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习俗和特点是什么?

客家风俗

客家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日、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文化生活中流行的、反复出现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人们有意识的偏好、风气、习惯和禁忌等。它在民间广为流传,由大众自觉传承。汉文化源远流长,风俗历史悠久,绵延五千年。这种历史优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是哪一种,哪一种类型,都显得格外丰富和迷人。

客家水龙——西部客家洛带古镇

客家风俗有凝聚力。作为汉族的一个分支,客家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原因很多,但客家习俗的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客家习俗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地域性明显,但客家习俗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或相同的。例如,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无论是哪个省、哪个地区,中国大陆、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是走出国门、被西方民族包围的客家人后裔,都不能例外。

生产习惯

来宾两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亲访友后,都会举行盛大的家宴,家庭成员,老老少少,失散的兄弟们聚在一起。年长的有经验的家庭成员根据过去几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和估计,做出一年的生产安排,年轻的家庭成员作为补充。然后集中精力挖、耙、种玉米。做完这些工作,就迎来了忙碌的春耕。“二月灶”(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起初是白色的,人们(主要是妇女)会拿着蜡烛、熏香、肉菜和糯米赶去祭拜“灶王爷”,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种了甘蔗,播了稻种。等苗长齐了,赶紧春耕。由于春耕工作繁重紧张,人们大多互相帮助完成插秧。管理是每个人的事。庄稼快成熟的时候,一般都是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不允许孩子说什么。夏收的时候,各种畜禽业都长大了,池塘里也可以钓鱼了。客家人乐于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还得“洗一次眼”。元朝中期以后,人们忙于种植秋作物和收割秋作物。后来,他们集中出售自己种植的一些农作物,并将自己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生活习俗

广西客家人一直保持着节俭、群居的特点。客人的客家人还是比较穷的,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主食米饭和米粥,都是女人早上煮好,凉了放在柜子里。粥白天吃,晚上吃。米饭是把米汤倒出来炖熟的。他们不喜欢烂米饭,所以用这种方式做饭。吃粥的时候,我喜欢把粥和熟盐拌在一起。它的副食是猪肉和各种蔬菜,时不时吃点牛肉等肉类。一般猪肉切片,水煮,油炸,配调料食用。蔬菜放油里炸,然后放入食材,放入碗中。客家调料无非就是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他们的传统菜肴是红烧肉、水煮鸡、醋排骨、醋大肠和醋鸭。风味食品有冬米糖、酸豆、辣椒。干到半干的程度,亮黄色的时候就可以打开在酸缸里吃了。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总会包粽子,有肉粽子、绿豆粉粽子。粽子用的馅料是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准备好的。包粽子用的粽叶。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糯米煮熟,加糖,叶子染成不同的颜色,香甜可口。冬天的至日。每个人都应该吃由糯米粉和肉馅制成的煮包子。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当他们口渴时,他们用粥水和米汤代替。他们很少喝茶,大多喝自己酿的米酒。

客家人的房子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子是平房。大厅分为上厅和下厅,中间有天井,上厅后面有储藏室。上堂正宗,八仙桌,镜屏,上面有祖宗牌位。吃饭在下厅,冬天的火也在下厅。上厅两边是老年人和已婚夫妇的大卧室,下厅一边是未婚年轻人的小卧室,另一边是厨房,房子左右两边是猪圈。按照传统习俗,老房子大多是留给长子的。

家庭习俗

因为客家人居住在许多民族中,他们往往有几个同姓的宗族。整个家族姓,传统有不成文的宗族规矩。凡有损姓氏名誉的重大事件,由全姓氏协商解决。如果和外姓打架,各家各户都会出去解决,以防损失。一般客家人不会擅自动手。如果他们讲道理,他们会互相争论。如果他们不讲道理,他们会友好地解决。谁要是敢触犯族规,就会被族人孤立。每当杀猪的时候,客家人都会设宴招待族人。小村每户请一人,大村请有威望的老人和住在屋里的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或大学,或参军或外出打工,客家人就会为前来祝贺的兄弟们举行宴会。为了维护宗族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代四代共同生活,如果男方下面还有兄弟姐妹。新郎新娘必须和老人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才能分厨房。即使不和老人住在一个厨房,也要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视为逆子。厨房分了以后,每当有好酒好菜的时候,都要叫上老人们一起吃,或者给他们做个菜。

