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民俗的文章
【国籍简介】
满族,现有人口约9821,000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最大,少量分散在全国大中城市。满族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 0 0 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最早的祖先。辽、宋、元、明四朝称为“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1 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与女真为主体融合,形成新的* * *同构——满人。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语是在1 6年底参照蒙古语字母创制的。后来我们在借用的蒙古语字母上加了“圆”和“点”,称为“带圆带点的满语”或“新满语”。清朝以来,大量满族迁居中原,与汉族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满族人逐渐使用汉语。满族主要从事农业。居住在分散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为祖国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饮食习惯]
波波是满族人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物。这蛋糕是用糯米做的。有豆面饼、苏叶饼和粘饼。满族糕点很饿,携带方便,风味独特,至今仍是相当受欢迎的食品。酸汤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萨其玛是中国著名的满族糕点。
【婚丧习俗】
满族婚礼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融入了汉族的许多习俗和礼仪。一般来说,它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之间的订婚有两种形式。第一,青年男女的父母是熟人或者朋友。两人相知甚深,有意结婚,便请媒人答应孩子一辈子。有些男人向女人求婚,有些女人向男人求婚。另一种是男女互不相识,委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媒人会交给双方的“门户贴”,出具他们的旗帜、履历、姓氏、三代。此外,我们应该互相测试生日。释放:即送礼物。有放大和放大两种。放小丁走,就是未来媳妇去拜访男方家的亲戚,比如姑姑、哥哥、嫂子,得到财物。放大一点叫“大礼”,俗称“大菜”,就是选个黄道吉日,男方会把彩礼送到女方家。婚礼前一天,送别家人的人要喝“迎风酒”。新娘离家入住男方借的好公寓,俗称“打下来”。第二天早上,女子用花车为她送行,由她的哥哥护送。花车到了新郎家,洞房前的地上有一个火盆,俗称“过犹不及辟邪”。为了赶走或杀死随轿子而来的鬼魂,新郎要向轿子门射三箭;也有实拍的,不过一般都是在轿子底下拍,以免伤到新娘。然后,新娘被搀扶出轿子来到天地,与新郎一起朝北磕头三次,俗称“拜北斗”。祭拜北斗后,举行举世闻名的“离灯”仪式。也就是戴着红色盖头的新郎新娘脸朝南,跪在院子里的神桌前。桌子上,有一只猪肘,三小杯酒,一把尖刀。萨满一条腿跪在桌子前,一边用满语念咒,一边用尖刀把肉切成块扔到空中,一边拿着小杯酒扔在地上。主要目的是祈求上帝保佑新婚夫妇,让他们的子孙满堂,白头偕老。这些仪式结束后,新娘由全科医生(即父母和孩子都在的人)带入洞房。新娘跨门槛时,门槛上有个马鞍,新娘必须跨过去。新房子的床必须是所有修行人铺的。新房铺好后,要在房间里放音乐,这叫“响室”。新娘进洞房时,一个小女孩拿着两面铜镜给新娘拍照,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胸前和背上。接着,另一个小女孩递过来两个铁罐,里面装着大米、钱等。新娘要么把它们抱在怀里,要么放在腋下,俗称“抱抱瓶”或“抱抱媒锅”。当新娘稳稳地坐在床上时,新郎用秤砣将覆盖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下,称为“揭开面纱”。接下来,夫妻二人干杯,吃开心面、长寿面或儿童蛋糕。
[建筑特色]
满族传统民居一般分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西房在西边叫上房,中房叫厅堂,东房在东边叫下房。西有三康,即南、西、北。西康贵,北康大,南康小。来客住西炕,长辈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服装特征]
20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穿着直筒式长袖长袍。女式旗袍下摆至(左骨右躯干)(小腿),绣有花卉图案。男士旗袍下摆及脚踝,无纹饰。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外新时尚的冲击,满族男子旗袍被废弃。女式旗袍由宽袖变为窄袖,直筒变得紧身,贴近腰部。臀部略大,下摆回收,一直到脚踝。逐渐形成了今天各种注重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之美的旗袍风格。
【民族禁忌】
室内西康不允许随意坐卧和堆放杂物;忌打、杀、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垫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两个。蒙古族民俗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有各种迎宾礼仪。无论是社交团体还是私人会议,主人总是远远地向客人打招呼。有的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人会骑马疾驰而来,有的人会骑着摩托车和越野吉普车前来,在隆重的场合会受到几个梯队的迎接。
如果你去大草原旅游,你一定会去参观蒙古蒙古包,草原上的民居,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至今的传统。当你来到这里,你不能不称赞主人的住所。“这真是个好地方。草原的自然风光多美啊!”否则你会用蒙古语“赛努!Sanu(好!好吧!)表达你的感受,用蒙古语说一句话,这里的主人会由衷的高兴。
当草原主人欢迎你进入蒙古包时,宾主依次坐在蒙古包左侧。一般来的都是很尊贵的客人,主人会主动让你坐在正北的位置(男的坐包的西侧,女的坐包的东侧)。这时主妇会把甜甜的奶食和红烧肉放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热腾腾香香的奶茶,让客人品尝。然后,在问候和笑声中,我们开始敬酒。主人手里拿着哈达,手里拿着银碗和梅绮,把酒献给你。如果客人一口喝完,主人会很开心,顿时主客和谐,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如果不擅长喝酒,可以拿银碗。但最好是把碗里的酒喝了,这是对主人的尊重和亲密。
