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习俗
订婚是订婚。男孩去女方家,和女方亲戚吃个饭,认可订婚。
家政就是一个姑娘和家里的一个长辈去男方家认亲戚。以前是看男方家庭经济如何(要给来的长辈准备红包,一般168,268元)
还有的是结婚时需要的红包,每个6、8元。
还有婚礼的钱,多少在娘家包在衣服里的红包里,多少是婆婆放进去的(这个钱是留给年轻情侣的,一般提前打个招呼多少)。
实际上:
山西自古以来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遵循周朝确立的“六礼”,即“受礼、问名、受礼、邀约会、迎亲戚”。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简化。虽然山西不同地区的婚俗不同,但总的演变趋势是由复杂到简单。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讨论婚姻-
婚姻谈判,又称“婚姻谈判”,是男女双方讨论婚姻的初始阶段。在过去,它包括“求婚”、“张贴”和“相亲”等几个程序,直到订婚准备就绪。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男女双方的父母根据对方的家庭出身、家庭背景、长相来决定婚姻是否成功,男女双方几乎没有发言权。
“没有媒人就不能结婚”。在婚姻谈判之初,男方父母一般会委托媒人或依靠亲友、邻居去女方家提亲,也叫“求婚”。这个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受”。
订婚了
经过婚姻谈判阶段,男女双方对婚姻持肯定意见,才可以正式订婚,即“订婚”和“订婚”。男方郑重送彩礼到女方家,数量一般由时间地点决定,视家庭富裕程度而定。这个程序相当于《六礼》中“那吉”和“郑娜”的后半部分,在雁北地区称为“下茶”,在津南地区称为“果大力”。
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订婚时,他们通常会选择吉日,如农历的3日、6日和9日。双方父母要在选定的日子为亲朋好友举行宴会,称为“定亲宴”。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已成为亲热的儿女公婆,所以也叫“吃面条”。在晋南襄汾等地,男方家的酒席上,饺子是必须的,有“掐嘴”的意思,表示希望不要再要钱礼物;女人办酒席,回敬“肉末面”,意思是不送礼不行。在宜城地区,“吃面条”仅限于妇女家中,称为“吃面条多”。
在订婚的这一天,在山西东南部的灵川等地,男方家会给女方家送面粉。女方家送的面粉用小米炒成油饼再送到男方家。男方分发给亲戚朋友邻居的,叫“通知”。在晋南闻喜,男方给女方的彩礼除了各种衣服、金银首饰、酒、肉糖外,还有90个馒头。除了衣服鞋帽,还有各种文具,还有几十个小笼包。男女都把馒头切成薄片,分发给亲戚、朋友和邻居,这就是所谓的“圣Xi馒头”。
在山西南部的襄汾地区,男方要给女方补十样东西,意思是“十全十美”。女方“回赠”给男方的东西中,有十包掺了盐粉的麦麸。这十袋糠盐要撒在未来公婆和弟媳的头上,表示大家都是有福的(糠),有缘的(盐)。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都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女方“订婚服”、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还男方文房四宝、扇子、钱包、腰带。其中,腰带尤为不可或缺,表示“从今以后我把你绑起来”或者“我用毛巾杆伺候你,脱衣服”。
在山西很多地区,订婚时还讲究交换“龙凤贴”,即一种印有龙凤的红纸贴。男方送给女方的“龙帖”上写着“求好运”四个字,也叫“诚帖”,大致是这样写的:“我耻于我玉之不足,我祈求我的诺言。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凰帖”,广泛写有“纪昀”字样,也叫“云帖”,大致写的内容是:“耻于与凤凰比,愿斩乘龙。愚兄(弟)鞠躬。”“龙凤贴”一般用红色和金色,太原、大同等地要折成九折,以示婚姻天长地久(9)。祁县和平遥对折,中间缝周围写男女出生年月日和时间,刚好对折在一起。
订婚那天,在山西南部的一些地方,女方会在亲戚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回来的时候,男方给了女方一定的钱,还送了一捆棉花,叫“摸亲棉”或“贴亲花”,表示从此友谊继续。
-结婚-