因为家庭被重视,所以老人很受尊重。吃饭时,老人的座位朝向大门以示尊敬,这是客家人的习俗。大人坐两边,小孩只能坐面对老人的一边。如果家里人太多,男人坐一桌,女人坐一桌。吃饭的时候,孩子要主动帮老人拿菜。子女帮老人添饭时,一定要双手端碗。老人说话的时候,孩子不能插嘴,也不能出声。饭后,孩子要说“慢慢吃”。

在家庭习俗中,孩子的出生受到高度重视。客家人的子女出生在三个朝代。奶奶、嫂子、姐夫(小姑)和已婚妇女用竹萝卜包好鸡蛋,来到新产房做“三朝”。半个月后,奶奶又请了更多的女人,带着甜酒、鸡蛋、大米、母鸡,扛到侄子那里去过“半个月”,俗称“吃姜酒”。这场宴会是最热闹的。孩子满月后,奶奶请女人给外甥(或外甥女)做“满月”。客家人一般活不过一年。

婚俗

客人和客家人大多为父母选择配偶,媒人牵线搭桥。他们的婚礼一般包括说媒、坐谈、星象匹配、订亲、婚礼、三朝。

媒人看到两个年龄相仿、匹配人才的青年男女还没结婚,就会主动上门撮合,或者家里等着结婚或结婚的年轻人的父母也会请媒人做做好事。见面后,男女互相倾吐心事。老人同意,认为合适,他们就会写一个“八字”,由男方根据天干地支的推算交给算命先生。如果男方命金或水,女方命水或金,则认为结婚比较合适。一旦“八字”合适,双方老人都同意,男女双方都同意,婚姻就有希望了。然后男方支付彩礼,俗称“洋钱”,由双方商定。交了订婚费就订婚,然后去政府领结婚证。等男方准备好了,告诉女方结婚时间,女方就得开始准备嫁妆了。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在郎的陪同下,给女方送去了一些肉、酒、水和糖,新郎回了家。第二天,新郎在郎的陪同下迎娶新娘,并带来各种礼包,送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甚至厨房里煮肉剁肉的人。新娘的姐夫也要给新郎一个包裹和新鞋。从男家选了两个姑娘带着稻穗、剪刀、镜子、公鸡到女家,在那里娱乐。和当地壮族一样,女方家要孝敬郎和男方家的姑娘,进行嫁妆。婚礼当天早上,新娘站在米筐下,向祖先告别。然后,她穿黑衣服,黑裤子,黑鞋子,系一条红绳,撑一把黑伞,盖一条白毛巾,小姑把她背出门口,步行或骑马到新郎家。新娘去男方家祭奠后,当晚就要回娘家,第三天在母亲、姑姑、嫂子等人的陪同下,带着猪和鸡去男方家,以示新婚夫妇准备生活的资本。

