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葬礼有哪些类型?

1.葬礼

古代匈奴、突厥除汉族外,多为土葬,一般用棺椁安葬。汉代贵族的棺椁重数倍,外层叫“椁”,内层叫“棺”,制作十分精美。有钱人会在棺材上雕刻漂亮的动物形象。普通人的坟墓很简单。他们选择一块吉祥的土地后,就在那里挖坟埋葬死者,然后堆成圆锥形或土堆。同一家族的人葬在一个区域,形成墓地,俗称祖坟。每个墓都按照家族世代的大小排序,让后人能清楚分辨哪个墓属于哪个世代。人们把死后葬在祖坟里视为一种礼遇,这是做人的起码条件之一。因为很多人不能去自己的祖坟,比如女演员,妓女,暴死的人,慢性病患者,未婚的人,在异乡去世的人,一般都不能回老家安葬。就算尸体千里迢迢运回来,也只能直接葬在村外。所谓“野鬼不见其家神。”

汉代提倡黄色,历代皇帝都以黄色为达官贵人的颜色,黄色其实是土黄色。在阴阳五行中,土是最稳定可靠的基础。所以人死后用土埋葬,被认为是让灵魂安息的最好方式。土葬土葬符合汉族人的生活习俗和“有地则生,无地则亡”的传统观念,所以土葬千百年来一直是汉族人的主要埋葬方式。

2.火葬

火葬是中国最古老的丧葬习俗,对当今社会影响最大。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火葬。火葬之初,首先在一些游牧民族中流行,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墨子节葬》云:“秦之西有运河国。他们的亲人死了,他们捡柴火的时候会把它烧掉。途中必成孝子。”列子杨朱也记载了曼钟平的话:“死了就可以烧了。”东汉末年,佛教也传入中国,佛教徒和普通汉人火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时期。《宋史·礼记二十三》说:现在有所谓的火化炉,...河的东边有很多人,尽管失去了亲人,却被焚烧,被遗弃。很多地方都有“人间亭”,《大盛远郭征香张颠》记载北京路人父母去世,常放在柴火上用火烧。这一时期的火葬通常与贫穷的家庭、没有钱或没有土地埋葬有关。有的死在异乡,路途遥远,难以帮助尸体回国火化;有的是战死沙场,军情紧急,火烧眉毛。在民间,对一些死于传染病的人也采取火葬。这时汉族的火葬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干扰。宋朝的始祖赵匡胤和南宋的皇帝赵构都禁止火葬。

3.悬崖埋葬

崖葬,又称悬棺葬,是古代广泛生活在中国南方的普越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全球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埋葬方法是利用天然石缝或人工木桩将棺材挂在口壁上,或将棺材放入天然或人工洞穴中。挂棺的葬地选在临河的悬崖高岩上。随葬工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形状像船,分为头尾三部分,仓是放置尸体的棺枢。

广义的吊葬是指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葬式结构,在石崖上凿洞作为墓室。在四川三峡的崖洞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这种崖墓。这一阶段的崖墓高于地面,低则两三米,高则一二十米。有些建在缓坡上,有些开在悬崖上。墓葬分为单室墓、两室夫妇墓和多室家庭墓。通常在墓室内外的峭壁上刻有各种图案,有的还刻有铭文、死者姓氏和一些吉祥的话。

4.天葬

天葬是青藏高原藏族人民采用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葬法。天葬有专门的场地,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必须有一块平石。葬礼的家属把死者抬到了这里,远远避开。天葬地有一个特殊的主人。他先用绳子将尸体绑在一块石头上,然后举起一把极其锋利的刀将尸体剖开,留下皮肉和内脏。骨头分堆,一般分八大块。骨头(包括头骨)必须用石头碾碎,并混合一些酥油。工作完成后,天葬师把石头围起来,点燃一堆堆柴火,在火上撒上酥油。此时,整个天葬场烟雾弥漫,酥油的味道四处飘散。很快,大批秃鹫从四面八方飞来。急不可耐地抱着炉火,悠闲地展开巨大的翅膀在空中盘旋。当天葬师估计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举起双臂,对天大喊!嘿!“悄悄打电话。在天葬师从墓地退休之前,数百只秃鹫从天上和地下扑向尸体。整个坟地都在你争我夺,硝烟缭绕。啄食和吞咽的声音令人窒息。半个小时后,天葬地留下了几缕血迹,使得田野空无一人。藏族人认为死人不把尸体吃干净是不吉利的,所以总是等到秃鹫饿了才升天。

送葬者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幕,内心平静祥和。他们认为死去的人已经被秃鹫带到了蓝天,他的灵魂已经安全地回到了佛陀的身边。他们心安理得地回到了家,一路上没有人抽泣和哀号(禁止外国人和藏族妇女参加天葬)。

5.第二次埋葬

二次安葬是继土葬、火葬、风葬等之后,对遗体进行的第二次或更多次的处理。我国南方的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汉族、壮族,自古以来就流行二葬。死后,人们被埋在棺材里。三五年后尸体腐烂时,选个吉日,开棺,收骨,搓骨,晾干。然后将颈、胸、腰、下肢依次放入特制的陶瓮中。俗称“金塔”。这种二次葬也叫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挑骨葬,至今仍保存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女村地区。

6.现代丧葬习俗

解放后,为了节约土地,防止疾病传播,国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一律实行火葬。人死后被送到殡仪馆停放,尸体被裸露冷冻保存。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仪员会在死者脚底打一个洞,让死者的血全部流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在三天内举行葬礼。葬礼分为两部分:告别仪式和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上设立了“灵堂”,灵堂四周是花圈,上面挂着亲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时,演奏了哀乐。哀悼者默哀三分钟,然后向死者鞠躬三次,最后绕过遗体向死者遗体致敬。大儿子拿着死者的照片,带领哀悼者到小礼堂参加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但因为太正规,浪费人和钱,已经基本取消了。一般来说,照片是不着色的,用“炭烧瓷相”来表示其永久性。

葬礼结束后,“灵车”——现在称为“专车”,将遗体运往火葬场——俗称“大烟囱”,遗体被火焚烧后化为灰烬。亲属可以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在骨灰盒里保存,也可以把骨灰撒到海里种树。