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概论》中的中国经典解读

道教经典概况

道家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玄学者视之为玄学、超验之学,看似可得而不可及,于是道家研究成为清谈的资本;善于世俗的人把它看成是实用简单的学问,看似高不可攀,司空见惯,所以道家的学问才是实用的根本。道家思想的无穷魅力,使其对一代又一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远远超出了哲学、历史或文学的理论研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影响中成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释道并列第三。

首先,介绍道家学派的人物

追根溯源,不能不谈老庄。认识和理解它们是深入理解道家的必由之路。而且老庄的学说是道家学派的基石。后人学以文释道,以佛释仙。毕竟只是对道家的一种解读,对道家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使老庄在道家中立于不败之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还把殷、列子、杨朱视为道家的人物。至于老子和庄子,我们会在第二节和第三节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观音、列子、杨朱。

关阴即阴Xi,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函谷关官阶。一般认为他和老子是同时代的。当时老子要远游函谷关,就逼着老子写了一本书,于是就有了道家。但关于观音的身世,人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年龄比老子小。我不知道为什么观音要老子写书。司马迁曾经在《老子传》中只记录了他对老子说的一句话:“我儿子要藏起来,给我写一本书。”《庄子天下》也提到了他,把他和老子相提并论,说他们理解古人传下来的“道”,以“道”为思想的本源,以平淡自然的生活为同趣。他们以柔谦的表象,以空为本质,建立了以“道”为基础的恒无常论。并称他们为“广大的真实的人”。这说明,观音和老子虽然没有关系,但他们是由“道”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他们可以不带主见地看待外面的世界。由此可见观音与老子的内在联系。东汉班固提到,老子离开函谷关时,观音放弃官职,随老子而去。他还写了九个关印子。但是现在观音的作品已经散了。

列子,名曰虞寇,最早见于《庄子》,又称列子或子列子。《庄子·盛达》中记载,列子曾向观音请教人潜行水下而不呛,跳火不热,行于万物之上而不惧的问题,所以有人说列子是观音的学生。从《庄子》可以看出,列子家里很穷,经常挨饿,有时候甚至吃不上饭。传说他有一次为了老师的锅,请巫神嵇贤看相。被他迷得神魂颠倒的纪贤在锅前智穷力竭,列子被锅的奇妙知识深深打动,从而真正知道了自己的浅薄。从那以后,他回到家里,在室内呆了三年,以培养他的心灵。他给老婆做饭喂猪,跟伺候人一样。他曾经华丽雕琢的人格逐渐回复到单纯与纯真,以平淡的神情活在世间,终身不变。而且《庄子》还说,列子被训练得乘风而行,经常半个月就回来了,但是绝望的庄子觉得列子终究要乘风而行,没有进入人生最好的无忧无虑的境界。这些叙述,有些其实是庄子的虚言,他是在以《列子》的名义宣传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在历史典籍的零星记载中,人们说列子“贵虚”,即他强调虚无;他还说列子是“高尚”的,即廉洁自守。同时,虽然《庄子》中的列子大多是庄子思想的传声筒,我们可以不相信,但可以间接感受到他重视虚无和自然的思想倾向。列子的影响力比观音大得多。在《庄子》中,列子被反复提及。魏晋时期很多人崇拜他,甚至将他永生,这使得列子在道家和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

杨朱,又名杨子驹。或者洋子,洋子。关于他在道家中的地位,有两种意见。一种说法是他是道家的始祖,老庄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第二个是老子的弟子,庄子的前辈。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一般认为他是老子的弟子。《庄子》中也有记载,杨子举曾经问老子,一个敏捷、透彻、博学、孜孜不倦的人,是否可以和一个贤明的君王相提并论。也有人说洋子住在沛县,在梁,也就是河南开封,遇到了游历秦国的老子。杨朱口若悬河,不满列子的庄子对杨朱也有些不满。他曾说杨朱和翟墨一样,在强者和弱者之间徘徊,什么都好争论,让世界充满争议,以至于庄子痛心疾首地说要让杨朱闭嘴,干脆不让他说话。这不是杨朱思想的主导方面。杨朱的作品不会流传到今天。在零星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杨朱“重己”,追求“全面保真,不为物累”。换句话说,他人生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和气质,绝对摒弃有害的外在事物。同时,杨诸仲顺应自然。杨朱在后世的影响不如列子。当时社会影响超过列子。孟子曾在《孟子·滕文公》中说:“圣王不为,诸侯无拘无束,处士谈之,杨朱翟墨之言,满天下。世人说什么,不属于杨,就属于墨。杨对我来说,没有正人君子;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没有父亲,没有国王,都是动物。..................................................................................................................................................................................孟子痛斥杨朱和翟墨,他也失去了“好争辩”的名声。然而,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学在当时的重要影响。