节日习俗

客家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六月六、中元节、中秋节、冬季至日和送灶王爷。春节是个大节日,年货丰富,多为腊肉、饺子、炒花生等。正月初一,不能杀生,要点灯,说吉祥话。一般应该回自己家吃饭。也是过年回娘家的日子。春节最重要的娱乐是舞狮拜年。在清明节,客家人喜欢包粽子,再吃一顿大餐。“二月炉”,煮糯米,杀鸡拜灶王,一年大丰收,大成功。三月的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扫墓节日。煮甜糯米饭,备桌备酒,巡回祭拜祖坟,客家人随意加菜,也算是一个节日。端午节,饺子。6月6日,准备酒菜。中秋节,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日,杀死鸡,鸭和鱼。女儿、女婿、亲戚都会回来看望老人,好好玩一玩。中秋节,准备水果和月饼赏月。重阳节,出门登高。在冬天的至日,吃一个比饺子还要大的水饺,包在糯米粉里,塞满了鱼、猪肉和萝卜丁。灶王爷被发配的日子,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农历),也是一个节日。除夕夜,客家人全家停止劳作,把一年的收成全部收齐,吃一顿盛大的团圆饭。所有在外工作的家人都要回来团聚。

信仰习俗

客家人的守护神是“灶王爷”——土地神。土地神的神龛位于村口,旁边种着一棵大榕树。在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中秋节,客家人都会去祭祀土地神,放上猪头,鸡,鱼(都是熟的),点上香,跪在地上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供品摆放的位置是:香离神灵最近,其次是酒饭,肉菜最远,两边是蜡烛。另外,谁多加粮多加钱,出去读书干活,谁也要祭祀土地神。

福伯庙、成人庙、女庙每年都有客家人来参观。即使在“文革”期间,即使迷信活动屡禁不止,客家人还是偷偷摸摸地去拜访。伏波寺是为纪念汉朝将军马援而建的寺庙,在正月初六举行。成人庙是为了纪念清朝宰相(大学士)陈洪谋为广西百姓免缴粮而建的。庙会在正月十九举行。这座女庙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建造的。庙址在一个山洞里,正月二十九举行庙会。

客家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节,全家姓热闹起来,共同去祖坟做祭祖活动。每年清明节,两江乡客家姓氏集中在宾阳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末,客家人总是先用荤菜祭祖,然后才吃饭。在第一个月,祭品必须在第十五天放置,然后才能移除。正月里的祭品大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爆米花。

客家人习惯在春耕前、夏收后、秋收后集中祭祖。一是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讲解家谱,继续写。二、讨论姓氏内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与外姓的纠纷、建筑、生产等。

婚俗

徽州民间传统婚礼礼仪习俗,基于封建礼教习俗,大多出现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可以说是相当粗陋。

客家火背娘JIU

庸俗。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以昏(婚)为基,重于丧祭,专事征朝,射乡。这个礼物也一般。.....惊(婚)者,亦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对婚俗的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丰富多彩、仪式繁多的婚俗文化。徽州的传统婚俗,大体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徽州地区存在着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雇佣婚姻、转介婚姻、童婚婚姻、灾荒婚姻、贵族婚姻和权势婚姻。其中订婚婚姻尤为盛行,彩礼和金钱缺一不可,其遗风至今仍可在徽州看到。

订婚婚姻在惠州历史悠久。光绪《徽州府志》记载:“在婚姻中,槟榔是常用的聘礼,而且越多越贵...其订婚仪式及嫁妆,称为家财万贯。”在过去,槟榔在中药店有卖。在订婚仪式中,它是象征性的,而真正的订婚仪式传统主要是关于金钱和食物。《正史》说彩礼“关乎家财”,但实际上彩礼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徽州的传统婚礼礼仪非常复杂,从最开始的媒妁之言,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习俗,其间经历了布姬、定礼、报日、大礼等各种婚前仪式,以及铺屋、迎亲、拜堂、延寿等隆重的婚礼仪式。

徽州复杂的民间婚俗是由封建婚礼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载,当时应遵循的结婚程序是“接新娘”(媒人提亲)、“问姓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承认婚姻)、“领证”(仪式结束)、“邀婚期”、“迎新娘”(迎娶新娘)。这六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也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两千多年后,六礼虽有变异,但依旧如故,至今仍能在世界各地的婚礼仪式中看到它们的影子。

