子山是一位女神,她不仅主宰着这一带的五谷丰登,还影响着女性的爱情、婚姻和生育。居住在这一地区的纳西族以最隆重的仪式崇拜女神。每年的夏历25日,纳西族的年轻男女都会穿着民族服装去狮子山祭祀女神。在狮子山,年轻男女互相接触,寻找他们的白马王子。在狮子山找到爱人被认为是吉利的。据说姑娘和小伙子在供奉女神的狮子山相恋,未来女神一定会成全他们。
?
冷水溅在新娘身上
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有结婚时用冷水淋头,用酥油贴脸的习俗。当新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披着一件红色的礼服,戴着红色的头巾,在伴娘和其他送别队伍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门口时,其中一个伴娘先冲到男方家,往新娘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伴娘一边洗澡一边用手揉着新娘的头发,大声喊着“祝你好运”。几声呐喊之后,泼水到头上的仪式告一段落。
?
冷水淋在头上后,新郎新娘双双倒在祠堂前,东巴(巫师)拿了两块碗那么大的酥油,切成两块,分别贴在新郎新娘的额头上。发帖后,东巴会领唱《媒歌》,主持人会提壶敬酒,敲锣,给来宾一一奉茶。但新郎新娘还是要跪在地上,让额头上的黄油融化成油花,让脸上沾满黄油和汗水。长长的“媒歌”唱完,东巴会“发发慈悲”让一对情侣站起来洗脸。
?
摩梭人的“阿夏”婚姻
丽江泸沽湖附近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摩梭人,实行“阿霞”婚姻。“阿莎”是摩梭语,意思是亲密的情侣。“阿霞”婚姻有两种形式,即阿霞异姓婚姻和阿霞同居婚姻。阿霞的异族婚姻也叫“走婚”,特点是男不嫁,女不嫁。与阿霞建立关系的男女双方都住在自己母亲家生产生活,但男方只在黄昏时住在女方家。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女方抚养,亲生父亲和孩子不在同一个家庭生活。男女之间在生产、生活、财产上没有必然联系,男性不能设定抚养子女的义务,但亲生父亲可以与子女有经常的联系。男人和女人一生可以做不止一个阿莎,但不能同时做两个。只有结束与一个阿莎的关系后,他们才能制造另一个。阿霞和夏自由结合自愿离婚。
?
阿霞和夏的关系因人而异。一般年轻的时候不太稳定,中年以后越来越固定,甚至是终身固定,但不管持续多久,男女都住在娘家。如果任何一方不愿意保持关系,或者女方不服,或者男方不再上门,阿霞和夏的关系可以解除。另一种阿霞同居婚姻的特点是男女双方住在同一所房子里,要么男对女,要么女对男,* * *同生产生活,抚养子女。这种婚姻也是基于感情,自愿结合,自由分离。一旦双方终止关系,回到原住地,家人会欢迎她(他)回来,孩子的问题由双方协商解决,不会造成双方矛盾。此外,一些摩梭人也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很多摩梭人实行“阿夏”婚姻,大部分家庭是母系家族。家庭成员的血统完全按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这种家庭的特点是男不嫁女不嫁,没有翁婿、婆媳、小姑、大姨的关系。家庭权力的划分是叔叔管礼仪,妈妈管财富,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很少分离。家庭人口一般在20人左右。
?
女儿国走婚的奇怪习俗
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有4万多纳西族摩梭人,是一个奇特的“女性王国”。这个民族的社会和家庭基本上还是女权主义的。每当黄昏降临,你都能看到一些匆匆忙忙的男人。他们去女“阿珠”(朋友)家过夜了。“阿朱”有的是同村的,有的要开几十里。第二天天一亮,这个男人就回到他的母系家族,和他的母亲和姐妹们一起工作。这种形式被称为“走婚”。
?
摩梭人在地里干活、在山里放牧、赶集过节时,都是男女结交阿朱的好机会。比如秋天玩的时候,男女站成一排,挥舞着连枷打饭,跟着连枷的节拍唱歌。这个时候,男方也在为自己寻找合适的人。如果他看上了一个女人,就会放下连枷,突然跑上前去抢女人的毛巾、手帕或者皮带。如果女方不要回她的东西,说明他们两个可以和阿珠做朋友。
?
