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陵墓制度是怎样的?

急用,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封建社会的陵寝制度在清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2000多年里,陵墓制度经历了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是秦汉时期,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唐朝,以唐太宗的李世民昭陵为代表。明清是最后的辉煌时期。清代的陵寝制度虽然基本沿袭了明陵制度,但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并结合满族的特点,形成了清代的陵寝制度。清朝陵墓制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清朝的圣祖康熙皇帝。

清朝的墓葬在地理上大致分为三处。一个是辽东北的永陵、涪陵、昭陵,清代称为“盛京三陵”。另外两个地方是遵化市的“清东陵”和义县的“清西陵”。虽然盛京三陵的修建早于关内清陵,但清代的陵墓制度实际上是从关内陵墓开始的。

清太宗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忙于统一东北满洲和反明作战,无暇顾及陵墓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虽然当时已经有了永陵和东京陵,但当时永陵和东京陵的墓主人都没有天皇的名字。第二,当时这两座墓根本没有陵的称号。第三,涪陵和昭陵虽为清太宗和太祖所建,但规模仅为“三间茅舍”,与现行规定相差甚远,不能称为墓葬。所以没有陵墓制度。

清代12座皇陵中有9座是建在关隘内的,所以清代的陵寝制度应该是从关隘开始的。

为什么说康熙皇帝是清朝陵墓制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陵墓条例

首先,康熙帝确立了清陵沿袭明陵制度的总方针。

虽然清太宗在清朝入关前就建立了皇太极,但与明朝相比,还是一个国家偏多的小国。清朝入关后统一全国的时候,才了解到汉、唐、宋、明的庞大宏伟的墓葬。相比之下,他们对十三陵更感兴趣,于是决定效仿十三陵制度,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同时,他们也具有满族的特点。顺治皇帝的孝陵是清朝根据这一总方针在山海关修建的第一座帝王陵墓,靖、泰、禹、昌、穆、丁、惠、崇八座帝王陵墓都是根据这一总方针修建的。而这个大政方针是康熙皇帝制定的。

第二,康熙帝修建的清孝陵,为后来的清帝陵墓提供了蓝图,奠定了基本的条例。

顺治皇帝的孝陵建于康熙二年(1663)二月十五日,陵宫于康熙三年(1664)九月部分完工。它的前导部分是后几年才完成的,石牌坊不是康熙十年(1671)才建成的。其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石牌坊、下马标志、大红门、陈设厅、龚升圣德碑亭及华表、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拱桥、七孔拱桥、五孔拱桥、三孔拱桥、墓碑亭、东西方超、东西值班室、龙恩门、东西辽炉、东西配殿、龙恩殿、陵门、亭。陵前,左侧,有厨库和井亭。上述建筑被长6公里、宽约11米的砖砌神道贯穿,形成了宏伟的陵园中轴线。显然,清代孝陵的建筑部门大体上是仿照明十三陵的规定。

与十三陵的地面建筑相比,清陵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墓碑亭(俗称小北亭)不是十三陵建的,而是清陵建的;

2.明陵没有皇后陵,清陵有;

3.虽然明十三陵也有嫔妃墓,但并不是每个陵墓都有。除特殊情况外,大部分清陵的陵墓旁边都有嫔妃墓。

4.明十三陵中只有主陵(又称寿陵)建有石像,以及一座大型的沈工圣德碑亭配有四块汉表,其他陵墓则建有较小的无字碑,而道光皇帝以前清陵中的清陵(关内)都建有沈工圣德碑亭配有汉表。