徽州的传统婚礼习俗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提议联姻

徽州传统婚姻之初,第一件事就是求婚。一般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讲和。求婚是六礼中“受礼”的一个变种。“伊利?《世婚礼》一书中说:“婚礼发出,鹅被收养。“也就是说,秦汉以前,求婚一般都是养活鹅作为礼物。这是取其适合阴阳交流的意思。秦汉以后,饼羊、金合欢、嘉禾、胶漆等物作为礼物。后来,有30多种礼物,一般象征着夫妇的坚定和和谐。在徽州传统婚礼上,大部分的结婚礼物都是用活鸡或布料做成的。这种鸡被民间称为“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求婚中,媒人受男方家庭委托,用金口玉言与女方家庭沟通。因为徽州以前的媒人多为女性,所以徽州习惯称之为媒人。

媒人在中国自古就有,《诗经》中有一句诗“我被抢了时间,儿子却没有好媒人”。徽州传统婚礼仪式中的媒人一般分为专业和非专业两种。职业媒人以媒人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说话,说假话,撒谎,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家庭的缺点,往往导致一些不正常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往往给人一种“欺神弄鬼,为他人谋财”的丑恶形象。

有大礼

婚前最隆重、最重要的仪式是婚礼前夕的“大礼”。在传统的订婚婚姻中,双方家庭共同商定的彩礼、嫁妆和嫁妆都要在这一天履行。这一天,男方家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彩礼用食盒、箱子、芦苇装满,贴上红柏树,或摘或扛,男方的姑姑、姐妹们浩浩荡荡送到女方家。一个男人在“礼物”里送整头猪、整只羊是常有的事,所以民歌里有“送礼物给猪”的歌词。蛋糕类食物也是必备。准备“大饼”是惠州的习俗。大饼有十几种,根据各家的条件和奢侈程度,从一种到几种都有。不过,十种蛋糕都准备好也不少见。此外,还有必备的烤猪肉、鸡肉、鹅肉、鸭肉、鱼肉、蒸糕等。

女方收到男方的彩礼,马上把嫁妆原件送给男方。徽州传统婚俗中的嫁妆主要是生活用品,如衣服、被子、枕头、席子、窗帘等,还有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桌等家具。现在除了主要的床上用品,嫁妆里还经常会有缝纫机、冰箱、电视、电饭煲。

一般在结婚典礼的前一天,节日气氛非常浓厚。那些送礼物的阿姨姐姐们,一般都是盛装打扮,上下打扮,抹粉抹油,游街示众。徽州风俗,送礼的队伍选择拥挤的道路,沿途互相诉说喜事。

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接吻是“六礼”的结束,也是“六礼”的结论。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者古代人所说的结婚仪式,都是以接新娘的仪式为标志的。

在古代,婚礼仪式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迎宾、回门三个环节,历时三天。第一天铺或者暖屋,第二天迎客,第三天回门。惠州的风俗不一样。婚礼基本上就是指迎娶新娘和耽误新娘。至于迎亲(即接新娘),主要包括铺房子、坐轿子迎亲、撒盐饭、过火堆、踩凹柱等几个主要习俗。

商店房间

铺路盖房是一种延续至今的古老习俗。女人给丈夫送嫁妆时,小姨子要帮忙装饰新房,这是一种习俗。按照惠州的习俗,铺房间要注意两点。一、注意床、柜、梳妆台的朝向和风水。最重要的是衣柜镜子不能对着床。在徽州习俗中,镜子是照妖镜的代名词,但照妖镜放在床上显然是不吉利的。第二,买房的人要有“美好的生活”。人们认为美好生活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不孕不育的妇女是不允许参与店铺的,多子多福的自然是店铺的主要参与者。