订婚后,如果男女双方都达到了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父母会设宴邀请女方父母、媒人择日,在寿阳称为“见面择日”,在大同等地称为“择日”。早些时候,通常会提前邀请阴阳师去看黄道吉日。因为人们认为婚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生活,所以都很谨慎。双方父母往往会推迟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订婚。
婚期最终选定后,男方要正式写帖子通知女方。雁北地区称为“总书”,津南等地称为“好日子送”和“后知”。这个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邀期”。在吕梁的一些地方,这个时候才正式给女方彩礼。订婚前是“小送”;现在我要娶“娜比”当“大礼”。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婚礼前几天或前一天,有的婚礼当天上午,男方会派人送簪首饰、衣服、酒肉等礼物给女方。这个仪式被称为“化妆”,意思是敦促女方准备结婚。太谷等地称“补”“报销”;寿阳一带叫“陪嫁”,女方陪嫁的叫“陪嫁”。婚礼前,在大同地区,男方会给女方家送面粉和肉。面粉叫“留母面”,肉叫“留母肉”。
结婚前一天,女方要把女儿的嫁妆送到男方家,这叫“嫁妆”。旧时嫁妆一般是桌椅、柜子、衣服、被褥、洗漱用品等,都要贴上红色喜字,或者系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把核桃、枣放在嫁妆的盆里,然后用红色剪纸盖上;山西南部的襄汾地区讲究把筷子和核桃放在枕头里,把麸皮放在鞋里,把枣子和花生缝在被子的四角。这些习俗都表达了希望新婚夫妇早点生孩子,两个孩子都有,有一段美好幸福的感情。
男方收到嫁妆后,会回赠一部分礼物给女方。在太原一带,男方寄回女方的是清酒、猪头、馒头卷,称为“头箱”。
结婚前夕,女方家要给女儿一个“头”和“面子”。“顶上”的意思是改变发型,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脸”,其实是新娘的美容剃发,意味着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会请一个“全福之人”,即有公婆、父母、丈夫、孩子的老年妇女,用细线把姑娘脸上的头发拧下来,修修眉毛,修修鬓角。“登顶”和“开脸”后,女方要招待长辈和邻居,同时还要招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上了顶,就是家里人了,家里人一定把她当客人,所以酒席很丰盛,女儿也被安排在酒席的首位。长辈邻居除了要恭喜嫁出去的姑娘,还要教育她要尊重公婆,伺候好丈夫,处理好嫂子和姑姑的关系。
-结婚-
婚礼,又称“婚礼”、“娶媳妇”,相当于“六礼”中的“接吻”。通常是新郎亲自去新娘家结婚,但在忻州、吕梁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姐夫领着迎亲队伍去结婚,新郎在家里等着。
在过去,婚礼队伍注重各种仪式。从前到后依次是炮手、锣、旗、朱牌的“默”、“避”、宫灯、金瓜、斧钹、铙钹、龙虎旗、团扇、太阳罩,少不了打鼓。一般轿子坐两乘,新郎新娘坐一乘。去的时候,新娘的轿子不空,晋南一带要摆花饼,以青包子为镇物;在晋中的一些地方,一个和新娘同属一个家族,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在轿子上,称为“压轿”。
在山西各地的婚礼游行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从老人亲友中找到两个人,称为“冰人”;然后从新郎的子侄中,找一个和新郎年龄差不多的人,这叫“引子”。雁北平陆等地讲究“一女一男二女”,叫新郎的外甥和两个哥哥随轿子回去;回来的时候,女方自然陪着“一女两男”为她送行。大同地区的婚礼、送亲,双方妻子之间都有娴熟的礼仪相伴。对于陪伴新郎的人,太谷地区称为“陪伴”;陪新娘的叫“送客”。除了“送客”,如果女方去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吃客”。
女儿出嫁前,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哭嫁”的习俗,叫“媳妇哭,娘家有钱”。据民俗学专家考证,这一习俗的起源与古代的“抢婚”有关,随后女性被抢时的哭闹逐渐演变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喜与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总的来说,感叹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恩情,怀念哥哥嫂子和女朋友相处的好,对自己作为妻子儿媳的人生转折感到很迷茫。如果对婚姻不满意,觉得委屈,就要趁机玩一玩,大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朋友和家人通常会陪她一起哭。