5.明代宫门称为恩门,享乐殿称为恩殿,清陵分别改称恩门和恩殿。

6.明太祖陵前建有三向一孔拱桥,清太祖陵内建有三向三孔拱桥。

还有很多其他的不同,这里就不细说了。

满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

1,史湘生的文官和武士都是满族服饰和发型。

2.所有牌匾、碑文均用满文、汉文或满文、蒙文、汉文书写。

清孝陵之后修建的八座大清皇陵的规定,都是仿孝陵修建的,大同小异。

第三,康熙皇帝在清朝首次确立了修建皇后陵墓的制度。

清朝,* * *修建了7座皇后墓,第一座修建的皇后墓是康熙皇帝修建的小东陵。小张卉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清朝的祖先顺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因为太老实不善于迎合,差点被绝对迷人的董鄂妃取代。她在21岁的时候开始了漫长的守寡生活。康熙帝的生母小康皇后去世后,她和* * *皇太后肩负起培养和教育年幼的康熙帝的重任。她视康熙帝为己出,对康熙帝倾注了无限的母爱,于是和康熙帝建立了深厚的母子关系。为什么康熙皇帝要单独为孝惠皇后建陵?可能有以下原因:1。以报答萧对的支持;2.吸收太皇太后生前未能建陵的大麻烦;1.3.解决骨灰盒和子贡难以葬在同一个地宫的问题;2.4.可能会认为不可能做到“谦让和尊重”。顺治皇帝、孝康皇后、孝贤皇后于康熙二年葬于地宫。如果肖辉也葬在地宫里,至少是对顺治皇帝的不尊重。第五,怕泄露小玲的气场。所谓怕发泄,就是怕地宫里的元气漏出来。怕泄气的问题,明清两代都有例证。从过去迷信的角度来看,地下埋藏封闭后,最怕重开。如果打开,容易泄露地气,破坏风水,对墓主人、皇室甚至国家都没有好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明孝宗修建泰陵和挖掘金井时,泉水突然爆裂。金井带水建陵最忌讳,最不吉利。吏部尚书杨子奇如实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大臣程秀为了逃避责任,暗中封春。朝廷派人到地宫核实时,发现金井里没有水。所以我想治愈杨子奇的谎言。这时,一个新启用的县令,名叫秋太,上书朝廷,说在长江上打金井水是好事。如果现在不说,自贡皇帝葬于地宫,石门紧闭,怎么办?不开地宫,会后悔一辈子,留下永久的遗憾。打开地宫,又会漏气,那就更惨了。经邱泰这么一说,杨子奇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官复原职。(3)清朝道光第一次在东陵宝华峪建陵时,大臣何英因为怕在地宫下面建龙须沟泄愤而放弃了。作者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说明地宫关闭后就不能再打开了,很容易发泄。这种说法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对于博学的康熙帝来说,也不是不知道。孝陵在康熙二年被顺治皇帝和两位皇后合葬后,直到孝惠皇后去世,多少年了不得而知,至少是康熙二十七年以后的25年。如果以后孝惠皇后葬在孝陵,就要重开地宫,可能会泄孝陵之气,破风水。这是一件大事。有可能是康熙帝为了防止泄孝陵之气,决定为孝惠皇后再建一座陵墓。

康熙皇帝决定为小张卉单独建一座陵墓。因此,在田斌太后的第二年,修建了孝惠皇后的陵墓,并于康熙三十二年(1692)竣工。

作为清朝的第一座陵墓,萧东陵成为清朝后人修建陵墓的典范。陵墓需要:

1.不建石牌坊、大红门、功德碑、石像生、牌坊、七孔拱桥、五孔桥、三向三孔桥、墓碑亭、二柱门;其他建筑的规定与帝陵相同。

2.皇后陵作为本朝皇陵的附属陵,应建在本朝皇陵旁,其神道与本朝皇陵神道相连。

3.皇后陵墓没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其名称应与当前朝代的帝王陵墓名称紧密相连。命名方法是:皇后陵墓首字使用当前朝代帝王陵墓名称的首字。第二个字是皇后陵墓和现王朝帝王陵墓相对位置的字。如果在东边,就用“东”字。如果在西边,就用“西”字。例如,萧的陵墓位于孝陵的东部,所以它被称为“孝陵”。