上华液

新娘婚礼的前一天,氏族的妯娌(必须选择所谓的幸运儿)要盛装打扮,为新娘打扮。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俗也叫“花夜”,是新娘婚礼前非常隆重的仪式。在进行这一仪式时,新娘往往伴随着哭泣和歌唱。这时候新娘正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一般都很情绪化。但按照旧俗,新娘插花后要坐在亭子里哭着唱,直到天亮,这叫“五点守夜”。花之夜,新娘伤心地哭泣,彻夜未眠,呈现出一种“喜忧参半”的传统婚礼氛围。

坐轿子欢迎

徽州传统上用轿子来庆祝婚礼。上世纪50年代,有一家出租轿子的轿子店。多抬二、四、八柄大轿子,绣“凤牡丹”、“富贵花鸳鸯”,饰“四色灯笼”,盖“大红绸”,故称“轿子”。接新娘时,媒人带路,新娘引轿子,一路鼓乐。到了姑娘家后,姑娘的姐姐们不肯出门,新郎赶紧送“丽丽”。通过姐妹们之后,新娘可以被带出去。新娘哭着不肯走,男人们软硬兼施,把她哄出闺房,上了轿子。新郎要给轿夫“好处”才能上轿子。几经“挣扎”,新郎往往已经筋疲力尽。

咸饭

接新娘的时候,旧时徽州有些地方有撒盐撒米的习惯。事先把一些盐、米、黑芝麻等东西装在容器里,就是在接新娘的路上沿路撒,叫做祭祀桥神;沿路撒的是祭拜路神,是徽州传统婚俗中撒盐撒米的习俗。事实上,撒盐撒米的习俗是中国传统婚俗的一种变异。“铺玉米豆”出现于西汉,盛行于宋代北方。其传统说法是“除三邪”,即驱鬼辟邪,与徽州民间“撒盐饭”并无太大区别。只是“萨谷豆”多为北方遗物,南方不常见,而在徽州,可见徽州习俗的起源很久远。

捂住你的头

踩凹柱,过旺火:新娘到家,许多亲戚伴着锣鼓声,扶她下轿子。这是新郎拿着扇子互相扇风。如果男方家的大姑呈八字形,就必须用盖子(竹制容器)、筛子等东西遮挡,不能直接见新娘。民间认为新娘的吉凶是头,杀气很强。新郎用扇子扇,意为“减弱她的杀气”,人避而不见,意为“避她的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柱(编者编辑的容器)挡住新娘后脑勺。这种习俗在徽州流传的哭嫁歌中也有体现:“我(新娘)踏上轿子门遮头,我谢你什么贡献。”看来新娘是挺怕这个“罩子”的。按照民间的说法,每一个嫁出去的女人都要孝顺,就算上了轿子到了男方家,也要一步一步回头,而新郎的凹柱就是以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而出名的。这种做法是为了让新娘专心嫁到男方家,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家庭。除了捂头的习俗,还有踩柱的习惯。新娘下了轿子,男方家赶紧在新娘脚边铺一根凹柱。跨过凹柱进屋时,习惯上是让新娘跨火。即使没有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会抓一把草在门口烧,让新娘过去。这种习俗在北方被称为“走火”。有的地方是转碳火,这是比较悠久的民俗。他有两个意图。一是取“王”字。新娘跨过旺火的把手后,将来要把“旺火”带到婆家。另一种是用“忌”字,主要是忌邪拜。民间认为“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他们结婚的时候,观众如云,其中难免有一些家里有丧事生病的人。民间认为自己有邪神崇拜,徽州则称这些人为“嫉妒”;另一个恶源来自新娘本身,女人的身体是“脏”的,这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观念。所以徽州的过火习俗,虽然取“旺火”之意,但主要是为了辟邪。火盆里烧的芊芊草、丝草、挑牌等东西,都是中国传统的辟邪之物。尤其是“王草”,被徽州民间称为“膏药”,是徽州传统“祛暑”的特效药。它是人们在出生和婚姻仪式以及对山的崇拜中用来辟邪的保护药。