男女用A-Note交朋友,一般都是私下交换礼物或者通过客户来确定关系。有时双方交换个人珠宝;有时候女人送男人自己做的鞋垫或者腰带,男人回送她一条围巾或者首饰。有些男女以庄重的方式交换礼物。男性一般会邀请自己信任的人带新衣服、裙子、茶叶等礼物到女方家交换礼物。当送礼者到达女方家时,他向她母亲解释他的目的。母亲在征求女儿的意见之前,无法决定是否接受礼物。男女一旦交换礼物,就成了恋人。晚上,男人可以去女方家结婚。
?
起初,男人结婚要避人耳目,要按事先约定的暗号敲女方家的门或往家里扔东西。这个时候家里的大人和其他姐妹都不会干涉这件事,有的还会主动回避。约会的女人会下楼开门,收到自己的纸条。第二天天不亮,男人就会匆匆离开,回到自己家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个人的感情变得更深了。这时候如果女方家里欢迎男方,可以公开彼此的关系。这时,按照当地的习俗,男方会给女方一朱一件外套、一条手帕、鞋子等东西,并且还会送些盐和茶叶给她的母亲和叔叔作为礼物。送礼之后,男人可以公开去女方家,有的甚至带着生活用品住在女方房间里。但按照当地的习俗,男性也必须在早上离开,回到母亲家中工作生活。
?
在摩梭人中,也有很多一开始就公开结婚的男性。这些男人第一次去女方家,一定要带一个信得过的朋友,随身携带衣服和一些茶叶、糖之类的礼物。男方到了女方家,女方家要热情招待,拿出男方纸条带来的茶叶和糖来祭祖,分给村里人一些,并向亲戚宣布女儿有了男方纸条。当天晚上,男方在女方的母亲或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女方朱的卧室。女音在房间里用酒招待男音。初访时,男A朱需要避开女方家的哥哥、叔叔等男性。久而久之,他们与朱的相识完全公开后,两家人都成了亲家,而男人也不再回避女方家的男人。每逢节假日,两家都会互赠礼物,遇到其他事情也会互相帮助。对方家有人去世,公婆也要去参加葬礼。如果男注要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女方也会在礼盒里装一些鸡蛋、香肠、猪肚,送到男注家里。
?
一男一女生下孩子后的第二天,女方家会给孩子取名,然后带着供奉给神灵和祖先的食物和甜酒,向男方家表示祝贺。这时候男方家的女父母派了一个女的来,带着丰盛的食物看女纸条。孩子满月时,男方家要杀猪宰羊,准备酒席,在女方家举行盛大的满月酒仪式,招待女方村的村民。一个注意事项:婚后出生的孩子都随母亲生活,由随母姓家庭中的母亲、叔叔或阿姨抚养。因为男注不是女注家庭成员,没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在生产、劳动、经济上要给予一定的照顾,经常去看望、帮助孩子。
?
男女之间维持阿以关系的时间长短不一,从几个月到几年甚至更长。他们一般会聚在一起,意见不合就解除关系。因为男女双方都住在自己家里,经济上互不依赖,不属于任何人,所以两人的关系很不稳定。而且在地域上,男女距离越远,关系越不稳定,所以男女婚姻大多在邻村之间进行。
?
在《男女笔记》中,有忠实到最后的,但大部分都做了几个甚至更多的笔记。无论男女,都有一个稳定的音符,也有几个青春里的临时音符。一些美女,包括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男人,也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妇女的母亲、兄弟姐妹们也以此为荣,因为她们可以从一个结了婚的朱那里得到新衣服、盐、茶和钱,还可以在农忙季节帮助更多的劳动力。男女到了中年,一般都会找一个公开的、长期固定的音符,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
?
在交友过程中,如果双方发现对方性格不好,或者感情破裂,可以解除阿以关系。因为不需要办理手续,不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归属问题,所以解除阿以关系非常自由,双方不会引起纠纷和争议。男的不想维持阿阿关系,就找人带话通知对方,他们开始终止阿阿关系。有的只是说不来了;别人不再去女方家结婚,或者把行李带走,他们的关系自然就解除了。如果女方不想维持彼此的关系,就直接告诉男方不要再来了,或者他来了以后拒绝和男方同房,也可以故意躲在别人家让男方不要再来。
?