小东陵的建成开创了清代皇后陵的修建之先河,不仅为后世皇后陵的修建提供了规范的蓝图,也为后世皇后陵提供了命名的方法。

第四,以明十三陵为基础,完善了清代帝王陵墓的整体规划。

康熙帝在为父亲建墓的同时,对墓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以孝陵后山少祖山为界,以山南的开阔地为墓葬所在之地,称为“前圈”;山的北面是山,森林茂密,人很少。作为墓地的保护控制地带,称为“后龙”。在昌瑞山的山脊上,有明代修建的长城。因阻碍风水,马栏关2号以西至龙洞峪2号以东长约15华里的长城(5)被拆除。整个墓地占地2500平方公里。在前环的东、西、南三面,筑起了40里的风水围栏。在后龙周围,切割出一条宽近70米、长约500里的火道,竖立起墓园的界碑和界牌标志。顺治皇帝的孝陵作为第一座陵墓,位于昌瑞山主峰之下,处于陵园的至高地位。以后后人的墓将以孝陵为中心建在东、西两翼,形成祭祖、归祖葬之势。康熙年间,昌瑞山陵园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后来虽有一些变化,但只是墓地面积的扩大和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并没有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为了贯彻自己制定的这个总体规划,康熙皇帝率先垂范。康熙十五年(1676),开始在孝陵东南修建自己的陵墓——竟陵。到康熙二十年(1681),基本完成。景陵的修建不仅模仿了清代孝陵的规定,还模仿了明十三陵的整体布局,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主陵,自身陵区没有石牌坊、大红门和石像生。竟陵制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第五,康熙皇帝修建的景陵贵妃园,奠定了清代贵妃园的基本条例。

明代妃嫔的墓被称为“井”或“坟”,它们很少建造,只为重要的妃嫔建造,如明宪宗的婉妃墓,的和思妃的墓。这些公主的坟墓不是建在当前王朝的皇陵附近。有些后妃墓有石碑和石告白案,有些则内外双壁。有的嫔妃墓有一个地宫,有的人葬在一个地宫里。总之,明代对后妃墓葬的规定是不统一的。

清朝在沈阳附近修建的福陵、昭陵的院落、大门、厅堂都是硬顶的,没有园门,不是前后共眠的格局。栅栏的平面是长方形的。昭陵贵妃花园的顶部是垂直排列的。这两个皇宫的睡眠规定也不一致。

康熙帝建景陵后不久,景陵的贵妃园也建了起来。竟陵皇妃寝宫不同于明代皇妃墓的规定,也不同于涪陵和昭陵皇妃寝宫的规定。其规定成为后世后宫嫔妃在园中睡眠的典范。这座贵妃园成为清代贵妃园的标准:

1.皇妃的花园必须建在皇陵旁边。

2.寝宫绿琉璃瓦。

3.马槽沟上建拱桥,宫门歇山顶,单檐,宽3间。建有辽炉一座,位于院内左侧。赏殿单檐歇山顶,宽5间。宝藏的顶部是水平排列的。

4.不管被埋者是什么身份,都是一人一票,也就是一人一个地宫。

5.不要砌砖神道。

6.清代贵妃墓称为“公主园寝”,并冠以本朝皇陵的名称,如“公主园寝于竟陵”。

清朝的第一座皇陵、第一座皇后陵和第一座妃子花园都是康熙皇帝修建的。康熙皇帝开创了清朝的皇陵、后妃墓和后妃花园。这三种墓葬在各个朝代的布局更加合理,制度更加完善。

6.康熙帝是盛京三陵规定的创始人。

我们今天看到的盛京三陵(辽宁省新宾县永陵、沈阳市涪陵、昭陵)规模远不如山海关清陵,但其规制是康熙皇帝首创的。

原来的盛京三陵非常简陋,骨灰盒只供奉在享殿。康熙即位后,在永陵建了四座碑亭,又增设了福陵和昭陵、方城、明楼、宝城、宝鼎地宫,竖立神力碑,修建碑亭,奠定了今天的基本格局和规模。