从观音到杨朱,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演变轨迹:与老子思想相同的观音影响了列子,杨朱向老子学习,从而形成了道家人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观音、列子、杨朱并没有以他们的理论和行为实践创立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道家学派直到庄子的出现才真正有了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观音、列子、杨朱的传世之作,人们对他们的零星了解十分有限。

二、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1.道家自然哲学

“道”是道家自然概念的最高概念和范畴。道家之所以是道家,与他们对道的推崇和重视是分不开的。老庄对道教的解释和理解,构成了道教的道学理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道家是他们的自然哲学。

道家以“道”之名,必然是道家学派的基本精神。其实也是这样。以“道”为自然哲学核心的道家,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人生,也是以“道”为社会、人生的基本精神。“道”是道家的出发点,也是道家思想的最终归宿。老子最早把“道”引入思想领域,把“道”作为自我思想的核心,由此诞生了各种社会和人生理论。在这一点上,庄子追随老子的脚步,忠实地以“道”为思想基础,津津有味地讲述着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爱道,必不可少的是解释这个道是什么,让人以道为根本。

至于“道”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物和而生。孤独寂寞,独立但不改变,走来走去没有危险。可以成为世界之母。不知其名,道二字强于大名。”从这段话来看,老子对于他所想象的或者说他所知道的,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他把道定义为与生俱来的“物”,以孤独寂寞为基本形态,以世间万物为基本功能,实际上他并没有说清楚。此外,他还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中加了“道”:“若不见之,谓之易;不听,那叫希望;打不过就叫微。这三个不能怪,所以混为一谈。其上下一致,其下暧昧,绳不可说,属万物。它意味着没有形状,没有形象,它意味着恍惚。我见到它的时候看不到它的头,然后就看不到了。”老子讲道。想看也看不到,想听也听不到。用手摸,什么都摸不到。不是人类无能。神秘的“道”终究是存在的,只是无法描述。在这个位置上,“道”终究不是“道”本身。

在“道”的问题上,庄子受老子影响,使之同样难以捉摸。庄子在《庄子大师》中说:“夫道,请有信仰,无为而无形;可透射但不可接受,可获得但不可见;自其根,无天地,自古有存;神鬼出世;太极之前,不高,六级以下,不深,生于自然,不长,比古代还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道”是本真的,无所为无所形,可心传而不可口述,可学而不可目见,自然存在,不高不深,不长不老,超越现实时空,获得永恒。至于道究竟是什么,在《庄子·北游》中,庄子认为,问道而知道而不知道的理论,归结为一轮无始的道。说白了应该是:问道的人没有真正听说过,说知道的人没有。因为“道”是听不到的,听到的“道”不是“道”;“道”不能被见证,被见证的“道”不是“道”;你也不能谈道,你谈的道也不是道。道是无形无名的。论无极与无为的是非,说知道无为是肤浅的,知道无极才是真正理解道的唯一途径。

道家“道”的力量,超越了无限的时空,产生了万物,万物之上。在老庄的心目中,这种模棱两可的道,作为一种先在的道,始终与自然密不可分。它诞生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即自然。都说天地生于道,万物生于道。也可以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自然。老庄想用道来解释自然,却不知道宇宙中自然的无限奥秘依然难以破译。他们以逻辑演绎的方式称道为世间万物的本原,并以道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社会理论和人生理论,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道家的虚静认识论

老庄尊“道”,“道”的自然性必然导致道家精神的自然性。这与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背道而驰。虽然常说家庭的自然性影响了他们对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发挥,但他们所重视的个性实际上消失在了人的自然性中,这与人的社会性类似。每个人都有自然性。只是说在社会生活中,看他如何把握社会性和自然性。孔孟注重人的社会性,老庄注重人的自然性。他们分别把自己所依附的东西演绎到极致,让后来的学者只能去解释。老庄从“道”出发,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天地万物的创生图景和与社会、人生相关的空无无为的哲学思想。

老子重视自然,主要是因为他实际上看到了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违背自然的现象。人寻求做一些事情,一旦做了一些事情,就失去了本性,或者说违背了本性。他主张虚静,在《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要虚,要静,要信。一切都在一起工作。我看看会发生什么。一切都要追根溯源。说到底就是安静,而且是安静。当你回到生活中,你会知道它往往是清晰的。”老子说要追求空静的最佳状态,从万物生长的角度谈“静”。“静”是“道”的形式,即万物的自然状态。恢复自然就是自然。总之,安静就是自然。

