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图腾的起源是什么?
原来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比如中原的熊氏族,西南的虎图腾。黄帝统一中国后,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我该用什么图腾?当时他也没有拿出一个结果,就召集了所有的诸侯在尤茨山上讨论。
大多数将领提议用“熊”图腾,黄帝因怕伤害各氏族、部落的感情而不同意。最后他提出,蛇是身体,鱼鳞是用来保护蛇身的,狮头是蛇头,狮尾是蛇尾,鹿角是蛇的角,鹰爪是蛇的爪。合起来代表各种图腾,所以谐音为“龙图腾”。它能起飞,能下水,能爬行,代表了各种动物的技能和很多部落的特点。大家听了之后都很满意。
协议达成后,黄帝选择农历二月初二,黄道吉日,在日茨山顶举行仪式,升起龙旗。从此就有了龙是传人的说法。因为龙的含义,代表了各个部落的理想,龙自然成为历代帝王的专用名称。皇帝被尊为真龙帝,皇帝的后代被称为龙子龙孙。
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龙纹,龙确实是作为图腾存在的。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濮阳县西部的西水坡发掘出一条由蚌壳组成的龙纹。根据年代测定,出土的蚌壳龙也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图腾是一个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用图腾来解释神话、典籍、民俗,往往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图腾是原始人对一种动物或自然物的崇拜,所以作为这个氏族的徽记或象征。
在古代,中国到处都是沼泽。人们的生产力和武器都非常落后,人们经常受到野兽的袭击,所以为了神灵的保佑,他们把野兽作为自己的图腾。当时用的是狼,熊,鳄鱼。因为有许多沼泽,鳄鱼经常伤害人,所以有更多的部落使用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