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55个民族。请选一个介绍一下。(主要介绍聚居地区、民族风俗习惯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

阿昌

去年八月我参观了北京。当我来到世纪坛时,我对它宏伟的建筑和新颖的设计印象深刻。从永不熄灭的圣火,到一条记录着中国伟大事迹的青铜大道,每走一步,我都仿佛置身于百万年前,与先辈同甘共苦。世纪坛主体部分镶嵌着56个民族的图腾,每个图腾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欣赏这些图腾,并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有空好好看看世纪坛!)

人口是27708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的龙川、梁河县,少数分布在保山地区的盈江、泸西、瑞丽县和龙陵、腾冲县。

阿昌族使用阿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甸语支。有梁河、龙川、泸西三种方言。阿昌族普遍熟悉汉语或傣语,因为他们长期与汉族和傣族共同生活。阿昌族没有文字,习惯汉语和傣语。阿昌族聚居,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中国史书中,除了“阿昌”,还有“常娥”、“常娥”、“常娥”等其他名称。因为生活区域不同,有人自称“蒙萨山”、“林萨”、“汉萨”。其祖先长期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大约13世纪,经过多次迁徙,他们逐渐在现在居住的地方定居下来。阿昌族从驻守边疆的汉军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和制作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归南诏、大理政权管辖。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发展。当时领主多为傣族酋长,地主多为汉人。

白(巴)

人口是1594827。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在云南省各地和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白族使用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三种方言:南部、中部和北部。大多数白族人使用自己的语言,并熟悉汉语。从唐代开始,白族人就用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形白字来记录白字。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流,白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所以白族语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汉语长期以来一直是白族人民的共同语言。白崇拜相当于村神的主人,信奉佛教。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白族先民长期生活在洱海地区。苍洱遗址和海门口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居民在洱海地区生活和繁衍。

白族人使用打磨过的石器,从事简单的农牧渔猎生产,过着半穴居的生活。2000多年前,金属工具被用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公元2世纪,汉武帝在苍洱地区设县。公元8-13世纪,先后出现了以彝族、白族先民为主的奴隶政权南诏和以白族段为主的封建领主政权大理国。90%以上的白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白族人自称“白子”、“白刚”、“白泥”,中文意思是白色。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命名为白。

山林周边——“山林周边”是白族最大的年度歌舞集会,每年4月23日至4月25日举行。届时,每个村将组建一支几十人或几百人的歌舞队。队伍前面是两位长辈(或男青年),手持柳枝、牦牛尾为引,后面是群众唱《白族民间调》,最后,带起后方,分别手持“霸王鞭”、“八角鼓”、“飞燕”的青年男女组成的舞蹈队。一群人吹着节拍,载歌载舞,沿着洱海绕着苍山散步。和其他村歌舞团在鲁豫的时候,只听见嘹亮的“白调”,此起彼伏;唢呐奏振谷;《霸王鞭》、《八角鼓》、《飞燕》的敲打声更大,场面宏大热烈。?

“霸王鞭”、“八角鼓”、“飞燕”是三种不同的舞蹈道具,经常同时使用。女青年大多跳“霸王鞭”,男青年跳“八角鼓”、“飞燕”。“霸王鞭”是一根竹棍,两头有铜钱(持中间舞动),与汉族地区的“金钱棍”基本相同;“八角鼓”其实是六边形单面羊皮手鼓,随鼓边舞动;“双飞燕”由两块小竹板组成,用丝带装饰,双手各持一对。虽然道具不同,但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是相同的,三种道具都具有打击乐器的特点,所以舞蹈节奏感很强。?

舞者左手小指戴着彩色毛巾,右手拿着道具。打法多种多样,有“八招”、“十二招”、“十六招”等。主要动作是用道具轻敲肩、胸、臂、腿、膝、脚及地面,同时做“弓箭步”,上下颤抖或行军、跳跃、下蹲等动作。,而且动作很丰富。动作幅度大时舞蹈刚劲有力,动作幅度小时轻快活泼。?

一般来说,表演是按照独舞、二重唱和群舞的顺序进行的。其队形有“凤凰穿花”(即“两条龙吐水”或两竖排互相交叉)、“双采花”(两人成对跳舞)、“五社”(五人组成“梅花”形)、“一街”(所有人连成队列,单腿跳跃)。?