拿着蜡烛

“捧烛”是徽州传统婚礼中不可避免的习俗。接了新娘之后,新娘进洞房之前,男孩先拿着蜡烛放在洞房里。这种风俗在徽州最为讲究,民歌中也唱道:“举着蜡烛,举到新娘房里(意为尽头,或最里面的意思)。”按照习惯做法,应该首选一个男孩(一般家里兄弟比较多),新娘随迎亲队伍被接走(此时蜡烛已经拿好了),蜡烛被退回或者直接拿在洞房里摆放。这是为孩子服务,这是庸俗的。以兄弟多的男生为引子,为新娘美女点香,会吸引儿孙。

婚礼鼓乐

在徽州的旧俗中,“接新娘”的整个过程一般都充满了鼓乐,光绪《徽州府志》中记载的“迎新娘鼓乐”就是。苏东坡曾说:徽州“钟鼓不分悲喜”。看来,徽州的传统婚礼仪式在宋代之前就存在了。徽州的婚礼鼓乐叫“锣鼓柜”,以锣、钹、钹为主,配以唢呐。鼓乐队在婚礼队伍中来回演奏,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光绪徽州志》说,徽州的民间婚礼是“鼓乐打日”,民间也称之为“一日鼓”。但也有一些富豪家庭在婚礼中居然演奏鼓乐,实际上是“二日鼓”和“三日鼓”。旧时徽州有专门的鼓乐店,有专业的鼓乐师。男人结婚的时候,只要花钱就能雇到专门的鼓乐队,所以旧时婚礼邀请鼓乐队加入是常事。

停滞的新娘

新娘到家,先拜堂,拜天地之祖,拜父母高堂,依次给男家长辈敬茶。这叫“喝新娘茶”;而长辈们也要回写“李”包,祝新婚夫妇好运。仪式结束后,将是一个大宴会“和新娘的酒”。新娘不出现在惠州的老式婚宴上。一般她都是一个人空着肚子坐在闺房里,不能抬头,不能笑,不能轻松行走,一个人听着正厅传来欢闹狂欢的声音。这时候新娘一般都会很担心,因为她知道,那些疯狂的酒鬼会在酒席结束后冲进新房“捣乱”她。这是徽州婚礼中最狂欢的场景之一——迟来的新娘。

三朝会门

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早早起床为家人服务,并欢迎白天来访的亲戚和邻居。第三天,她会安排一些礼物,一大早就和新郎回娘家,也就是徽州习惯所说的“三朝归家”。这是徽州传统婚俗中非常独特的礼仪。如果说求婚、送祝福、定交易、报日报社、送大礼是婚礼前的仪式,迎亲、拖新娘是婚礼仪式,那么三朝归来就是婚礼仪式。

三朝惠门与古代“打夫”习俗密切相关。《昔阳杂妇》一书在描述南北朝“打夫”习俗时曾说:“夫拜亭(妇女居住的房子)之日,婆家妇女聚在一起,各以一棒打夫为乐,至最大限度。”

现代广东文学中也有“打老公”的描写。按照广东的旧习俗,丈夫回家,岳家待他是“等新女婿”,但他入座,岳家姐妹就聚在一起陪他玩,或以问题为难新郎,或强迫他对家里的一切俯首帖耳。

徽州的惠门,又称“迟来的新郎”,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打老公”、“打老公”的习惯相似。按照徽州的习俗,一对夫妇到了岳家,第一件事就是拜见岳父母,然后逐一拜见家中所有的亲戚。拜访宗族中的姐妹时,往往会开始“滞后新郎”。按照传统习俗,新郎去岳家祖上,岳家宅四神。这时候方便姐妹们在一边嘘嘘,或者让新郎拜几下,不让他起来;还是让新浪频繁下跪而不是随它去吧断断续续;有些好心人会把新郎拖到鸡舍或者猪圈,说是要新郎拜鸡舍或者猪圈的神,其实是在戏弄新郎。如果新郎不服从,姐妹们就会强行“执法”,使得新郎不得不服从。