招待客人
这里的主人先给客人倒上刚煮好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饭之类的茶水解渴,有的甚至还做了些面条,让客人少吃点,好有个心愿?然后祝酒。让主人先用酒?酒盅向每位客人敬酒,这是敬酒的开始。然后用大杯(比银碗小的银器皿)从客人中的老人开始敬酒,一个一个;敬酒达到一定杯数,就要放音乐唱歌,让客人喝;酒后待客的最高礼仪是全羊宴,其次是羊背宴。
神奇的蒙古蒙古包
如果说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蒙古包就是大海中的小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的一种独特建筑,美观实用,结构简单,拆装运输方便。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就地取材、自产自销的特点,非常适合游牧生活。蒙古蒙古包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碧绿如海的草原上,点缀着蒙古包的白帆会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的天篷状,外面包裹一两层羊毛毡,内部用“哈娜”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几十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伸缩的网状支架。“乌泥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屋顶支架。蒙古包顶部还有一个“陶脑”——天窗,既能通风又能采光。整个蒙古包用几根羊毛绳牢牢固定,以抵御大风。
华丽的民族服装
蒙古族服饰,包括衣服、腰带、靴子、头饰,样式精美,装饰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身宽大,长袖,下端无开叉,高领,中带,非常适合广大草原游牧生活中御寒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一般用丝、缎等材料制成,长达数米。颜色取决于长袍的颜色。男人系腰带的时候,袍子往上提,下摆扎短,显得灵动自然,也方便骑马或工作。另一方面,女性在束腰时必须拉伸长袍,以显示其苗条和健康的身材。佩戴蒙古袍腰带不仅是服装的必需,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骑行时可以保持腰部和肋骨的稳定和垂直,冬天可以保暖。
《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称正月为“查干萨里”(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包括祭祀、祝寿、拜年等。,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撒日)达到高潮。
祭祀用火
蒙古人民长期以来以烧火祭祀的习俗来迎接春节,因为熊熊的火焰象征着一年中所有的好运。过去流行祭祀用火,各家的祭火日期和方式都不一样。“哈日楚胡”(穷人)通常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太吉”(贵人)则在腊月二十四祭祀火神。一些牧民在门外的树上放上五捆绑着五颜六色丝绸的芦苇,将劈成细条的橡树放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支架上方的四条腿上,居士穿上礼服跪在正门的席子上,将裹着油网的羊胸骨献给火焰。女人们把酒和黄油洒在火焰上,然后按顺序站着磕头。富裕的牧民搞大规模的火祭,祭祀时用全羊,并邀请邻居喝茶喝酒。有的人点燃圣火后三天不熄灭,三天不准移动场地,不准在圣火上烤脚。目前,新一代牧民中很少举行传统的火祭,但人们仍然在草原旅游点和节日里点燃篝火增添乐趣。
祝贺(老人)的生日
牧民春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日会是给刚“今年”的老人开的。在生日开始时,会先庆祝85岁或73岁的人,通常在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在腊月二十七到除夕的日子里,今年会庆祝61和49的人。给老人过生日时,晚辈不仅要敬礼、祝贺,还要赠送生日礼物,以示尊重。生日仪式的轻重一般取决于生日聚会的年龄。
除夕
在草原上,春节最高潮的时候,附近的牧民会互相喝茶,然后人们会在除夕夜聚集在老人家里举行“生日聚会”或与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节目。然后牧民会邀请他们自己的家人去参观。有时由于户数多,酒席往往通宵不睡。
除夕夜,每个牧民家都要放一个“花盘”,也就是零食、牛奶、糖果等。都整齐地摆在一个大盘子里,而且大多是圆柱形或者方形,每层一个,很有规律。这一习俗不仅保留在牧民家中,也保留在城市的蒙古族家庭中。
支付新年电话
草原上最隆重的春节活动始于正月初一的黎明。牧民先祭拜敖包,然后开始在家庭内部拜年。首先晚辈向长辈鞠躬,然后长辈祝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穿着得体,手里拿着哈达。
一家人拜年后,牧民们相互拜年。拜拜的时候,先去老人家。随着崇拜的进行,人们自动走到一起。每次去一个房子,都要按照同龄人的年龄依次进入。当访问新年时,牧民通常会献上一两首颂歌或颂歌。对于优秀的歌手,户主会用哈达托起牛奶盘。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民族特色,是牧民辛苦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候。
草原宗教
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七大宗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中国佛教和道教。中国佛教在我区历史悠久,其他宗教从17世纪开始传入。
锡盟的喇嘛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流传了200多年。解放前,锡盟有喇嘛教寺庙192座,喇嘛12750人,多分布在牧区苏木。1960年,寺庙数量减少到102座,喇嘛3542人,1966年,寺庙数量减少到92座,喇嘛2290人。十年内乱,党的宗教自由政策遭到破坏,喇嘛受到极大冲击。大多数寺庙被毁,经书被烧。寺庙停止了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重申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锡盟的喇嘛和喇嘛教的信教群众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一些寺庙国家还拨出维修资金进行修缮。一些年老体弱的喇嘛得到了生活补助,他们的自立事业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