在婚礼队伍到达后,新娘的门通常会被新娘的姐妹或女朋友们关上并锁上。一方面显示女方家庭的尊严,另一方面故意捉弄参加婚礼的客人。参加婚礼的客人怕迟到,要交“开场费”。在吕梁柳林一带,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门口时,需要在前面赶一只羊才能进门,俗称“撞门”。
迎亲队伍进门后,女子设宴款待。在榆次、晋中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了各种饮食外,还有煎饼作为主食。当一个新女婿一定要“偷”十几块蛋糕、几双筷子和一些盛酒的容器时,当地人就称之为“发家致富”。山西南部的襄汾地区讲究新郎新娘吃的“结婚蛋糕”。在山西东南部的沁县等地,临行前,女儿要吃鸡蛋饼,俗称“三蛋一壶酒,送女儿上轿子。”
退场后,新郎又给公公婆婆磕头,道别。在晋中祁县,岳父这个时候会给女婿戴上红领巾和簪花。随后音乐震天,婚礼队伍在女方的护送下,以更加宏大的气势出发了。“嫁”和“昏”是谐音。在山西南部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新娘晚上结婚的古老习俗。新娘家邀请新郎参加宴会,直到第一次值班才把女儿送出去。
女儿出嫁离家,山西各地都有不接娘家的习俗。民间相信“土能生万物,土能生金”,怕拿走了土就拿走了家里种庄稼的好运。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要在炕上穿上新鞋,然后哥哥或叔叔来抬或抬她的轿子。或坐在椅子上被抬上轿子;有些地方,地板上铺的是红地毯或红布。女儿脱下脚上的旧鞋,坐上轿子,换上新鞋。不管你怎么出去,都不要碰到地面。
女儿离开时,母亲会含着泪绕着轿子转圈两圈,默默祝福她幸福、好运。父亲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在叔叔、舅舅、哥哥、弟弟的陪同下为亲人送行。
婚礼路线一般讲究走一大圈,回程不走大路。按晋中祁县村的位置,玄武(北)入,朱雀(南)出;还是白虎(西)进,青龙(东)出的说法。迎亲队伍要带红毯或红布,红毯或红布不仅用于新娘踏上轿子,还用于经过寺庙、井台或石磨时遮盖轿子窗户和新娘,以防止白虎星等鬼怪拜邪,互相打扰。在鲁豫别人的婚礼队伍时,双方要交换“针线”,即新娘的针线消灾。现在,当婚礼队伍相遇时,他们会互相赠送手帕,这就是传统。
在过去,轿子或汽车用于婚礼。此外,在吕梁山区的一些地方,新娘嫁人骑毛驴;在长治、屯留等地,新郎新娘要骑马。雁北平陆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骡子抬轿子,就是两头骡子一前一后抬轿子。婚礼当天,“赶骡夫”最受尊敬。他们穿着新的黑色衣服。头上裹着一条白毛巾,他穿得非常漂亮。据说他们既能安全驾驶“骡驮轿子”,又能让人受颠簸之苦,所以不能少给钱。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妆容因地而异。新郎过去戴着宽边黑色安全帽,穿着马褂和长袍,但后来他换上了制服。现在他大多穿西装打领带。在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的打扮比较特别,头戴凤冠,身穿绣袍,腰间系着玉带,就像舞台上的娘娘形象。后来吃饱了没穿蟒蛇,就换了一件红色的棉袄;不戴凤冠,戴棕色眼镜,都穿时尚。
-婚礼-
婚礼队伍回到男方家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男方的亲友和邻居蜂拥而出迎接新娘。在山西省东南部的沁县一带,新娘的轿子讲究落在一床红被子上。新娘索要下轿子的钱后,由一个“全福人”搀扶着,踏着红地毯走进大门。婆婆随后象征性地用扫帚扫了车三遍,拿了一把土带回家,放在新房炕角的席子下面。这叫“扫轿子土”,大约与“不取娘家土”的习俗相反。你怕带了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的庄稼种植;我会尽我所能扫一些,以利于我自己的耕种。
山西有些地方,新娘下轿后,要大量往新娘身上撒稻草、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同时要背诵赞美词。这种习俗被称为“铺草”或“铺喜果”,起源非常古老,据说早在汉代就已流行。原名“萨古豆”,意在避邪青阳、戊己、青牛。后来逐渐演变,从驱邪到求好运。山西南部的地区仍然保留着它古老的含义。翼城叫“打五鬼”,浮山叫“投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