解放后,“环山林”作为一种歌舞活动形式出现在重大节日和庆典中。1958年,《环山林》第一次搬上舞台,一次次改编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欢迎。与此同时,“霸王鞭”等舞蹈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植苗会——“植苗会”是植苗前后的歌舞活动。流传于洱源县,源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项歌舞活动自始至终都与植树密切相关。它由立苗旗、开苗门、争旗、田几个部分组成。首先,一个装扮成秧官的人手持锣,督促群众竖起一面绣有“五谷丰收”的锦旗和一面用彩球、雉鸡羽毛装饰的“秧旗”,上面绑着一个四尺高的大水桶。然后,稻苗官在稻苗场上拔起第一根稻苗,跳起“苍鹭伸脚”(即一条腿向后伸)和“白鹤展翅”(双手呈飞翔姿势)。唢呐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吹响了“布谷鸟迎来春天”的曲调,被认为是打开了“苗门”。然后苗官敲锣督促大家赶紧插秧。这时,盛装的少年挑苗,少女插秧,伴随着唢呐演奏的声音,开始插秧。人们一边在田里插秧,一边在田里玩唢呐手。在紧张而愉快的劳动间隙,不努力的人受到惩罚,被要求头上顶着幼苗跳舞取乐,被称为“捉懒人”。栽完苗后,大家围着苗官手舞八角鼓、霸王鞭引他回村,边跳边打苗官,以示尊敬和感谢。最后,“田”在村头欢快地表演起来。不同的人装扮成渔夫、柴禾人、犁人、读书人轮流表演,语言风趣,边唱边跳,边说边庆祝栽苗结束。

西山唱戏——“西山唱戏”是白族歌舞的一种形式(“打”就是踩,“唱”就是唱,“打”就是踩)。流传于洱源西山一带,是结婚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这种舞蹈没有乐器伴奏,由歌手端着一碗酒和茶领舞。大家和唱或者男女问答。大家经常围着篝火跳舞,经常用呼号协调舞步。以前的“唱”的动作大多是向左三步,向右三步,然后双脚一起跺,一起蹲,还有模拟的劳动动作和动物形态,比如“猴旋”(双手缠绕在胸前的动作);“打马架”(把脚伸出来)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山大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词汇。近年来,它已成为青年男女聚会时的一种歌舞,舞蹈动作已发展成几十种不同的组合。动作的特点是上身松弛,双臂随脚步摆动,转身迅速。其中脚在地上跺一脚再向前伸一脚,是西山唱腔的代表步。

舞龙——“舞龙”:白族中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舞龙”源于小黄龙打败大黑龙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大黑龙,因为丢失了自己的袍子而非常生气。一怒之下,他堵塞了海威河,大理坝子沉入大海。看到百姓遭受水灾,小黄龙奋力与大黑龙搏斗了三天三夜,才取得胜利。?

《龙舞》中的小黄龙被精心系上黄缎,系上美丽的龟、鹤、鹭、凤,以及梅、莲、菊、牡丹等灯笼,作为小黄龙的陪衬;黑布扎成一条大黑龙,鱼、虾、蛙、蚌都扎出来作为大黑龙的陪衬。龙灯在两个扮成龙女的男子引导下,一会儿就远去了,生动再现了小黄龙与大黑龙搏斗的场景。?

此外,白族民间还流传着其他形式的舞龙,如用竹子扎成可伸缩的龙、布龙等。

烟壶舞——“烟壶舞”是白族老年人的即兴舞蹈,模仿各种吸烟动作和造型,或蹲或站,有时一两个人跳舞,有时多人围着跳舞。老年人有趣的“烟壶舞”经常吸引年轻人和妇女观看,有些人忍不住加入到舞蹈中来。

草帽舞——“草帽舞”是年轻人爱跳的一种舞蹈。草帽不仅是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白族人民的装饰品之一。心灵手巧的白族妇女经常在草帽上装饰各种丝带和花朵。人们戴草帽是为了防晒,或者在日常工作或节日时摘下来凉快凉快。根据这种生活习惯,人们逐渐发展变化出十余种草帽,同时用草帽打脚,从而改变了“单脚跳”、“两脚跳”等舞蹈姿势和技巧。跳舞的时候,右手拿着草帽,随着步法摆动,肩膀前后摆动,腰也随之动起来,极好,很美。在集体舞中,年轻人互相扔草帽。有一段时间,齐飞各种各样的草帽看起来非常漂亮,就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烟锅舞”和“草帽舞”是以日用品为道具的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巫术舞蹈——“巫术舞蹈”是巫师过去驱鬼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因道具不同而因人而异。有的人拿着羊皮鼓跳舞,羊皮鼓上绑着把手,还有两个响的单面羊皮鼓。他们边敲边转圈跳舞,动作幅度大。拿着毛巾跳舞的人,是双手各拿着一条毛巾,摇晃着毛巾做出抖、扑、拍、打、转等动作。脚以跳跃为主,腰部左右晃动的动态规律非常鲜明。双扇舞的特点是上下绕花、左右转腕、单手抛扇、转身接双扇等动作,有一定难度。

