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经不起折腾——关中衰落的原因
张亮所说的天府之国就是指关中。在此之前,苏秦在《战国策》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此所谓丰者,天下之强国也。”
苏秦也指关中,所以关中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冠以天府之国的地方。
关中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
首先,关中地区在古代有非常明显的地理优势,南有秦岭作屏障,北有黄土高原,西有龙山,东有表里山川,四周有黄河、中条山、庐山。
四面八方,雄关密布,东面的潼关、函谷关可直达洛阳,与河内和中原接壤。武关以南可以直接进入南阳盆地,北边是中原,南边是荆襄。向西出去可以掐川陕;北方的小关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此外,关中地区也可从蒲津渡直接到达河东地区。
所以范雎曾经这样评价关中:“有利则攻,不利则进守。这也是王者之地。”
更妙的是,关中内部还有3.6万平方公里的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农业发达,灌溉方便,经济富裕。
《史记》称之为“沃土千里,来自夏宇的贡品以为是去田里了”。“所以,关中土地占天下三分之一,百姓不过三;但是,如果你有钱,你会在第六位。”
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来看,关中都是当时中国的核心地区。
但众所周知,从唐朝开始,关中地区逐渐衰落。从此,关中的核心城市长安不再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关中地区也没有了汉唐时期的辉煌。
这么富裕的关中为什么会衰落?
原因很复杂,有天灾,也有人祸;有外因,也有内因。
第一,先看天灾。
关中地区灾害频繁,有风灾、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
从地质灾害来看,关中地区处于地震多发的渭河平原地震带,地震灾害十分频繁。
据统计,自商代末年以来,关中有地震记录500余次,其中仅长安就有100余次。
在众多地震中,破坏性地震有60次;尤其是在汉唐明时期。
频繁的地震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口损失和物质损失,而且加速了关中地区的水土流失。
此外,关中地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暴雨频繁。在地震的影响下,更容易引发各种旱涝、滑坡、泥石流,严重影响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能力。
从气候灾害方面看,关中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远离西太平洋高压脊,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较大,冬季面临高压冷风的入侵。
相比较而言,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明显不如南方,平均气温一直在下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词——小冰期。事实上,在几次小冰期期间,关中地区遭到严重破坏。
而且由于关中地区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地区气候环境较为干旱,旱情严重。
第二,我们来看人祸。
人祸是关中地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关中地区历来是政治中心,战乱频繁,遭袭惨重。仅长安就被多次破坏。
历代的战乱让关中地区成为一片废墟,关中地区见证了无数次的烧杀抢掠。
这只是在战争的极端情况下。和平时期,人祸同样严重,和平时期的人祸主要体现在关中地区的过度开垦。
西周时期,都城濠井人口约5万至8万,整个关中地区约50万(周代人口粗略估计为800万至654.38+00万)。
到西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可能在300万以上。
到了唐朝,关中地区只有31.8万人。
那么多人要生活,建筑材料和日常燃料都在逐渐从周围的森林和树林中消失;
这么多张嘴吃饭,所有的吃喝都来自土壤,土地过度耕种,肥力下降。
关中八百里称为秦川,看似很大很肥沃。按照今天的计算数据,华北平原是关中平原的8倍,长江平原是关中平原的4倍。
这么多人挤在这么小的地方,关中地区根本承受不了。
人口少的时候,关中地区当然是天府之国,但是天府之国经不起人口的爆炸。
这就引出了一个可怕的词,水土流失。
关中地区水土流失有多严重?