庄子比老子更谈虚静,根本点与老子一致,即以虚静为道的形式,“唯道聚虚”(太上老君)。所以有“空、静、孤、无为者,为万物之本”(《天道》),“无为而静,与天道合”(《刻意》)。和老子一样的是,他理解社会和人生,寻求社会和人生的空性和宁静的境界。只有把空性和宁静推向天地,连接万物,才有所谓的天道之乐,由此可见他在这个问题上比老子更热心。

老子把虚静理解为自然,庄子把虚静理解为自然,认为虚静是通向道的必由之路,他们的归宿是自然。在《秋水》中,庄子认为自然是事物本来的颜色,是自然事物的改造,即使是局部的、细微的。老子和庄子都坚决反对利用人来破坏自然,人和物都应该保持其自然本性。对于社会和生活来说,这意味着现实社会形态的解体和全面倒退,人回归到原始状态,回归到初生婴儿的状态,纯粹而自由。社会上不再有为了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勾心斗角,不再有为了领土和人民的流血冲突,不再有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自然环境中,人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没有思想和欲望,顺应生命和生命的本性。到那时,社会和人将进入难以言表的美好境界。

3.道家社会政治哲学

老庄的虚静自然是他们生活和他们政治的指导思想,但很少有人理解老庄的政治意图,认为是虚的,没有实际作用。具体来说,老庄所推崇的虚静,用在社会政治上,归结起来就是虚静无所不能,无为而无不为。此外,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也说,“道”往往无为,但有什么不是由它创造的呢?社会上的人不需要自觉的去做什么,遵守道的规律,如果道什么都不做,你就什么都不能做,你就什么都不能做吗?诸侯守道,万物自动归附。不用跟孔子讲以德治国,那么君王就会像北斗七星一样安身立命,人民就会像群星一样围绕在他的周围。没必要像孟子说的那样,先尊重自己家里的老人,再去关爱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这个世界就如同在你的手掌上锻炼一样。守“道”不需要苦心考虑如何用道德来规范人的行为,也不需要细心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很简单也很容易。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比老子更彻底,更全面。

4.道家人生哲学

道家哲学以人生哲学为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价值、理想人格和超越生死。

在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上,道家主张人在自然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具有超然的价值。道教一方面通过对传统天命观的扬弃和对鬼神观的改造,宣扬道教至上和道教与人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儒家通过揭示人与物的区别来论证人就是世界,道家则承认人存在的意义和应有的地位,承认人的本性的一部分,承认人与人的价值,承认物的价值。

在对理想人格的理解上,儒家推崇入世后的现实道德人格,道家则借用儒家“圣人”之名,赋予圣人“无名无欲、无私、救死扶伤、自知自爱、尊自然、重真理”等新内涵,庄子也提出了“真人、至尊、神人”之名,无疑是一个神仙的形象。此外,道教还主张超越生死,认为生与死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反对生之乐与死之恶,主张人要跳入生、乐、死的情感纠葛中。

5.道家道德哲学

道家的道德哲学也是道家的伦理学。传统道德是以“仁义”为基础的,而老庄追求的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超德”。道教主张超越善恶,超越名利。在道家看来,世俗世界的善恶并不是真、善、恶,真正的善是不行善的善。道纪在对待道教的人生态度上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和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行而不辩,行而不有;要谦虚谦虚,要豁达;以德报怨,不为他人负责;安心,安心;以民心为心,不以公心为心;跟着别人走,就不会迷失自己;等一下。由此可见道家的艺术和智慧。

第三,道家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经过庄子的努力成为一个学派,道教得到了一代又一代好学之士的推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庄和已建立的道家学派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庄子是传播老庄思想最早、最全面的人。在《庄子天下》中可以看到,庄子评价老子“以此为精,以物为粗,以积为虚,与神淡然独活,古道学在。观音和老聃对此表示欢迎。它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主是第一位的。它是建立在软弱和谦卑的基础上的,空性不灭万物是真的。”并称老子是一个博大而真实的人。战国时期,韩非的著作《解老》和《虞老》弘扬了老子的思想。西汉初年,他主导了黄老研究。魏晋时期,老庄研究逐渐进入繁荣期。王弼和言和先后对《老子》进行了评论,尤其是王弼的《老子注》。此外,王弼还撰写了《老子略》,用庄学注释了《老子》。他不仅看到了庄学与老学的内在联系,而且以庄学发展老学和自己的哲学思想,开始了庄学进入玄学的风气。魏晋玄学始于此。隋朝是三教融合时期,道教没有发展。唐代以后,道教经历了初唐的沉寂,到了盛唐,李隆基开始重视道教。除了封老子,他还亲自注释《道德经》,将《道德经》置于所有经典之上,为老子建庙。明清时期,道家思想仍有传播,但出现了援佛入道的现象。

庄子研究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但明确的是其深远的影响和其不变论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