葬礼方面

第一,改火葬用棺材,实行土葬。

火葬原本是满族的旧习俗。在关外,盛京三陵、贵妃园的墓主人,以及与她合葬的墓葬都是火化的,埋葬的地方都是骨灰盒。永陵武功郡王李敦古墓和龚克别勒塔查古墓的发掘,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据专家学者考证,顺治皇帝、其皇后萧康、孝贤死后均火化,清代孝陵地宫有三个骨灰盒。清朝入关后,由于汉族丧葬制度的影响,加上关内满族已经从游牧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生活方式,在清朝皇室高层中首先废除火葬,实行棺葬。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程潇,死于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她是清朝第一个不火葬而葬在棺材里的皇陵。后来,康熙帝的小昭、孝义、肖红、景民和康熙帝本人都葬在景陵地宫,但没有火化,用的是棺材。满族丧葬习俗的这一巨变始于皇族,皇族始于最高的皇帝和皇后。景陵是关内第一座废除火葬、实行土葬的陵墓,以后所有陵墓都将沿用这一制度。满族丧葬习俗的这一巨变,一方面是因为汉化,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康熙帝勇于改革的精神。在当时,这种变化是进步的,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当然,现在看来不可取。但要历史地看问题,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和是非标准去衡量古人。

第二,先葬皇后,不为皇帝关闭石门的葬制

在景陵之前的清帝陵墓中,皇后与皇帝合葬,或与皇帝同时合葬,或在皇帝之后合葬,并非先葬。康熙帝的程潇、小昭和萧艺都死于康熙帝之前。随着他们的去世,他们被安葬在竟陵地宫,但地宫的石门没有关闭,地道也没有填平。只是在地宫入口处装了一扇木门,为皇帝关了很久。雍正元年(1723)九月初一康熙帝下葬后,地宫关闭石门,将地道填平(与康熙帝同时下葬的还有孝恭皇后和敬敏皇后)。自景陵以来,乾隆的裕陵、嘉庆的长陵和道光的穆棱都遵循这一制度。

陵墓祭祀

从清太祖葬于涪陵开始,就有了墓葬祭祀活动,但此时的墓葬祭祀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尚未形成制度。随着昭陵的建立,特别是入关后修建了孝陵,在接触到先进的汉文化后,清代的墓葬祭祀逐渐成熟和完善。这个时期主要是从康熙朝开始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康熙二年(1663)十一月决定:涪陵、昭陵、孝陵为四大节日,安装奏折向神灵进贡。其圣诞节、忌日、十月初一、每月初一不加持,圣牌不邀,面纱揭开。

第二,康熙三年(1664),确定了清明节的覆土礼仪:每年在坟头上覆土13担,由祭祀官总管和关员率领的13官兵升宝顶,提前将土带出界外,存放在玉灵墙干净的地方备用。乾隆年间,13吨土改为1吨。

第三,康熙三年陵墓祭祀用的貘(猪)改为羊。⑦

第四,康熙十五年(1676)所定的陵墓祭祀的颜色和数量,以及所定的祭祀仪式,基本上与后来所定的非常接近。

陵墓保护

历代皇室都非常重视对祖坟的保护,清朝皇帝也不例外。八旗是清朝最信任、最精锐的部队。绿旗兵是清朝另一支由汉人组成的国家军队。为了保护祖坟的安全,清帝直接派八旗兵到陵园守墓,日夜巡逻,戒备森严。并派了青石板兵负责整个墓地的外围安全。康熙年间,各帝陵八旗的最高长官是总管,这一设置一直保持到清朝末年。绿旗军的最高长官是康熙年间的副将。后来由于墓葬越来越多,墓地面积日益扩大,治安任务日益繁重,将绿旗兵的兵力由一协增加到一镇,最高长官改为总指挥。但墓园内八旗兵和墓园外绿旗兵的形式,在康熙时期就定型了。

由雍正帝倡导的黟县清溪陵,在陵园布局、墓葬形制、墓葬祭祀和墓葬保护等方面均仿照清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