据《史记·赵正义》记载,西周时期,潼关附近的桃林曾“宽三百里”。
《荀子·强国》记载关中地区:“山川秀美,自然物产丰富”。
可见先秦时期关中地区森林分布广泛。汉初长安周边还被称为“陆海”,只是到了西汉末年,长安附近像样的森林基本看不到了。这里有好几亩像样的杨树林,汉朝还建了一座“长阳宫”。
东汉建都洛阳后,关中地区终于得到了整治。
隋唐以后,人口继续爆炸,宫殿继续修建。关中地区的木材无法满足隋唐时期的需要,以至于唐玄宗时期建造宫殿要从兰州(位于今山西)、盛(位于今内蒙古)等州中选择。
一旦森林植物被大规模破坏,水土流失就不可避免。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渭河即使在冬季缺水的季节,也能够用它运载重型船只。
到了唐末,这些天然和人工水道的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水道频繁改道,最后水道断流。
西汉时期,长安周边有卫、京、丰、老、连、产、巴八条河流,史称“长安八河”。
所以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八河改道,相向而异。”
但是后来,巴水消失的差不多了,河就更不用说了。长安城西侧的几口“甜井”成为当时城中百姓的重要水源(此时,明代,长安改名为Xi安)。
水土流失这么严重,人口这么多,导致关中地区缺粮。隋唐以来,长安成为一座饥饿的城市。
物质上,关中开始缺乏成为一个国家首都的条件,关中地区与天府之国渐行渐远。
可见,重复开垦是关中地区最大的人祸。
第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对关中地区的衰落也很重要。有四个外部因素。
1,世界贸易路线的变化。
关中地区最繁荣的时候,恰好是陆上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候。世界上大量的财富涌入关中,让关中充满了生机。从汉朝到唐朝,关中的核心长安被多次破坏。
除了关中地区的韧性,世界贸易的影响也很大。
但众所周知,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关中地区失去了重新焕发的外部驱动力。
2.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的崛起。
关中地区繁荣的时候人多地少,而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少人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两大平原逐渐得到开发,华北和华南在农业和经济上的优势开始显现。
晚唐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基本来自江南。
这不仅导致了关中地区人口的流失,也造成了经济中心的东移南下,使关中地区失去了区位优势。
3、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自西晋末年和五代之乱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越来越大。关中地区曾多次被少数民族入侵。
特别是到了唐朝,吐蕃、回纥、党项等民族崛起后,对关中地区的威胁越来越大。
关中地区之所以能成为政治中心,军事意义重大。原来的王朝解决不了少数民族的威胁,关中地区的作用大大降低。
北方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崛起,迫使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
关中不再是汉唐时期的关中,其“独掌一方诸侯”的政治军事优势逐渐丧失。
4.黄河泛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黄河对周边地区弊大于利,所以河套地区因成为长城以南而被称为“黄河满害,仅一套富”,而黄河母亲又不是好脾气的母亲,历史上多次被淹。
直到东汉王景的治水,才给黄河流域带来了近千年的稳定。
然而,随着关中地区水土流失的严重,黄河母亲在唐末又开始发脾气了。
在宋朝三番四次的知识分子灭绝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关中地区位于黄河上游。黄河洪水看似对关中影响不大,实际上却极大地影响了关中地区的交通问题,使关中地区难以翻身。
第四,内部因素。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关中地区开始失去政治、军事和经济优势。
关中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长期无法自给自足的关中地区开始出现物资短缺,尤其是粮食。
早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就开凿了一条从长安以北到黄河的运河,将魏水引入运河,以解决漕运问题。
可能有人会问,宋朝的都城开封,元明清的都城北京,不都是产粮区吗?为什么他们能取代关中的核心长安?
原因在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前所述,关中地区依山傍水,地势险要,环境封闭。
关中地区的辉煌得益于此,衰落也是因为此。
关中地区粮食短缺时,需要从江南地区运粮,但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使得关中地区运粮非常困难。
陆路的宋汉古道基本上让人失去了理智,只能靠水运,也就是把江南的粮食经由黄河、洛阳、开封运到关中,但是水运也不容易。
黄河泥多水少,往上游到关中。而且黄河一波三折,更何况关中地区的河道到处都是险滩,根本不适航。
于是就出现了《资同治鉴》中记载的唐中宗景隆三年运粮的现象:“关中饥,米斗百钱。如果把山东、江苏、怀古运到京城,牛就死了。”
正是因为海运距离远,海运危险,水运成本太高,中途成本太高,以至于“用一桶钱运一桶米有用”。
就这样,隋唐皇帝被迫不停地往洛阳跑,但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后来,隋唐的皇帝不断开凿运河来运水。结果他们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促进了开封和北京的崛起。
结果整个唐朝被困在关中缺粮的窘境,靠断断续续的漕运才得以延续百年的生命。
这期间最难过的时候是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关中缺粮,所有的仓库都被吃光了,关中的军民全部沦为猴子,个个面黄肌瘦。
饥饿之下,禁军将士脱帽高呼:“被扣押在军中不给饭吃,我就是罪人!”
好在当时紧急调运了3万吨粮食。唐德宗激动不已,对太子李庸感叹道:“米到陕西了,我父子出世了!”。
关中这次有多饿?唐德宗的话不能说明问题。事后,关中军民太饿了。食物来了,他们吃得太多,最后活活饿死了五分之一!
这就是唐代关中的现状!
当黄河下游开始发大水的时候,关中地区勉强可以依靠的粮食运输就不可靠了。如果我们留在关中,我们都会饿死。
几经辗转,天府之国的关中经不起折腾,所以到了唐朝灭亡,关中彻底走向衰落。
到了宋代,曾经的天府之国已经变成了“关中饥,十室九空,人浮,路对面”(司马光语)的荒废之地;
曾经的汉唐都城长安,变成了一座“曲江少人游,荒郊野地草”的破城。
如此一来,自宋代以来,关中地区不再繁荣,几乎不可能再回到汉唐时期的巅峰地位(我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
时光荏苒,几千年过去了,如今的关中,已经没有了汉唐时期的关中风情。
关中能否恢复汉唐辉煌,需要2000多万秦川儿女的帮扶,天赐良机,也需要中华民族的齐心协力和中央政策的全力支持。
“雄关路满就像铁一样,现在离开始就差一步了。”你们* *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