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闻一多的一生?
闻一多(1899 165438+10月24日—1946 7月15),本名闻嘉华,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习水县。家族历史,从小热爱古典诗词和艺术。
1912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喜欢读中国的古诗、诗词、史书、笔记。1916开始在《清华周报》上发表一系列读书笔记,统称为《二月鲁·》。同时写旧体诗。1919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生会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行者的学生》。同年9月,第一首新诗《约旦河西岸》发表。
1921年11年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格律研究》,开始系统研究格律新诗理论。
1922年7月,赶赴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评》,代表了闻一多早期的新诗观。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于1923,将反帝爱国的主题与唯美主义的形式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先后担任第四届国立中山大学(1928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担任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学院、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
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于1928,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从那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抗战初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八年抗战期间,他蓄起了胡子,发誓不到抗战胜利绝不剃掉,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特别是1943之后,闻一多在中国* * *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专政、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洪流中。65438年至0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此后,他以民主学教授和NLD云南分会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爱国学生一边,引导和鼓励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会员、云南省省长、《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 7月15在纪念李公朴先生的会议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演说》,当天下午就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
21,全国西南联大校友会为一多先生举行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话。开头他愤怒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遇刺,激起了全国的愤慨。这是民主运动和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叙述了闻一多在学术领域的巨大贡献。首先,它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和“开创诗歌新格律的人”,“他创造了自己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还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在神话、楚辞、周易、诗经方面的成就。他突出了闻一多伟大的学术成就,目的是要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多么宝贵的学者,毁灭了中国学术界难得的人才!激起了对敌人更大的怨恨。最后,他苦涩地说:他生命力很强。他经常跟我们说他会活到80岁,现在还不到48岁,就惨死在那个卑鄙恶毒的枪口下!一个学生曾经看着他的尸体,看到他“浑身是血,双手抱着头,全身抽搐”。唉!他不愿意,我们也不愿意!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所有的作品整理出来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他正在给学生尧尧写信,信中说:一多先生的去世令人非常难过。它的手稿计划由该研究所汇编,并试图印刷。后来被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赞美闻一多:
你是照亮深渊的火焰;教导年轻人,在失望中抓住自己。你是一团火,照亮了古代;歌舞和比赛如虎添翼。你是照亮魔鬼的火;烧伤了自己!余烬中有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个转身:
1.从狂野到宁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农村的一个富裕家庭来到北京清华大学,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922他去美国留学,专攻美术。从考上清华到1925留美归来,闻一多基本上沉浸在艺术和文学中,只是偶尔涉足政治。
回国近两年来,闻一多听到和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大灾难,他再也抑制不住悲愤之情,发表了《贡献》、《罪恶》、《收回》、《你对太阳发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痛斥社会现实的诗篇。但火山爆发后,他感到无奈,最终走上了一个男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房,钻进那堆旧纸里,成为一个不怎么过问世事,只想独立的冷静学者。
2.从“自由派学者”到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改变了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一个徒步团,历时两个多月,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走了3000多里。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实了解,为他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契机。与此同时,他自己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这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改变是从1943年春天蒋介石发布《中国的命运》开始的。在这本书中,蒋介石公开宣扬一党一主义一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对* * *产品主义,也不能容忍自由主义。他认为两者都是“文化侵略的最大危机,民族精神的最大隐患”。这是一直信奉民主自由的人所不能接受的。闻一多写道:“《中国的命运》的出版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我被义和团精神震惊了。我们英明的领袖是这样想的吗?五四运动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命运公然挑战五四,我无论如何也受不了。”
不久,闻一多在田野里偶然看到延安诗人写的几首诗,被他们的战斗精神深深震撼。他随即写了《时代的鼓手——在田间读诗》并公开出版,在大后方引起了一股浪潮。然后他写了一系列关于现实的散文,开始叫嚣。同时,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 * *产党的情况。赵超构在《延安一月》中关于延安只有“四个警督”的记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只有在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下,年轻人才能不受阻碍地接受民主教育。”
闻一多,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转变迅速而彻底。他在罗隆基和吴晗的介绍下于1944的夏天秘密加入了NLD,并表示以后一定会要求加入* * *制作党。从此,他在* * *生产党的秘密领导下投身于争取民主的运动。当然,在他内心深处,他无法完全忘记自己的奖学金。他曾多次跟人说,感觉有点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然后回到书房好好学习十年二十年。然而,这无法实现。1946年7月5日,在勇敢地发表“最后的演说”后,在昆明街头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