纳西族的爱情风格;
因为恋爱自由,大部分纳西族青年男女婚前都有自己的恋人和心上人。但是按照传统的婚姻,父母要包办一切,父母讲究门当户对。所以不征求孩子意见,不允许有情人结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在建国前尤为突出。所以,父母不同意结婚的恋人,往往会以逃婚、徇私来表达反抗。有的约定逃到偏远地方隐姓埋名定居,若干年后再回到原籍;有的干脆永远定居国外,不回原籍;有些反抗的方式更为惨烈,那就是殉情。殉情的方式有跳水、滚崖、自焚、上吊、服毒等。他们认为人世间不能结婚,只有死了才能在“玉龙第三国”永远生活在一起,直到五六十年代仍时有发生。随着历史和人们观念的变化,纳西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完全由父母包办,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逃婚和殉情已经成为一段可悲的历史。
?
纳西族的婚礼流程:
婚礼的前一天,新郎家也忙得不可开交,沿着房间布置房间,搭起五颜六色的棚子,到处张灯结彩,贴对联等。同时宰杀猪羊,挂一个用红纸或纸绢包裹的筛子,上面插三支箭,上书“琳琳来了”的字样。去阻止白虎。新床是媒人和新郎的母亲安排的,当晚邀请了一个有爷爷奶奶和健在父母的小男孩和新郎一起睡在新床上。
?
第二天,新郎在媒人和亲友的陪同下,到女方家拜见亲戚,并准备了空轿子或空马,供新娘回来时乘坐,还带了两桌酒席等礼物。到了女方家门口,新娘队玩的很开心。连续表演三场后,女方的门被打开,新娘被允许进入,然后受到热情接待。通常在中午左右,男方的准新娘伴侣将新娘抬上轿子。这时候新娘拼命挣扎,一副不愿意走的样子。经过安慰和劝说,我告别了父母和亲戚,由叔叔、舅舅、姐姐等陪同。在路上坐车或骑车。
?
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但是男方家的门是关着的。这时,为新娘送行的人在门口唱起纳西小调,让男方家开门。金骆驼会来吗?银驼来了吗?女方家在门外唱:“金驼来了,银驼来了。快开门。”二重唱之后,大门打开了,新郎新娘要跨过红纸马鞍才能进大门。这时候东巴要念经,同时在新娘额头上点几滴酥油或者水,表示新娘已经是男家了。
?
新娘进家门,要给公婆一双鞋。这时,准新娘故意把新娘送给新郎的鞋子扔到新床底下的深处,让新郎弯腰捡起来穿上。这个习俗叫做换鞋。然后举行了崇拜仪式。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先,拜公婆,然后拜见家族中的长辈,然后夫妻互相拜祭。参观教堂时,新娘手持盐,新郎手持茶壶。仪式结束后,新娘要象征性地看一眼自己结婚的红柜子,锁上后随手把钥匙扔在红柜子里,孩子们马上争抢,因为夜班谁抢到墙角钥匙,谁就能从新娘手里赎回喜糖。
?
晚上,新房里摆了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郎新娘在几个孩子的陪同下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受到男方家庭的热情款待。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到一个嘈杂的房间,聚在一起跳纳西族的舞蹈,而纳西族的东巴人则不停地唱着(婚礼曲调),充满了热烈喜庆的气氛。这一天,女方家还设宴招待亲友,请东巴唱歌(嫁女调)。
?
第二天,婆婆会亲自端来一碗莲子粥和一碗面条,喂给新婚妻子,以示对新娘的关心。这一天会有订婚仪式,也就是把男家所有的人都请来,按照辈分的顺序给新娘拜见。长辈们也给新娘送上祝福,并送给她见面礼。
?
第三天,是回访。新娘和新郎应该把礼物带回女方家。见见女方的父母、叔叔、舅舅等长辈,一起吃饭。按照习俗,无论路途有多远,新婚夫妇都要在当天回到男方家。
?
第四天,新娘在小姑的陪同下,分别上街买鱼,买葱,买宋明,以示对鱼和水的感情,点亮未来,让孩子聪明。婚礼结束后,会有送喜神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