祭拜后,岳家设宴招待丈夫。席间,张越和宗族中的长辈让新郎解决一些配对和问题,说是考验新郎的才华,其实是让新郎左右为难;而那些好姐妹,这时候就抄了“拖新娘”的做法来逗新郎,弄得新郎心慌。

虽然“延迟新郎”在程度上不如“延迟新娘”,但岳氏姐妹的矛头总是对准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方家被戏弄的一种“报复”。三朝回门是徽州传统婚姻的习俗,所以礼仪相当讲究。回门时,第一份礼物是鸡,民间称之为“带路鸡”。这是必要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鲜、山珍海味、糕点等。,都是你的。对于这些礼物,男方家一般会多准备一份,比如两块肉,两块。女方家收到礼金后,按照惯例回男方家要一块。其他的,比如大橘子,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大橘子,那就必须换成橘子。大橘子代表“好运”,新娘家收到礼物后。并还给那人的橘(姬)。

除了那些远嫁的,城里和郊区都有结婚的。在三朝,岳家通常邀请他们的丈夫、新娘和嫂子吃顿饭,然后在当天回家。

回门房的旅途中,有婆婆蒸的红发饼、红敛饼,“带路”功不可没。惠州也有婚后一月回乡的习俗。作为回报,婆婆蒸了一个大笼饼(一种糯米甜饼),婆婆蒸了饼。

丧葬习俗

与其他习俗相比,葬礼的习俗更为庄重。客家人对此做了很多深思熟虑的事情,甚至是太多的繁文缛节。丧事慷慨,礼事奢靡,酒席丰盛,灵方醉,鼓乐送别。有些地方仍然有旧习俗。

病人临终时,会穿上事先做好的“寿衣”,称为“穿寿衣”。以前有“六上四下”的说法,就是上穿六重衣,下穿四重裤。

客家习俗重视死亡。那些离家在外的人,为了临死前见最后一面,千方百计赶回家,这就是孝顺。人死了,马上烧轿子烧纸,家人孩子痛哭。是为了“死亡”

宣布某人死亡

病人死后马上报了丧。孝子出门到奶奶的舅舅家,亲戚的舅舅家,也在门口或者路口附近发丧。

小白厅:遗体前悬挂白布,摆好香案,摆放牌位或画像。早晚哭一场,登记亲友送的礼物或“代用蜡烛”,灵堂两边按顺序挂上帘子。

脖子僵硬

搬开尸体,在大厅地板上铺一块白布,把尸体放在上面,头上盖一块新瓦,瓦上放一个布三角枕,派人日夜守候;在固定的时间把尸体放进棺材里,叫做“入料”。每天早上和晚上,以及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时,寡妇们都会在帐篷里的灵柩旁默哀。晚上亲友参加灵堂,俗称“陪夜”。

选择合适的哀悼时间,通常在早上。旧社会,初一有“丧”,通宵达旦,鼓乐震天。出殡前先举行追悼会。讲究排场,以示孝顺。

埋葬(死者)

把棺材放在墓地里。墓地的选择讲究“风水”。墓的外观很像客家人的龙圈,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葬后第三天,亲戚们穿上丧服,到坟前哭拜,烧纸钱,称为“三朝”。

左奇

死后,每逢“七”日,举行追悼会,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追悼会,焚烧灵房(纸房),称为“万齐”,以示丧事结束。后来举行周年纪念仪式,叫开孝;三年举行一次祭祀仪式,叫开大孝。开大孝的时候,门和堂都换上了红对联,一切恢复正常。

客家人的习俗是埋葬若干年(一般为十年)后掘墓,用炭火烘烤遗体,按人体结构弯曲四肢放入特制的陶瓮中,称为“验金”,然后重新埋葬。这是一个永久而真实的坟墓。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殊的丧葬习俗,比如多请和尚道士念经,给死者翻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