南诏献圣乐——自古以来,白族人民与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往频繁。这种联系和相互交流也体现在舞蹈中。

“南诏献圣乐。”这是公元800年南诏王艺谋荀献给唐朝的大型歌舞。仅其音乐系就有龟兹、大鼓、户部、军乐四个部分,可谓是管弦、鼓乐。64名舞者身着民族服装,手持羽毛,以四纵四横的16人方阵交替出现,在舞蹈中摆出“南”、“圣旨”、“奉”、“圣”、“乐”等字样。其间有领舞、群舞、领唱、合唱,段落清晰,衔接紧密,内容浩瀚,规模宏大。这次演出震动了长安,载入史册。

此外,还有一些舞蹈被汉族吸收并结合了白族的习惯和爱好,在白族中流传。

比如“泛舟”类似于汉族的“旱船跑”,但服装是白族的,船体上也装饰有白族图案。这种舞蹈是白族人民在一年一度的“划船会”上经常使用的。

再比如“玩马”基本上和汉族的“跑驴”差不多。这种表演在“三月街”联欢晚会上可以看到,但伴奏音乐却变成了典型的白族音乐——“吹吹”,并根据白族人民的爱好增加了唱腔,使形式更加活泼,更受白族人民的欢迎。

博南岛

人口是12212。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居住区的保安人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蒙古语系。大多数安全人员都熟悉中文。安全人员使用中文作为交流工具。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保安是从地名自称的。明朝万历年间,在青海铜仁设立保安营,建保安城。过去人们称其为“保安回族”,因为其伊斯兰教信仰和习俗与当地回族相似。1950根据民族意愿被命名为保安族。根据传说、语言特点和一些与蒙古人相似的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民族是元明以来,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与生活在他们周围的回、汉、藏、土族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

受封建农奴主压迫,保安族被迫迁徙到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撒拉族自治县大河故里相邻的三个村庄,习惯上称为保安族三庄。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宴舞——宴舞是保安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歌舞,通常在婚礼上表演。他们经常在收获季节或其他节日跳跃。

宴舞来源于保安族的婚礼习俗。结婚时,新郎和村里的年轻人组成“迎亲队伍”向女方走去,女方村的青年男女也组成迎亲队伍,在村口用墨汁和拳法画男方陪嫁者的脸,互相取笑。婚礼结束后,新娘和新郎骑马回家,举行宗教仪式,然后分发核桃和红枣。任何祝贺他们的人,不分性别、年龄,都应该向主人要一份,祝贺他们好运、幸福、夫妻和睦。终于宴会开始了,在篝火的倒影中,邀请了村里最好的歌手唱了一首宴会歌,大家跟着歌词载歌载舞。宴席舞的表演者,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触景生情,任意作词。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舞步稳重别致。总的来说,大部分是对唱,二重唱,即兴创作。?

宴会舞的特点是头部有规律、有节奏地摆动。动态法从下巴左下侧到右上侧自然摆动,节奏感强,停顿。整个身体明显左右摆动,尤其是胯部。腿部屈曲伸展,落地时脚有力稳,多为邀请动作。手形为半握拳,大拇指伸出,寓意赞美保安族在气质上是一个“骄傲”的民族。这种手势在保安族民间舞蹈中广泛使用。保安人跳舞时喜欢昂首挺胸,整个动作和情绪都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扇子舞-保安族民间舞蹈的另一种类型是男子扇子舞,出现在宴会舞之后。保安族自迁居甘肃以来,与周边的汉、回、藏、撒拉族、东乡族在生活习俗、贸易往来、文化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所交往。男子扇舞是保安族人民用汉族人跳秧歌时使用的扇子。在捧扇、舞扇方面创造了许多花样,如摇扇、转扇、卷扇、平扇等。跳舞时手完全握着扇子,手腕的晃动很灵活,带动整个手臂,摆动时有韧劲。同时胯部的扭转和腿部的屈伸相互呼应。步法在拖、动、靠方面也十分细致,尤其是在最后跳出步法的自然动作,即一条腿微曲于地,另一条腿曲于背的舞步,凸显了舞蹈的独特风格,使保安男子扇子舞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自然民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